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京城分店火爆生意(1 / 1)

加入書籤

从傍晚开始,五师兄负责的店人开始越来越多了。

虽然下午的时候,也会有不少游客排队,但是和傍晚开始的饭点比较,还真的是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门口光是排队的人,几乎都能排出两条街去。

冯正明和三师兄也都换了身厨师服进了后厨。

然后师兄弟三个人,在后厨里相互配合,开始迅速应付傍晚时分开始的人流高峰。

这个时候,在曹志国后厨里的众人,才真正第一次感受到,三位国宴大厨联手的实力。

冯正明把上灶的事情完全交给两个师兄,他则是亲自带着其他人给两位师兄打荷。

而冯正明带领打荷的过程,真的是让后厨里众人感受到什么叫效率为王。

之前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节奏,而且这么长久以来和曹志国的配合下,大家也都已经适应了原本的节奏。

所有人都觉得,他们的节奏和曹志国配合的很好,已经不可能再快了。

可冯正明动手带着他们干,让他们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节奏还能进一步优化的。

速度其实是还可以更快,并且也不会有人觉得速度加快了会更辛苦。

甚至给大家一种,好像跟着冯正明节奏干,更轻松了。

当然,轻松是相对的,实际上晚饭时间开始,店里就很难轻松。

店距离景点太近了一些,到了这个时间,几乎都是大量的游客涌来。

毕竟对很多来京城旅游的人来说。

如果不知道在京城该吃点什么?

那么选择冯正明的连锁店吃,肯定是不会采坑的。

所以到了饭点,会有大批的游客接二连三的涌到店里来。

这还是一部份旅游团,被京城餐饮协会那边联系后,被带去其他的店里吃了。

如果没有餐饮协会主动和旅游团合作,让旅游团把一部分人带去他们那些店吃的话。

恐怕曹志国负责这家店真的会完全接待不过来。

冯正明和两位师兄相互配合,出餐的效率明显要快很多。

只是门口排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整个后厨里所有人几乎都在连轴转。

夏蕙逛了一圈来到店门前,看到店门口排队的人,她整个都惊呆了。

“这么夸张的吗?比我们沪城的店多这么多人啊?”

高永福和侯冬也跟着来到店门外。

看到这样的排队景象,两个人也是一脸不可思议。

不过仔细一想,夏蕙他们倒也能够理解。

这家店离景点比较近,现在又是晚饭的时间。

再加上这家店有师父的名气加持,价格上也要比其他一些京城店便宜不少。

所以能成为大多数来京城游玩人的首选,倒也不足为奇了。

高永福和侯冬看到夏蕙,两个人凑到夏蕙的身边。

“大师姐,我们要不要进去帮忙?”

“对啊大师姐,这么多人,肯定店里会很忙,可能需要人手?”

夏蕙摇头:“我们现在进去插不上手,师父和三师伯肯定都在里面,有师父在里面安排人员,我们进去会显得多余。”

高永福和侯冬一愣。

侯冬问:“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夏蕙:“找个其他的店先吃饭吧,等晚一点再过来。”

高永福和侯冬想了想觉得是这个道理,两个人也是点点头,跟着夏蕙转身准备去找其他店吃饭。

三人转身的时候,刚好遇到走到店门前的卢海生。

然后把卢海生一起叫上,几个人一起先去吃饭。

在他们几个走后,邓怀川、王瀚文、黄云亮、李耀和韩睿五个人也来到店门外。

同样是被店门口排队的景象给震惊到了。

他们五个人去了一些比较远的地方。

还专门去找一些京城有些名气的餐馆酒楼看了看。

可是回到曹志国负责的店门前,看到这里排队的景象,着实是让五个人觉得,其他店实在是没有资格跟冯正明竞争。

邓怀川:“我们要不要进去?”

黄云亮:“不进去了吧?这种情况,里面肯定很忙。”

“对,主厨和杨师傅肯定都在后厨里帮忙呢。”王瀚文猜测。

李耀:“那我们干脆找个小店吃点东西?”

韩睿:“走吧,去喝两杯。”

五个人也同样转身,和夏蕙他们去的方向则是不一样。

曹志国负责店的后厨里,冯正明一边忙碌一边指挥后厨里众人。

三师兄和五师兄几乎是只需要在灶台前忙碌。

一道一道菜全都被冯正明带着人切配好。

递到他们手上,两个人只需要下锅烹炒就行。

冯正明很清楚两个师兄的一些习惯。

所以他会把各种主料辅料都摆放好,按照两个师兄的习惯,给他们递到手边去。

连需要准备的碗汁,冯正明也都是让后厨里学徒给两位师兄准备出来。

调配碗汁的过程,他也顺便给学徒进行一些指点。

告诉他们应该要如何更好掌握碗汁的用量。

“你们调配的时候,如果不能拿捏很准确,那么就多准备一些,这样你们主厨上灶的时候,自己是知道该放多少碗汁的,如果你们调配的碗汁少了,反倒是让他们会更麻烦。”

被冯正明这样教导,负责碗汁的学徒就会一下子调配出一大碗出来。

放在一边的时候,果然在需要的时候,杨斌和曹志国都会根据需要加,不会一下子全部加入锅中。

碗汁和勾芡,这都是非常考验一位厨师经验的。

也是真正好的鲁菜厨师手艺的体现。

就像是一道菜,明汁亮芡的情况下,芡汁会很好的包裹住菜,但是又不会在盘子里流出汤来。

很多的菜,吃到最后盘底只剩下一些油,完全是看不到汤汁渗出。

这才是真正恰到好处的勾芡手法。

而如果是手艺不行,盘子里会出现大量的汤,或者是会有很多的油渗出。

或许对一些来店里吃的游客而言,他们根本不会很在意这些。

甚至很多人可能是根本就不懂这些。

但冯正明的所有店里,无论客人是不是懂?他们都是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去做。

也是因为这样,冯正明所有店里的出品,几乎是让人挑不出毛病。

夏蕙和高永福、侯冬、卢海生一起找了家小店吃饭。

这家小店不是被冯正明收购的店。

位置也距离景点还要更远一些。

但是因为京城现在游客确实很多,所以即便这家小店距离景点已经比较远,依然还是有不少的顾客。

四个人坐下来,点了几道小店里常见的家常菜。

高永福笑着问:“要不要喝点酒?”

夏蕙:“你们要喝就喝,没关系的,我不喝。”

听夏蕙这么说,卢海生摇头:“要不我们也别喝了。”

夏蕙:“真没关系,我是不怎么喝酒,你们要喝酒喝你们的。”

最后,三个人也就是每个人要了一瓶啤酒喝。

上了菜,四个人吃了第一口,就能感觉到,菜做的确实很家常。

味道上甚至要有一些偏咸了。

不过在这样距离景点不算远的地方,这样的馆子菜做的偏咸,可能还真是比较适合一些游客的口味。

而且,从菜的品质上来说,每一道菜用料都是很新鲜的。

四个人吃喝了一阵,卢海生先开口:“你们今天逛了一下,有没有什么收获?”

这话让几个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还是夏蕙先开口说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京城很多东西跟沪城不一样,其实京城在口味偏好上,可能会更贴近鲁菜的,不过这些景点附近都是外地人,所以附近的这些店,口味上也不能作为一种参考。”

高永福:“大师姐说的对,不过京城也就是这样,好多菜做的确实太过于贴近鲁菜。”

侯冬:“京城的一些点心做的还真是挺不错。”

卢海生:“可能要想真正了解京城,需要去一些不是景点附近的店看看?”

夏蕙:“其实没必要去的,我们跟师父过来开店,也不可能开去那些比较偏的地方,还是要能够适应全国各地游客的口味。”

被夏蕙这么一说,倒是让其他三个人都不禁点头认同。

高永福:“你们说,这次师父带邓怀川、王瀚文他们五个来,他们回去会不会受到启发,去把各自的店开起来?”

侯冬:“应该没有那个能力吧?”

卢海生:“他们要是能把店开起来,可能早就开起来了。”

夏蕙:“他们应该会受到启发,可能确实会去开他们自己的店。”

卢海生接着又嘀咕一句:“还有江成哲,不知道他在沪城会开一个什么样的店?”

提起江成哲,大家目光都下意识看向了夏蕙。

江成哲走后,夏蕙接手了他之前负责的西餐馆街上那家店。

一开始夏蕙后厨管理上,多多少少和江成哲有些不一样。

所以导致后厨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三个人觉得在大师姐面前提起江成哲,会不会导致大师姐的心情不好?

夏蕙面对三人的目光,反倒是一脸平静。

“江成哲应该算是手艺和能力上都最贴近师父的人,只不过他和师父还有巨大差距,他可能开店之前,还要找师父帮忙。”

夏蕙这么说,三个师弟多少也有些好奇了。

卢海生:“大师姐,江成哲真的还会找师父帮忙?”

高永福:“感觉江成哲那么骄傲的人,可能不会张口吧?”

侯冬:“还真不一定,毕竟在沪城师父还是更有面子。”

夏蕙:“他确实很骄傲,但那时对我们,他在师父面前,一直都是摆出一副低姿态,他心里对师父是很服气的。”

说到这夏蕙不禁笑了一下:“如果不是他和师父一起参加了全国烹饪大赛,他可能早就已经主动拜师了。”

夏蕙的这话让三个师弟一愣,接着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想到江成哲拜冯正明为师的景象,真的是会让他们忍不住发笑。

当然笑并不是觉得事情不可能。

相反,三个人都很清楚,夏蕙说的事情是真有可能发生。

毕竟他们师父确实是很不一般的人物。

不能说国内没有手艺比师父厉害厨师。

但要说手艺好,有懂的经营的厨师,可能师父是独一份。

从今天看到五师伯负责的店,门前能有那么多人排队就可见一斑。

换成其他人来开类似的店,恐怕真没有这样的效果。

同样邓怀川、王瀚文、黄云亮、李耀和韩睿五个人,他们找了一家酒楼坐进去,也在谈论曹志国负责的那家店。

同时五个人还在讨论着,关于江成哲自己开店的事情。

他们五个人也算是比较了解江成哲。

但五个人相互讨论后,也都觉得江成哲恐怕最后还是要回头找冯正明商量。

王瀚文:“自己开店,和经营主厨的店是两回事啊,想要把主厨的店经营好,实际上光是靠自己的手艺就行。”

邓怀川:“是啊,要自己开店的话,就不光是手艺好坏的问题。”

黄云亮:“所以我们回各自的老家去,把主厨的店开去我们老家,我觉得真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邓怀川点头:“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好的锻炼。”

王瀚文:“积累足够的经验,以后我们也可以和江成哲一样,学着自己开店。”

李耀和韩睿相视一眼,两人倒是有点哭笑不得。

李耀:“我们两个怎么办?总不能在沪城再开新店吧?”

韩睿:“我在想,我是不是应该回老家去?把主厨的店开去我们老家也可以。”

实际上李耀和韩睿都不是沪城当地人。

他们一个是来自皖省,还有一个和邓怀川算是老乡,都是来自苏省。

当然虽然都是来自苏省,但他们实际上也不会把对方当老乡。

李耀听韩睿这么说,看向他:“你真准备回皖省?”

韩睿点头:“我觉得应该可以回去开一家主厨的分店,就在我们的省会开。”

听到这话,邓怀川笑着开了句玩笑:“你要在省会开?那你是在金陵?还是要在庐城开啊?”

这话让几个人先是一愣,不过紧接着几个人都明白过来一起笑了起来。

李耀边笑边说:“他不能在金陵啊,他要是去了金陵,我岂不是没有地方去了?总不能他去金陵,我去庐城吧?”

这么一番话,说的大家绷不住大笑起来,五个青年厨师还真笑着笑着完全放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