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史可法较真(1 / 1)
西山脚下,天雄军的营地延绵数里,操练的呼喝声此起彼伏。
新任军纪参赞史可法手持一本账册,站在派发粮饷的军需官旁,神情严肃。
几个老兵油子挤在前面,嘻嘻哈哈地报着人数,领取的份额明显超出了名册。
军需官额上见了汗,似已习惯,正要照发。
“等等!”史可法一抬手,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意味,“名册在此,按名册发放,不得有误。虚报冒领者,按军法处置!”
为首一个满脸横肉的老兵,斜睨着史可法:“史大人?新来的吧?咱们弟兄跟着卢将军出生入死,多几口人吃饭,卢将军都没说过什么,您这……”他拖长了调子,带着几分不屑。
“往常是往常,今日是今日!”史可法翻开账册,指着其中几行,“王老六,你部实有三十七人,为何报四十人?李麻子,你队二十九人,缘何报三十二?此三人份的粮饷,意欲何为?军规第十七条,虚报冒领者,杖责二十,追回克扣。规矩就是规矩,莫非卢将军会纵容尔等违背军规?”
被点到名的老兵脸上有些挂不住,周围也响起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有人低声嘀咕起来。
“史大人,咱们军中,这点事儿稀松平常,您何必……”另一个队官模样的人上前,脸上堆着笑,想打个圆场,“都是些陈年旧例了,弟兄们也是……”
“稀松平常?”史可法冷笑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军法亦是稀松平常么?!若人人都如此,军纪何在?国法何存?”
那队官的笑容僵在脸上,呐呐不敢言。气氛一时有些僵持。
恰在此时,周涛与卢象昇巡营至此。
卢象昇见状,眉头一拧,大步流星走过来:“何事喧哗!”他声音洪亮,带着久经沙场的威严。
老兵们见到主将,气焰顿时矮了半截,那为首的王老六囁嚅道:“将军,史大人他……他较真……”
史可法不卑不亢地将事情原委禀报,并将查出的虚报之处一一指出,手中账册翻得哗哗作响。
周涛踱到近前,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却锐利地扫过那几个心虚的老兵。“这是怎么了?为何在此喧哗?”他明知故问,声音平静。待史可法再次简述,他“哦?”了一声,仿佛才明白过来,“虚报冒领?竟有此事?”
随后转向那些兵士:“诸位军爷,为国征战,浴血沙场,劳苦功高。但这粮饷,一粒一粟皆是民脂民膏,是陛下从干瘪的国库中挤出来的救命钱。今日你多领三人份,明日他克扣半斗米,长此以往,军心何在?国法何存?尔等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这粮饷,是百姓的血汗,是陛下的期盼。多拿一分,便是辜负一分。”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众人心坎上。那些原本还想狡辩的老兵,顿时哑口无言,纷纷低下头去。
卢象昇脸色铁青,怒火中烧:“周大人所言极是!史大人秉公执法,何错之有?尔等还不速速认错!”
王老六几人蔫头耷脑地垂下头,不敢再多言。
周涛转向史可法,语气温和却坚定:“史大人,军中积弊,非一日之寒。今日之事,便请史大人依军法裁处,以儆效尤。不如此,军纪无从谈起。”
史可法心中微动,这位看似玩世不恭的国舅爷,行事却极有章法,且深明大义。他拱手:“下官明白。”
随即,史可法下令,将王老六等几名带头虚报者,按军法各施二十军棍,追回冒领粮饷。其余附和者,严厉申斥。
军棍落下,营中一片寂静,只闻板子着肉的闷响和受刑者的闷哼,再无人敢出言不逊。
事后,卢象昇帐中,他略带忧色地对周涛道:“周老弟,史可法此人刚正不阿,我是佩服的。只是他毕竟是文官,军中将士桀骜者多,今日有你我镇场,往后他若独自一人,我怕他行事,阻力不小啊。”
周涛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卢兄,慈不掌兵,严才治军。史大人这块‘铁’,正是要打掉军中的油滑气。你我只需鼎力支持,让他放开手脚便是。而且,我还有个想法,或可助史大人一臂之力。”
卢象昇精神一振:“哦?周老弟有何妙计?”
周涛缓缓道出设立“士兵委员会”的初步构想。
“让普通士卒也参与到后勤、伙食的监督,对训练提出合理建议,甚至可以匿名举报军官的不法行为。如此,上下通气,弊端自消。史大人,你看如何?”后半句,他是对着一旁沉思的史可法说的。
卢象昇听得瞠目结舌:“让大头兵监督军官?这……这成何体统?闻所未闻!周老弟,让士卒监督军官?这岂不是乱了尊卑上下?军中号令如何施行?若他们事事掣肘,这仗还如何打?”
史可法则眼前一亮,仿佛一扇新的大门被推开:“周大人此法,倘若推行得当,确能使军中风气焕然一新!下官……下官大开眼界!”他激动地站起身,对周涛深深一揖,“周大人此法,釜底抽薪!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士卒之心,便是军之根本。若能上下同心,弊病何愁不除?下官愿为周大人完善此章程。”
周涛笑着将他扶起:“史大人不必多礼。这‘军纪参赞’,不仅是查贪腐,更是要教化军心,凝聚军魂。卢兄多虑了。并非让他们干涉指挥,而是让他们有说话的地方。伙食好不好,衣被足不足,训练苦不苦,他们最有体会。若有军官克扣贪墨,鱼肉士卒,士卒却申诉无门,长此以往,军心必散。这委员会,便是给他们一个出口,也是给军官们提个醒。具体如何章程,还需你我共同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