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巧手织梦,布里藏局(1 / 1)

加入書籤

窗外传来赖强的敲窗声:\"哥!

王二赖那混球,在代销点喝醉了,说'姓李的蹦跶不了几天'!\"

李卫国把钢笔往桌上一搁。

前世王二赖就是王德发的枪,后来跟着林婉婷坑他时,也是这副狗仗人势的模样。

他摸出兜里的小本子,上边记着前世王二赖帮人走私货的事——等毛巾厂上了正轨,有的是办法治他。

\"知道了。\"他应了声,转头看见赵秀娥正盯着他的本子,\"明儿我去县城,把这些账都理清楚。\"

他指了指桌上的算盘,\"等副业组批下来,我教你记账。

往后你管内,我跑外,咱两口子......\"

\"睡吧。\"赵秀娥突然打断他,耳尖在油灯下泛红,\"明儿还得早起。\"

李卫国笑着吹灭油灯。

天边刚露出点鱼肚白,李卫国最近都起得特别早,因着前世的记忆,使得非常清楚接下来毛巾厂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所以一大早李卫国就已经在写\"向阳村副业组质量标准\"了。

他看着质量标准第三条,\"每百根经线误差不超过两根\"的字样——毛巾厂想要做起来,一定要严抓质量,前世毛巾厂倒闭,就是因为贪快赶工,被供销社退了货。

所以这世,他一定得规避这些问题,要把每道工序都卡死。

\"卫国,新织的毛巾晾在后院了。”大凤婶的大嗓门一下子打断了李卫国的思绪。

李卫国索性合上本子,站起身,向院子走去。

院子里排着二十台老掉牙的脚踏织机,新织好的毛巾堆在木案上,泛着洗得发白的灰。

他来到晒得发白的粗布前,看着有点发灰的颜色,感觉有点不对劲,于是用拇指轻轻一搓——他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布料怎么摸起来如此发涩,明显是缩水导致的手感。

\"大凤婶!拿尺子来。\"他喊了声,转身又去抽了三条,放在一起展开对比。

赵秀娥听到李卫国喊拿尺子,从染缸旁拿了竹尺就过来了:“咋了?”

正在院角拾线头的大凤婶也手忙脚乱的跑了过来:\"卫国子,咋啦?\"

“你们看。”李卫国把四条毛巾平铺开来:\"这批织的时候二尺五,现在就剩二尺二。”他用尺子比着毛巾的边缘,“而且颜色也不对,有的发灰,有的泛青,肯定是染缸的温度没控好。\"

大凤婶扶了扶滑到鼻尖的老花镜,又凑近了些,仔细看着李卫国手里的毛巾:“这不该啊,火候应该是够的,昨儿煮漂我还盯了一宿呢。”

她又伸手拿过毛巾,用手指头搓了搓边缘,“卫国子,这该不会是靛蓝少放了吧?”

李卫国的指节捏得泛出青白色,前世因为这个,厂子刚开始就被退货,直接赔的倾家荡产。

\"不是靛蓝的事。\"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本看上去皱皱巴巴的笔记本,找到画着温度计的那页,\"这是时间不够,煮漂等水开后要转小火,保持八十度,再煮够两柱香才行。

染色更讲究,得分三次加靛蓝,每次隔半柱香。”

李卫国想起前世老周头说过,'慢工出细活。

他把笔记本合上:今儿个必须把这个做好!

“王婶子,你烧火;大凤婶,你盯着温度计;春妮,你看时间;秀娥,你配合我。”李卫国挽起袖子,亲自往大铁锅里添水。

等到蒸汽漫上窗棂时,新煮好的毛巾出炉了。

春妮举着尺子高兴得又碰又跳,“二尺四!只缩了一寸,我们成功了!”

新毛巾摸起来很软和,颜色像洗过的天一样蓝。

李卫国转身在墙上贴了张白纸,用炭笔画了个温度计和时辰表:\"记着,大家伙以后按这个工序来。\"

赵秀娥搓着围裙角:\"卫国,你咋懂这么多?\"

\"以前在城里混,学了点。\"他扫过众人疑惑的眼神,呵呵一笑。

他不敢告诉她,这是前世她们出车祸之后,他喝得烂醉躺在纺织厂废墟里捡到的。

日头移到头顶时,李卫国把改良后的样品塞进帆布袋,骑着老吴头的二八杠就往县供销社了。

李卫国推开县供销社的玻璃门。

王主任正拿着算盘在对账,抬头时看到李卫国:\"小李?这次又来送毛巾?上次那批毛巾...\"

他看到李卫国递过来的样品,伸手摸了摸,\"软得跟云似的,咋做到的?\"

李卫国嘿嘿一笑:\"改进了煮漂法子。\"因为第一批缩水的货,前世王主任没少骂他\"酒囊饭袋\"。

李卫国趁机问:\"王哥要是信得过,先订五百条?\"

王主任看着李卫国笑了:“你小子上个月给的货不地道,硬的能擦锅,我都想退给你你了。

这回倒是给了我惊喜,这样吧,这种式的给我来一千条。

他在订单上划拉了几下,:“你小子可要保证所有的都是这样的品质,下个月我就帮你去往周边县铺做代销。”

李卫国接过订单,差点激动得跳起来。

他望着王主任签完字的墨迹,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原来被人信任的滋味,比酒劲还冲。

要知道前世此刻,他只能在代销点门口喝酒来麻痹自己。

踩着夕阳的余晖,拿着王主任的订单,李卫国还没到村口就听见了酒馆里王二赖的嚷嚷。

\"你们以为李卫国那破厂子能冒好毛巾?\"王二赖拍着桌子,\"我看,保准是偷了国营厂的机器!\"

张会计坐在角落,咳嗽了几声:\"这事儿...该跟公社汇报。\"他推了推眼镜,\"咱们村的副业组,可不能让人钻空子。\"

几个村民低头扒饭,没接话。

二翠她爹嚼着花生米,突然哼了声:\"你们少冤枉好人!上个月妞妞发烧,卫国兄弟背她走了二十里山路。”

“就是,我家婆娘就在毛巾厂,回来就说卫国教得仔细。\"另一个汉子把空碗往桌上一墩,\"偷机器?他一个先进分子犯得着做那个吗。\"

李卫国站在门外,手心里还攥着订单。

王二赖的声音刺得他耳膜发疼。

他告诉自己再忍忍,现在再让他嘚瑟一段时间。

吃过晚饭,李卫国就忙碌起来,炕桌上铺满了画纸。

\"这小猫画得真俊,红耳朵绿眼睛的。\"赵秀娥指着画上的图案。

\"这种做出来就是卡通毛巾,以后啊城里孩子都会喜爱。\"李卫国蘸了蘸墨,在另一张纸上画了朵牡丹,\"还有绣花款,用金线绣在角上,给大姑娘当陪嫁。\"

“我帮你绣。”两人在灯光下凑到了一起。

三日后的清晨,百货公司的卡车\"突突\"开进向阳村。

王主任扒着车窗喊:\"小李!

我把周边县的主任都带来了!\"他跳下车,手里举着条印着小猫的毛巾,\"这图样,县城供销社要三千条!\"

李卫国站在晒满毛巾的院子里,赖强凑过来,压低声音:\"李哥,你这脑子,真不是一般人,跟着你准能发财。

有个事我和你说,我昨儿听见张会计跟王二赖说,公社要派人来查。\"

他挠了挠头,\"不过...他们说话时,二翠她爹扛着锄头过去了。\"

“嗯!咱们不怕他们查!就怕他们不查!让他们尽管来吧!”

李卫国望着王经理和几个外县经理围在样品前的身影,摸了摸兜里的质量标准本,有了这个的严格执行,李卫国有信心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