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眼红又人麻,恍若隔世的朱棣(1 / 1)
大汉京都之外,朱棣一行人到来,当看见大汉京城,朱棣的目光满是欣慰。
大汉京都的外城,其实根本就没有城墙,全是新建造的房子,道路也全部是水泥路,宽广又平坦。
形形色色的人相互往来,最宽广的街道上,两旁的商铺生意火爆,建筑外墙,各种店铺的名字表露在外。
朱棣来到前方的十字路口,道路更加宽敞,一条小吃街浮现在朱棣眼前,形形色色的美食,在道路两旁还有各种各样的摊贩,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而在道路上,有人拉着两个轮子的车子井然有序往来,小车上则是坐着形形色色的人。
这时一道声音从耳边传来:“今日大汉日报,前方战事顺利,已下大城国,安东省、平东省处决大量贪污官绅,定南省、平南省发现优质铁矿。
今日榜样,河村学子返乡,帮扶家乡教育~”
朱棣刚转身看一眼,只见一个青年推着的车子很快被一群人围堵。
“给我来一份~”
“我也要~”
很快,只见这些人又匆匆离开,只是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份他之前见过的报纸。
而推车的青年的小箱内,则是装了不少银钱。
朱棣看着这一幕幕,他已经见怪不怪了,无论是独特的建筑,还是繁华的商业,卖吃的地方随处可见的肉食,店铺内精美的装修,道路上往来的人拉小车,以及现在的大汉日报。
他已经没有最初的震惊了,因为他已经被震惊得麻木了。
从港口出来,一直到来的路上,他见到不少集市,道路上两旁的建筑,出现的形形色色与大明完全不一样的物件,各类吃食,他都已经了解得很多了。
一些摊贩他都眼馋的收入,哪怕是做小工,一个月的月钱也是大明的三倍,却是比大明还要低两倍价格的粮食,低一倍的肉食,大汉日报的内容等等,他的认知早已经被冲击得稀碎。
这一路他都在了解,和不同的人都聊过了,对于大汉的种种改变,他都已经有了不少的认知。
哪怕是那些装修极为精美的饭店,他都进去吃过了,不过同样的肉,做出来的味道确实更好,环境他都不得不承认很优美,而价格同样是更高,是外面摊贩同样肉的十倍以上。
在大汉,他还看到了许多大汉各族的特色,有舞蹈,有音乐,有其他的一些风俗,朱棣无法想象,明明是各族,但只要对外,所有人一致的称呼,都是:我大汉人。
就这一句话,每个人脸上都充满自豪,但却是没有显示出自己的高傲,也并没有对外面的人产生什么蔑视。
而大汉之内的人相遇,就会说到哪一族的人,可明明族不同,反而会聊得更加的高兴,彼此说着各自的风俗,一些族内的趣事。
朱棣无法想象,朱高煦是怎么把这些人全部融合在一起的,彼此互不嫌弃,纷纷都以自己是大汉人而自豪、骄傲。
而且每一个人都说着汉语,许多人管这个叫普通话,朱棣不知道什么叫普通话,但如此之多的种族交流,丝毫没有语言交流障碍。
来到大汉的他国人,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学上了这个普通话,在这里,普通话才是标准,要不然就只能花钱请翻译。
尤其是逐渐了解到的什么水稻三季熟,这里有着什么,那里有着什么,各种在大明只能是富贵人家吃得起的水果,在这里,遍地都是,品类更是繁多,普通百姓咬咬牙花一点,就能买得起。
以及这里的人聊着什么技术又突破了,哪个学院出了什么学霸,又有谁被直录国子监等等,上至朱棣以为的国家大事,下至哪一户哪一家吵架了,小两口闹矛盾等等八卦,朱棣都能听见看见。
就是因为看了太多,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朱棣此刻已经没有那么震惊了,反正都已经早被震惊得人麻了,已经适应了这样的震惊了。
要是看到什么寻常一点的,朱棣反而还会惊讶一下,原来在大汉,还是有和大明一样的啊。
这些经历,让朱棣产生了一种他仿佛是从深山里面刚出来,还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一样。
现在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大明的人会越来越多的来到大汉,并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移居大汉了。
因为在了解了大汉的气候后,朱棣都想留在这里。
而这些所有的见闻,让他产生了极大的眼红病,他现在都恨不得将大汉给据为己有。
这大汉的繁华程度,已经远超他的想象,尤其是富裕程度,小地方的他还不知道,但就拿同样的京城作为对比,大汉的京城,富庶程度比大明的京城富庶得多。
随即实际上到底是不是,他不知道,但就凭借他双眼看见的,双耳听到的,就是比大明富裕。
现在朱棣的状态就是,既被震惊得人都麻了,又眼红大汉的一切。
是的,一切,所有的他全部都想要。
如今他看的还只是民生方面,但从就民生方面,根据他知道的朱棣就能推断其他了,至于军事实力,朱棣都不去想了。
这样富庶的大汉,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掠夺,没有一个势力有那样的想法,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对比起大汉,再看看大明,如今过的都是什么苦日子啊。
亏他还一度以为朱高煦在海外吃苦,现在吃苦的是大明,大汉哪里苦了?
朱棣走了一会,来到一家饮品店。
朱棣进去,来到楼上的雅间,点了几杯果汁。
是的,果汁,因为大汉的气候原因,比较炎热,果汁能够有效缓解炎热。
当果汁端上来时,还是冰凉的,这还是冰镇果汁,因为之前都是用冰块冰过的,而且果汁里面,也放入了小块的冰,确保凉爽。
一杯杨梅汁,一杯橙汁,然后去了二两银子。
就这样的一杯果汁,一杯一两。
而外面摊贩的果汁就便宜了许多,因为没有添加什么香料,味道不是那么好,且没有冰块,份量也比店里面的小,只有一半,然后二十文钱。
朱棣并没有在意这些,又给下面的人都点了一杯果汁。
喝下一口,朱棣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刚才上头的想法,也下去了很多。
“你有什么感想?”
“贫僧已经没有想法了,这样的大汉,若不是亲眼看到,贫僧穷极一生,恐怕都想不到。”
朱棣与姚广孝相视沉默,他们已经找不到什么词来凭借大汉了,因为该用的词都用得差不多了。
朱棣一阵苦笑,亏他以前还会觉得朱高煦会打回大明,就这样的大汉,在他看来朱高煦疯了才想打回大明。
“你说,海外的这些地方,怎么会这么富饶?当初为何我们就没有发现呢?
最开始老二出来,我们全部人都不在意,大部分人都在嘲讽,所有人都以为这外面是蛮夷之地,无比贫瘠。
但为什么老二一来,就这么些年,怎么就变得如此富庶了?
今天所见的一切,让我恍若隔世啊,让我产生了一种我活了几百年,看到了几百年甚至是更久以后的样子。”
这已经是朱棣不止一次的感叹了,他很是后悔,为什么大明没有及早的发现海外这些富庶之地?为什么当初他们就那样判定了这些地方都是贫瘠之地?
又想到当初朱高煦出海时的场景,朱棣的内心更加的复杂了。
此刻朱棣对朱高煦也有了想法,朱高煦要是有这样的才能,在大明时就不能表现出来吗?
要是朱高煦真的能把大明发展成如今的大汉这般,大明的太子之位,他也未尝不能给朱高煦啊。
姚广孝听着朱棣的感慨,喝下一口橙汁,才缓缓开口。
“外面的富庶,非一朝一昔可成,这其中必然有着汉王开发的努力。
就如广东之地,在前元之前,谁又能够想到会成为如今的富庶之地?
如今的大汉,也未尝不是同样的道理。
只是大汉的发展更快,让人瞠目结舌,着实是打了我们所有人的脸啊。
当初贫僧还特意劝过汉王,回想当初,贫僧这张脸,都是火辣辣的疼。
这次汉王也是给大明做出了示范,那就是大明虽然占据着富饶之地,但也不可轻视外面的小国之地,只要经营好了,同样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
如今大明的交趾之地,贫僧以为该加大经营力度了,当和大明一般,一视同仁,同时再以交趾为桥头堡,大明也要开始往外扩张才是。
不过大明应该是来不及了,汉王已经出兵,在朝着那个方向用兵,大城国已经被攻克,周边之国,想来也无法自保,过后恐怕都将会成为大汉之疆域。
到了那时,大明就真的开始被大汉所包围了。
大明更北之地,那一片地方不用想,太过苦寒,不适宜人生存。
大明剩下的方向,只有向西,以及西北方向了,但那些地方,贫僧也无法说即便打下来就能经营出来。
尽管大汉如今繁华,但肯定依旧有不少地方,也如大明一般,我们也不可被这表面迷了眼。
这就说明,外面的地方,并不都是好的,也有真的贫瘠之地。”
朱棣静静的听着,姚广孝说的,他心中也很是认同。
在这些地方没有被朱高煦发展起来时,没有人能够想到,也确实是这样。
而大明对外的瞧不起,也确实有那个资本,大明之地,确实是最为富饶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只是如今大明还没有发展起来,只是刚解决边患,刚开始进行休养生息发展罢了。
至于交趾之地,朱棣也是渐渐上了心,那边的地方,也真的有好地方,虽然不多,但发展起来,未必会差。
包括西南之地,其实都没有怎么去发展,大明的重心,从来没有放在那边过。
而当姚广孝说到大明扩张时,朱棣很是心动,却又只得无奈。
因为如今的大明,十年之内,肯定是没有办法对外用兵了,尤其是见到大汉的繁华后,朱棣心中只想将大汉这里的一切,带回大明开始施展出来,让大明也变得繁华,这才是根本。
大明想要扩张,这个任务只能交给朱瞻基了,他活不到那个时候了,朱高炽也活不到那个时候,只能看朱瞻基有没有那个本事,将朱高煦的大汉给压制下去了。
想了一会,朱棣也不再去想。
“你说我这心里,更加乱了,也就是我,换成其他人,恐怕还真被你迷了心智。
那些太过遥远,不是大明如今可以考虑的,现在大明最为需要的,是发展民生,更是要研发火器,不能一直落后大汉,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年,这次,必须要为我那大孙做出一些事情才是。”
姚广孝说得确实好,朱棣也没有去迷恋,因为他清楚如今的大明最需要的是什么。
其他的,都是空的,唯有国库充盈,大军强大,百姓稳定,这才是根本。
朱棣虽然想一个人做很多事,但他更是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这是一个帝王必须要具备的。
姚广孝闻言一笑,他其实也是看了大汉之后,才想到大明的一个方向,因为他有一种直觉,大明要是一直保持现状,终有一天,大汉恐怕会从各个方向将大明包围。
这话他没有说出来,因为哪怕见了如今的大汉,他依旧觉得那个感觉是无比的荒唐。
“那我们直接入城去见汉王,还是去周边看一看?”
朱棣沉思片刻,随即说道:“周边的地方,我们都打听过了,区别都不会太大,而且如今所见所闻,已经够了。
入城去找老二吧,正好许多事要跟他说一说,再让他带着我们出去四处看看。
微服私访,也是挺不错的,也顺道看看,他是怎么看待自己治下的。”
没有见到这些繁华前,朱棣确实想过四处走走看看,然后再去找朱高煦。
但如今,他不想了,他要尽快从朱高煦得到一笔钱粮运到大明,缓解大明的压力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两人喝完杯中的饮料,继续开始入城。
直到来到真正的城墙,朱棣与姚广孝哪怕已经被震惊得习以为常了,依旧还是有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