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讲究(1 / 1)
将焯好的白菜心放入碗中,倒入熬制好的“开水”,再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等调料,上锅蒸几分钟即可。
这道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烹饪技艺。白菜心鲜嫩爽口,“开水”汤汁鲜美浓郁,二者相互融合,形成了清鲜淡雅的口感。菜品色泽素雅,清澈的汤汁中漂浮着翠绿的白菜心,给人一种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佛跳墙是一道汇聚多种山珍海味的经典菜品。主要食材包括鲍鱼、海参、鱼翅、鱼唇、鱼肚、瑶柱、鸽子蛋、鸡肉、鸭肉、猪蹄等。首先将各种食材分别进行预处理,如鲍鱼、海参需要提前泡发,鱼翅需要经过涨发等工序。然后将处理好的食材放入特制的陶坛中,加入料酒、姜片、葱段等调料,再倒入用老母鸡、老鸭、猪骨等熬制的高汤,用荷叶密封坛口,放入蒸锅中慢火煨制数小时。
佛跳墙的味道浓郁醇厚,各种食材的鲜味相互交融,口感丰富多样。鲍鱼鲜嫩有嚼劲,海参软糯多汁,鱼翅爽滑细腻,汤汁浓稠鲜美,香气扑鼻。这道菜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体现了中国烹饪的博大精深。
还有最为经典的松鼠桂鱼,选用新鲜的桂鱼,去除内脏和鱼鳞,洗净后将鱼身两侧切成花刀,深至鱼骨。然后将鱼用盐、料酒、姜片等调料腌制片刻,裹上一层淀粉,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捞出后摆放在盘中,做成松鼠的形状。接着调制糖醋汁,用番茄酱、糖、醋、盐、水淀粉等调料在锅中熬制,待汤汁浓稠后,浇在炸好的桂鱼上,最后撒上一些葱花、松子等作为装饰。
松鼠桂鱼色泽红亮,造型美观,外酥里嫩,酸甜可口。鱼身的花刀在炸制后张开,形似松鼠的尾巴,惟妙惟肖。糖醋汁的酸甜味道恰到好处,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增添了菜品的美味,深受宾客喜爱。
当然,这些都是国宴的几道代表作品之一,苏风他们参观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够赶上。
二人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直接进入到了钓鱼台内部参观。
当向导引领二人转入烹饪区时,恰好撞见一位厨师正在处理佛跳墙的陶坛。苏风盯着那口裹着荷叶的青釉坛,忽然压低声音:“肖启东,你记不记得李阁老说过,国宴佛跳墙的坛口密封要用福建浦城的荷叶?”
“记得。”
苏风望着厨师用竹片仔细压实荷叶边缘,“他说荷叶的清香能渗透进坛内,中和山珍的腥味。不过——”他指着操作台上码放整齐的鲍鱼肉,“这些干鲍发制时用的是陈年花雕吧?颜色比寻常发制的更深。”
向导听见这话,笑着点头:“两位一看就是行内人。我们主厨发制南非干鲍时,会加入十年陈的绍兴花雕,再佐以老鸡、赤肉吊的高汤,光泡发就得三天。”
肖启东忽然捅了捅苏风,下巴朝隔壁灶台扬了扬。只见一位厨师正握着两把片刀,在直径半米的砧板上切蓑衣黄瓜。刀刃起落如飞,每片黄瓜薄如蝉翼,却连着底部的经络,展开足有半米长。
“这刀工...”肖启东喉头滚动,“比咱们学校实训课的要求高多了。”
“看见没?”苏风眼神发亮,“他握刀的手势是扬州三把刀的'悬腕推切',手腕悬空全靠臂力发力。去年咱们在淮扬菜博物馆看见的非遗传承人,用的就是这手法。“”
摆盘区的匠心在摆盘区,两人撞见了正在调试“开水白菜”造型的面点师。透明玻璃碗里,嫩黄的白菜心层层叠叠,宛如初绽的莲苞,清澈的高汤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
“为什么不用瓷碗而用玻璃碗?”肖启东忍不住开口。
正在调整白菜角度的厨师抬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玻璃通透,能让宾客看清白菜心的脉络。这道菜吃的就是'一清二白'的意境,碗底还要用ediblegoldleaf打底——”
他指了指碗底那层薄如蝉翼的金箔,“不是为了奢华,是金箔能衬出汤色的层次。”
肖启东忽然指着隔壁长桌上的冷盘:“苏风你看,那道孔雀开屏用的是卤牛舌和酱鸭脯?”
“是低温慢煮的。”苏风接过话茬,“牛舌用62℃低温水浴12小时,鸭脯加了迷迭香和红酒低温腌制,切片时要保持0.3毫米的厚度,才能让每片羽毛透光。”
厨师笑着指向孔雀头顶的“翎眼”,“那是用鱼子酱和金箔点缀的,上个月接待东盟使团时,这道菜被外宾拍了二十多张照片。”
参观干货仓库时,肖启东忽然发现货架角落摆着几个油纸包,凑近一闻眼睛一亮:“新会十年陈皮?”
向导点头:“国宴用的陈皮必须是新会茶坑村的老树柑,而且要自然陈化满十年。去年有位厨师图方便用了八年陈的,被总厨当场撤换——陈皮差两年,汤味差十里。”
“那葱烧海参用的章丘大葱呢?“苏风想起流派历史里的鲁菜部分,“是不是必须用北纬37度黄金纬度带的?”
“小伙子懂得不少。”向导拉开冷藏柜,露出码放整齐的章丘大葱,每根都有成年人小臂长,“葱白要占全长三分之二,直径必须超过3厘米,而且只取中间最嫩的20厘米。你们看这切口——”
他指着葱段截面,“必须是正圆形,斜切半分都算不合格。”
经过调料台时,苏风忽然驻足:“蚝油用的是李锦记旧庄?”
“内行。”向导拿起玻璃罐,“国宴蚝油只认这个牌子,而且必须是香港原产。别小看这一勺蚝油,1997年香港回归宴上,总厨为了调鲍汁,专门派人去香港背了二十罐回来。”
在观摩新菜品研发区时,两人看见几位厨师围着平板电脑讨论。屏幕上显示着3D建模的菜品:青花瓷盘里,豆腐雕成的玉兰花盛着分子料理技术制成的“蟹粉泡沫“,旁边点缀着可食用的银箔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