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超意兴的桌凳(1 / 1)

加入書籤

烧烤,是一个相当原始的烹饪技法。

但虽然单一,却是受到人们异常的喜欢。

这就跟人类从来都是喜欢油脂一样,已经刻在了DNA里面了。

不然哪能够减肥的时候那么痛苦呢。

孔暮雪完成了大翻勺,整个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很好,暮雪完成的不错,至少比那边那个厉害多了。今天的这个基础练习,将来你们到了神飨大学,会受到更加严格的训练。越是免试生,越会严格。”

郑华年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到了十一点多。

“今天我带你们去一个很普通的地方,从那里,你们将能够进一步体会到烹饪的意义,或者说,干我们这一行的意义。”

王大绩弱弱的举起了手,说道:“师哥,那个张俯身师弟还没完成呢···”

~~~~~~~~~~

最终,几个人还是等了张俯身到十二点多,张俯身才算完成。

几个人上了一辆GL8,郑华年开车就奔外面去了。

张俯身全身瘫在了座位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他也没办法抱怨,这种集训,都是要求无条件配合的。除非你想退出这个名单,让其他人替补。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大翻勺,孔暮雪都完成了,自己若是再抱怨,那可就一点形象都没了。

苏风饶有趣味看着街两旁的门店。这些门店大都是日用品售卖点和吃饭的地方,剩下的则是药店,专卖店之类的东西了。

“三师哥,你当烹饪的这些年,有没有过有趣的事情啊,给我们说一下吧。”

苏风觉得闲着也是闲的,干脆问一下郑华年的学艺趣事。

“真想问啊。我倒是不少,不知道从哪里跟你们说。”

“我还是免试生的时候,去东北进行友好交流。去北方菜,大家都是同道,那当然是真正的友好交流了。”

“东北的军座大哥请我们吃乌拉满族火锅,当时不懂,上去就把里面的螃蟹夹起来吃了。边吃还在想,这螃蟹也不肥啊,饭店档次真不高。当时,军座大哥的筷子就抖了一下。”

孔暮雪不解的问道:“在火锅里那不就是吃的么,怎么还吃惊呢。”

苏风解释道:“因为最传统的东北火锅,里面的海鲜干货就是锅底,你把锅底都给夹了,人家肯定吃惊啊。”

这就相当于吃牛油火锅人家正准备吃锅呢,你把一整块牛油给炫走了······

郑华年笑道:“当时,我要是有苏风的这个知识储备量,那就好多了,可惜当年我都不知道,还是我师哥告诉我的。”

“我觉得现在我们去,也是一脸懵,都不知道这些事情啊。”王大绩挠头道。

“还有,咱们这边习俗不都是盘子用来吃饭,用碗喝汤的对吧。但是每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有一次我到了南方,才知道他们那里碗是用来吃饭的,碟子用来放垃圾。”

“但是在咱们山东的临沂,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我去了趟临沂,那边吃饭是不喝汤的,只喝水···我当时也费了好大的劲才改过来。”

“就像现在还有人误解,我们山东还不让女人上桌呢。各地有各地的知识,不知道也是应该的,中华大地,地大物博,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很多,你们一定要注意,就算是在厨师界,那也是活到老学到老。”

众人纷纷称是。

学习,在哪一行,都是不过是不落伍的。一定要认真的去学习!

本地人还是有优势的,郑华年开着车,这个胡同绕半圈,那个胡同绕半圈,在绕晕了全车所有人后,终于把车停在了一家关着的门店旁边。

“这是家早餐店,十一点就关门了,所以你别看这里这么热闹,但是这家店门口是可以停的。”

一下来,柏油路上蒸腾着的热气,直接就扑面而来。热空气转入到呼吸道中,让人直接喘不过气。

“这也太热了,我感觉已经躺尸的我又被迫活过来了。”张俯身有气无力的甩着两个臂膀。

一丝的风都没有,空气仿佛和地面成为了凝固的一体。甚至地面上的热量,通过鞋,还传递到自己的脚面上来。

郑华年倒是习惯了的,毕竟自己习惯了烧烤架和壁炉旁的高温,这点温度,洒洒水啦。

走了一百多米,直接来到了一个主路旁边,车辆往来熙熙攘攘,电动车在路旁堆积的比趵突泉里的锦鲤堆都多。

“超意兴?”王大绩问道,“师哥,我们要去这里嘛?”

“对,我们就进去,看看这里面的这些场景。”

1912年,张靖之的高祖父张书翰开创“正泰恒”饭铺,经营济南特色美食把子肉。1993年,张靖之的父亲张超在“正泰恒”的基础上创立了超意兴。

超意兴以非遗把子肉为招牌,提供数十道现炒家常菜,包括各种肉类、蔬菜、豆制品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价格亲民:主打“小碗菜”,即小份装,菜品价格相对较低,客单价也比较低,主要服务周边建筑工、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工薪阶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如果说,单论泉城的把子肉,到底是哪家强,谁也不知道。

但是若说到超意兴的把子肉,那绝对是合格线上的。这点,是所有人的共识。

面前的这家门面挺大的。里面的人也是不少。

进到店里面,店长倒是认出来了郑华年,打了个招呼,便自顾自的忙了。

郑华年摆了摆手,让几个人都坐在角落的一个桌子上。

“咱们今天来,什么也不用干,就在这里坐着,看看上一个小时。”

苏风此刻差不多揣摩出了郑华年的用意,也不说话,就在那里观察着。

超意兴很是奇怪的,用的都是纯木桌椅,摸上去非常的厚实。

表面上已经被各种食物的油脂给抹均匀了,倒是让整个桌椅免于维护了。

桌面上被无数的客人磨得锃光瓦亮,倒是显示出了古朴的做派。

来往的人各式各样:学生、白领、工人、领导、老人、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