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可敬又可怜(1 / 1)

加入書籤

帝都上空彤云密布,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也许是朝廷即将大办元宵节、又有禁军维持秩序的缘故,全城人山人海,繁华喧闹。

洛水两岸最为热闹。洛水两岸的河堤虽然没有贴瓷砖,但是夯实而成的河堤,以及下水台阶一应俱全。宽达两丈的河堤两边种满柳树、梅树;其间行人如织,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对面如此繁荣盛景,卫铉虽然把最后节目定为泛舟洛水,却也不会置河堤人间繁华不顾,前往永桥渡口乘舟之前,少不要成为热闹人群中一员。

为了方便步行,胡太后离开天下第一楼之前,换了一身男装,显然英姿飒爽、英气逼人。

近身的粗壮武婢亦着男装,他们手持武器、警惕的走在前后左右。而在几丈开外,分布着五百多名乔装打扮的禁卫。

卫铉和胡太后并肩而行,漫步在热闹的长堤之上。

胡太后似乎真的放心放飞了自我,她一手拿着一个小风车,一手拿着一个糖人,糖人已经被她舔掉一半。

最近的几名武婢牵马随行,马身上挂满了很多民间常见的工艺品。

长堤上热闹非凡,两人走得很慢,也不说话。但是在武婢和禁卫们看来,却是觉得相当和谐。

前边几个身穿大红衣袄、打扮精致小女孩,提着鱼灯、橘灯从他们身边奔跑走过,发出纯真的笑闹声。

卫铉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竟有一种岁月不饶人的感触,忍不住说道:“看着这些顽皮可爱的孩子,我都觉得自己老了。”

胡太后双眸一转,轻笑道:“你才多大啊?竟有这般感叹?”

“是我的心态出了问题,感觉自己像是四五十岁的人一样。”卫铉也许是打仗多了、也许是麾下文武从未将他当成未满二十的少年,导致他也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老人家。

似是不想破坏眼前气氛,他吟诵:“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正自然感慨的胡太后听了这首词,心意立刻被转移了,转而称赞道:“好个‘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河东王之文才,令人大开眼界。近来还有没有新诗?”

“有的。”

“诵来听听。”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铉苍劲雄浑的声音带着一股说不出的豪迈,只听得胡太后以及紧随武婢、禁卫忍不住生出一股热血沸腾之感。

这,就是诗词的威力、魅力。

“此诗一出,南北朝名士无颜色。”胡太后能诗作画,平时喜欢的诗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这一类,此番听了这首热血澎湃的《出塞》,又想到妇好的伟大功绩,心中竟有一种亲自带兵打仗冲动。

胡太后看了看卫铉俊美的侧颜,心头一阵悸动,竟有“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的惆怅。

卫铉不知其复杂心绪,被盯得浑身不自在,轻咳一声道:“大雪纷飞,天色昏暗,不如我们顺着铜驼街北返皇宫?”

胡太后冷哼一声,语气幽幽的说道:“时间尚早,我不想回那死气沉沉、冰冷无情的囚笼。”

卫铉不说话了,胡太后也没有无理取闹。

两个人继续肩并肩、漫无目的往前走,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

来到永桥渡口,卫铉掏钱租一艘游船。

类似的游船专供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子弟,洛水两岸有很多。这艘游船不是表面特别豪华的楼船或是画舫,外表看起来也很普通,中间是宽阔的船舱,头尾是甲板,能够纵容五十多名武婢。

船舱里面锅瓢碗盏、柴米油盐、木炭酱料、鱼竿鱼弩等物一应俱全。

船主已被禁卫控制,禁卫又租借几艘,远远跟随。

船只定锚,卫铉和胡太后来到前甲板的竹制“小拱门”之内就坐,胡太后兴致勃勃把一盅鱼饵洒入江中,然后拿起一根鱼竿,熟练的上好饲料,潇洒的将鱼钩甩入河里。忽然看到卫铉巍然不动,也没有拿竿的想法,问道:“你不会钓鱼吗?”

“会是会,可我是不会钓鱼的。”卫铉前世就算是在鱼儿密集的鱼塘里钓,也钓不上一条。久而久之,心里都有阴影了。故而连鱼竿都懒得拿。

胡太后大致明白了,好奇的问道:“你总共钓了多少条鱼?”

“一条都没有。”卫铉说道:“与钓鱼相比,我更喜欢直接买。”

胡太后忍笑道:“洛水一向禁止捕捞,只允许人们垂钓,而且每年放入大量鱼苗,这一段水域平时还会投下饵料喂鱼,所以这里有很多鱼。我刚刚洒下鱼饵,鱼儿一定聚拢而来,你也可以钓得上。”

卫铉呵呵一笑:“我不。”

胡太后喷笑出声。卫铉这得有多么的崩溃,才会这般倔强。

忽尔,胡太后的外鱼线猛的绷得紧紧的,她感受到手中力度,慢慢溜鱼,然后把一条重约四五斤的草鱼钓了上来。

胡太后伸手将鱼捉住,说道:“你看,是不是很简单?试试?”

“钓鱼是不可能钓鱼的。”卫铉回了一句,眼见胡太后要把草鱼扔进船边鱼篓,忙道:“别扔,我给你做顿全鱼宴。”

“好,我钓鱼,你下厨,分工明确。”胡太后更有兴致了,她继续垂钓,然后钓上一只大王八。

之后的半个多时辰之内,又就钓上十多条,其中既有鲤鱼、草鱼,也有翘嘴鲌、三角鲂。

期间,卫铉根据胡太后的成果,利用充足的火炉、炊具、佐料、时蔬,在宽阔的甲板之上做起了草鱼酿肉、王八小米粥、清蒸翘嘴鲌、红烧鲤鱼、水煮鱼片、蒜香油泼鱼片、豆腐鱼头汤、清炒豆芽。

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是熟了又好看。

此情此景之下,胡太后也不在意好不好吃。她闻着香气,也不钓鱼了,令武婢起锚缓行。然后在空旷的甲板之上,与卫铉冒着大雪吃了起来。

两人干掉一大皮囊、武婢携带的“百年般若汤”,醺醺然的胡太后不知为何,居然一边喝汤、一边流泪。

卫铉心中叹息一声,她此刻蜕下坚强外衣,平添了几分真性情。

将心比心去想,这个女人太不容易了:早年丧夫的她辛辛苦苦的把魏朝经营得蒸蒸日上,儿子却忽然联合外人将她囚禁六年之久。等她复出主持大局,努力让岌岌可危、内忧外患的魏朝有那么一丝起色,儿子又反复跳梁,拼命扯后腿……

一个女人做到这个地步,真的可敬又可怜。

至于私德这种东西,魏朝皇家什么时候有过?

胡太后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令武婢靠岸。就此分开。

卫铉明白天亮之后,她又会变成那个高高在上的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