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把机会给更需要的人(1 / 1)
把机会给更需要的人
秋天的夜里有点凉意,李卫国刚给女儿甜甜掖好被子,准备躺下入睡时,就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卫国!是我,小马!\"
声音带着惯常的沙哑,李卫国听出不对——平时这知青总爱蹲在晒谷场啃玉米饼子闲聊,深夜上门准没好事。
他给赵秀娥使了个眼色,后者抱着甜甜往里屋缩了缩,自己则摸黑拉开门闩。
煤油灯在堂屋亮起时,小马的脸先撞进光晕里。
他军绿色棉袄的领口敞着,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秋衣,鬓角沾着草屑,像是从玉米地里一路跑过来的:\"我刚在大队部听见风声,返城名额明天就要张榜了!\"
李卫国的手在灯芯上顿了顿,火星子\"噼啪\"炸响。
前世此刻,他不正是攥着陈月美塞来的假证明,连夜往县城赶?
那时他醉得连甜甜发烧都没察觉,等回来时,女儿烧得说胡话,秀娥跪在灶前抹眼泪——
\"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走却走不了吗?\"小马抓住他的手腕,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你现在有厂子、有劳模奖状,县里都挂了号,何必在这苦地方耗着?\"
李卫国望着对方发红的眼尾,突然想起上个月暴雨夜,这小子背着生病的王奶奶翻山找大夫,裤腿划得全是血道子。
他喉结动了动:\"你...想走吗?\"
小马的手慢慢松开。
他低头盯着自己沾泥的胶鞋,笑起来比哭还难看:\"想啊。
我爹在纺织厂当保全工,我娘天天在胡同口盼我带对象回去。
可我没资格——上个月给队里修拖拉机摔断了腿,评先进没我份,带富乡邻更轮不上。\"
李卫国摸出旱烟袋,烟丝在指尖搓得细碎。
灶房传来秀娥添柴的响动,混着甜甜睡梦里含混的\"爹\",像根软针轻轻扎着心口。
他突然握住小马的肩膀:\"帮我做件事。\"
凌晨三点的大队部透着股霉味,李卫国举着小马偷摸配的钥匙,铁锁\"咔嗒\"一声开了。
两人猫腰钻进文书室,小马划亮火柴,火光照亮墙上钉着的返城名单草稿——最上面赫然是陈月美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串生僻的外村人名,旁边批注着\"赞助款两千元\"。
\"这是黑市交易!\"小马倒抽冷气,手指戳着\"陈月美\"三个字直发抖,\"她上个月还说要替咱们争取名额,敢情是把名额当猪崽卖!\"
李卫国的指甲掐进掌心。
前世陈月美就是靠倒卖名额发的第一笔财,后来他跟着她进城,才知道那些\"赞助款\"全进了她姘头的赌坊。
他翻出压在桌角的账本复印件,油墨味混着霉味钻进鼻腔:\"走,找孙队长。\"
天刚蒙蒙亮,向阳村村口的大槐树下就围满了人。
孙队长攥着李卫国递来的名单和账本,旱烟锅子在手里转得飞快:\"昨儿后半夜我去公社核实了,林知青确实往县知青办送了礼——两盒蜂王浆,外加张写着'感谢关照'的信封。\"
人群炸开了锅。
王婶子扯着嗓子喊:\"怪不得她总往县城跑,合着是去卖咱们的命!\"二狗子踹了脚石墩子:\"老子上个月还帮她挑水,呸!\"
陈月美是被骂声轰来的。
她穿着洗白的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可眼角的妆被揉得斑驳,活像只炸毛的母鸡:\"你们懂什么!
这里不是你们的家!\"她指着李卫国,\"你个酒鬼有什么资格说我?\"
\"可这是我妻子女儿的家。\"李卫国往前走了半步,影子罩住她。
他想起昨夜秀娥给他补棉袄时,针脚歪歪扭扭却密得扎手;想起甜甜攥着他衣角喊\"爹不喝酒\"时,眼睛亮得像星星。\"我闺女在这土炕上生的,我媳妇在这山梁上喂了十年猪。\"他掏出甜甜的胎发坠子,红绳在晨风中晃,\"我走了,谁替她们扛这山?\"
人群突然静了。陈月美的嘴张了张,终究没说出话来。
傍晚的灶房飘着红薯粥的甜香。
赵秀娥往李卫国碗里添了勺糖,瓷勺碰着碗沿叮当作响:\"你真的不走了?\"
李卫国舀起一勺粥,热气模糊了眼眶。
前世他生气离开的那天,秀娥追着牛车跑了二里地,怀里的甜甜哭哑了嗓子。
后来他在县城住地下室,喝着劣质白酒看月亮,总想起灶房里这碗甜粥。
\"不走了。\"他握住她沾着锅灰的手,\"我要把厂子做到县城去,让你穿的确良,让甜甜上县里最好的小学。\"
赵秀娥的眼泪砸在碗里,溅起小水花。
窗外北风卷着枯叶打旋儿,灶膛里的火却烧得噼啪响,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叠成小小的一团。
三天后,新的返城名单贴在了村头。
李卫国的名字没在上面,取而代之的是照顾孤寡老人十年的王知青,是为救队里耕牛摔断腿的刘会计。
赖强拍着他肩膀直乐:\"卫哥,你现在在公社都挂了号,说你是'舍己为公的好知青'!\"
李卫国笑着翻账本,铅笔在\"扩建染坊\"那栏画了个圈。
他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当晚,他蹲在灶前添柴时,一张纸从门缝里滑进来。
借着灶火,能看见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别多管闲事,小心你闺女。\"
李卫国捏着纸的手紧了紧。
他望向里屋,甜甜正趴在秀娥膝头数星星,笑声像银铃似的。
这明晃晃的威胁,如果是前世,可能没办法。这辈子重活一世,绝不让人摆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