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贴春联(1 / 1)

加入書籤

腊月廿四,扫尘祭灶的忙碌刚过,新村的宁静便被另一种充满生趣的喧闹取代。

村中心的学堂前,几张宽大的条案一字排开,成了临时的文墨工坊。

阳光难得地穿透冬日的薄云,洒在粉白洁净的墙面上,映衬着那逐渐铺展开的、鲜艳夺目的中国红,将年节的喜庆烘托得淋漓尽致。

学堂的孙先生是当仁不让的主力。

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夫子,此刻精神矍铄,正襟危坐于案前,饱蘸浓墨,手腕沉稳有力,在裁好的大红洒金纸上笔走龙蛇。

他写的是最传统的吉祥话: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笔锋苍劲古朴,带着浓厚的书卷气,引来不少识字的村民围观赞叹。

旁边,几位在村里颇有些文名的后生,也挽起袖子,挥毫泼墨。

有的写五谷丰登千户乐,六畜兴旺万家欢,显然是应景农牧大丰收;有的写工业宏开新气象,春风早到幸福村,透着对未来的憧憬。

字体或俊秀或豪放,内容或雅致或通俗,但无不洋溢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而最吸引人,尤其是妇孺眼光的,则是条案另一头那一片翻飞的剪刀与红纸。

巧云带着村里几位公认的巧手媳妇、姑娘,正进行着一场指尖上的艺术。

她们手中的红纸仿佛有了生命,随着剪刀灵巧地转折、镂空,变幻出各种令人惊叹的图案。

江南的细腻温婉与晋地的粗犷热烈,在这里奇妙地融合。

巧云手下,一幅精致的窗花渐渐成型:蜿蜒的流水小桥,桥上立着振翅欲飞的喜鹊,桥下是肥硕饱满的锦鲤,背景衬着象征富贵的缠枝牡丹。

线条流畅细腻,构图精巧,引得周围一片啧啧称奇。

旁边一位爽利的晋南大嫂,则剪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硕大饱满的石榴咧开了嘴,露出密密麻麻的红籽,憨态可掬的肥猪背上驮着聚宝盆,背景是层层叠叠、象征着梯田丰收的麦浪。

图案饱满大气,线条朴拙有力,充满了土地的厚实感和丰收的喜悦。

“砚哥儿!阿满小姐!这边来!”巧云眼尖,看到林砚牵着蹦蹦跳跳的林玥(小阿满)走过来,连忙笑着招呼。

林砚带着妹妹走到条案前。阿满立刻被那些鲜艳的红纸和神奇的图案吸引,大眼睛亮晶晶的:“花花!好多花花!”

“阿满喜欢哪个?”巧云拿起一张刚剪好的、融合了江南缠枝莲和晋南大朵牡丹的窗花,在小姑娘眼前晃了晃。

“喜欢!粉粉的花花!”阿满指着窗花上巧云特意用胭脂水调色、点染法晕开的一点浅粉色,兴奋地拍手。

林砚也被这热闹喜庆的气氛感染。

他看了看孙先生那边,对阿满说:“阿满,我们也去写一副春联,贴在咱家新房门上,好不好?”

“好!”阿满奶声奶气地应道,阿满最欢喜哥哥了。

孙先生闻言,立刻笑着让开主位:“砚哥儿,请!”早有识趣的后生铺好了红纸,研好了浓墨。

林砚也不推辞,他走到案前,拿起一支中号狼毫。

阿满踮着脚尖,小手扒着桌沿,好奇又崇拜地看着哥哥。

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想看看这位小小年纪却手腕通天的小爷,能写出什么样的春联。

林砚略一沉吟,提笔蘸墨。

他没有选择过于华丽的辞藻,笔锋落下,沉稳有力,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从容气度:

上联:瑞雪兆丰年仓廪实六畜旺

下联:春风暖故园人心齐万事兴

横批:家国平安

字迹虽不及孙先生的老辣,却自有一股开阔方正、筋骨内蕴的力道。内容更是朴实大气,将冬雪、丰收(仓廪实、六畜旺)、家园(故园)、人心凝聚(人心齐)、未来展望(万事兴)以及对安宁的祈愿(家国平安)完美融合,既贴合林家村现状,又寄托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好!写得好!”孙先生第一个抚掌赞叹,“砚哥儿这联,既接地气,又有格局!字也正,有风骨!”

“仓廪实,六畜旺…说得太对了!”围观的村民也纷纷点头称赞,觉得这春联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哥哥好棒!”阿满虽然认不全字,但看到周围人的反应,就知道哥哥厉害,拍着小手欢呼。

林砚放下笔,对孙先生和众人笑了笑。

这时,巧云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张刚剪好的窗花。

一张是专门为阿满剪的,融合了可爱的兔子和莲花,还特意在兔子眼睛处点了点粉红。

另一张则更为大气:画面中央是巍峨的太行山,山脚下是整齐的田畴和冒着炊烟的新村,天空中盘旋着矫健的海东青和金雕,祥云缭绕。既有地域特色,又暗含深意。

“砚哥儿,阿满小姐,这两张窗花,贴在新房窗棂上,定能添福增瑞!”巧云笑着递过来。

“谢谢巧云姐姐!”阿满开心地接过属于自己的小兔子窗花。

林砚也郑重接过那张寓意深远的窗花:“巧手匠心,多谢。”

很快,林砚写的春联被贴在了自家那栋粉墙黛瓦、挂着红灯笼的新房门楣上。

白墙朱联,在冬日阳光下格外醒目、喜庆。

阿满则被奶奶抱着,小心翼翼地将那张粉红眼睛的小兔子窗花,贴在了自己房间最明亮的玻璃窗上,贴好后还歪着小脑袋欣赏了半天。

新村的家家户户,门楣上陆续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窗户上贴上了各式各样融合了南北风情的精美窗花。

粉白的墙壁,成了这浓烈中国红最好的底色。

阳光洒落,红纸上的墨迹乌黑发亮,窗花上的镂空图案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糨糊的清甜和新纸特有的气息。

林砚站在自家小院里,看着这被红色装点得生机勃勃、暖意融融的新村,听着孩童们追逐嬉闹的笑声,感受着那份由辛勤汗水、丰饶物产和朴素心愿共同酿造出的、沉甸甸的年节喜气。

这白墙映衬下的中国红,不仅是对传统的延续,更是对这片新生家园最热烈、最踏实的礼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