第12章 西山购地(1 / 1)

加入書籤

次日,宛平县衙。

知县钱明远听闻是国舅爷周涛亲自到访,心中虽有些嘀咕这纨绔国舅今日怎会屈尊降贵,脚下却不敢怠慢,一溜小跑迎了出来。

“哎呀,周公子大驾光临,下官钱明远,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钱明远满脸堆笑,深深一揖。

周涛摆了摆手:“钱知县不必多礼。本公子今日前来,不为别事,是想向你买块地。”

钱明远眼睛倏地一亮,买地?这可是桩肥差!他连忙凑上前,声音压低了些:“不知公子看中了哪块风水宝地?下官对宛平县内各处地界还算熟悉,定能为公子参详一二,保叫公子称心如意!”

他心中已开始盘算,这位国舅爷出手,想必是阔绰的,自己从中斡旋,少不得有些好处。

周涛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也算不得什么宝地。就是城西,那片西山。”

“西……西山?”钱明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语气也透着一股子古怪,“公子,您……您莫不是在与下官说笑?那西山……那可是一片荒山野岭啊!除了石头就是野草,路又难走,连砍柴的都嫌弃,平日里鸟都不乐意往那儿落脚。您……您买它作甚?”

周涛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本公子自然有大用。钱知县,你可知如今永定门外,聚集了多少流民?”

钱明远额角微微渗出些汗珠,眼神有些闪烁:“下官……下官略有耳闻。数目……数目似乎不少。”

周涛的语气沉了下去:“何止是不少。数十万张嘴,每日都要吃饭。本公子倾尽家财,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眼看就要难以为继。”

他顿了顿,继续道:“那西山,我瞧着石头倒是不少。或许,能开采些石料,为那些流民修建些简陋的屋舍,总好过他们露宿荒野。再者,我隐约听说,那山里似乎有些乌黑发亮的石头,与寻常山石不同,或许……能炼出些有用的东西也未可知。”

钱明远听得一愣一愣的,开采石料?炼东西?这位国舅爷的念头,可真是奇特。

周涛看着他,眼神深邃:“本公子打算,将那片西山整个儿买下来。然后,招募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上山开采,修建工坊。如此一来,既能让他们有个营生,凭自己的力气换口饭吃,不至于饿死冻死;二来,若是真能从那些乌黑的石头里炼出什么好东西,无论是军械还是民用,也能为朝廷分忧,充盈国库。钱知县,你说,这算不算是一举两得,利国利民的好事?”

钱明远只觉得后背有些发凉。

开矿?以工代赈?为朝廷分忧?

这位传闻中的纨绔国舅,何时有了这等见识和魄力?

他再看周涛那平静却不容置喙的眼神,心中那点想捞油水的贪念,瞬间被浇灭得一干二净。这等打着为国为民旗号的大事,若是自己从中作梗,或是抬高地价,传扬出去,别说油水,怕是头上的乌纱帽都保不住,说不定还要惹来更大的麻烦。

他立刻换上了一副诚惶诚恐的面容,再次躬身下去,语气也变得无比恭敬:“公子高义!公子深谋远虑!此等为国为民之大善举,下官……下官万分钦佩!是下官鼠目寸光,未能体会公子苦心,还请公子恕罪!”

他抬起头,脸上满是热切:“西山虽是荒僻,但既然公子有此大用,下官定当全力配合,万死不辞!只是……那西山地界颇广,大部分是无主荒地,但也夹杂着一些零散的私田,若要整个儿买下来,手续上……可能需要些时日,下官需派人仔细查勘丈量,核实地界田亩。”

周涛点了点头:“本公子知道。你尽快去办。所有花费,我周家一力承担。价格方面,凡是有主的私田,务必按照市价,不可短少百姓一文钱,以免落人口实。至于那些无主荒地,该如何作价入官,你看着办。总之,本公子要的是整个西山的地契文书,越快越好。”

“是,是!下官明白!公子高风亮节,体恤百姓,下官佩服!”钱明远连声应道,心中却在暗暗叫苦,这差事看似简单,实则繁琐,那些无主荒地还好说,那些夹杂的私田,要一家家去谈,万一遇上几个刁民,怕是有的磨了。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公子放心,下官一定尽快办妥!只是……这地价总数,怕是……也不算小数目……”

周涛直接报出个数目:“两万两白银,够不够?”

钱明远心中猛地一跳,随即大喜过望,那西山荒凉贫瘠,就算是把所有能算上价的边边角角都算进去,也绝值不了两万两!这位国舅爷,果然还是那个败家的国舅爷,出手就是大方!不过,既然是为国为民的好事,自己得了实惠,又能博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他连忙躬身:“够了!够了!公子放心,下官一定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绝不辜负公子重托!”

数日后,宛平县衙的差役便将一叠厚厚的地契文书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周府。

周涛展开一张张地契,仔细看过,嘴角终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煤,铁,还有那隐藏在深山之中,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巨大财富,终于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他收好地契,未在府中多做停留,而是立刻动身,径直前往西山脚下。

永定门外的粥厂,经过这些时日的经营,已经初具规模。李逸风果然是个人才,将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见混乱。

不仅粥棚每日都能准时向大量流民施放热粥,旁边还奇迹般地搭建起了一排排简易的窝棚和住所。虽然极其简陋,用料也多是些破旧木板和茅草,却也为那些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的灾民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

孩子们不再是先前那般眼神空洞、面黄肌瘦,脸上也渐渐有了些许血色,甚至还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在空地上追逐打闹,发出些许久违的笑声。

看到周涛骑马前来,正在指挥伙计分发粥食的李逸风连忙放下手中的木勺,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明亮:“公子!您来了!”

周涛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一旁的护卫,拍了拍李逸风沾着些许米汤的肩膀:“逸风兄,辛苦你了。做得很好,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李逸风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擦了擦额角的汗珠:“能为公子分忧,能为这些苦哈哈的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逸风不敢言苦。只是,这每日消耗的粮食药材,依旧如流水一般。公子先前‘筹措’来的那些银两物资,虽然数目巨大,但照这般消耗下去,怕也支撑不了太久。”

周涛点了点头,目光越过拥挤的人群,投向远处那片在冬日阳光下显得有些萧瑟、连绵起伏的西山:“我知道。单靠施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接下来,有更重要,也更具挑战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

李逸风精神一振,目光炯炯:“公子但有吩咐,逸风万死不辞!”

周涛抬手,指向远处那片苍茫的西山:“逸风兄,看到那片山了吗?”

李逸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山势连绵,只是光秃秃的,并无出奇之处,眼中露出一丝疑惑:“西山?公子这是……”

周涛笑了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神秘,也带着几分运筹帷幄的自信:

“那片山,我已经买下来了,我要在那里开办煤矿,以工代赈。西山所有事务,从矿场修建、流民招募、工钱饭食的发放,到日常运作和安全,全部交由你负责。逸风兄,这个担子,你可敢接?”

李逸风整个身子都僵住了,瞳孔骤然收缩,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开矿?以工代赈?安置数万流民?这……这手笔,简直是石破天惊!他喉头滚动了一下,只觉得一股热流从丹田直冲头顶,浑身的血都快要烧起来。用力地吸了一口气,再重重吐出,一字一句道:“承蒙公子如此信重!逸风,敢不效死!”

“那就有劳逸风兄了。”

角落里,一个女子正蹲着身子,细心地给一个病恹恹的孩子喂着汤药。

穿着一身素净的布裙,动作轻柔,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悲悯,正是林婉儿。

抬起头,目光与周涛在空中交汇。

目光又扫过周围那些搭建起来的粥棚、工棚,以及那些脸上渐渐有了生气,不再是纯粹麻木的流民。

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波澜,复杂难明。

轻轻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便又低下头,继续照顾那孩子。

周涛嘴角微扬,并未上前。他能感觉到,这位林姑娘看他的眼神,似乎与最初在粥厂时,又有些不同了。

招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流民营地里传开。

“听说了没?周公子要在西山开煤矿,招人做工哩!挖煤!”

“真的假的?给工钱不?挖煤那玩意儿,黑乎乎的,能换钱?”一个汉子将信将疑。

“当然给!周公子亲口说的!不但给足工钱,还管一日三餐饱饭!顿顿有干的!”

“那还等啥?周公子那是活菩萨降世!他办的事,还能有假?俺这条命都是周公子给的,俺要去报名!”

“俺也去!有力气总比在这儿等死强!给周公子干活,挖煤就挖煤,总比饿肚子强!心里踏实!”

一时间,报名处人头攒动,群情激昂。

看着眼前这充满希望的场景,周涛心中豪情万丈。

“大明这艘破船,是时候换个方向,使劲往前跑跑了!”周涛握紧了拳头,目光灼灼地望向西山深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