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赢麻了(1 / 1)
第三道菜:尼山踏青。是一道孔府创新菜,是用高汤、青豆与翠绿色的菜叶制作加工而成的汤菜。相传,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年幼时经常随其奶妈到尼山踏青游玩,其奶妈为其用青豆作为原料烹制了此道菜。
此菜精选青豆、花生、干贝制作而成,口味鲜咸、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现在的“尼山踏青”的做法则更精巧,将青豆花生剁碎成米粒状和蛋液拌匀;干贝加去皮花生米蒸透;将加工好的青豆入锅中炒香,加清汤煨熟;出锅装盘,把蒸透的干贝放上。
孟安岩和王择瑞不懂这些历史,全靠孔喻礼在旁边慢条斯理的解释。
没办法,这就是孔府菜最大的亮点。
“尼山踏青不错。这道菜我觉得是把济南菜和胶东菜都融合在一起了,非常好。”
“毛竹南荠也很不错,里面的颗粒非常的脆嫩,这个也经常用在狮子头里面。”
“孔门豆腐略微差点,不过毕竟时间也不够,能做到现在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几道菜,孔喻礼一个人就评价完了。
“总体来说,水平很高,对于整个孔府菜的体系和脉络都了解的非常足够,这就很厉害了。”
孔喻礼非常欣赏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如果他不是南孔人的话。
前人们的恩怨他是不懂,不过,他也明白,那对小木人上面是不打算还回去的。
孔怀玉非常谦逊的鞠了个躬,退到一边去了。
苏风这边叮当乱响了一阵,折腾了好一会才端上来。
没办法,速度太快,有的菜直接做坏了,重新做的。
“巧了,我这里面,也有豆腐。分别是新派一品豆腐、三丝玉带鱼卷和什锦葵花干贝。”
新派一品豆腐。相传乾隆皇帝曾经赐予衍圣公一套满汉铜锡的餐具,上面镌刻了当朝一品的字样。此菜将八宝馅酿瓤入豆腐中,将孔府三套汤冲入其中,得名孔府一品豆腐。
新派一品豆腐口感软糯,汤汁醇香。制作时,首先准备白豆腐、娃娃菜胆、三套汤,虾仁、海参、鲍鱼、羊肚菌、鸡蛋糕、甜蜜豆、精华火腿、胡萝卜都切成丁炒出八宝馅,山楂糕刻成一品字样。把白豆腐片出四毫米的片,放到一张沙布上,再改成四毫米见方的形状,一定不能散,放入八宝馅用施工线系紧,放到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烧开水的盆里,依次都做好。放入分餐盅里,加入烫好的菜胆,甜蜜豆两粒,调好味的三套汤,每个摆上一品字样,上桌即可。
三丝玉带鱼卷是孔府菜中一道经典菜品,色泽明亮,营养丰富,白如玉,造型美观,口味鲜香,有玉带着身、连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制作时,取净鱼肉切片,鸡脯肉、辅料、调料等制馅,用鱼皮做玉带,卷成鱼卷,蒸制,再浇上特制汤汁。
什锦葵花干贝是孔府菜的经典之作,象形葵花,寓意早日开花结果,也有前程似锦之意。
相传七十五代衍圣公夫人彭氏平时喜爱赏花,内厨为了投其所好就研制出了什锦葵花干贝。这道菜的食材挑选堪称严苛,干贝需选用颗粒饱满、色泽淡黄、质地干燥且香气浓郁的上乘品,火腿取自肥瘦相间的优质部位,鲜嫩的虾仁、爽脆的冬笋、清香的香菇以及色彩鲜艳的青豆等食材,也都经过精挑细选,确保每一种食材都能发挥出独特的风味。
什锦葵花干贝成品宛如精美的艺术品,葵花状的干贝居于中央,周围环绕着色彩斑斓的食材,宛如葵花盛开,金黄的干贝、嫣红的火腿、粉嫩的虾仁、翠绿的青豆,让人赏心悦目。
孔喻礼示意孟安岩和王择瑞凑近细闻,两人靠近后,果然闻到了干贝的鲜香、火腿的醇厚、香菇的清香、高汤的浓郁,多种香气交织在一起。
王择瑞用勺子尝了一口什锦葵花干贝,首先感受到干贝的鲜嫩爽滑,轻轻一抿,便在口中散开,随后各种食材的味道依次绽放,口感丰富多样。
果然很好吃!
孟安岩吃完以后,点了点头:“这样看来,孔怀玉是要输了。”
孔喻礼尝了尝后,说道:“本来口味差不多,但是苏风制作的三道菜所花费的工序更多,也更为复杂。而且,孔怀玉一道菜味道不是很足,可以判定为苏风赢了。”
“我也来尝一下。”孔怀玉走了过来,接过孟安岩递过来的筷子,夹起来三样菜分别吃了一下。
良久以后,孔怀玉放下筷子,非常郑重的用古法还礼道:“怀玉甘拜下风,正式请教您的大名。”
苏风摘下厨师帽,也有模有样还礼道:“在下姓苏名风,任城人氏。”
“哎呀,久仰久仰。”
“不敢不敢。”
“我是说真的。我记得半年前在美食视频上,看王杨补牢和食频道的视频,我是第一个了解你的。不过当时光注意看你做的小吃了。”
孔怀玉说着,竟也激动了起来。
“难怪你能够这多么快做出来孔府菜,平时就是熬打身子呢,我这里是比不过的。你基本功太过于扎实了。”
其实,孔怀玉说的也算是没错,练地摊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于火候的把控和对于基本功的练习,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即使这个高度不高,也能够为以后的烹饪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这么热情的孔怀玉,苏风倒是不好意思起来。
毕竟前天刚用辣椒精灌过他,也不好意思了点。
“看你这么实诚,改天我请你吃饭。”
这是苏风展示最友好的话语了。
孔怀玉这个人是不坏,而且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那个吕名佑才是真正的狭隘。
既然都是新生,那么和孔怀玉交一下朋友,也算不错。
“行了,既然比试结束,也算是互有胜负。我们是客人,总归是来请一下我们吧。听闻王择瑞在这里有个大饭店,不打算请我们尝一下?”
“尝是尝的,不过怎么着也得是我们赢得多啊,怎么能够说是互有胜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