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孔府菜的对撞(1 / 1)

加入書籤

孟安岩吃了以后,放下筷子道:“口感层次丰富,能够把鱼肉的香味都激发出来,目前就我看,还算是可以的。”

王择瑞吃了一口,道:“此菜外形美观大气,面皮酥脆,香气四溢,鱼肉白嫩,和八宝馅相容,味道更加鲜美。不过,老孟,你还有句话没说,这个鱼,他少加了一层饴糖。”

孔喻礼吃了一口,道:“不是没糖,他是浇的糖汁,没用刷子刷上去。这样再加工的时候,糖的口感直接就没有了。”

王大绩摸了摸脑袋,有些难为情:“我确实没怎么接触过孔府菜,错了一个步骤。”

孔喻礼说道:“大绩,能做成这样算是不错了。你又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孔府菜,这个力度的把控和对整个流程的理解都已经很到位了。孔府菜门下能够超过你的,一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他们要是整齐,也该把济南菜练到你孔府菜的水平。”

后面的孔府菜学员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孔喻礼常说,习得百家之长才能够为孔府菜带来创新。但这些人连孔府菜都没过摸过来,更别提其他菜系了。

再说了,愿意学习的都去考综合大学了,憨批才愿意考烹饪大学呢。

苏风打了个喷嚏,谁说自己呢?

自己手里正在剪字,这个剪子苏风还是用不太习惯。

这些都是小事,主要是,这个字有点复杂了。“万寿无疆”这四个字还都得用繁体,这个还不能改,一改就说是违背祖宗的决定。

以后再也不做孔府菜了,麻烦不说,条条杠杠还挺多。

以前达官贵人就是讲究。

他扭头看向了孔慕雪,孔慕雪现在也已经差不多收尾了,直接从烤箱当中拿出来,正在做最后一步加料的工作。

“我···我的好了。”

孔慕雪端过来一盘子非常好看的点心,非常的精致。

这是十几种款式不同的孔府糕点。

孔府糕点来源已久,自孔子后裔受封衍圣公后,孔府饮食文化逐步发展,糕点也随之丰富。明清时期,孔府糕点达到鼎盛,不仅是孔府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还成为祭祀和社交活动的必备佳品。孔府向皇宫进贡时,常有孔府糕点。清光绪二十年,“衍圣公”孔令贻同他的母亲、妻子进宫祝贺慈禧六十寿辰时,曾进早膳两桌,就有孔府糕点。

孔府糕点分外用、内用两大类,其讲究现吃现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外用糕点主要用于进贡、馈赠、恩赏,内用糕点分为应时、常年、到门、宴席、节用五类,各类皆独具特色。应时糕点,根据季节变化而精工制作,有春季的藤花饼、百合饼;夏季的薄荷饼、荷花饼、绿豆饼;秋季的菊花饼、桂花饼;冬季的萝卜饼、豆沙饼等。常年食用的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等。

到门糕点,顾名思义,即客人到门之后,宴席之前上的糕点,有一口盅、棉花糖等,这类糕点以制作精巧,形象逼真,色彩优美著称。宴席用的糕点,则根据宴席的性质而制作,如寿宴用“寿”字饼、“如意”饼等,节日糕点则有元宵、月饼、巧果等,品种繁多、造型优美、工艺精细。更为有趣的是,孔府各式各样的糕点,都配以各式各样的汤,如绿豆糕配山楂汤,各类酥糕点,配有桂圆汤、莲子汤、百合汤等。

孔府糕点原料选材讲究,以优质小麦粉为主,佐以丰富馅料,红枣香甜滋补,豆沙细腻绵密,各类果仁香脆可口,通过蒸、炸、烤等多种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口味丰富的糕点,为食客带来多层次的味觉享受。

评委还没吃,孔怀玉就由衷感叹:“这个可真是手巧。我是做不到这么精细。”

孔慕雪虽然很多孔府菜还是做不到位,但胜在心灵手巧。这些糕点,春夏秋冬,全部做了一样,颇为精致。

三位评委吃了以后,纷纷点头,确实可以。

馅料放的非常足,而且花样繁多。

至于火候,白案要什么火候?

高分,必须给高分!

当然,最慢的还是苏风。

苏风很后悔做这个燕菜四大家——燕菜四大件。

“燕菜全席”是孔府用来接待重要宾客的最高宴席,此类宴席领衔的头菜必用燕窝。燕窝,又名燕菜,是清朝年间最为珍贵的食品,其象征着富贵与尊容,具有药、补、食等多种价值,至今仍是制作宴席中的上乘之佳肴。

燕菜四大件,是清光绪二十年慈禧六十寿辰时,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携妻随母进京祝寿,于向慈禧太后进贡早膳席中的主菜,随同治饌的孔府内厨名师张昭曾,用燕窝、鸡、鸭为原料,精心制作了四个造型大菜,菜上分别摆成“萬”“夀”“無”“疆”四个字的祝词,菜一上席,满堂生辉,祝寿气氛备增。

在孔府宴席中,可根据宴席内容改变词意,用于喜宴可摆成“百年好合”,用于家宴可摆成“吉祥如意”“阖家平安”等。传入民间之后,便称之为“燕窝金银鸭块”“燕窝红白鸭丝”“燕窝三鲜鸭丝”“燕窝口蘑肥鸡”,至于单个菜则流传更广,常做为高级宴席的大件菜。

燕菜四大件用料考究,工艺精细,体现了孔府菜“精细、典雅、讲究”的特点。每一道菜都需经过多道工序,从选材到烹饪,借助于原料的色彩、形态以及鲜嫩的特点,恰当拼配,造型特别美观!

好不容易完成了,苏风忙得是满头大汗。

“成了,三位,您请着。”

孔喻礼看到苏风端上来的时候,就一定觉得这道菜不同凡响。

燕菜四大件难度之高,绝对超过这其中的任何一道菜。单是这些材料的加工雕刻,就足以耽搁半天的时间了。

即便是自己,也很难给做好。

入口一尝,各种菜品的口味都能够融入到一起,共同起到了提鲜的作用。“可以,很好,如果是我做,也就这个水平了,甚至可能在细节处不如他。”

孔喻礼沉思片刻,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