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给科研院的蒸汽技术与电磁感应,燧发枪的研制(1 / 1)
安排好出去的舰队,朱高煦心头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该做的他已经做了,能不能有所收获,他无法预测,更无法掌控,就看枚青的了。
不再去想,坐下来静静的思考一会,王玉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您调动了这么多物资,又准备了舰队,这是准备打哪里?
韦兴的海军不是已经和张辅、靳荣他们一起出发了吗?
王爷,现在大军不足,已经有一处在用兵了,其他地方我们先缓一缓,等张辅他们那里的战事结束,王爷您再打?”
王玉只感觉很是心累,前面朱高煦一开口,就是那么多黄金、白银出去了,张辅、靳荣、韦兴三人率军出征,同样需要大量钱粮与物资,现在朱高煦还要明显再开一处战场,他是真的受不住了。
如今的大汉国根本就承受不住这样的支出啊,谁让他们建国的时间太短,完全没有什么底蕴呢。
朱高煦听着这话,顿时知道王玉这是误解了,最后朱高煦也不对王玉隐瞒什么,当即将派去北美舰队的事情说了出来。
然而王玉此刻已经完全无心去关注什么舰队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朱高煦所说的土豆、红薯这几个新的粮食。
“王爷,这个土豆和红薯,真的是粮食吗?产量真的有那么高吗?”
王玉现在既是震惊,又很是怀疑人生,因为他从来没有听过土豆与红薯,他也是看了众多古籍的,都没有提及过。
而且要是出现过,尤其还是粮食,能吃的,那么必然会流传下来,王玉都不用想。
如今却是没有,更是听都没有听过,王玉怎么能不怀疑。
尤其是朱高煦说的那个产量,高得王玉都不敢信。
随即王玉凝重的看向朱高煦。
“王爷,您会不会是被人骗了?”
“王玉,你要是不会说话就不要说,什么我被人骗了?谁能骗我?嗯?”
朱高煦原本还在笑,看着王玉那震惊的神情,只觉得很舒坦,大明所有人都不知道,偏偏他就知道。
然而当听到这句话后,朱高煦顿时绷不住了。
他都佩服王玉的脑回路了,土豆和红薯太逆天,自己没有听闻过,就觉得他被人骗了?
其实王玉说得也没有错,为什么到后面的君王都逐渐不再迷信长生之术?
就是前朝许多皇帝做出了示范,没用,该没还得没,嗑药没有一点效果,不对,反而是负面效果。
就比如最先开始秦始皇,在知道了原理的人眼中,可不就是被术士给骗了?
如今朱高煦第一次说出这个土豆与红薯,王玉回过神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朱高煦被骗了。
王玉闻言,顿时尴尬一笑,随即也不再去想。
“王爷,若是真有土豆、红薯这些粮食,产量又这么高,倒是可以试一试。
不过这样的粮食,那边的小国肯定会重兵保护,枚青只带两千人去,会不会少了一点?”
王玉现在接受了朱高煦的逻辑后,反而觉得派两千人去太少了。
实在是这样的粮食,都不用想,哪怕是大明都得小心翼翼的看护着,绝对的重兵保护着,想要得到,肯定要经历一场恶战。
而且这样的粮食在王玉看来,如果真的有,那就是必须要得到的,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得到,这对大汉国而言,非常的重要,关乎国运。
现在王玉最担心的就是这两千人派出去,一旦真的发现了,却又带不回来。
按照朱高煦说的这么遥远的路程,需要那么多时间,后续哪怕再派大军过去,一来一回这得多少年?
索性还不如直接一次搞定,大不了就多派点,和这样的粮食比起来,如今负担大点就大点了。
朱高煦看着王玉这样子,一时都乐了。
“王玉啊,刚才劝我不要再兴兵的是你,现在觉得兵力不足,让加派兵力的还是你。
你就放心吧,两千人足够了,毕竟都装备了火绳枪,而且还配备神威大炮,足够扫除那里的牛鬼蛇神了。”
王玉闻言,心中也是放心了下来,至于朱高煦的打趣,他是一点都没有在意。
这件事说开,王玉没一会就退了下去,如今他的事是一点也不少,他可没有时间陪着朱高煦在这里聊。
在王玉下去后,朱高煦随即起身,拿上准备好的画卷,开始往科研院走去。
来到科研院,朱高煦径直找来徐幼文。
“参见王爷。”
“幼文起来吧,这次本王过来,可是给你带了新任务过来,有没有信心完成啊?”
朱高煦一脸笑容的看着徐幼文,如今初期已经过渡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他是要开始给科研院来点猛料了。
这个猛料会不会猛得过头,其实朱高煦也不知道,但现在他管不着了,反正他先提出来,科研院去做,什么时候能够实现,那就看科研院的本事。
而且在朱高煦看来,这次他可是准备得最为齐全的一次,又只是基础,而且这些只是不知道的时候难了,知道了之后,就无比简单的,他不信科研院这都弄不出来。
而徐幼文听到朱高煦又要安排新任务,双眼一亮,他可是知道的,朱高煦每次安排任务,都会给出思路与大概制作的法子。
如今他们掌握的许多原理,都是通过朱高煦的指点才知道的,每次都让他们无比惊叹。
他们惊叹的不是这个原理有多高深,知识有多深奥,而是明明不难,但他们就是想不到,或者说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这样做。
科研院的每个人,基础都很好,底子很扎实的,这也是朱高煦提出来的那些,他们能够很快弄出来的原因。
而如今朱高煦这个神情,明显也不会是小打小闹,会比之前的更有挑战性,这才是让徐幼文激动的地方,他们是真想看看,朱高煦又从哪方面找到新思路了。
“还请朱子下令,弟子等人必将完成!”
“打住,叫我王爷就是了,别叫朱子。”
朱高煦一时有些不自然,这么堂而皇之的叫他朱子,他是真的不适应,尤其是科研院的这帮人全部以他这个朱子的弟子自称,要帮他扩大科技之道派,朱高煦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再去想,朱高煦随即将准备的画卷拿了出来,打开其中两幅画卷。
“幼文,你过来看,这是其中一个任务,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调集人手,尽快将我画出来的这个做出来。
这个项目名为蒸汽机,是怎么制作的,我已经给你们画出来了,你们需要做的,就是领悟这个蒸汽机运行的原理,同时将这个蒸汽机运用到其他方面。”
朱高煦说完,随即又拿出另外两幅画卷。
“这是给你们的另外一个任务,这个项目名为电磁感应,同样我已经画出来了。
你们要做的,就是画出来的做出来,并且成功,并且领悟其中的原理,然后将这个技术应用出来。”
朱高煦这次准备的,就是蒸汽机与电磁感应。
这两项技术,说难吧,其实是真的难,越到后面难度越大。
但基础原理,又确实简单,只要学过物理,这两样的运行原理都是知道的。
这也是刚才朱高煦所想的,对科研院而言,他相信是简单的。
但难度大的地方,就是这两个技术掌握之后,如何运用到方方面面,这个才是有难度的。
而且如今他也只知道一些基础的,当初学的都有不少还给老师了,现在他能记住的,是真的不多。
反正试验需要的材料,以及怎么试验,他都已经画出来了,该描述的都写在上面了,最后科研院能够做到什么地步,该怎么不断改进,那就是科研院的事情了。
思路与方向,以及基础他提供出来了,现在他很想看看,如今这个时代顶尖的经营人才,能不能和三四百年后那些人相比了。
此刻徐幼文正全神贯注的看着朱高煦给出的制作图,看着上面的标注,以及文字介绍。
徐幼文眉头紧皱,因为这两个,他都有些看不懂,但朱高煦画出来的,以及一旁的介绍,又让他很清楚,这两个项目,一旦成功,将会是绝对的改变。
因为朱高煦已经在上面写出了发展的方向,以及能够做到的一些事情,徐幼文看着看着,眉头开始舒缓,整个人都逐渐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他果然没有想错,朱高煦又拿出了寻常人都没有想过的方向,作为科技发展的方向。
对于这些未知的,徐幼文只感觉无比的兴奋,越是未知,他就越想做出来,看看其中究竟是什么门道。
“朱...王爷,您放心,臣下去后就立即开始调集人手,今后科研院的重点,就是将蒸汽机与电磁感应做出来!”
徐幼文说完,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的将图纸收好,随即匆匆走了下去。
朱高煦看着这一幕,也是笑了,徐幼文越是匆忙,说明越是看重啊。
朱高煦随后也离开了科研院,如今都已经交给科研院了,什么时候能够出成果,就不是他能预料的了。
但朱高煦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这两个技术是肯定能够成功的,而且后续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只要有了方向,每一代人都会不断的去改进推动,都会不断的朝着那个方向去开发,等后面这些人的思维散发,许多所谓的发明,或许都可以不用他来提供思路了。
创新,不仅要有技术,更为重要的,还是得会想,敢想啊。
如果想都想不到,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从科研院出来,朱高煦想了想,随即又来到火器司。
胡元澄得知朱高煦到来,匆匆出来迎接。
“参见王爷,臣来迟,请王爷责罚。”
“快起来,些许小事,倒是我没有跟你提前说就过来,反而是耽搁你手里的事务了吧。”
朱高煦走在前面,一边说一边往里面走去。
胡元澄闻言一时有些尴尬,因为他确实在忙,朱高煦突然到来,让他不得不丢下手中的事务。
“王爷说哪里话,不耽搁,不耽搁。”
朱高煦笑了笑,并没有说话,继续往里面走。
在火器司看了看,最后看向胡元澄。
“做得不错,我刚才也看见了,神威轻型大炮的铸造看来很顺利。
这次我来,是想问你另外一件事,当初让你铸造燧发枪,有没有什么进展?”
燧发枪,这是当初火绳枪制作出来后,朱高煦对胡元澄提过的,过后他也没有再关注。
如今火绳枪的发展差不多已经到达顶峰,有效射程都已经达到了两百米出头,再发展也就是这样了,然而因为火绳枪的缺点实在不少,朱高煦现在对燧发枪的研发也很关心。
燧发枪的研制其实并不难,难的地方和许多东西都是一样,那就是有没有想到。
想得到,就容易,想不到,就难。
燧发枪是在1547年就出现了的,也就是再过百多年时间,大洋另一端就会出现批量装备燧发枪的大军了。
其实燧发枪在明朝末期也被研究了出来,也就是毕懋康所研制的自生火铳,同样采用燧石发火,点燃火药达到射击。
可惜的是,那时候是崇祯八年,明朝自顾不暇,加上刚研发出来的时候也有缺点,更为重要的是,除了点火装置不同,其他与当时的鸟铳并没有什么区别。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于满清?
更加不重视火器了,那乾隆八十大寿的时候,西方那些国家可是上贡了不少燧发枪,还有火炮,奈何满清就是不重视。
大军用大刀砍,打猎反而用火枪,真就是够奇葩的。
胡元澄闻言,当即开口。
“王爷,燧发枪臣现在正在研究,之前一直将重心放在火绳枪上。
不过臣已经研究了月余,王爷所说的用撞击燧石点火,引燃火药进行射击,臣觉得比火绳枪更好。
到时便可以不用担心天气以及火绳的燃烧导致射击跟不上了。
还请王爷再给臣半月时间,臣差不多就可以做出来了,如今臣在研究撞击燧石的力度需要多大,可以保证在湿雨、大风之时都可以正常点燃火药。
另外还请王爷尽快寻找燧石,一旦燧发枪成功,需要大量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