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六家厂子的试点(1 / 1)

加入書籤

从那天起,李国强和华东汽车制造厂的全体技术人员,都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学习状态。

李国强将那份报告复印了多份,分发给厂里的技术骨干,并亲自组织学习小组,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进行研讨。

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他拿着报告,对照着厂里的实际情况,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如何将这些超前的理念和技术,与他们现有的生产条件相结合。

他遇到了很多困难。

报告中提到的许多材料,他们从未听说过,更别说生产了;

许多生产工艺,他们连设备都没有,更别说掌握了;

许多管理理念,更是颠覆了他们几十年来形成的固有思维。

但他没有退缩。

每当遇到瓶颈,他就会查阅资料,向省里的专家请教,甚至写信到上面,希望能得到更详细的指导。

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但为了国家的汽车工业,为了厂子的未来,他必须拼尽全力。

在李国强的带动下,整个华东汽车制造厂都动了起来。

技术人员们白天在车间里实践,晚上在办公室里学习,讨论声、争论声不绝于耳。

工人们也感受到了这股前所未有的干劲,他们看到厂长和工程师们为了技术而废寝忘食,也开始主动学习,积极改进自己的操作。

虽然目前他们还没有拿到具体的丰田技术图纸和详细资料,但仅仅是这份战略报告中所透露出的冰山一角,就已经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未来。

李国强每天都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

在四九城,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白杨作为办公室主任兼总工程师,每天都要参加各种会议,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审阅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报告。

他深知,要将脑海中那庞大的丰田技术体系,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引进,更是工业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变革。

他首先着手的是人才队伍的组建。

他向领导小组提出,要从全国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和现有汽车工厂中,选拔一批有潜力、有钻研精神的年轻技术骨干,集中进行培训。

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国家外汇,派遣优秀人才到国外学习先进经验。

在技术引进方面,白杨也提出了明确的策略。

他建议,初期可以先从丰田的经济型轿车和轻型商用车入手,这些车型技术相对成熟,市场需求量大,更容易实现快速量产和市场占有。

在消化吸收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再逐步向中高端车型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资金方面,拨款和娄氏贸易公司的资金支持为主。

在白杨的推动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各地符合条件的汽车制造厂,也陆续收到了来自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他们积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技术引进和改造。

华东汽车制造厂的李国强厂长,便是其中最积极响应的一位。

他每天都会向领导小组汇报学习进展,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他的热情和钻劲,也引起了白杨的注意。

白杨在审阅各地工厂的汇报材料时,特别留意了李国强的汇报。

他发现,李国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却非常强。

他的汇报中,常常能提出一些切中要害的问题,这让白杨感到欣慰。

他知道,像李国强这样,扎根基层、对技术充满热情的厂长,才是推动汽车工业发展的真正力量。

在一次领导小组的内部会议上,白杨提议,将华东汽车制造厂作为首批技术引进和改造的试点单位之一。

他的提议得到了领导小组的一致同意。

很快,一份关于华东汽车制造厂成为试点单位的通知,以及第一批详细的丰田经济型轿车技术资料,便通过机要渠道,送到了李国强的手中。

当李国强颤抖着双手,打开那个厚重的保密文件袋时,他的眼睛瞬间被里面的内容点亮了。

那是一张张精密的图纸,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关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等各个部件的技术参数。

这些资料,比他之前看到的战略报告,要具体、详尽无数倍!

他看到了丰田Corolla(花冠)的早期设计图,看到了精益生产模式在实际生产线上的应用细节,看到了质量管理体系中每一个环节的控制标准……

李国强的心脏狂跳不止,他甚至能感受到血液在血管里奔涌的声音。

他拿起一张关于发动机缸体材料的图纸,上面标注的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他皱着眉头,努力理解着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数据。

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他眼中却充满了求知的光芒。

他立刻召集了厂里所有的技术骨干和工程师,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分发下去。

“同志们!看!这就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先进技术!”李国强声音颤抖,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

技术人员们接过资料,一个个都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翻阅着。

当他们看到那些精密的图纸和详尽的数据时,办公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和赞叹。

“天呐!这发动机的设计,简直是艺术品!”

“这生产流程,太精妙了!每一步都考虑得如此周全!”

“这些材料……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

李国强看着他们兴奋而又带着几分茫然的表情,知道他们还需要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我知道,这些技术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是超前的。”李国强沉声说道,“但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从今天开始,我们所有人,都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些资料的学习和钻研中去!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

他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厂区地图,又指了指手中的图纸:“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这些图纸上的东西,变成我们厂里,变成我们自己生产的汽车!我们要让老百姓开上我们自己造的,性能优越,质量可靠的汽车!”

李国强的话,再次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接下来的日子里,华东汽车制造厂的办公室和车间里,几乎每天都灯火通明。

……

这份来自四九城的通知,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整个工厂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李国强和他的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啃着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资料。

然而,这份“独家”的信任,也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华东汽车制造厂被选定为首批技术引进和改造试点单位的消息,很快便在全国的汽车制造企业中不胫而走。

彼时,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汽车厂,从一汽、二汽这样的老牌劲旅,到地方上的小型农用车厂,无不翘首以盼着国家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下一步动作。

他们深知,一旦能够搭上这趟“技术引进”的快车,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前景,甚至是生死存亡。

一时间,各种打探消息的电话,如同雪片般飞向四九城。

领导小组的办公室电话几乎被打爆,白杨作为办公室主任,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各方的询问和“关心”。

那些电话里,有的是带着试探性的恭喜,有的是旁敲侧击地打听内幕,更有甚者,直接表达了强烈的“不解”和“不满”——为什么是华东汽车厂?

……

“老周啊,你可得替我们说句话啊!”

在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部长的办公室里,一位身材略显发福,头发已然花白的老厂长,正焦急地搓着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哀求。

他是东北某老牌汽车配件厂的厂长,与周部长是多年的老交情,也算是周部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

周部长放下手中的文件,示意秘书给老厂长倒杯茶,然后才缓缓开口:“老王,我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华东汽车厂的试点,是领导小组经过深思熟虑,综合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这可不是我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老王厂长端起茶杯,却无心品尝,他急切地说道:“周部长,您是知道的,我们厂子虽然是配件厂,但技术底子厚啊!我们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设备也不差,要是能拿到丰田的技术,哪怕只是发动机或者变速箱的图纸,我们也能很快消化吸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我们厂子离一汽近,将来配套也方便啊!”

周部长眉头微皱,他理解老王的心情。

作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的部长,他手底下管着全国大大小小的机械制造企业,自然希望他们都能发展壮大。

但这次汽车工业的改革,牵涉面太广,容不得半点马虎。

“老王,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周部长语气放缓了一些,“但这次的技术引进,不仅仅是给几张图纸那么简单。白杨同志提出的方案,是全方位的改造,包括生产工艺、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甚至是对现有思维的颠覆。”

“华东汽车厂之所以能成为首批试点,是因为他们在此前的学习和准备工作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钻研精神,尤其是李国强厂长,他的汇报材料,连白杨同志都赞不绝口。”

老王厂长听了,脸上闪过一丝不甘:“可……可我们也能做到啊!只要国家给机会,我们一定不比他们差!”

周部长叹了口气:“机会是有的,但不是凭着关系和资历就能拿到。白杨同志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看重的是实际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这次的试点,他亲自拍板,连我也不好插手。”

“你回去吧,好好准备,领导小组后续还会公布第二批、第三批的试点名单。到时候,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老王厂长见周部长态度坚决,知道再说什么也无济于事,只能悻悻地告辞。

他心里明白,这次的“关系牌”算是白打了。

类似这样的“求情”和“说项”,在四九城各个办公室里轮番上演。

而作为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总工程师的白杨,更是首当其冲。

这天下午,白杨正在办公室里审阅一份关于汽车材料国产化可行性的报告,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熟悉而又带着几分慈祥的声音。

“小杨啊,最近忙不忙啊?”

白杨一听,立刻站了起来,语气恭敬地说道:“老师!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我这边还好,没您老人家忙。”

电话那头,正是白杨读书时的恩师。

“我能有什么忙的。是有些老朋友,托我给你带个话。”

白杨心里一动,他知道老师一向不喜掺和这些事情,能让他亲自打电话,说明对方的背景和压力不小。

“老师您请说。”白杨语气平静,但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猜测。

“是这样的,这边一家老牌的汽车零部件厂,他们厂长找到我,希望我能替他们向你求个情,看看能不能争取到这次丰田技术引进的机会。他们说,他们厂子历史悠久,技术工人多,设备也还行……”

白杨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知道老师是在尽力转述,同时也在观察他的反应。

“老师,您也知道,这次的技术引进,是国家的大事,容不得半点私情。”白杨语气诚恳,但态度坚决,“我们领导小组在选择试点单位时,有一套严格的评估标准。”

“我们看重的是工厂的现有基础、技术人员的素质、管理层的开放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消化能力。”

“华东汽车厂之所以能成为第一批试点,正是因为他们在此前的准备工作中,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积极性和潜力。”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做得对,国家的事情,确实要公事公办。我也不希望你因为我这张老脸,就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老师,您言重了。”白杨连忙说道,“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您的教诲我时刻铭记。但正因为您教导我做人要正直,做事要严谨,我才更要坚持原则。”

“如果那家厂子真的有实力,有决心,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提交申请和汇报材料。”

“好,好!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我也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他们。看来,这次国家汽车工业的未来,交到你手上,我是彻底放心了。”

挂断电话,白杨轻轻地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老师虽然是替人说情,但更多的是在考验他。

而他的回答,显然让老师满意了。

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整个计划,是分批次、有步骤地对全国六家重点汽车制造厂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这六家厂子,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脊梁。

现在,华东汽车制造厂的试点消息传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所有人都清楚,汽车这东西,一旦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实现自主生产,那将是何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意味着数以亿计的外汇节省,意味着无数就业岗位的创造,更意味着一个工业实力的飞跃。

因此,每一个汽车厂,无论是整车厂还是零部件厂,都对这六个宝贵的试点名额虎视眈眈,眼红不已。

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引进,更是一张通往未来的“入场券”,一张能够让企业在未来几十年里立于不败之地的“金字招牌”。

各种明里暗里的竞争,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展开,而白杨,这个年仅二十九岁的年轻人,却成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核心的“裁判”和“目标”。

他坐在办公桌前,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心中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原则。

“六家厂子……”白杨轻声自语,指尖轻轻敲打着桌面。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公平、效率、未来

几天后,领导小组召开了例行会议。

除了白杨,还有石振宏、祁部长、周部长、刘有材、第五机部赵启民、化学工业部苏国立等核心成员悉数到场。

会议的议题之一,便是讨论第二批试点工厂的遴选标准和初步名单。

“各位领导,华东汽车制造厂的试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从目前收到的汇报来看,进展非常顺利,李国强厂长和他们的技术团队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热情。”白杨首先向大家汇报了华东汽车厂的情况,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赞许。

石振宏副部长点了点头。

“白杨同志的工作卓有成效,华东汽车厂的进展也令人欣慰。”周部长也附和道,“不过,最近部里也收到不少来自其他厂子的反映,大家都对这次技术引进抱有极大的热情,也希望能争取到机会。”

刘有材也开口说道:“是啊,白杨同志,我们部里也有几家厂子,技术实力不弱,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

白杨理解大家的顾虑和压力,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领导,我非常理解各厂子的热情。这说明大家对国家汽车工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我们这次的技术引进,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拿到图纸那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真正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工厂。”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在第二批试点工厂的遴选上,我建议我们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除了工厂的现有基础和技术实力外,我们更要考察他们的管理团队是否具有开放的思维,是否能够接受新的管理理念;”

“他们的技术人员是否具有钻研精神,是否能够克服困难,自主学习。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区域布局和产业配套的合理性。”

祁部长扶了扶眼镜,沉思片刻后说道:“白杨同志的考虑很全面。资金方面,我们和娄氏贸易公司会全力支持。但资源的投入必须精准高效,不能浪费。所以,遴选标准确实要严格。”

赵启民和苏国立也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深知技术引进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明白不能仅仅依靠分配资源。

“白杨同志,你有没有初步的名单?”石振宏副部长问道。

白杨点点头,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说道:“我这里有一份初步的考察名单,是根据各厂子提交的汇报材料和我们前期派出的调研组的反馈整理出来的。”

“其中包括了来自东北、华北、中南等不同区域的几家重点汽车制造厂和零部件厂。我建议,接下来我们可以组织专家组,对这些工厂进行更深入的实地考察,并要求他们提交更详细的技术改造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