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营州分房,裴行俭顿悟!(1 / 1)
随着裴行俭的一声令下,营州城内的官吏们立即全员出动。
因为,城中的这些新房,也有他们一份。
官吏们敲锣打鼓,将百姓们聚集到城中还未封口的东西二市之中。
浩浩荡荡的人流穿街过巷,当真是好一派万人空巷的盛景。
东西二市的广场尽头,负责发放地契文书的吏员一字排开。
面前的桌子上分别摆放着地契与各县官府统计上来的户籍册子。
身旁,则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木箱子,箱子里装满了钥匙。
随着百姓们各户的户主在广场上排成长队,今日的分房行动,也正式开始。
排在最前面的憨厚汉子上前,搓着手道:“差爷,俺叫刘二......”
负责查阅户籍的官吏问道:“刘二,哪里人啊?”
刘二赶忙应声:“回差爷的话,冀阳县刘家庄人。”
“冀阳县刘家庄,刘二.......”
差役呢喃着,将翻出冀阳县的户籍册,寻到了刘家庄的册子。
确定刘二家中人口数量之后,便在册子上打了个钩。
随后将红色的墨水递到刘二面前,沉声道:“刘二是吧,摁个手印。”
“成!”
刘二憨厚一笑,在文书上摁了手印。
随后,一旁统管地契文书的小吏。将一把钥匙和一份地契递到他手里。
待得刘二接过,小吏这才沉声交代道:“记好了,你的院子是二坊二区第三家,记不住的话,地契上有编号,院子上也有门牌,别走错咯。”
“诶,小人记住了,记住了!”
刘二赶忙点头哈腰的应声,随后退到了人群后面。
与家人团聚之后,一家人才凑到一起,翻来覆去的翻看手里的地契文书。
再三确定地契为真之后,他们才敢相信,他们竟然真的在城里面分到了房子。
一时间,一家人顿时忍不住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当家的,俺们真的分到房子了,真的是房子,以后俺们也能住进城里了。”
妇人不断捶打着刘二的肩膀,眼中充满了喜悦的泪花。
刘二也是满脸激动,忍不住湿了眼眶。
一名老妪擦着泪花道:“官府给俺们分房子啊,历朝历代都没见过,俺们前世是积了什么德,才让俺们生在了大唐?”
刘二赶忙应声:“是啊,儿子也没想到,官府真会把房子分给俺们,这样的好事,也是让俺们赶上了!”
刘二一家人喜极而泣,一开始被强召入城之时,他们只感觉天塌了。
后来的劳作之中,官府虽然没有短了他们的吃喝。
但营州城毕竟不是他们的根,他们心里依旧是惴惴不安,生怕官府用完他们,就把他们一脚踢开。
直到此刻,亲手拿到了院子的地契和钥匙,他们依旧有些恍惚。
这座新城,城中那些分出来的小院,虽然是他们一砖一瓦建出来的。
但他们是真的没有想过,官府竟然会真的将房子分发给他们。
“哎呀~”
就在这时,妇人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情,突然哎呀大叫了一声。
刘二一家人从喜悦中回神,愕然的望着妇人。
刘二不满道:“咋了嘛,大喜的日子,你叫啥?”
妇人焦急地问道:“当家的,俺们在城里有了房子,那乡下的家当和田怎么办?”
一听这话,刘二也愣住了。
因为他也反应了过来。
他们都是外县人,虽然现在官府在营州给他们分了房子,但土地这些都在其他地方。
难道要他们晚上住在营州,白天飞到外地去种地吗?
听见妇人的问题,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老妪迟疑道:“官府已经给咱们分了房子,应该是不会再给咱们分地了,但是没有地种,咱们也活不下去......”
听见老娘和婆姨的话,刘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同一时间,其他领到了房子的百姓,也生出了与刘二同样的烦恼。
营州的房子建得很好,都是一排一排的二楼小平房。
尽管每家的房子都不大,但比起他们乡下的茅草屋,完全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所以,官府给他们分的房子,他们肯定是不会放弃的。
但他们的土地营州太远,没法种,也是个大问题。
不种地,他们就没东西吃。
毕竟,他们总不能指望官府给他们发了房子,还要给他们发粮食吧?
而且,他们还得给官府交税......
回归现实之后,百姓们刚领到新房子的喜悦顿时就被苦恼冲散。
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反正,地肯定得种,房子也得要。
但怎么往返,就很令人苦恼。
刘二想了许久,目光扫过家人忧愁的面容,忽然下定了决心。
他深吸口气,沉声道:“冀阳县,咱还得回去。”
听见刘二的决定,众人都忍不住一愣。
妇人眉头紧皱,问道:“那营州的房子呢?”
“营州的房子也得要!”
刘二说着,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握拳道:“大不了,咱们一处住半年。”
妇人又是一愣:“一处住半年?”
刘二重重点头:“对,要种地的时候,咱就回冀阳,等把地种完,又来营州过冬,反正两地相隔也就半个月的路程,完全来得及。”
一听这话,刘二一家人顿时陷入了沉思。
这......的确是个办法。
乡下的产业,他们肯定不可能放弃的,那是他们的立家之本,也是他们活命的根基。
而营州的房产,他们同样舍不得。
这么好的房子,还是官府免费发放的,空着太可惜了。
“成,那就按当家的你说的办!”
妇人闻言,当即也下定决心。
而就在刘二一家人做出往返两地的决定之后,许多领到房子的百姓,也同时做出了决定。
反正辽东就两个季节,不是冬就是夏,大不了一处住半年。
思及此,刘二一家人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再次沉浸到分到新房的喜悦之中。
“要是冀阳到营州的路也是宽大的官道好了,这样,咱们往返两地的时间就能变快。”
刘二欣喜的同时,也不免有些遗憾。
因为冀阳到辽东的路并不好走。
不过,也仅仅只是有些遗憾罢了,他也知道,营州本来就是个穷地方,想让官府出钱去修官道不现实。
所以,遗憾的呢喃一句之后,他便高高兴兴的带着家人按着小吏指的地方,准备去看看自己的新家。
而像刘二这样的家庭,大街小巷更是到处都是。
裴行俭,薛礼,高侃三人结伴走在由水泥铺就的街道上,饶有兴趣的望着街道上来来往往,或喜悦,或忧愁的百姓。
不时的检查一下地面上的阴渠盖子,不时查看一下城中引水的管道。
看起来既忙碌又悠闲。
最后,三人的脚步从西市丈量到东市。
见领取房屋的百姓依旧排成长龙,裴行俭不由转头看着两个同伴。
笑吟吟地问道:“你们俩,当真不打算领套免费的房子,摆在辽东做个落脚处?”
听见裴行俭的问题,高侃立即摇头笑道:“还是算了吧,百姓们比我们更需要房子。”
薛礼也是摇头,淡淡道:“我不常住辽东,领了也是空着。”
“空着就空着呗,反正营州就十三四万人,也住不满八个坊。”
裴行俭满脸的不以为意,因为营州的八个坊市很大,每一个坊市,至少都能住三千多户。
而营州的总人口,就只有不到两万户。
也就是说,等到房子分完之后,至少都还有两个坊市是空的。
这样的情况下,他不认为去领一套房子摆着,是什么浪费的事情。
只不过,尽管裴行俭再三劝说,薛礼和高侃依旧是摇头。
因为,他们真的用不上。
裴行俭见状,不由扯了扯嘴角。
随后一耸肩,不以为意道:“算了,既然你们都不要,那我也不要了,从长安来趟辽东,忒费劲了。”
裴行俭话音落下,耳边突然传来几道愁苦的声音。
“官府给俺们在营州分了房子,俺们还不是得回辽西去种地,这路也太远了,而且还不好走......”
“是说啊,官府为啥就不能修几条大路出来呢,像城里这样,用水泥直接铺到辽西去,咱们来往也方便。”
“你想得倒是简单,那修路不得要钱啊,你咋不去修?”
“我倒是想修啊,那官府又不给水泥......”
却是一户刚刚领到房子的百姓,正在一边走,一边讨论营州和他们的土地道路太远的事情。
而裴行俭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整个人顿时如遭雷亟,愣愣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高侃与薛礼朝前走了几步,突然发现裴行俭愣在了原地,不由有些疑惑。
“怎么不走了?”
高侃皱眉问了一声。
薛礼也是满脸不解,问道:“不是打算去看看给百姓们分的房子长啥样吗,愣着做甚?”
裴行俭对两人的话充耳不闻,整个人愣愣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脑海中只有一个句话在回荡。
“百姓不可役使,但可引导!”
当日,柴令武告诉他这句话时,用上了真理二字。
但他当时只觉得疑惑,完全不能理解这句话和真理有什么关联。
毕竟,自古以来,便只有官府役使百姓的份。
儒家随时喊着教化百姓,但他也没见过哪个读书人当真去深入乡间教导百姓的。
但此时此刻,他忽然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役使百姓做事,与引导百姓做事,虽从结果上来说,都是要百姓去做事。
可从心理上来说,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这就好比种地一样。
因为百姓们自己要吃饭,所以他们不会觉得他们种地是在为官府种,或者为别人种。
同理,修路也是一样。
若是由官府发起徭役,并出钱出力,那么百姓们便只会认为他们是在为官府做事。
可若是,这路是百姓们需要修的呢?
一时间,裴行俭忍不住兴奋到浑身战栗。
他终于,终于知道师尊那句等到营州城建好,你就能明白一切是什么意思了。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良久,裴行俭终于回神,忍不住哈哈大笑。
听见裴行俭的大笑声,薛礼与高侃不由对视一眼,皆是一头雾水。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傻笑起来?”
高侃挠挠头,完全不理解裴行俭的笑点在哪里。
薛礼扯了扯嘴角,忍不住低低暗骂道:“神经!”
裴行俭完全忽略了两人眼中的不解之色,上前一把抓住两人的袖子,一脸兴奋道:“我想到了,我想到营州这路该怎么修了!”
“啥?”
高侃与薛礼瞬间瞪大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裴行整个人兴奋不已,哈哈大笑道:“我想到办法了,咱们马上回刺史府。”
高侃一脸狐疑:“你别骗我,营州哪有钱粮去修路?”
薛礼没有说话,但眼中同样布满了不信任。
柴令武回长安,他们三个便是营州的实际掌控者,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营州现在是什么情况。
说句不好听的话,营州现在的财政,别说修建一座庞大的路网,只怕连打一条水泥道都困难至极。
迎上两人狐疑的目光,裴行俭依旧一脸兴奋:“咱们先回刺史府再说,总之,我有办法,而且是肯定能行的办法。”
薛礼与高侃对视一眼。
尽管不太明白裴行俭哪来的底气,但还是决定给他这个面子。
三人心思各异,转身回到老城刺史府。
裴行俭一进门,便兴冲冲地唤来一名小吏,吩咐道:“去,找人做几个大箱子,放在在府衙和城中各处邸报板下方,再贴上告示,就说官府广开言路,任何百姓,有任何问题,皆可向官府谏言。”
听见这话,薛礼与高侃顿时更加懵逼。
高侃蹙眉道:“裴兄,此事不妥吧,虽说如今营州各县的官员小吏都聚集在营州城中,不缺处理政事的人手,但官府办事自有官府的流程,如此施为,只怕冗员冗事将会大幅上升,反而拖延了正事。”
“无妨!”
裴行俭满脸笑意地摆摆手,随口道:“届时,咱们只需要统计百姓在意数量最多的几件事就行,至于常规政事,依旧发还各衙门各司署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