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朱高燧那被朱棣唤醒的野心!朱棣欲谋大汉技术(1 / 1)

加入書籤

“爹,我不回去,让锦衣卫回去也是一样的,我留在爹身边,随时护着您!”

朱高燧全程看着朱棣的安排,心中已经知道朱棣大概想的是什么了。

尽管这个时候他非常想要回去,让朱高炽好好丢丢脸,好好借着朱棣的威教训朱高炽,但他更加明白,此刻回去,没有留在朱棣身边更有用。

其实朱棣的这些安排,在他看来都是无用的,因为朱高炽压根就没有像朱棣想的那样去做。

哪怕朱高燧知道这些,但他依旧选择留下,毕竟只有留在朱棣身边,才是对他最有利的。

朱棣意外的看向朱高燧,随即笑了。

“好,既然你有如此心意,那你就留在我身边。”

朱棣脸上虽有笑容,但心中却是一点高兴的意思都没有。

不仅是杨士奇等人伙同朱高炽搞出那么一堆烂事,更是刚才朱高燧目睹了他的安排,却是完全没有吱声,让他都感到心寒。

京城的情况,真当他一点都不知道?

然而朱高燧就这样看着他这番安排,却是无动于衷,这是多想他把这事闹得很大啊?

虽然他这番安排根本就不是为了朱高炽与杨士奇那些人搞出来的这些事,而是为了接下来他要宣布的大事,但朱高燧的反应,同样让他很是失望。

越是这种时候,朱棣突然越发的怀念朱高煦了。

这次真正和朱高煦交流沟通之后,再看看朱高炽与朱高燧,他才发现,他这三个儿子相互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朱棣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有这样的想法了,他是多么的希望时光能够倒回啊,他要是知道朱高煦有着那样的本事,他不会再让朱高煦离开了。

现在弄得,没有了朱高煦,他连更改的选择都没有了。

朱高炽再怎么样,但监国治国的本事,以及之前高强度的付出,他还是看得见的。

再看看朱高燧,真就文不成,武不就,也就搞情报勉强还算是可以,然后呢?

就没有了。

朱棣心中是真的遗憾,他最看好的下一任继承人是朱高煦,但最看好的下下一代继承人又是朱瞻基。

哪怕在大汉也见过朱瞻壑,知道朱瞻壑的一些情况,但他依旧还是喜爱朱瞻基,喜爱他的好圣孙。

随着继续前行,朱棣心中对京城的那些愤怒也逐渐消失,现在一切都终究来得及,没有了最初那突然的愤怒,情绪的平复,朱棣也是非常快速的。

而在这期间,朱棣一直在想着一件事,直到心中大致有了想法,随即将朱高燧叫来船舱内。

“老三,你在大明的努力,我都知道了。

上次北征时,你让我刮目相看,如今在朝内,也是管理得井井有条,很好啊。”

“爹,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虽然没有老大老二他们出色,但身为您的儿子,也不能差了。”

面对着朱棣突然的夸赞,朱高燧心中不断保持着警惕。

没有了最开始的时候那种夺嫡之心,加上对朱棣的了解,他很清楚,曾经熟悉的味道,渐渐开始了。

朱棣闻言,却是神情哀伤,一声叹息。

“老大和老二确实不错,但老三你也不差他们多少。

可惜老二不在大明了,如今建立了自己的大汉国,风头已经渐渐快要盖过大明了。

他比我这个当老子的都强,等我下去了,我可以给你爷爷自豪的说,我朱棣的儿子,比他的儿子强。

而老大,可惜之前损耗了身子的根基,如今你也知道,每每想到这些,我这心里都就难受了。

老大身子越发不好,老二在外面,我身边可以依靠的,只有老三你了。

还好还有你在,只可惜我也没有多少年了。

每每回想,我才骤然发现,你们三兄弟之中,最听话的,一直陪在我身边的,还是你。”

听着朱棣这似乎在述说衷肠的样子,是那么的真切,朱高燧一时间也不知道朱棣是真的还是假的。

而这个气氛,却是不断的在冲击着他,让他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对朱棣,他确实是非常佩服的,当初做的那件事,是他没有办法,他只是想要争一争罢了。

但在他心中最为亲近的人,其实还是朱棣,后面对朱高煦的改变,都得往后靠。

他们三兄弟当中,他是一直跟在朱棣与徐妙云身边的。

朱棣为燕王时,朱高炽与朱高煦在京城,美其名曰学习,其实和质子没什么两样。

也是因为他跟在朱棣的身边最久,他也确实是三兄弟之中最听朱棣话的。

可以说有时候朱高炽会软着顶一顶朱棣,朱高煦脾气上来后会直接正面硬顶,但他从来没有顶过朱棣。

朱棣提起往事,朱高燧的脑海之中又何尝不是在想着这些。

只可惜,一切物是人非,当初与现在,变化太大了。

朱棣看着朱高燧渐渐带入,整个人也显得有些沉闷,继续出声。

“老三,我没有多少时间了,我也要给你准备退路了。

你有想过自己后面去哪里吗?你要是有想法,跟我说出来。

这次在大汉,我也和老二说过你的事了,老二说我肯定会安排好,这个老二,在我面前也不肯说实话了。

你是我儿子,我哪里又不会为你考虑呢。”

朱高燧听着朱棣说着这些,心头也有些不是滋味。

对后半生的考虑,朱高燧心中其实是彷徨的,他不知道在大明还有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朱瞻基这个人,他也渐渐了解了,他想要掌权,基本是不可能的了,甚至后面去藩地了,朱瞻基恐怕都不会对他放心。

毕竟他与朱高煦走得太近了,他近乎是在明牌支持朱高煦。

加上他和朱高煦的身份,以及如今朱高煦的大汉越发强大,到时朱瞻基肯定是要在他身上做文章的。

朱高燧之前想着去往一个靠海的地方,为朱高煦做内应,方便朱高煦起兵时打回来。

但朱高煦的态度也很明确,不会主动对大明动手,哪怕后面是朱瞻基做皇帝。

他在沿海已经没有了意义,而且如今强大的大汉,似乎也不需要他这么一个被人监视的内应。

朱高燧其实也想离开大明,要么自己出去,要么去朱高煦那里,起码他自己后面能有保障。

留在大明,他对朱瞻基,很是放心不下。

现在朱棣问他,朱高燧很是犹豫,他要不要对朱棣说实话?

若是说实话,会不会给朱棣一种他在挑拨朱瞻基?

而要是不说实话,他的后半生,又该怎么办?

“我都听爹的,而且我和大侄子又没有什么恩怨,他肯定容得下我的。”

朱高燧最终说了违心的话,实在是犹豫之后,这样说才是最让人放心的,也是最相信朱棣的。

朱棣闻言,心头一怔,他是真没有想到朱高燧会这样说。

片刻,朱棣笑得更加开怀,却是又突然收起。

“老三,你也跟他们一样,在我面前也不说实话了是吧。

算了,我终究是老了,快要入土的人了,跟你们计较这些做什么。

只是如今大明情况不太好,我心中还是放心不下,大汉领先大明太多,我担心。”

“老三,你最听我的话了,能在我这个老头子死之前,答应我一件事吗?

只要你做到了,无论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

你知道的,老二虽然优秀,但有了自己的大汉,不会回大明了。

老大身子多疾,也没几年了,这个家,最后可就靠你了。

能答应我吗?”

朱高燧听得心头一震,果然,朱棣刚才那个样子,是真的有事,而且绝不会是小事。

而当听到朱棣说的许诺时,一股熟悉的味道,充斥着他的内心,他要是没有记错,那句老大身子多疾,就他所知道的,朱棣对朱高煦都说了不少次。

但尽管是这样,朱高燧原本那颗已经被他深深埋藏在最心底的野心,又在悄悄的开始萌芽。

当初为了争那个位置,他敢给朱棣下毒,自那次之后,他就把自己的野心一直掩藏了起来,后面一直一边听朱棣的话,一边支持朱高煦。

无论是对朱棣还是对朱高煦,他都已经尽心尽力。

原本他以为自己真的已经放下了,野心已经消失了,但此刻他发现,他的野心一直没有消失,只是在内心最深处罢了。

朱棣那一句朱高炽身子多疾,没几年时间,还会答应他一个条件,朱高燧在这一刻,心动了。

因为朱棣说的那些,都是事实。

朱高煦不可能回大明,朱高炽也确实没几年时间,这些都是已经确定的事情。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他这个老三,不就是机会?

别看朱瞻基是太孙,但当初朱元璋也是直接绕过朱棣几兄弟,扶持朱允炆,已经证明是错的,他不信朱棣也会那样做。

尽管朱高燧残存的理智在告诉自己不要信,但那萌芽的野心,却是已经成长成参天大树,不断侵蚀着他的心智。

本以为没有任何机会,如今这个机会,却是就这样浮现了,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

原本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亲自来接朱棣,为什么会将朱高炽这次展现出来的缺点方法,为什么要对朱棣隐瞒一些消息,此刻的朱高燧,仿佛有了明悟。

原来在他最心底深处,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自从上次他的护卫被削,王府被清理,到如今,他已经又有了自己的心腹,有了自己的人手,他朱高燧,在如今这么一个机会下,也是有可能的!

朱高燧的脑海中不断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这是他此生仅有的最后一次机会,成了,他可能以后就是大明的皇帝。

即便不成,大不了做一个被圈养的亲王,起码还有富贵生活。

一旦成功,他就是大明之主!

朱高燧死死的控制着自己,让自己不要表现得太多。

但即便是这样,朱高燧细微的变化,又哪里能够逃过朱棣的眼睛。

这一刻,朱棣的心中既是笑了,又是苦涩。

原本,他一直以为朱高煦是在伪装,直到这次见了朱高煦,他才知道朱高煦的坦荡。

而原来,隐藏得最深的,是眼前他曾经无比喜爱的老三!

他曾一度真的以为朱高燧变了,然而这一次的诱惑与试探,让他真的没有想到,朱高燧一直没有变,只是藏得比谁都深。

比他当初为燕王装疯卖傻欺骗建文的人时都还要深,朱高炽在这方面,都无法与朱高燧媲美。

论隐藏之深,朱高燧让朱棣心头都是微微一颤。

能够让他有这样感觉的人,他自认世间已经没有了,没有想到今天被他自己的儿子开眼了。

他自己的这三个儿子,如今想想,可真是卧虎藏龙,换成其他一些朝代,真就每个人都是能够竞争大位的有力人选呢。

这让朱棣一时间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忧愁。

片刻,朱高燧的声音缓缓传了出来。

“爹,我是你的儿子,爹有什么事需要儿子去办,儿子必竭力而为!”

朱棣抛开所有思绪,欣慰的点点头,眼中对朱高燧充满了看好。

“好,不愧是我最疼的儿子,还是老三最听话啊。

你放心,等事成后,只要你的要求不过分,我都可以答应你。

并且你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对你的限制太大了,过后我给你取消,恢复你的王府三卫。

你将会是大明唯一一个有王府三卫的亲王。”

看着朱高燧隐隐越发激动,朱棣趁机再次开口。

“你与老二关系好,这么久一直以来在和老二联系,为其谋划,还有千户江书,也应该取得了老二的信任。

我想让你做的,就是让江书尽可能的将老二那里的火器技术、冶炼技术、以及那个电与火车技术,给大明取回来。

你放心,即便大明得到这些,也不会对老二的大汉做什么的,因为老二那里也有。

我只是想要在死之前,亲眼看着大明强大起来。

在回来之前,老二跟我说,大明扩张的方向,是在西北方向,丝绸之路的终点。

我很想在大明恢复国力,拥有这些技术,看见大明的西征,去拿下那些富饶的土地,占据那丰富的资源。

这是我最大的愿望,老三,帮我这一次,可好?”

这些,是朱棣最为想要的,他也并不是损害大汉的利益,他只是想要让大明也拥有这些技术。

缩短大明中枢与边地的时间,唯有火车可以做到。

而电的技术,则是他觉得格外新奇的。

火器的技术,则是让大明不再一直弱势于大汉的同时,能够保证大明对外的扩张。

这些尽管朱高煦都给他看了,但没有技术的情况下,是真造不出来。

至于从带回来的那些书籍之中慢慢学,时间太久了,他不想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