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朱棣的心痛,欲往大汉找朱高煦(1 / 1)

加入書籤

朱瞻基看着无比着急的太子妃张氏,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在他看来,如今自己平安无事的回来了,见到他不应该是高兴吗?怎么在这着急的神情中还带有些许慌张与希冀?

尽管朱瞻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自己也搞不懂,但依旧还是很快的回应了张氏。

“娘,你别着急,皇爷爷也回来了,直接去奉天殿召见大臣了。”

“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张氏彻底放下心来,心头大松一口气,随即又双眼泛红的紧紧抱着朱瞻基,仿佛朱瞻基能够给她带来些许安全感一般。

这个时候,朱瞻基也是反应过来了,东宫恐怕是出事了。

因为张氏的种种举动,实在太过于反常,这样的张氏,他还从来没有见过。

虽然平日里张氏经常怼朱高炽,但一直都注重仪表,且气质雍容华贵,更是在他长大之后不会对他做这样的动作。

朱瞻基强忍内心的疑惑,拍打着张氏的后背,想要先将张氏激动的情绪安抚下来。

片刻,看着张氏的情绪平复了很多,才开口。

“娘,东宫出什么事?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是爹吗?

不对,爹哪里会欺负你,向来都是娘你欺负爹才是。

是不是宫内的那些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了?

娘,你跟我说,如今我是太孙了,皇爷爷已经确定,后宫有谁敢乱嚼舌根子,我去找她!”

朱瞻基想到的只有后宫了,毕竟在这个大明能够这样气张氏,还让张氏在他一回来就问朱棣有没有回来的情况下,也只有宫里的人了。

在朱瞻基眼中,宫内不管是哪个妃嫔,让他的娘受了这么大的气,他绝对不干,哪怕惹得朱棣生气,他都要让惹张氏的那个妃嫔付出代价。

别人做不到,但他可以做到,因为他是太孙,大明的皇太孙,大明继朱高炽之后的皇帝继承人。

张氏听得朱瞻基关心的话语,心中是真的觉得朱瞻基长大了,成长了,无比的欣慰。

“她们哪里敢欺负我,先进来,你就知道了。”

张氏笑容一闪而逝,随即带着朱瞻基来到房内。

当朱瞻基看着躺在床上的朱高炽,尤其是斑白的头发以及苍白、虚弱、憔悴的脸,整个人都顿时愣住,久久无法回神。

朱瞻基木讷的转头看向张氏,这时他才发现,原来他的娘,原本黑色的秀发也已经有了斑白,脸色同样憔悴,带着厚厚的黑眼圈,疲惫之色肉眼可见。

朱瞻基呆愣了许久,始终不敢相信他才出征不过四年多的时间,又不是十年二十年,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啊。

朱瞻基踉踉跄跄的来到朱高炽的床头,伸出去想要触摸朱高炽的手都在颤抖,最终又收了回来。

在战场上受重伤没有喊疼,没有掉过一滴泪的朱瞻基,此刻泪水却是悄然而下,嗓子仿佛被卡住了一般,说不出话来,一张脸更是涨红,额头青筋都有些许浮现,呼吸感到极为不畅。

半响,朱瞻基神情低落的来到张氏身前。

“娘,这是怎么回事?你和爹,怎么这样了?”

听着朱瞻基哽咽又平静的话语,张氏眼中闪过欣慰,没有大哭大闹,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反而尽量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确实成长了太多。

张氏一声叹气,带着朱瞻基离开卧房,来到外面的正房。

“你爹就是一个苦命人,这些日子,你爹每日忙于国事,累倒了。”

张氏缓缓将事情说来,同时也隐瞒了很多,并没有说这期间昏倒了多少次,也没有说太医的嘱咐,只说了及时休养,还能调整。

有的话,如今与朱瞻基说了也没有丝毫意义,只会让人不安与担忧,她也没有必要什么也说出来。

朱瞻基就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当听到可以调养回来后,才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一阵有力又匆忙的脚步声传来,只见朱棣快步走入。

“儿媳妇,老大...你辛苦了。”

朱棣满脸着急与担心,原本想要直接去看朱高炽,然而当看见张氏的变化,心头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原来不止朱高炽身子出问题,他的这个儿媳妇,也同样艰难啊。

张氏与朱瞻基匆忙起身行礼,被朱棣制止,张氏这才开口。

“爹,您总算回来了,我无事,太子就在里面。”

张氏知道朱棣肯定是从大臣口中知道了一些情况,才匆匆赶来,对自己随口一句敷衍过去,就想让朱棣先去看朱高炽。

朱棣心中对张氏更加赞赏,最终也只是点点头,随即进入里面。

张氏让朱瞻基下去休息,随即跟着走了进去,有些话不能给朱瞻基说,但对朱棣,却不能有丝毫隐瞒。

朱棣来到里面卧室,小心翼翼的来到朱高炽的床头,当看到朱高炽一头白发,脸色苍白,极度虚弱与憔悴,双眼带着无比厚重的黑眼圈,顿时眼眶一红,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其实知道他北征后,朝中大小事务都压在朱高炽头上,他以为朱高炽有着以往监国的经验,能够应付的啊。

这次为了减少朱高炽的压力,杨士奇这些人他都没有随军带出去,而是另外挑了一批人随军而行,就是为了帮朱高炽分担压力的。

尽管他知道朱高炽这次监国会比以往任何一次压力都要大,因为他清楚自己做的事,知道会给大明留下什么烂摊子,但也正是因为有朱高炽在,他才放心,他相信朱高炽能够处理好大明的事务。

而朱高炽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大明哪怕已经如此艰难了,但依旧没有乱,天下也没有乱,始终维持着稳定。

但他没有想到,会将朱高炽累成这样啊。

朱棣此刻无比的心痛,这是他的大儿子,虽然之前他疑心过朱高炽,也不喜过朱高炽,但这依旧是他大儿,更是大明的太子,如今却是这般样子,罪魁祸首,也是他。

朱棣哪里能不心疼,哪里能忍心。

其实在朱高煦出海后又回来那一次过后,他对朱高炽就已经没有了什么猜忌,他都是在为朱高炽上位而准备,他自己则是一心忙着将自己最后的心愿完成。

从他第一次北征过后,其实就再也没有动过换太子的想法与念头,因为大明的太子,只有朱高炽合适。

不仅是朱高炽占据嫡长,更是因为朱高炽监国有方,治理天下的能力,非常的出色,这也是他每次北征,都能甩开膀子干,就是因为后方有朱高炽在。

不仅能够帮他稳定天下,更是能够为他解决大军的后勤补给,让他没有丝毫的担忧。

良久,朱棣才缓缓平复下来,转头看向张氏。

“跟我说说老大的情况吧,如实说来,不得有丝毫隐瞒。”

张氏随即将朱高炽的情况缓缓说来,朱棣听得更是皱眉,无比的揪心。

听着朱高炽为了国事如此不顾自己的身体,朱棣心中越发的愧疚与自责,很不是滋味。

尤其是听到太医的嘱咐时,朱棣脑海轰然一震,完全不敢相信。

他不敢相信朱高炽甚至有可能走在他前面!

这一刻,朱棣彻底心乱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啊。

哪怕张氏说出朱高炽只要调理得当,还有几年光阴,朱棣都高兴不起来。

其实朱高炽身子弱,他是知道朱高炽活不长久,所以他在大力培养朱瞻基,但他没有想到会这么短啊。

此刻的大明永乐皇帝,慌了,隐隐有些不知所措,他无法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果,他也不想接受。

就在朱棣沉浸在悲痛中时,朱高炽缓缓睁开眼,直接就看见了床榻旁的朱棣。

“爹,你回来了。”

“老大,好点了吗?咱回来,咱回来了!饿了没?有没有想吃的?咱让尚膳监的人做。”

朱棣扶着朱高炽坐起来,紧紧拉着朱高炽的手,双眼满是柔情,神情只有担忧。

朱高炽看着朱棣,却是笑了。

“爹,儿子可是头一次见您这样,这次晕倒,还挺好。

爹你别气,我开玩笑的,你别当真啊。

不过也确实有些饿了,油腻的也吃不下。”

朱高炽说着说着,又看向张氏。

“你之前给我炖的那个汤,还不错,我就喜欢喝你亲手炖的,你再给我做一次,好不好?”

“好,我这就去。”

张氏笑着应下,她其实知道,这是朱高炽在把她支开,她也乐于看见,只因为朱高炽说想吃东西了,这就是好消息。

在张氏离开后,朱高炽才看向朱棣,脸上依旧带着笑容,丝毫没有伤感。

“爹,开心些,这次北征,灭了鞑靼部与瓦剌部,让大明边地从此不再受威胁,也不用担心蒙古诸部侵入大明,这是一件大喜事。

当初皇爷爷都没有做到的事情,爹你做到了,应该开心才是。”

听着朱高炽的这些话,朱棣越发心痛,憋出来的笑,显得格外的有些难看了。

朱高炽见状,也是一叹。

“爹,我这身子,本来就弱,也活不了多久,我比您看得开。

人啊,总是要死的,但我这次,也是为大明做出了贡献,也没什么遗憾了。

而且我现在不还没事嘛,太医说了我只要好好调养,身子还能坚持几年,这几年我只要多注意,说不定会更久呢。

我对这些其实并不担心,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如今的大明啊。

爹你要设立东、西蒙古都司,现在距离完成,还有一半才完成,但大明,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若是大明接下来不真正的休养生息,继续加征赋税,加征徭役,大明真的要亡国了。

爹,答应我一次吧,先停下来,让大明休养数年,如今的大明,没有多的钱粮用来做那些了。

既然大明的外患已经解决,接下来将全部精力放在民生治理恢复上好不好?”

朱高炽说得真心实意,他自己的身子,他很是清楚,别的他都不担心了,如今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件事。

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如今大明到底是什么情况,稍有不慎,这大明天下,真的直接就乱了,他希望朱棣能够明白,并且理解。

朱棣闻言,依旧沉默,因为答应朱高炽的话,他说不出口。

如今他在外面布置了大军,就是为了防止脱欢干涉两个都司的建立,一旦停下,后面再想建,基本不可能了,他自己,也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但拒绝朱高炽的请求,朱棣此刻同样也说不出口,如今朱高炽都这样了,还在劝他,他也知道朱高炽其实没有错,只是他也没错,然后大明又没有那个钱粮来支持,问题就在这里。

朱棣一时间都不想回应这个问题,但看着朱高炽如今的样子,又祈求般期待的看着他,朱棣是真狠不下那个心了。

朱棣想了许久,突然眼前一亮。

“老大,这事咱不能答应你,东、西蒙古都司的设立意义重大,必须要完成。

不过你放心,咱不用大明的钱粮,且如今大明不是缺钱缺粮嘛,而老二的大汉在外面,之前就富裕,后面又攻灭满刺加国,也发展了几年,想来不差。

不过如今老二的大汉实力也不弱,据上次水师传来的消息,老二汉军的实力,尤其是火器这块,全方面在大明之上,战船的性能也比大明好。

要是让老二给大明这么一笔钱粮,老二恐怕不会愿意。

我准备亲自去一趟老二那里,正好也许久没有见他了,这次咱亲自过去,咱看他敢不给咱钱粮!”

这也是朱棣突然间想到的,他的心神一直被朱高炽吸引,让他都差点忘了,在海外,还有一个朱高煦,还有一个大汉呢。

不管如今朱高煦的大汉到底如何,但只要他亲自去了,他相信朱高煦肯定会给,毕竟大汉也是属于大明,他更是朱高煦的老子。

大明现在面临为难,朱高煦也理应该出一份力了。

之前一直是大明在帮扶大汉,他一直在帮朱高煦,如今也该让朱高煦反过头来反哺大明了。

他从来没有向朱高煦伸过手,如今第一次,于情于理,在他看来,都没有问题。

唯一让他也有些没把握的,就是朱高煦能够拿出多少了。

毕竟海外的情报,全靠郑和传递,如今郑和又没有回来,他是真不知道现在的大汉是什么情况。

他只能按照之前大汉的消息来推测,原本的大汉就已经不算差了,又在大明的帮助下拿下了满刺加国,在朱棣看来,这次肯定能够帮助大明解决问题。

而且在朱棣眼中,哪怕大汉崩溃都没事,再建就是了,但必须要确保大明无事。

至于朱高煦不答应?

朱棣没想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