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狗咬刺猬(1 / 1)

加入書籤

1990年的京城亚运会,是国家第一次举行这种大型国际运动赛事,自从九月底在与小日子广岛的竞争中胜出之后,其实很多准备工作已经逐步启动。

资金方面捉襟见肘没办法,只能一步一步来,可全市范围内的运动风潮却已经渐渐刮了起来。

特别是洛杉矶奥运会也算是满载而归,这更点燃了民众对于运动的热情。

如何引导这份难得的火热情绪,带动全民健康的同时,还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个时候政府人员还没一点头绪。

但解放思想,跟上时代步伐刻不容缓。

朝阳区政府跟旅游局加上宏泰搞的篮球循环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李凯文这次完全按照徐建军的意图,该出钱出钱,该出工具的时候也不含糊,当然,上的人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既然是比赛,就要拿出点比赛该有的水准。

如果一切交给区政府跟旅游局操作,光是各项经费的审批,可能都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如今各个方面都缺钱花。

可有宏泰酒店的团队加入,算是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效率。

各单位队员的服装鞋子尺寸一报上来,采购单子就通过传真的方式下到南方的工厂,仅仅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生产交付加上运输环节就全部搞定。

宏泰的客服人员通知各单位领衣服鞋子的时候,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因为他们的头头也没想到动作这么快,还没来得及通知下去。

就是在如此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第一轮比赛就在宏泰宿舍区的操场上开打。

因为宏泰的团队最齐整,而且是主场作战,第一场打的是毫无悬念。

粮食局的那帮小伙子,估计有几个是赶鸭子上架,水平菜的不要不要的,而且他们事先也没有经过配合训练,那表现更是雪上加霜。

最最关键的是,宏泰酒店轮休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跑过来给自己的队伍助威来了。

可粮食局这边,只有几个替补队员,加上他们几个领导,可怜巴巴地站在人家浩浩荡荡的队伍另一边。

徐建军本来也是装备齐全,做好随时上场的准备,可看了对手跟闹着玩的表现,顿时没了一点虐菜的兴趣。

而且还嘱咐己方队员,给对手留点脸面,别把比分整的太离谱,本来是促进各单位友好合作的渠道,别搞到最后变成得罪人的戏码。

徐建军只看到一半就退场了,他不知道的是,后来旅游局领导跟陈自正一帮人亲临现场,对活动组织给出了充分肯定,对准备不足的单位也提出了批评。

听说粮食局专门负责组织的那个家伙,回去之后被他领导骂的狗血淋头。

开门红被他们玩成见光死,露脸的时候,他们偏偏把腚漏了出来。

一帮队员本来每人发一套衣服一双球鞋,都是美滋滋的,结果事实告诉他们,免费的东西有的时候拿起来会烫手的。

如果是一轮游也就罢了,毕竟挨顿骂也落了实惠,结果那个被骂的最惨的组织者,却有气无力地告诉他们,输了也得参加其他比赛,这可不是淘汰赛,而是循环赛,就算是去送人头,也得硬着头皮上。

“马主任,宏泰酒店的那帮家伙太猛了,我听他们休息的时候议论,还有高手看咱们太菜,压根就没上场,要是其他参赛队伍都跟他们一样,我宁愿把鞋子衣服退回去了,丢不起那个人啊,被人打到60:19。”

“放心,我找其他单位的都问过了,大多数都跟咱们差不多的水平,谁知道宏泰那帮牲口那么厉害,估计也就市旅游局那几个能跟他们过过招。”

真实情况到底如何,马主任也顾不得了,他是生怕自己的人被打的没了精气神,那自己任务怎么完成啊,是哄是骗都无所谓,关键还是得忽悠他们继续上场。

有了粮食局的现身说法,接下来出场的队伍多少都有了点经验,带着任务跑过来的啦啦队,喊的那叫一个声嘶力竭,输赢暂且不论,气势方面不能丢。

自己单位人不够,就动员下辖的单位。

这方面教育局有先天优势,他们比赛的那天,真的是人山人海,把整个操场都围了起来,跟他们比赛的林业局,明明水平高对方一大截,赢球反而整的跟输了一样。

宏泰的队员们本来是想到现场了解一下对手的实力,结果明明就是在他们宿舍楼下面打比赛,他们却愣是挤不进去。

经过他们这一番折腾,很多以前对篮球一无所知的人,多多少少也能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这也算是一次成功的知识普及。

陈自正一改之前的冷眼旁观,看到今天这种场景,格外地开心。

“看来多给这帮人一些压力,他们还是能爆发出一点活力的,小徐,下一轮比赛,你可不能继续作壁上观了啊,我还想见识见识你这个京大体育健将的威力呢。”

“嘿嘿,只要陈老哥你亲自上场,我也上去热热身。”

“我这种老胳膊老腿的,就别上去丢人现眼了,不小心扭着腰,崴着脚,影响工作就得不偿失了,赛场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也是你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徐建军轻松地笑了笑,他现在还真不需要这个舞台,他也已经到了可以给别人提供舞台的策划者。

如果不是连着搞漫画一段时间,想换换脑子,徐建军连现场都不会来。

特别是第一天看到一些队伍的表现,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为过。

“亚运村的建设开始立项了没有?场馆的建设筹备的怎么样了?”

陈自正有些无奈地看着徐建军,这家伙是懂得如何捅人肺管子的,哪壶不开提哪壶算是被他掌握到精髓了。

市里已经确定把亚运的重任交给他们区,场馆建设需要花的钱就海了去了,何况还要建运动员居住的亚运村,资金缺口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好不容易才申办成功的,这也是华夏在国际上展示自己影响力的难得机会,全市现在已经进行过大动员。准备全力以赴,誓要办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亚运会。

“徐老弟你眼界开阔,见多识广,资金缺口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洛杉矶奥运会已经交了一份完美答卷,你们只要有样学样,稍加变通就即可。”

听了徐建军的话,陈自正不得不诉起苦来。

“人家洛杉矶有基础,一些场馆都是现成的,可以循环利用,咱们可是一穷二白,这方面学不来。”

“何况亚运会跟奥运会还是没有可比性的,影响力远远不够,转播很难卖上好价钱。”

“我们区里已经开会讨论过了,别说像洛杉矶那样赚钱了,能达到收支平衡,甚至小额亏损,我们都是能够接受的。”

看来人家也不是闭门造车,早就考虑过各方面因素。

“亚运村其实问题不大,建设的时候就按照高标准公寓弄,等体育赛事一结束,那就是现成的房子,收回成本,甚至稳赚一笔都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陈自正听了眼前一亮,但很快又提出疑问。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咱们这方面的政策还不完善,分配给缺房的市民倒是可以解决住房紧缺的问题,可收回成本谈何容易?”

“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国内的市场布局,他们人员的住宿方面有很大问题,宏泰酒店就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他们宁愿花费高昂的酒店费用,也不愿意租住胡同里的老房子。”

“到时候这批优质房源直接宣称对标外资企业的高管,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买账的。”

徐建军说完又指了指身后的宏泰酒店住宿楼,冲陈自正解释道。

“这批楼房当初争抢的劲头,以及家属住进去之后的反响,你就没有什么启发?”

亚运村虽然后来是按照徐建军说的方向解决的后续处理问题,可这个时候八字都还没一撇,肯定没有完整的方案,他这个时候提出来,绝对是领先一步。

“还有场馆建设的费用,可以参照当初援助朝鲜时候全国踊跃捐飞机的盛况,很多爱国人士都希望国家强大,因为只有国家强大了,他们在外面才不会遭受歧视和打压。”

“这方面甚至都不需要你们明着说,只需要有人领个头,后面就会有无数热情的同胞加入进来。”

徐建军说完冲陈自正眨了眨眼,意思再明白不过,我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老陈你要是再领会不到其中精髓,那这么多年官场算是白混了。

陈自正琢磨了一会儿,有些可惜地看着徐建军,这货脱离体制实在是巨大的损失,当初他就不应该去部委玩虚的,一毕业直接深入一线,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如果把他拉进朝阳的班子,自己得省去多少精力啊。

“还有其他招数没有,详细说说。”

“明星义演,港岛那边谈判不是已经尘埃落地了嘛,可以联合港岛的明星进行义演捐助,咱们内地走穴的明星也适当给些便利,参与到这种有意义的事情当中,他们也是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别小看这些人的力量,真正动员起来,影响力一点不比那些富豪们差。”

徐建军说着,陈自正默默记在心里,他现在对外面正在进行的篮球赛已经没有一点兴趣,真按照徐建军所说,一切顺利的话,亚运筹备委员会那帮人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狗咬刺猬无处下嘴了。

徐建军这小子还真是自己福星加贵人,总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两人又详细聊了聊其中关键因素,陈自正就匆匆离去,不知道是回去整理思路,还是忙着去找上层去汇报工作了。

没有了陪同的理由,徐建军也懒得继续在现场待。

反正已经把该做的交代下去,就没必要紧盯不放,那样会把自己搞的很累,下面人也有压力,属于吃力不讨好。

开车回漫画室转一圈,这段时间在家,不光超额完成任务,还存了不少稿子,灌篮高手的构思以及人物定型也基本完备,可谓是效率奇高。

而且经过徐建军开导,齐蓓也逐渐脱离了一开始的怨怼情绪,变得开朗许多。

为此齐致中甚至专门约上徐建军吃了顿饭,表达感激之情。

反正今天有空,徐建军就拉着齐蓓先去老丈人的工作单位串个门,老廖现在属于事业重焕生机,忙的不可开交,根本没有空接待徐建军。

本来徐建军跑他这儿就是顺带的,于是把准备好的茶叶和糕点丢下,就果断撤离。

留下办公室几个老同事羡慕嫉妒恨的声讨。

“看这包装就是好茶叶,老廖,别藏啊,见者有份儿,你现在闺女孝顺,儿子省心,日子过的轻松惬意,哪像我们,整日为了那点鸡毛蒜皮的破事儿操碎了心。”

“茶叶不慌着拆,之前我女婿送的还没喝完呢,这个糕点你们可以尝尝,甜而不腻,最适合咱们这种上点年纪的人了,只是随口跟建军说过一次,没想到他记得这么清楚。”

向阳看着老廖沾沾自喜,却装作漫不经心的做作模样,就忍不住想爆粗口。

廖承勇以前经常跟媳妇儿闹别扭,闺女也是有自己主见,什么话都懒得听他的,按说照着这样的节奏,他老年一定也跟自己一样,生活过的稀碎。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廖的生活仿佛一下子走上正轨,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连无欲无求的事业,好像都迎来新的转机。

现在廖承勇研究的课题,已经帮助好几家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以前无人问津的研究,现在客人却是络绎不绝,而且多数情况都是对方主动送钱,想推都不行。

今年老廖的研究生,那些学生都是争着抢着报考,特别是本校的学生,他们对哪些教授有真才实学,哪些教授课题经费充裕,都是门清,自然懂得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