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京城之旅(1 / 1)
冯正明和三师兄一起率队从石城直接赶到了京城。
先让大家在酒店住下来,然后冯正明才领着大家一起先去了吕重山负责的那家店。
来到店门前,让包括三师兄杨斌在内,大家都很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可以看到店里坐得是满满当当,从听大家聊天的话音,可以听得出几乎全都是本地人。
这是让大家都有些惊讶的地方。
在三师兄他们看来,冯正明在京里开的店,即便是有一些京城的特色,但京城作为首都,全国大量利害厨师聚集的地方。
京里的人吃的也应该好一些,所以口味上应该会比较刁。
那么可能对冯正明的干饭铺分店不会非常在意。
眼前的一幕明显打破了大家心里的猜测。
原来冯正明的干饭铺,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很多当地人的喜欢。
从大家很随意的攀谈,听得出店里京里当地人平时应该经常来。
再看他们点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各种的面。
其中既有京城特色的杂酱面,也有齐鲁那边的大柳面,还有加上把子肉的面,和一碗打卤面旁边搭配上肘子肉或者是猪蹄、四喜丸子的。
冯正明他们进门不久,有聊天的京城老饕认出了他。
“哎呦,这不是我们的冯状元吗?你这是来店里视察视察工作啊?”
京城老饕的这么一声,自然是引起店里所有人的瞩目。
冯正明本来想要低调算是彻底被打破了。
“哈哈哈,各位好,吃着呢。”
大家也都纷纷主动跟冯正明打招呼。
“冯状元好啊,好长时间没有见你,你是不在京里?”
“肯定不在京里啊,听说冯状元最近在各地开分店呢。”
“哈哈哈,我们的全国烹饪状元,全国各地开分店,那不是应该嘛?”
“可不嘛,冯状元店里的东西,做的味道好,价格也不贵,吃着特别让人舒服。”
“关键还是干净卫生,点餐的时候可以直接看到后厨,很安心。”
面对大家的夸奖,冯正明微笑向大家表示了感谢。
“谢谢大家的支持,只要能让大家喜欢,那我这店就没有开错。”
接着还有京城的老饕问:“冯状元,听说那些景点附近的老店都被你收购了?我上次和老伴过去那边吃了一下,那几家小店味道还真的很正啊。”
冯正明:“大爷大妈你们觉得味道正就好,要是店里有什么不对,你们可以提出来的。”
还没有去过的老人好奇:“那些小店现在是冯状元的吗?”
冯正明:“不能说是我的,我就是把它们重新整合了一下,让一些京里的老味道可以保留。”
这话让在场京里老人都非常的认同。
“做得对啊,就是要把那些老味道保留下来。”
“可不嘛,如今啊,咱京城这次申奥成功了,08年我们要举办奥运会,肯定要把那些小店都做好才行。”
“那可不,那些小店才是我们京城特色,以前真是被一些不懂的人做坏了。”
“冯状元收购他们,真的是非常好的做法。”
“那是啊,冯状元连这打卤面都能做的这么正宗,肯定能把那些小店做好。”
冯正明笑呵呵解释:“谢谢大爷大妈对我们的信任,不过我的这些东西啊,不是我做的,都是我店里的人做的。
我是觉得,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还是要找到他们会做的人,让他们去做更好。”
这话获得在场所有人的认同,大家也都是觉得,专业的人确实应该做专业的事情。
之前京城那些小店不行了,也就是因为不是专业的人去做。
冯正明又跟大家聊了一会,让大家先吃着,自己领着人走进后厨里。
看到冯正明带人来,吕重山是马上从后厨迎了出来。
“师父,你,你怎么来了?”
夏蕙听到吕重山这一声“师父”,她立刻笑呵呵:“老吕你这师父都叫上了,是不是该叫我一声大师姐啊?”
吕重山看到夏蕙,然后笑着直接喊了一声:“大师姐。”
夏蕙顿时有些不可思议:“不是,你真叫啊?”
吕重山:“当然,你确实是大师姐,我当然是真叫。”
夏蕙看向冯正明。
后者笑了笑:“行,大师姐就大师姐,重山呢,也是要正式拜师的,现在先改口也没问题的。”
杨斌听了跟着笑起来:“行啊重山,你终于能正式拜师了,这么多年是不是觉得熬出头了?”
吕重山看向杨斌:“三师伯,我觉得好像以后我需要更加努力了。”
这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杨斌点头:“确实要更加努力。”
冯正明:“看起来重山你把这家店经营的很好,对了,你那个学徒林波,把你的手艺也学的不错,做面条做的非常棒。”
吕重山:“哦,林波他当初跟我学的时候,是学的最认真一个。”
冯正明:“那就很好,回头你可以把他正式收做徒弟。”
吕重山一愣:“师父,我,我还没有拜师呢。”
冯正明:“你拜师跟你收徒不矛盾,你属于带艺拜师,你白案手艺,也应该找到徒弟跟着你学,传承下去嘛。”
三师兄跟着附和:“没错,重山你的白案手艺,肯定要传下去。”
吕重山点点头答应下来。
接下来,冯正明让大家换了衣服,戴上了干净的厨师帽,一起进到这边店里后厨看了看。
五个青年厨师和学徒们,进到后厨里,也是进行一番仔细观察。
大家很快发现,似乎每家店的后厨都有一些区别。
像是在吕重山负责店里的后厨,因为这边做各种面条比较多,所以这边后厨会有专门煮面的大汤桶,反倒是炒菜的灶只有两眼。
不过冯正明所有店后厨也有一个相似特点,就是地方都比较大。
相较于一般餐馆的后厨,冯正明都要比他们大上快有一号。
甚至可能一些小酒楼的后厨,都未必能比冯正明这些店后厨大。
后厨大首先的好处就是,打扫起来更加方便一些。
其次就是后厨足够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人。
这样可以保证在顾客很多的情况下出餐速度更快。
不得不说,冯正明这样的设计,真的充分考虑到后厨人员的舒适。
在吕重山的店里,大家也是看到他做手擀面的手艺。
从他的一番忙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面京城老饕们会如此喜欢来这家店里吃。
看着吕重山一番忙碌,闻到后厨弥漫的各种浇头的香味,真的会让人不得不想要多吃几碗面。
冯正明也带着大家一起吃了吕重山给现做的打卤面。
杨斌一边吃一边忍不住嘟囔:“好吃啊,重山这手艺真好。”
冯正明:“看来重山在京城也是学到了他们这打卤面的精髓。”
吕重山:“打卤面关键是最后的勾芡,要是芡勾的不行,那还真的是会被外面那些京城老饕们说的。”
冯正明:“这个还真是,京城老饕们,可都是嘴刁的很。”
“对,他们真是嘴刁,我跟五师伯聊了很多次,五师伯也给了我不少建议,我慢慢才能摸透了他们的口味。”
看得出来,吕重山确实是下功夫对京城老饕们口味进行研究。
所以他现在能把店里的东西,做的特别符合京城老饕们口味。
杨斌感叹:“重山你这样还真的是很适合当正明的徒弟,他就喜欢你这样肯自己下功夫的徒弟啊。”
冯正明:“哈哈哈,三哥你不喜欢这样的徒弟吗?”
杨斌:“喜欢啊,我不是也有一个孙海了?他是我的骄傲。”
听到三师伯说孙海是他的骄傲,让夏蕙忍不住偷着乐。
结果被杨斌给看到了。
“看看我们的夏蕙,听到我夸奖孙海,在那边偷着乐。”
夏蕙被点破,顿时绷不住:“三师伯你怎么这样?我怎么说也是个女的,你这个当师伯的,能这样盯着女师侄看的吗?”
杨斌:“得得得,还是我的不是了。”
后厨里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冯正明他们吃了面条,然后也就跟吕重山先告别,一行人接着就去了京城的一些景点逛一逛。
没有直接带大家去五师兄的店,冯正明也是想让大家可以放松一下。
毕竟这一趟出来,主要还是希望大家都可以趁机放松放松。
在京城的知名景点,大家也真正是放开了玩。
杨斌看着大家玩的样子,他也是不禁感叹:“早知道应该把你嫂子和你大侄子叫来玩一趟的。”
冯正明:“三哥你这趟回去后,你可以再带嫂子和孩子一起来一趟,刚好在孩子暑假结束前,过来玩一趟。”
杨斌:“我这回去不是还有好多事情吗?”
冯正明:“三哥事情要做,但休息也是要休息的,嫂子因为之前那次的事情,你一直都对嫂子有些苛刻,这次刚好你们一起带孩子来京城玩,我跟五哥说一声,他招待你们。
你和嫂子缓和一下感情,还有你也要抽空跟孩子多多亲近一些,自己儿子跟你不亲,不好。”
听完小师弟的话,杨斌想了想:“好,听你的。”
一行人在景点玩了一圈,冯正明也带他们去自己景点的小店看了看。
各家小店的生意都非常不错,尤其很受京城景点游客的喜欢。
不少小店门前,排队的人还真的是非常多。
像是那家白水羊头的店,一方面是一些京城老饕会进店里吃,另一方面就是街边窗口的羊肉大串也是很受游客喜欢。
杨斌看了一圈下来,有些惊讶地看向小师弟。
“正明,你真的把这么多小店都收购了啊?”
冯正明:“对,这些小店别看小,都非常有特色,我觉得收购他们不亏。”
杨斌:“肯定不亏啊,这小店每天的流水怕是比一些大馆子都多。”
冯正明:“主要还是因为在景点附近,京城现在游客是真的多。”
杨斌:“回头咱泉城也应该搞这么一个美食街,到时候咱们也搞一些小店。”
冯正明:“不是已经有了?嫂子的店不是就在街上?”
杨斌:“那边有些太老,我感觉,泉城应该会新建一条美食街。”
冯正明:“我觉得倒是不用新建,既然以前有,大家也习惯去那边,应该进行保留,尽可能保留原来老的样子。”
“保持老样子?那不是显得太旧了?还有也不好看啊?”三师兄明显不是很理解。
冯正明给出自己理解的一些解释。
“三哥,你看京城这些地方,很多老东西都是被保留下来,因为这些老的街市才是一座城市真实写照。
之所以不好看,那是因为我们的老街没有认真去清理打扫,会显得有些脏乱差。
实际上如果好好进行一番清理的话,其实老街市也是可以焕发出新生。”
小师弟这么一说,让杨斌似乎明白了过来。
仔细地想了想,再看看眼前京城老街市的景象。
如果泉城的老街市,也进行一番清理和翻新,确实是应该也会有眼前的这种景象。
而且保留老东西,会让更多人有一些情怀上的加持。
外地人来旅游,其实想要看到的,不就是一个城市过去的东西?
如果过去的东西都没有了,反倒是建起各种和全国各地都一样的高楼大厦,那别人为何还要专门到你的城市旅游?
同样的,人家到你的地方,自然也希望品尝到当地最正宗的味道。
这一点也给了杨斌不小启发,让他觉得自己应该坚守住传统的手艺。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学小师弟那样,把新东西融合进老菜,做出很多具有个人风格的创新菜。
应该是大多数的厨师,都应该尽可能还原出过去的传统经典菜肴。
在传统基础之上,可以加入一些顺应新时代的调整。
这么一来,反倒是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纳。
在景点的一番游玩,也给了夏蕙和五个青年厨师不小启发。
他们专门吃了各家小店的东西,品出了一些风味。
这种潜移默化的启发,可能也需要他们自己去慢慢消化。
当他们能够把启发融入到自己的烹饪中。
可能他们的手艺也会获得一些升华。
冯正明没有过多去指点,而是让大家自由活动,自己去看,自己去吃,自己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