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论均田与诛恶绅奸商之事(1 / 1)
两日后。
朱元璋与刘英等人,顺顺当当返回应天。
一直回到自家府上,刘英心中那根一直紧绷的弦,才放松下来。
这个混乱的乱世,暗杀、天灾、盗匪、兵灾、伤病……甚至是一场大雨,都能要一个人的命!
好在。
他刘英又平安的返回。
好好洗漱一番,与陶青鸾温存一晚上,又与玉兰温存一上午。
刘英这才感觉自己神清气爽!
随即,便前去工部当职。
批了二十多份,这一个多月积攒下的文书。
又前去一众工坊,还有城东的工地,巡察了一番。
八万多劳役民夫的施工,让这一片工地进展速度极快。
三座小山已经成为平地,燕雀湖上,已经建造起城垣。
而在城垣之中,一道道暗沟和地下管道,还有一些排水渠,都已建造完成。
在其上,一些宫殿地基,也都建好,开始建筑主体。
一辆辆马车,运送着各种物料,穿梭在这座宫城内,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刘英心中一动,刘伯温这人别的不说,基建本事就是厉害,应该来工部……
朱元璋从另一侧过来,看到刘英,神色不由一急,“雍泰,你怎的来这儿来了?”
“殿下,微臣心忧王宫建造,便前来看看!”
“你那篇文章写好没?”
刘英一怔,低声道:“…殿下恕罪,微臣刚处理完工部政务,计划看完王宫工地,就去写!”
“现在,工地可是已经看完了?”
朱元璋又问道。
“看完了,看完了!”
刘英回了一句,便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微臣这就告退!”
“好,好,去吧……”
“郭英,派人送送军师!”
“多谢殿下!”
“……是,殿下!”
郭英神色不由有些古怪,安排人去‘送’?
不过,看刘英脸上神情也算正常,再联想吴王方才所说的文章之事,便明白了什么。
连忙安排两个护卫,小声交代几句,让他们一直跟在谷大等人身后,一直将刘英等人送回府上。
书房。
刘英拿出从徽州城带回来的那两本账簿,又从一侧书架上,再取出五本账簿。
挨个看了一遍,脸上忍不住又闪过一丝愤愤之色。
思索片刻,便开始下笔书写。
“《论均田与诛恶绅奸商之事》”
“治乱之枢机,系于阡陌;盛衰之枢机,伏于垄亩。
昔唐承隋弊,颁均田法,计口授桑,限田止欲……
然自天宝以降,兼并如虎狼噬肉,而民愈贫,杨炎改制而税愈重,乃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唐室崩颓之兆,岂非田制隳坏所致耶?
宋祖鉴五代之乱,立田制不立之政……苏子瞻奏疏有云:客户日众,主户日寡,佃农泣血于荆公新法碑下,此非天地不仁,乃放任兼并之祸也……
今大元气数将尽,尤甚唐宋之季。色目扑买,包税如鸩;蒙酋圈地,牧马于桑田。
恶绅奸商之害,尤甚于色目蒙酋;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徽州方孙庄园跨四县,佃户佩木枷耕作,粮仓积五年之粟,饥民持《孝经》易糠秕。
徽州方孙等乡绅,丧心病狂,为奴役盘剥治下百姓,甘为蒙元走狗……
所为恶行,罄竹难书。
徽州方家,男三十二口,女八十九口,奴仆三百六十人,房屋宅院十三座,铺肆二百三十间,良田七千六百亩……
至正十二年至至正十六年,所做恶事六十八件……
徽州方家孙家,男二十口人……
徽州古岩寺,占地一百二十亩,僧人三百七十人,田亩一万两千余亩,佃农三百多户,与蒙元勾结,所做恶事一百三十余件……
长庆寺塔,占地三百余亩,僧人五百二十人,田亩两万八千余亩,佃农五百多户,恶事三百一十余件……
徽州李家、王家、吴家……
纵观古今,宋初,士大夫轻功名利禄,轻财急谊,重情重义,气节高尚。
然,至宋末,士风沦丧,贪图享乐,兼并田亩,俯身于鞑虏脚下,君父受辱,国家灭亡……
至元,士大夫甘愿为汉人,为南人,为蒙元之恶仆……痛呼哀哉!
至滁州之始。
士绅豪商三十多家,所为恶事,三千多件,霸占田亩四十多万余亩……寺庙十余座,僧人……
和州、应天、太平、镇江、平江、杭州……
……
鞑虏欺凌汉家百姓,士绅豪商更甚!
士大夫气节何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命何在?
张子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今,吴王虽出身卑贱,但心怀大志,愿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法陈纲,均分田亩,救济斯民……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还请天下尚存有志之士,以事实为准,莫轻信诋毁吴王之言!
当志匡扶汉家天下为己任,救万民于水火!
重筑士风,重铸乾坤,乃我辈儒士之责!”
写完,刘英还在后面,附录了十多页更为明细的统计数据。
全是这两年,朱家军攻下各地,统计的一些恶绅奸商,贪官污吏,还有那些寺庙霸占田亩,盘剥百姓的恶事数据。
写完。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出门,吃完饭膳。
刘英躺在椅子上,任由玉兰按摩。
魂游天地之间,突然神色一肃。
他骂是骂痛快了,但这文章发出去,也必然遭人痛恨。
只要能召集出一成,甚至是半成的儒士,那便是巨大成功!
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不能为了老朱事业,就给自己招仇恨!
那么多人都辱骂自己,暗杀自己,或是……扛不住,扛不住!
如此,那便再写一篇!
想着,刘英直接起身,朝着书房走去。
“《论乡绅儒士如何生财》”
一群腐儒,嘴里一直视商贾为贱业,却仍是在暗中,让家中仆人经营铺肆、商队!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你们不点破,我来点破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