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种类丰富的BJ烧饼(1 / 1)
李师傅点了点头:“这的确是纯靠经验了,很多烧饼里面加了麻酱后,就开始变硬了,如果没有经验一般来说是很难把这个给做好的。”
“既然苏风能够是新生还做得这么好,那你们得就多学学,咱们干这一行的,就是指望着实践,话说的再怎么漂亮,那也得把活得干得好,技术不到位,就算是走了后门,也白搭。”
师傅这话说的意有所指,但大家心里想的却是:作为一个新生,怎么能够把一个麻酱烧饼做的这么漂亮的?
“行了,既然这样,苏风,你先帮我把这一炉给做出来。其他的人,肖启东,你就跟着苏风打下手,顺便跟着学一下。其他人还是跟着我学做窝头去。”
相对麻酱烧饼来说,窝头也就相对来说简单多了的。
比馒头都简单。
馒头至少还需要讲究发酵,窝头直接做出来就成。
至于发的不好,那叫复古还原。
发的好,就叫创新。
所以,窝头是最为适合新手的。
烧饼在另一个小房间里面,苏风和肖启东把面粉直接倒在了面盆里面。
“可以啊,苏风,这是见你正式出手,之前都是摊位小打小闹的,你这也太厉害了吧。不愧是十级新生。”
“刚才李师傅不都是说了么,实践,实践,你要是做上几年的早点,你也会。”
肖启东想了想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干活的场面,顿时摇了摇头。
不行,不敢想,谁家正常人会一边上着学一边摆摊养活自己啊。
说到底,还是苏风命苦,才能有这么长的实践机会,不然的话,谁会这样去做呢。
门外传来李老师声音高昂的的激动声,估计那四名同学做的不规范,挨个挨熊。
“所以,咱们现在,非得做这个麻将烧饼么,都来到臻善楼了,谁还逮住了麻将烧饼这个玩意来吃呢?”
“那可不一定,人家游客大老远的来了,本来就是什么老BJ的都尝尝的。你信不信,来臻善楼的客人除了吃宫廷菜,还会吃BJ小吃。”
肖启东想了想也是,自己是老北京人,知道吃什么菜就去什么地方,但外来的游客不知道啊,来一家饭店总想是全吃一些,都尝尝鲜,别管正宗不正宗,至少这样能够。
“那这芝麻烧饼有啥好做的,不就是一种做法吗?要么就是臻善楼还有夹肉末的闷炉烧饼,或者是用来夹牛肉的吊炉烧饼。”
在BJ,烧饼和火烧是不一样的。最简单的区分就是有芝麻的就是烧饼,没芝麻的就是火烧。
后者是死面的,一般来说,用在卤煮里面。
不过,鲁西南地区的火烧,有一种非常小的,两三厘米的那种,是半发面的,一般就用来在吃喜面上用,这个暂且不表。
BJ的烧饼种类丰富,除了经典的麻酱烧饼,还有很多的品种。
吊炉烧饼(马蹄烧饼,用吊炉烤制,分“红马蹄”和“白马蹄”两种。红马蹄因刷红糖水呈红色,带甜味;白马蹄色白,适合夹焦圈或薄脆食用。外皮酥脆,内部柔软,咸甜兼具。常夹焦圈、酱肉或搭配涮羊肉、爆肚儿,是老BJ早餐的代表之一。
吊炉烧饼也是老北京人吃的最多的一种,什么都可以夹着,挺好的,百搭。
缸炉烧饼,源于河北,后传入BJ。用火炉烧缸烤制,烧饼直接贴在缸壁上,外皮香脆,内里多层,芝麻分布均匀。因火候讲究,烧饼不易滑落,成品呈长方形,兼具酥脆与韧性。
当然,这种烧饼,在山东分布也不少,很多人小时候的回忆就是这种烧饼。
豆馅烧饼(蛤蟆吐蜜),以豆沙为馅,烤制时边缘自然裂口,露出豆馅,形似“蛤蟆吐蜜”。外皮微甜,豆馅细腻绵密。冷热皆宜,搭配豆浆或粥品更佳。
当然,现在有达不到这种火候,直接用刀割出来的,这就落入下乘了。
螺丝转儿,外皮呈螺旋细丝状,酥脆易碎,层次分明。由清宫御膳房师傅创制,曾是宫廷点心。传承自清末御厨孙德山,现多见于传统烧饼铺。
这种烧饼如果归纳到了老BJ小吃里面,也算是对的,毕竟这些烧饼里面这个算是最讲究火候的了。
焖炉烧饼,圆形或连体小饼,馅料多样,如脂油葱花、豆沙、枣泥等。用暗火焖烤,口感介于主食与糕点之间。历史上以“致美斋”“五芳斋”最负盛名。
油酥烧饼,外皮金黄酥脆,内里松软,无麻酱但含油酥层,可加糖或椒盐调味。部分店铺还提供灌鸡蛋的版本。趁热食用,搭配羊汤或咸菜。
澄沙烧饼(糖火烧变种),以红豆沙为馅,酥香松软,甜而不腻,因制作时面皮裂口露馅得名“蛤蟆吞蜜”。冷食时豆沙更显绵密,热食则外酥内润。
这个,深受女性顾客的喜爱,至少比日本的稠鱼烧要好吃多了。
糖火烧,以红糖、麻酱、桂花为馅,绵软不粘牙,适合老年人。需用缸炉烤制,是大顺斋的招牌。面团需多次发酵,成品需闷软后食用,甜香醇厚。
这个费功夫,热量爆炸,但作为早饭来说,吃了一个,那是绝对能顶到下午的。以前BJ的工人,早餐就是一个这玩意,堪称碳水炸弹。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是褡裢火烧,长条形,馅料丰富(如猪肉、韭菜),煎制后外脆内鲜,因形似褡裢得名。
本来嘛,这就是走西口闯关东的人带来的,不过因为时间太长,也成为了老BJ的美食了。
苏风一边做着麻将烧饼一边把这些烧饼都娓娓道来的说出来,倒是把肖启东都给震惊了。
··········
这些烧饼各具风味,既有传统工艺的延续,也有地域融合的创新。若想体验最正宗的品种,可前往老字号如大顺斋(糖火烧)、满记烧饼(椒盐/麻酱烧饼)或胡同里的传统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