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一日三餐(1 / 1)
炒肝,包子这是最为经典的搭配。
还有一碗烂肉面。
烧饼夹牛肉!
门钉肉饼。
这些都是早餐里面的翘楚。
苏风也不再吱声了,就跟着肖启东骑着车去护国寺吃饭去吧。
护国寺小吃街的晨雾还未散尽,肖启东便拉着苏风钻进了那家挂着“百年老号”木匾的铺子。八仙桌上的铜茶壶冒着袅袅热气,檀木屏风上《清明上河图》的雕花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
跑堂的伙计端着青花瓷碗过来时,木托盘与粗布围裙摩擦出特有的沙沙声,混着后厨面案上擀面杖与枣木案板的碰撞,竟像首市井小调。
“您二位点的炒肝儿,趁热。”青瓷碗里的褐色汤汁泛着琥珀光泽,肖启东用铜勺轻搅,勾了芡的汤底立即泛起绸缎般的柔光。
切成菱角的猪肝薄如宣纸,在汤里载沉载浮,大肠段带着漂亮的螺旋纹,浸透了蒜泥的辛香。
老北京炒肝是BJ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起源于宋代民间“熬肝”和“炒肺”,定型于清朝同治年间。其特色在于以猪大肠为主料(约占三分之二),猪肝为辅,配以蒜末、黄酱、八角等调料熬制,最后以淀粉勾芡,形成汤汁油亮酱红、肝嫩肠肥、蒜香浓郁的口感。
据传,清朝前门外“会仙居”刘氏兄弟改良白水杂碎,去除心肺并勾芡,首创“炒肝”之名,当时京城流传“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后语,足见其工艺之独特。
制作工艺考究:猪肠需经碱、盐浸泡揉搓,清水加醋反复洗净后文火炖烂,切段备用;猪肝则片成柳叶状,与蒜酱、口蘑汤等调料同煮勾芡。
成品晶莹透亮,肥肠软烂滑嫩,肝尖鲜香不腻,讲究“吃蒜不见蒜”的细腻风味。传统吃法需托碗转圈啜饮,搭配小包子或叉子火烧,方显地道。
这道小吃不仅承载着京城饮食文化精髓,更以“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的民谚,成为老BJ烟火气的象征。
苏风舀起一勺刚要入口,肖启东突然按住他手腕:“地道的吃法得托着碗转圈儿嘬。”果然,碗沿转至唇边轻轻一吸,滚烫的汤汁裹着蒜香直窜喉头,烫得苏风直缩脖子。
肖启东笑得眼角纹路里都漾着得意:“老辈儿说这热乎劲儿,就跟护国寺庙会鼎盛时的人气似的。”
以前的炒肝是有口蘑的,增加口感和鲜味。不过,目前来说,有没有口蘑,就要看门店自己怎么决定了。
正说着,油纸包着的门钉肉饼上了桌。金黄酥脆的饼面果真凸起如城门铜钉,肖启东用竹筷轻轻戳破面皮,琥珀色的牛油立即汩汩涌出,在青花瓷盘里汇成小泊。
“当年御厨为讨老佛爷欢心,把肉饼做得跟午门铜钉似的九纵九横。”他边说边教苏风用虎口托住饼底,就着醋碟边缘咬开月牙小口,滚烫的肉汁带着大葱的辛甜在口腔爆开。
苏风烫得直哈气,却舍不得吐出那口混着黄豆粉香气的肉馅。后厨传来“铛铛”的剁馅声,案板震颤着落下细碎的面粉,像落在青砖地上的初雪。
麻酱烧饼端上来时还带着鏊子的余温,肖启东掰开焦壳的刹那,芝麻与麻酱的醇香扑鼻而来。层叠的面皮足有十八折,每层都均匀裹着深褐色的酱料,“这可是老师傅的绝活,当年护国寺的和尚半夜偷吃,就为这口‘千层袈裟’。”
夹上酱牛肉时,琥珀色的肉冻顺着面纹渗进麻酱缝隙,苏风咬下的瞬间,酥脆与柔韧在齿间交织,牛腱肉纤维里渗出的肉汁,竟与八十年前《北平庙会调查》记载的滋味别无二致。
临街的雕花窗棂漏进几缕晨光,照得八仙桌上的铜钱纹愈发清晰。跑堂又端来两碗面茶,黍子面熬的糊糊上,芝麻酱淋出太极图案。
“从前庙会上的把式,能单手转着碗淋出八仙过海。”肖启东示范着从碗边转着喝,小米的清香混着椒盐的辛,竟勾出苏风儿时外婆熬的米糊记忆。
此刻,后厨蒸笼腾起的白雾漫过门帘,恍惚间似见旧日庙会的布棚相连,叫卖“豆面糕来要糖钱”的吆喝穿越时空,与今日食客的谈笑融成一片。
拗不过肖启东,到底还是来了一壶高沫。
肖启东眉飞色舞道:“还得是这样才好,喝了这壶茶消化一下食儿,咱们到了中午,再去吃烤肉去。”
铜壶里的高沫续到第三泡时,苏风望着墙上面人张的“庙会百态“面塑出神。那些支着布棚的食摊、推独轮车的货郎,仿佛正从泛黄的记忆里走出,在芝麻酱与炒肝的香气中鲜活如初。
肖启东抹去唇边的麻酱渍,忽然轻声哼起段单弦:“护国寺,小吃全,九门滋味聚此间...”沙哑的调子裹着豆汁儿的酸香,在晨光里悠悠荡开。
苏风是真吃不下去了。从早上六点到了八点,肚子是撑了。
“不行了,不能再吃了。咱们可以去消化消化食,赶紧的,介绍一处地点?”
“要不故宫走一走?”
“那家伙,没一天逛不完,干脆直接看看BJ的大街小巷吧。”
“也行,我给你介绍介绍,这BJ的大街小巷也是特别有讲究的,有的时候不给你说根本就说不明白。”
“这玩意还有啥不明白的,不就是一个地名么?”
“那可不是,这BJ的地名、胡同名、会馆名,甚至每一个老字号商铺。每一个都是大有讲究的,每一个都是BJ的历史。”
肖启东说着,一边指点江山起来。
“走走走,这护国寺算是旅游景点,没什么好讲的。如果你浅尝辄止的旅行,来这条街上也还可以。”
·········
其实,挺喜欢BJ的小吃的。老BJ小吃的魅力就在于把那些食物的下脚料,给做成一道美味。比如说豆汁儿、卤煮之类的小吃,这些都很有魅力。BJ的历史,也融入在了这些小吃当中,随着一盏茶,直接散如云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