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骑兵与步兵(1 / 1)

加入書籤

数日之后,天雄军的操练热火朝天。

队列整齐划一,步伐铿锵有力;体能训练场上,士兵们挥汗如雨,挑战着身体的极限;兵器操演,刀枪并举,呼喝震天。周涛亲自督导,引入了后世诸多练兵之法。队列训练的严苛,体能训练的艰苦,标准化武器操作的精准要求,让这些老兵痞叫苦不迭,却也让他们身上渐渐褪去了散漫,多了几分军人的挺拔与悍勇。

高台上,周涛对卢象昇和史可法侃侃而谈:“卢兄,史大人,我大明军队,面对建奴。为何屡屡败北?”

卢象昇叹了口气:“建奴骑兵来去如风,悍不畏死,其冲击力……”

周涛打断他,“建奴骑兵胜在野蛮冲击,阵型却往往散乱,各自为战。我以为,骑兵之魂,在于纪律!在于整体!而建奴强在个人勇武,但往往各自为战,一拥而上。我军若能以严明纪律,将数千骑兵拧成一股绳,冲锋时如铁墙推进,转折时如臂使指,即便建奴数万骑兵,也难挡我一击。试想,若我军有三千铁骑,进退如一,冲锋时阵型不乱,如同一块移动的铁板,那便是数万乱哄哄的敌骑,又能奈我何?”

他伸出手指,在空气中划过:“他们是一盘散沙,我们是一柄尖刀!他们是以个体之力冲撞我之整体,焉能不败?所以,天雄军的骑兵,不求其多,但求其精!每一骑都要明白,马背之上,纪律重于一切!令行禁止,方能无往不利!”

卢象昇听得双目放光,仿佛醍醐灌顶。这些道理,看似浅显,却从未有人如此清晰地剖析过。

周涛又指向步卒阵列:“卢兄,上次我提过的‘反骑兵方阵’,可曾着手演练?士卒对阵法要义,可曾领会?”

卢象昇眉头微皱:“周老弟,此阵之精妙,我自是深信不疑。外围长枪如林,层层叠叠,专拒马突;内层火铳弓弩,分段齐射,远近皆宜;阵中再辅以小型迅猛火炮,提供持续压制。这些要点,弟兄们已烂熟于心。然,此阵对士卒协同配合要求极高,调度如臂使指,非寻常操练可得。且火器火药耗费巨大,我军现有储备,实难支撑如此规模的长期演练。”

周涛拱手道:“周某以为,卢大人所言的精妙之处,或许还未完全道尽。此反骑兵方阵,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精髓。”

他顿了顿,见卢象昇投来询问的目光,便接着解释道:

“大人所言的方阵,是其骨架与火力配置。然其真正的‘点睛之笔’,在于并非将数万兵力堆砌成一个庞然大物,而是要将其巧妙地拆分成无数个小型方阵,这些小方阵之间,需留出合适的空隙。”

“卢大人试想,骑兵冲锋时,战马出于本能,不会直冲长枪林立的密集方阵,而是会本能地转向,试图从这些方阵间的空隙中穿过。而**一旦敌骑进入这些空隙,两侧甚至多面小型方阵的弓箭、火铳、乃至小型火炮,便可形成无死角的交叉火力,对其进行密集打击。**这些看似是‘空隙’的地方,实则成了我军专为骑兵设下的‘杀戮通道’。这才是此反骑兵方阵的真正精华,是以巧破力,而非单纯的硬碰硬。”

卢象昇闻言,眉头由微皱转为舒展,眼中精光一闪,似有醍醐灌顶之感。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

“周老弟,您此言,真乃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先前所虑,皆是如何构筑坚不可摧之壁垒,以硬碰硬。然,您所说的‘化整为零,分列无数个小型方阵,中间留出适当的间隙’,这才是真正的以巧破力,以智取胜之道!”

“我明白了!它并非单纯的堆砌兵力与火力,而是利用了敌军的本能与战场空间:”

利用骑兵本能,制造杀戮通道:“骑兵冲锋时,战马出于本能,不会直接撞向由长枪组成的密集方阵,而是会自然地转向,试图从方阵间的空隙穿过。这些间隙,正是我军的杀戮地带!一旦骑兵进入这些通道,两侧甚至多面小型方阵的弓箭、火铳、火炮便可形成交叉火力,进行无死角的密集打击。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打击效率,也让骑兵的冲锋优势荡然无存,甚至可能造成自相践踏的混乱。”

再者,提升了火力覆盖与持续性:“若是大方阵,内层火力受限于射界,难以对所有方向的敌人进行有效打击。而无数个小型方阵,每个方阵都能独立提供火力支援,且能形成多角度的交叉射击,覆盖范围更广,火力密度更大,持续压制能力也因此倍增。即便有骑兵突破个别方阵,也只会陷入其他方阵的包围之中,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如此一来,虽然对士卒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方阵间的协同配合要求确实更高,但这种‘化整为零’的战术,反而能让每个小型方阵的调度更为灵活,至于火器火药的消耗,若能以此阵迅速击溃敌骑,使得战事速决,反而可能节省长期的弹药储备。”

卢象昇拍案而起,眼中豪气顿生:“妙哉!此阵若能熟练掌握,我大明将士面对鞑虏骑兵,再不必畏首畏尾,可真正做到以逸待劳,以少胜多!周老弟,您今日之言,胜读十年兵书!”

史可法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接口道:“周大人所言极是!操练之外,思想教化更是重中之重。当使每一名士卒都清楚,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他们是为陛下而战,为大明万里江山而战,为身后亿万父母妻儿而战!非为将领私产,非为个人恩怨!军魂不立,再精良的武备,再精妙的阵法,亦是无用。下官当以此为己任,令将士们知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如此,方能铸就军魂,虽死不退!”

周涛赞许地颔首:“史大人此言,正是我意。这教化军心、塑造军魂的重任,便要倚仗史大人了。”

卢象昇一拳砸在自己胸甲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好!我天雄军,便依周老弟与史大人之法,脱胎换骨!定要练出一支让建奴闻风丧胆的百胜雄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