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子未壮,壮即为变,来自李承乾的谕令(1 / 1)
裴行俭赶忙点头:“对,天使,长安来的天使!”
听见是长安来的人,柴令武不由愣了一下,随后不自觉皱起眉头。
“陛下不是还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吗,怎么会有旨意从长安来?”
“难道......承乾篡位了?”
柴令武摩挲着下巴,有些狐疑地呢喃一句。
但既然是长安来的旨意,他也不可能假装不知道,所以今日这趟野炊之行,注定是要化作水中泡影了。
沉吟片刻,他果断对着驾车的亲卫下令:“回去!”
“是!”
车队原地掉头,刚刚出城,又重新进城。
来到刺史府外,柴令武与裴行俭跳下战马,从刺史府大门进府,车队则从侧门直接进入后院。
阔步进入礼厅,看见所谓的“天使”的刹那,柴令武嘴角便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
同样,所谓的“天使”,在看见柴令武进门之后,脸上也瞬间浮现谄媚的笑容。
“章内侍怎么也干起这千里奔忙的活计来了,莫不是升职加薪了?”
柴令武率先开口,笑着打趣了一句。
因为,来人正是他的老熟人章季。
说起来,两人也算是非常有缘分了,自从柴令武开始替李世民办事。
李世民给他的旨意,几乎都是章季跑腿。
柴令武倒是没想到,他都来辽东了,还能见到章季。
听着柴令武的打趣,章季赶忙谦虚一笑,摆手道:“公爷说笑了,咱家一介阉人,做什么事情,全凭主子开口,与升职加薪可没什么关系。”
柴令武笑着点点头,走到章季身旁一屁股坐下来。
随后笑吟吟地问道:“太子叫你来辽东作甚?”
“自然是来传太子谕令。”
章季也没卖关子,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封制式的谕旨。
正准备展开诵念,却被柴令武一把扯了过去。
“公爷,您这......!”
章季愣了一下,随后有些哭笑不得。
柴令武随意地摆摆手,不以为然道:“行了,浪费那时间干啥,还不如我自己看。”
“这......不合规矩啊,”
章季嘴上说着不合规矩,但也没有要阻止的意思。
两人相识多年,他早已知晓柴令武的脾气。
柴令武也不多言,展开李承乾的谕令认真看了起来。
只是看完谕令上面的内容之后,他的眉头便在一瞬间皱成了川字形。
因为谕令上的内容,赫然是一纸调令。
要他将营州一应事务交接给营州当地官员,尽快返回长安述职。
光从内容上来说,这是一封明显很不合常理的谕令。
一句话,他现在任务都还没完成,回京属什么职?
再者,他如今乃是堂堂四品大员。
纵然要回京述职,那也该是由三省草拟圣旨,交由李世民用印,最后通过驿路这样的正经渠道传递到地方。
什么时候,太子也能调动地方上的四品大员了?
他随手将谕令搁到一边,转头看着章季,皱眉问道:“老章,你老实告诉我,这谕旨,到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这个......”
章季闻言,脸上顿时浮现一抹为难之色:“公爷,咱家就是个跑腿的......这个.....”
“少胡咧咧,咱俩认识这么多年,这点信任都没有吗?”
柴令武粗暴打断了章季的屁话,说什么狗屁跑腿,哄哄别人也就算了。
他柴令武好歹也是当今陛下的外甥,太上皇的亲外孙,进个皇宫就跟回家一样。
皇宫里的内监都有些什么职权,没人比他更清楚。
而章季听见这话,神色顿时更加为难,余光不自觉地往一旁陪坐的裴行俭身上瞥。
柴令武瞬间明悟,指着大门道:“去,拿点辽东特产过来!”
裴行俭正在神游天外,陡然听见柴令武的话,顿时一脸懵逼。
“我......我吗?”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眼中透露清澈的愚蠢。
柴令武一头黑线:“不然呢,难道是我?”
“哦!”
裴行俭懵了一下,挠挠头,起身不情不愿的出门,似是还没想明白怎么他突然就需要回避了。
目送裴行俭走远,柴令武再次将目光投向章季。
这一次,他的脸色是前所未有的认真:“老章,你应该知道,我在辽东修城,乃是奉的陛下的旨意。”
听出柴令武的言外之意,章季不由眼神闪烁。
“唉~”
突然,他长吁了一声,随后一脸苦涩道:“公爷,不是咱家不愿多说,咱家就是一个阉人,实在,实在......”
看着章季满脸苦涩的样子,柴令武一颗心顿时沉入了谷底。
他深吸口气,沉声问道:“这么说,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咯?”
章季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但有时候不表态,也是一种表态。
很显然,这封谕令,并没有经过李世民的准许。
“简直胡闹!”
确认事实之后,柴令武忽然猛地起身怒骂了一句。
随后对着章季怒喝道:“他难道不知道,没有圣旨的情况下,随意调动地方上的四品大员,会有什么后果吗?”
章季满脸苦涩,没有接话。
因为,他也不是很能理解这封谕令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他作为天家家奴,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主子跑腿。
“他是不是觉得他的太子之位坐得太稳了,非要找点刺激给自己增加点难度?”
柴令武越想越气,忍不住破口大骂。
他实在想不明白,李承乾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会绕过正在回京路上的李世民,给他发出这样一道谕令?
他寻思,李承乾那厮也不是太蠢啊。
章季嗫喏一下嘴唇,有心想要劝上一句,但终究没敢说话。
“该死的李承乾,找死别带上我啊!”
柴令武骂着骂着,声音突然小了下来。
“不对!”
他忽然顿住了脚步,脑中一阵头脑风暴,忍不住呢喃道:“不对劲,太不对劲......”
“什么不对劲?”
章季有些懵,这位公爷的情绪,也太不稳定了些......
柴令武没有说话,而是重新落座,再次取过谕令看了起来。
谕令还是那份谕令,内容一字不变,各种程序也没问题。
章季凑到柴令武身旁,一脸疑惑道:“怎么了公爷,这谕令有问题吗?”
“啪~”
柴令武瞬间合上谕令,随即若有所思起来。
良久,他忽然起身,淡淡道:“谕令没问题,咱们可以回长安了!”
“啊?”
章季张大了嘴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不是,玩呢?
上一秒不还在咒骂太子殿下,怎么突然间又没问题了?
他迟疑道:“公爷,能否明示?”
柴令武转头迎上章季懵逼的双眼,沉声道:“这封谕令,是过了尚书省的,对吧?”
章季不明白柴令武为何会突然问起这个,但仍是下意识点头。
期期艾艾道:“那......那是自然,没有房相准许,这封谕令也出不了长安啊,怎......怎么了公爷,尚书省有问题吗?”
“不,尚书省没问题!”
柴令武果断摇头,因为他已经想明白了一切。
他了解李承乾,李承乾绝对不是一个蠢人。
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他仍是朝野内外交口称赞的贤明太子,大唐最合格的三代继承人。
而当一个贤明太子,突然做出了不贤明的事情。
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被人夺舍了,要么是另有隐情。
而这封谕令,显然是后者。
至于柴令武为何如此笃定,则是因为这封内容不太正常的谕令,程序又太过于正常。
须知,当初李世民出征的时候,可不止是让李承乾独自监国。
他还留下了房玄龄,魏徵,萧瑀等人助他执掌朝中军政。
换句话说,以房玄龄和魏徵等人的能力。
若这封谕令是不合理的,那它根本就不可能出得了长安,甚至连出皇宫都做不到。
但偏偏这封谕令不止出了长安,甚至还顺利的抵达了辽东,成功的送到了他的手里。
所以,反推一下,这封内容看似不合理的谕令,实则上是合理的。
甚至,李承乾之所以发出这封谕令,很可能就是出自房玄龄和魏徵等人的授意。
不然,李承乾绝对不可能干这种蠢事。
至于房玄龄等人为何要这么做,柴令武理清其中逻辑之后,也很容易得出答案。
那便是——自污。
帝王不在,由太子监国,从法理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但太子监国,监不出毛病来,就有大问题。
帝王正值壮年,太子便已经做得如此完美,岂不是意味着太子已经有能力接过帝国的重担?
所以,太子不能完美,也必须不完美。
不然便是“子壮即为变”的结局。
而那样的结局,所有人都不能接受。
思及此,柴令武不再有任何犹豫,转身对着章季交待道:“老章,你自己先玩会儿,我去叫人收拾东西,待会儿就快马回长安!”
“啊?”
章季依旧没想通其中关节,一脸懵逼道:“这么急吗?”
柴令武重重点头:“对,就是这么急!”
章季哭丧着脸:“咱家奔波一路了,还没好好吃顿饭呢。”
“来不及吃饭了,等回长安,我请你吃大餐!”
柴令武说着,不再浪费时间,起身来到后院,让谢知书去召集亲卫。
谢知书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办。
柴令武由来到前院,寻到还在四处搜罗“辽东特产”的裴行俭,三言两语说清楚他准备回长安的事情。
一开始,裴行俭懵了一下。
但他终究是聪慧之人,很快也想通了其中关节,倒也没有挽留。
柴令武交代完裴行俭,谢知书也带着众亲卫和章季的人手到了中庭等待。
“夫君,怎么突然这么着急的要回长安?”
谢知书疾步而来,脸上满是不解之色。
“此事说来话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路上再说吧!”
柴令武说着,纵身上马,随后朝谢知书伸出手道:“坐马车太慢了,接下来的路程,你和我同乘一骑。”
“好!”
谢知书眉头紧皱,神色凝重。
纵然心里疑惑,也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然依照柴令武的性子,不可能会这么着急。
将谢知书拉上马圈入怀中,柴令武回头看向神色凄苦的章季问道:“老章,还能坚持不?”
章季扯了扯嘴角,认命般叹息道:“咱家还能有不坚持的余地的吗?”
“那就走吧!”
柴令武没有多言,纵马出了刺史府,朝南城门而去。
这一次回京,柴令武没有带太多的人,随行的除了他从长安带来的十二骑之外,便只有谢知书和章季以及护送章季来辽东的十位宫城禁卫。
一共二十四人,四十六匹马。
之所以少一人,是因为他携带的十二骑,现在只剩下十一骑了。
零头的王胜战死在辽中城,李辉取代了他亲卫头子的身份。
四十六匹马驮着二十四人离开十数万人聚集的营州城,就好似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并未对营州造成什么影响。
以至于当薛礼和高侃以及营州一众官员知道柴令武已经离去的消息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上午。
不过,由于柴令武在营州的时候只把控大方向,从来不插手具体的事物。
因此,对于柴令武已经离去的事情,众人倒也没觉得有多惊慌。
总归事情还是那些事情,只需要按照柴令武定下的方略继续去做就行。
就在柴令武离去后的半个月之后,营州新城,也终于竣工。
半年多的忙碌,半年多的风雪,被强召进营州城内的百姓们,终于将有自己的家。
一时间,不少人忍不住喜极而泣。
裴行俭站在老城的城墙之上,也是颇多感慨。
他是亲眼看见,新的营州城,是如何从一个巨大的工地,变成如今整洁干净的新城的。
这其中,他也付出了不少汗水与努力。
望着眼前的城池,一时间心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薛礼与高侃站在他身后,神色亦是感慨不已。
在他们看来,这样一座新城,显然是已经超脱了城池的范畴,完全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
放眼望去,八个巨大的新城坊市,围绕在营州老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像是八尊巨大的守卫。
坊市与坊市之间的道路,更是宽得可以容纳五六辆马车并行。
道路两侧,各种绿植更是争奇斗艳。
就这样的一座城池,就算是抛去战争储备的属性,光是从居住属性来看,也当属世间罕见。
他们毫不怀疑,当大唐平灭高句丽,将辽东半岛收入囊中之后,营州一定会成为辽东大地的中心城市。
三人站在老城上驻足良久,终于收回目光。
裴行俭转头看向高侃,问道:“编号与账册还有钥匙之类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高侃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
裴行俭见状,再次看了一眼城墙之下陷入了狂欢的百姓们,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召集营州官吏,开始给百姓们分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