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紧急军情!徐辉祖定策!(1 / 1)
承天六年冬,西域的岁末,安乐城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凛冽的寒风未能吹熄将士们心中的喜悦,战争的阴霾也暂时被新年的热闹驱散。
城墙之上,红灯笼高高悬挂,随风摇曳;街巷之间,彩旗飘扬,欢声笑语不断。
从嘉峪关出发的车队,载着满满的年节物资,浩浩荡荡地驶向安乐城。来自南洋的晶莹大米,辽东筋道的面粉,山西金黄的小米,山东饱满的玉米,云贵醇香的火腿,琉球鲜嫩的萝卜青菜,还有西域本地肥美的牛羊,以及用四轮马车运来的猪肉,各类食材应有尽有。
瓜子、干枣、莲子干等干果零食,搭配着吐鲁番取之不尽的葡萄干,将安乐城装点成美食的天堂。
军营里,士兵们热火朝天地包饺子、拉面条,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
平日里严禁饮酒的军营,此时也飘起了酒香,山西汾酒的醇厚、陕西高粱女儿红的馥郁,引得众人馋涎欲滴。
李祺望着热闹的军营,心中却有一丝怅惘,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傻瓜蛋儿子李策。
然而,这份短暂的宁静很快就被打破。
“文和,紧急军情!”徐辉祖神色匆匆地赶到李祺面前,脸上满是焦虑。
“怎么了?”李祺心头一紧,敏锐地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
“聚集诸将议事!”徐辉祖简短有力地说道。
李祺即刻下令召集众将,众人迅速汇聚到主帅营帐。
“文和,刚刚得到东察合台汗国的消息,”徐辉祖神情严峻,“忽歹达以传播主的荣光、反抗我大明统治为名,集结了突厥、哈萨克、蒙古、畏兀尔、回回、乌兹别克等十多个部族,总兵力超过三十万,对外号称百万,在阿力麻里集结,准备挥师东进攻打我们。”
说着,他指了指地图上阿力麻里的位置。
“三十万!”李祺眉头紧锁,目光凝视着地图,陷入沉思。
从地图上看,阿力麻里地处西域交通要道,连接着中亚与中原地区,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枢纽。
这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尤其是盛产水果,“阿力麻里”在突厥语中意为“苹果城”,可见其水果种植的兴盛。
在历史发展中,阿力麻里见证了诸多政权的更迭与演变。早在蒙古帝国时期,它就是重要的封地中心之一。
后来在察合台汗国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繁荣,吸引了不同民族、宗教的人群聚集,多元文化在此交融。
片刻后,李祺缓缓说道:“我们要想办法引他们与我们进行一场大决战,只要能一战击溃这三十万人,西域大局便可平定。”
李祺心中盘算着,自己手中现有五万骑兵和五万步兵,共计十万兵力,而平安正率领一万将士攻打青海,也就是说,眼下能用于应对这三十万敌军的兵力只有九万。
尽管九万明军与三十万敌军的兵力差距近乎三倍,李祺却胸有成竹。
他麾下的五万骑兵历经常年训练,人人精于骑射、擅于奔袭,配备的复合弓与改良马刀在近距离搏杀中威力惊人,明光铠与锁子甲的搭配更让防护力提升数倍;五万步兵则是从长城防线、南方水战中筛选的精锐,火铳营装备最新式的承天火铳,配合三眼铳、鲁密铳与燧发枪形成远近兼顾的火力网,长枪兵的鸳鸯阵经戚继光改良后,在应对骑兵冲击时稳若磐石。
反观忽歹达集结的三十万大军,突厥轻骑与哈萨克牧民临时拼凑,缺乏统一训练与战术配合;蒙古各部虽有骑射传统,却因草场纠纷矛盾重重;乌兹别克商队武装与畏兀尔民夫更是毫无实战经验,后勤补给依靠各部族随意征调,兵器甲胄参差不齐,真正能投入核心战场的精锐不过五万余人,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作战力量。
“西域地形独特,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中间是天山山脉。从阿力麻里到吐鲁番,只有一条通道,就是经过赛里木湖、果子沟峡谷的路线。我们只需在这条路线上选择一处有利地形,与他们决战。”李祺分析道。
徐辉祖进一步补充:“他们三十万大军在冬日行军,且由众多部族组成,队伍必然庞大。若他们分散行军,我们的骑兵便可各个击破,逼得他们只能聚集在一起,主动与我们决战。”
说着,他仔细查看地图,在吐鲁番和阿力麻里之间划出一条线,“北边是广袤无垠的准噶尔盆地沙漠,前往阿力麻里,只能沿着盆地南面、天山北面前进,别无他路,这也是自古以来征服西域的必经之路。”
李祺点头认可:“此计甚妙,就按此行事。”
“传令傅忠、蓝玉,命他们率领五万骑兵,截杀分散的部族,迫使敌军集中,主动与我们决战。”
徐辉祖作为名将徐达的嫡长子,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制定的战略方针,李祺深信不疑。
此时的阿力麻里,忽歹达、马哈麻、贾别尼与卜烟帖木儿正围在西域地图前,谋划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尽管曾经威震天下的黄金家族已然衰落,但凭借着往昔征战积累的巨大威严,东察合台汗国马哈麻可汗一声令下,西域各部族虽满心不愿,却也不敢违抗,纷纷集结兵力,向阿力麻里赶来。
马哈麻凝视着地图,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番心思。
表面上,他是西域之主、东察合台汗国的可汗,但实际上,他清楚地知道,真正掌控西域的是权臣忽歹达,以及贾尼别和卜烟帖木儿,他们背后的哈萨克人和突厥人。
他这个大汗背后的蒙古人不仅人数稀少,内部更是矛盾重重、四分五裂。
作为察合台汗国的可汗,他本应能指挥吐鲁番速檀阿力可汗的军队,可速檀阿力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其他蒙古贵族亦是如此。
同为黄金家族的后裔,彼此间却如同仇敌,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
马哈麻能登上可汗之位,并非因为自身有多大能耐,而是因为他易于控制。
忽歹达不是黄金家族成员,他们需要一个黄金家族的人来号令西域,这才轮到了马哈麻。
然而,坐上这个位置后,他才明白其中的艰难。他如同一个傀儡,甚至还不如速檀阿力,至少速檀阿力在自己的地盘上还能独断专行。
此次明军进攻西域,各方势力都心怀鬼胎,暗藏野心。
忽歹达妄图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巩固对西域的掌控;贾尼别和卜烟帖木儿背后的部族,也想在混战中谋取利益;而马哈麻,内心渴望摆脱权臣的控制,真正成为西域的主人。
但他深知,前路布满荆棘,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稍有不慎,别说做傀儡大汗了,极有可能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