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包围圈形成,明军的内乱,大明丰城侯血染沙场(1 / 1)
安南化州。
这原本是大明交趾布政使司化州府,自从交趾被朱瞻基放弃后,安南黎氏复国,再度成为安南之地。
如今的安南,也可以称为安南黎朝。
府衙内,两人正神色着急的交谈着。
“如今西平侯沐晟带着云南而来的大军,汇同樊忠率领的三大营,以及王通的大军和安南之军,即将抵达重镇万象。
在这里,有着大汉的火器制作点,有着许多的工业设施技术,并且根据情报,里面囤积了大量钱粮物资。
只要拿下,必然能够让大明的实力再度增强。
现在就差你了,如今你刚至,先休息两日,两日后,即刻起程出发!”
说话的明军将领明显有些兴奋,这次他们趁着汉军不备,快速突进,只要过了万象,就能进入大汉在东南亚的泰中省,也是这边的腹地,更是一座内陆中转大城。
至于刚才所提到的人,樊忠是朱瞻基登基之后所提拔起来的亲信,虽然年轻,但却是直接扛起了率领三大营的重任。
王通则是原本平定交趾叛军的征夷大将军,如今这个职务也被撤销,最终被封伯。
而眼前的这人,则是明军大将蔡福,率领朱瞻基再度调配过来的五万大军。
这次朱瞻基为了攻打大汉在东南亚之地,动用了沐晟这里的三万云南大军、三大营、安南十二万军、王通率领的广西、贵州、四川等布政司十三万军,又从各地卫所陆续调集过来的二十万军,以及如今蔡福带来的五万军。
大明如今在这边投入的大军,已经达到五十余万,再加上安南之军,那就是六十多万大军,可以说是朱瞻基动用了大明几乎所有的家底。
如果再算上大明在朝鲜战场的投入,那就是大明可用的大军,几乎都被朱瞻基所调动了起来。
蔡福闻言,也没有说什么,两日之后,当即率领大军开始行进。
汉军营地。
中军大帐内,靳荣等汉军将领齐聚一堂,紧张的看着帐内突然到来的人。
“世子殿下,您怎么亲自来了,这里危险,您快回去,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是的,朱瞻壑亲自来到前方战场。
当他知道明军在这里投入的大军数量后,朱瞻壑力排众议,朝中诸事,交给韦清婉与王玉、许柴佬等人,自己带着陈宏的豚卫,以及最后的家底,三万大军赶了过来。
这三万军,是大汉最后一支精锐的野战军。
若是还不够,那就是只剩下一些青备军了。
靳荣看着朱瞻壑,脸上的担忧与慌张,肉眼可见。
作为朱高煦的绝对心腹,他可是太清楚朱瞻壑的重要性。
但凡朱瞻壑在这里出现任何不测,但凡有一点事,他都无法想象那个后果。
而且在他眼中,大汉的未来还在朱瞻壑身上,他是真的不想让朱瞻壑前来犯险。
是的,犯险,哪怕大汉军机处已经做好了应对,他们也在按照计策开始实行,并且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但他们的兵力远低于明军,这也是事实。
而哪怕是他自己,其实原本他在中亚那块地方清剿残余的帖木儿帝国势力。
但收到朱瞻壑的传讯后,立即率领正在帖木儿帝国的八万大军匆匆返回。
可以说刚一回来就接到这个重任,原本他是兴奋的,毕竟大汉虽强,但还没有和大明交过手,这次他也想看看明军的能耐。
然而现在朱瞻壑到来,他是一点那些想法都没有了。
朱瞻壑看着一众将领,最后看向靳荣,神情严肃,缓缓摇头。
“靳荣,此话不要再说了,既然我选择了来到这里,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我父亲当初能够从一个小岛打下如今偌大的大汉,且现在依旧在亲征欧洲诸国。
我身为大汉世子,今大汉危难之际,岂能在后方安逸坐着。”
朱瞻壑神情坚毅,从做出这个决定开始,他就没有任何的后悔。
也如他所说的一般,他一直将朱高煦当做追赶的目标,他一直以朱高煦为榜样,如今这个时候,他越是不能有丝毫的退缩。
说完,朱瞻壑接着道:“现在先给我说说这里的情况,如今大军准备得如何了?”
靳荣闻言,最终只得无奈一叹,当即开始说起如今的情况。
“殿下,如今明军与安南联军在沐晟、樊忠等人的率领之下,正在向着万象逼进。
在万象的大军已经做好准备,届时会败退出城,引诱明军继续发起进攻。
同时为确保明军继续发起进攻,我已经准备一支援军,增援万象,以做出援军到来,迫使明军加快推进速度。
只要明军进入万象,并且前军继续推进,中军入城,到时已经做好准备的伏兵会直接对联军后军发起进攻。
到时就可以彻底将明军与安南军封锁在万象、泰北一带。
只要包住,届时稳步推进,压缩明军与安南军的活动范围,加上粮食与物资的紧缺,都不需要我们主动发起进攻,到时联军必然溃散!”
朱瞻壑紧紧看着沙盘上靳荣的演示,心头也又充满了火热。
可以说他们制定的战术,如今就差最后一步,就可以彻底将这个袋子封住。
即便是这样,朱瞻壑也很快恢复清明,肃声道:“火炮等火器准备好了吗?弹药准备是否充足?”
靳荣咧嘴道:“殿下放心,这段时间,末将一直在安排人手运送各种火器以及弹药。
虽然火炮难以运输,但如今已经达到重型火炮三十门,中型火炮三百八十门,轻型火炮六百二十门,微轻型火炮近千。
其他可以远程打击的火器若干,弹药非常充足,打完这仗,恐怕都还会有结余。
且大军大部分已经全部换装殿下让人赶制出来的突击枪,少量依旧使用的是燧发枪。
手雷、手榴弹等火器,也已经全部发放到下面,且已经教会如何使用。
地雷也准备了不少,且万象城内已经部署完成。”
靳荣一脸的兴奋,这个战术,他都还没有用过。
毕竟以往都是在战场上正面击溃敌人,哪里会像如今这样麻烦。
其实最开始他也觉得麻烦,因为有着这些火器,他保证明军与安南军打不过他们。
但现在,他忽然有些期待了。
到时布置的地雷集中爆炸,缩小围攻的范围后,近千门火炮,配合其他远程打击火器的统一发射,那个场面,他到现在都还没有见过。
朱瞻壑听着靳荣的述说,心头的担忧也是放下。
至于明军在攻下万象后停下进攻,他们都没有考虑过。
毕竟明军是进攻的一方,他们本就是趁着他们在这边准备不全发动的攻势,又怎么可能会停下进攻。
随着各项准备完成,朱瞻壑与其余人纷纷静静等待着明军攻破万象之时。
等了不过五日不到的时间,万象被明军攻破。
明军休整不过一日,王通率领的先锋军已经开始进入泰北之地,后续沐晟、樊忠等人率领大军持续跟上,晚到的蔡福则是进入万象之内。
“殿下,可以开始了!下令吧!”
大帐内,靳荣等一众将领纷纷热切的看向朱瞻壑。
这段时间,他们可谓是无比的憋屈,明明他们大军都就位了,明明他们有准备,但偏偏要装作一副准备不全,被明军所偷袭一般而导致节节败退的样子。
这是他们入军以来,第一次感到这么的憋屈。
以往都是他们追着别人打,何时沦落到别人这样追着打的地步?
尤其还是别人打上门,已经攻入大汉的腹地之内。
这些,都是大汉第一次经历,同样也是他们第一次经历。
如今每个人都充满了疯狂的战意,他们只想让明军与安南军好好看看,他们真正强大的实力与状态。
朱瞻壑看着众将,赫然出声。
“传孤令!所有人按照预定计划,立即开始反攻!”
“末将领命!”
快马向着营外飞奔而出,全面反攻的军令向着各处开始传达。
随着军令传达,各处汉军全部开始动了起来。
山林间,汉军不断穿梭其中,肩上扛着轻型火炮,速度依旧不慢。
“快!还有五十里,一个时辰内,必须抵达虎口山!”
“都跑起来!快!”
这次战略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解决大明后军,将明军与安南军彻底围住。
而负责这次进攻的,也是大汉的新锐将领李定。
经历了当初平定东南亚、南亚诸国之战,进入武院潜修三年,如今被朱瞻壑直接彻底提拔起来。
明军后军,由丰城侯李彬与方政两人负责。
后军主要负责运送的是随军的物资、军械、火器以及弹药等等,前方大军的诸多后勤,都在后军之中。
李彬与方政两人此刻一脸的笑容,因为他们已经攻下万象,前方的大军已经进入大汉泰北地区,只要过了泰北地区,就能进入平原之地的泰中等地,他们的这一阶段目标,也可以达成。
这段时间以来,哪怕他们的推进很顺利,但每一个人都很是忙碌,几乎没有怎么休息。
不是在行进,就是在行进的路上。
然而两人心中都有些不甘,毕竟在后军,想要参与到前方战事之中,太难。
可就在这时,炮弹从空中呼啸而过,落入营地的爆炸声顿时让两人神情一震。
一军士也在此刻进账。
“报!禀将军,汉军攻来了!漫山遍野,全是人!营地前部直接遭到汉军炮火的毁灭打击!”
李彬与方政当即来到外面,此刻隐隐已经有喊杀之声传来,炮弹落下的爆炸声持续不断。
尤其是两人看到空中那密密麻麻的火箭弹如同雨点般落下,顿时瞳孔一缩。
“立即向沐晟、樊忠两位将军传信!后军遭到汉军袭击!”
“传令!全军戒备!转移粮草物资!”
李彬与方政此刻都已经无暇去想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么多汉军,为什么汉军会有这么强大的火力,但他清楚一点,那就是营地内的各项物资,必须要保全。
营地之外,汉军从四面八方杀至,这次就是为了彻底解决明军后军,李定在每个方向都布置了至少两千人。
凭借着强大的火器优势,汉军径直杀入营地。
直到深入营地,明军的火炮才开始进行反击,明军与安南军竭力的抵挡着汉军的进攻。
然而不过持续半个小时不到,安南军率先开始崩溃,牵动着明军一起,大军就此溃败开来。
李彬与方政还在做着最后的地方,无奈无力回天,最终大明丰城侯李彬血染沙场,方政被俘。
在彻底堵住明军与安南军的最后一道口子后,李定当即报捷,随即带着大军开始往万象开始靠近。
随着汉军的包围圈开始围拢,沐晟、樊忠等人终于察觉到了汉军的意图。
然而即便是这样,明军营地内,沐晟、樊忠等人却是意见不一。
“现在后军已被汉军攻灭,丰城侯战死,我们必须要进行突围,不然后面根本无以为继!
唯有先带着大军杀出去,将此间事上报皇上,再图进攻!”
“不行!皇上下了圣旨,必须要拿下大汉重镇泰中!这里有着大汉多项核心技术的生产制造中心,我们必须要得到,不然所有的努力都将会付之一炬!
且在泰中之地,必然有着大量粮草物资,大军不会有所短缺。
大汉本就军少,如今又展开这么大一个包围圈,前方又能有多少大军?
皇上有旨,必须拿下泰中!”
沐晟与樊忠直接杠上了,沐晟想要先突围,樊忠却是想要继续往前打,攻下泰中之地。
沐晟考虑的是大军全军覆没之险,而樊忠却是以如今他们仍有数十万大军,并且还拿出了朱瞻基的圣旨。
樊忠本是朱瞻基提拔起来的,不然朱瞻基也不会让他率领三大营。
在樊忠眼中,一切都需以完成朱瞻基的意志为重。
沐晟等想要突围的人听着这话,直接怒了。
“樊忠!老子打仗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千户!
现在汉军将我们包围在这里,明显是有备而来。
汉军这次出动的兵力,你就没有发现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得多吗!
之前我就说过,汉军的防备过于松懈了,你们都认为这是汉军没有防备,没有料到。
那时我就说过,汉王不是那等不知兵的人,他上战场的时候,你们不少人都还在玩泥巴,但你们都不听。
现在汉军将我们包围,明显是早有准备而来,之前的都是假象,难道到了现在,你们仍旧还能当做不知道吗?
泰中之地富庶,你们知道,大汉那里同样知道,会让我们这么轻易的攻下吗!
现在很明显大汉肯定从其他地方抽调了大军到来,哪怕就是朝鲜战场,必然也是麻痹我们的,汉军就是在等着我们主动钻进来。
后军八万,能够在三个时辰被汉军攻灭,丰城侯战死,你们难道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吗?
现在包围圈还大,汉军定然还有疏漏,一旦包围圈缩小,那时想要突围,可就难了!
你不要忘了,如今我们携带的粮草,已经只剩下二十日之用!
二十日后,大军缺粮,这数十万军,都将会死在这里!
大明精锐一旦尽丧,那时,你又该如何面对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