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舅子酒席(1 / 1)
等余坤安他们吃完饭,王母便开始一样一样细细翻看女儿女婿带来的礼物。边看,她脸上笑意也愈来愈浓。
等她从那最大的麻袋里掏出那床厚实柔软、印着大红牡丹花、包装完好的毛毯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她顿时“哎哟”一声,声音中又惊又喜。
“我的老天!怎么还带床毛毯来!这花色真好看,就跟真牡丹似的,喜庆得很!哎呦,这……这得花多少钱呀……这也太破费喽!你们呀,真是实心眼儿!”
余坤安笑着走上前解释:“娘,清林结婚是大事,一辈子就这么一回。一床毛毯不算哪样,就是我们当姐姐姐夫的一点心意。”
说着,他又指了指另一个包裹:“娘,这包里头还有一坛杨梅酒,是我阿奶上个月才亲手泡的,就是时间还短点儿,再等个把月味道就更醇了,保证你喝了还想喝。”
“另外那些烟跟酒,是顺便捎给我爹的,爹平时干活辛苦,喝点解解乏,也当是我们尽尽孝心。”
王父王母听着女婿这番周到实在的话,再看着眼前这些实打实的礼物,心里头又暖又妥帖。
这可不光是代表闺女一家的孝顺,更说明闺女一家日子过得好,过得宽裕,手里有闲钱,这才有底气准备这么丰厚的礼物。
老两口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连皱纹里都漾着欣慰和满足。
那边,王清丽和两个孩子自然成了王清雪几个姐妹的团宠,被她们热热闹闹地围着照顾。
余坤安这边闲着,跟着王清林兄弟俩去新房转转。
他一边走一边仔细打量着新房的布置,时不时还提出一些自己的小建议,顺便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到了下午些时候,阳光变得柔和起来,王家请的帮厨乡邻也陆续到了。
农村办酒席就是这样,请的都是左邻右舍或是亲戚里头手艺好的汉子媳妇来掌勺,再喊几个手脚麻利的小媳妇过来帮忙。
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人材到齐,院子里就忙活开了,垒土灶的垒土灶,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大家都在为明天的酒席做准备,有说有笑的,院子里一片和谐热闹。
余坤安也没闲着,跟着王清林他们布置新房、搬家具、贴喜字,挂大红灯笼……
中途还有余文源、余文洲两个小家伙,像两只欢快的小鸟,时不时端着外面做好的熟食跑过来投喂他们。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公鸡就打鸣了,整个村子渐渐从沉寂中苏醒过来,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人声也渐渐多了起来。
余坤安一听鸡叫就醒了,他打着哈欠坐起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还没等他完全清醒过来,屋子外面就多了一些说话声,
昨晚他是和王清林兄弟俩一起睡的。
王清林婚前紧张,硬是拉着他絮絮叨叨聊到大半夜。
他一会儿担心婚礼上出什么差错闹出笑话,一会儿又憧憬着婚后的生活,把余坤安的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这会儿余坤安还困得上下眼皮打架。
而王清林这个睡得比他还晚的,反倒精神十足。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新衣裳,脚蹬新皮鞋,整个人挺拔精神,俨然是个俊朗的新郎官。
走出房间,只见王父王母早已穿戴整齐,也都是难得的穿上了新衣服。
他们满脸喜气洋洋,是从心底透出来的高兴。
一家子和前来帮忙的乡邻们吃过早饭。
由于新郎新娘同属一村,两家就隔十来分钟的路程,众人便不慌不忙,先在家吃了早饭才启程接亲。
余坤安按王父交代的吉时点响鞭炮,接亲队伍就热热闹闹地出发了。
余坤安没跟着去,留在院子里帮忙摆弄桌凳,这些都是从左右邻舍借来的。
婚嫁喜事,大家都爱凑热闹。
一群人簇拥着王清林出门,没过多久,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就又响回来了。
余坤安等人站在院门口,只见王清林特意借来一辆自行车,载着羞涩的新媳妇宋彩凤回来了。
新娘子面带红晕,身后跟着的是抬嫁妆的队伍,家具、衣物逐一搬进院中。
看热闹的人一路跟着从新娘家到新郎家,嘴里不停夸赞新人登对。
余坤安端了个托盘,上面堆着花生瓜子水果糖,见人就抓一把,引得村里一群娃娃围着他转。
院门口还专门请了记账的先生,这时候行情普遍是五毛一块的礼金。
大家随了礼,就陆陆续续找位置坐下。
除了主桌特意留给至亲,其他桌并没太多讲究,随便坐就是。
等新婚夫妻敬酒敬茶仪式结束,王母端来提前煮好的糖水蛋,一人两个。
周围吉祥话不断,里里外外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说话声都得比平时高几分才听得清。
又一阵鞭炮响过,正式开席。
余坤安没跟王清丽坐一桌,而是和几个刚认识的年轻人凑了一桌。
农村干活出力多,酒席上的饭菜也实在。
提前一天就已经杀猪宰鱼了,还有蒸熟的八宝饭。
王父他们村有很多的竹林,每到冬天到来年春天清明时节都是产笋的季节,所以竹笋特别多。相应的酒席上竹笋少不了。
这会儿虽然没有新鲜的竹笋,但笋干泡发切丝,和肉丝一炒,香得很。还有酸菜炒猪肉,酸香开胃;凉菜也摆了满满一盘,猪心、猪肝、皮蛋样样有。
各种饭菜都是以饱腹为主。
余坤安本来不饿的,但是这会闻着饭菜香,顿时口腹之欲就来了,闻着饭菜香,筷子便停不下来。
虽然现在家里也不缺这些吃的,但酒席上的饭菜就是格外香。
他们这一桌子的年轻人年纪相仿,饭菜吃到半饱的时候就开始喝酒。
这种大喜的日子,再加上有在家偷偷练酒量,余坤安今天毫不怯场,来者不拒,谁敬都喝。
等酒席快结束时,王清丽就找了过来。
眼看他脸和脖子都红成一片,她先跟桌上其他人打了个招呼,才低声问余坤安:“你这是喝了多少酒?”
“呵呵,媳妇儿,没喝多少!别担心,我没醉!”余坤安端着酒杯就往她眼前递。
旁边几个年轻人也笑:“清丽姐,我们才喝了几杯嘛,不碍事的!”
他们是都是头一回和余坤安喝酒,看他没喝几口就上脸,却来者不拒,还以为他只是容易红脸,酒量应该还行。
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别人不了解,可王清丽对自家男人的酒量那可是清清楚楚的,一看就知道他这是要面子强撑着。
她哭笑不得,还得给他留面子:“你们先吃,我找他说点事。”
说完就拉了拉余坤安,示意他跟自己走。
余坤安这会儿格外听话,媳妇一说有事,立马放下酒杯,扶着她的胳膊乖乖跟着走。
一进屋就原形毕露,望着王清丽开始傻笑,还从兜里摸出颗糖,剥了塞进她嘴里:“媳妇儿,吃喜糖!”
王清丽含着糖,看他醉眼朦胧的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你在床上躺会儿,我去给你倒杯水。”
余坤安却一把拉住她的手:“媳妇儿,我现在可能喝了,没醉!我还能喝,干趴他们!”
“是是是,你酒量最好了,没醉没醉。”王清丽看着死不承认的某人,只能顺着他说。
这时王母端了杯蜂蜜水进来,“清丽,安子是不是喝多了?快把这个给他喝掉,不然等会儿难受!”
余坤安半醒不醒,看见丈母娘还晓得喊一声“娘~”,接着被王清丽喂了蜂蜜水,就躺床上安安稳稳睡着了。
王母看着女婿这模样,也觉得好笑。
平时看余坤安沉稳了不少,喝了酒也不闹不疯,就安静睡觉,这酒品算是很难得了。
乡下地方多的是几杯酒下肚就发疯打人、胡言乱语的酒疯子,像余坤安这样不贪酒、顾家、对媳妇好,对她们娘家人也礼数周到的,她是越看越满意。
其实王父王母老两口之前没少担心,嘴上劝王清丽‘男人成熟得晚’,但是眼看余坤安变好了,又怕只是一时兴起。
王清丽身为家中的长女,从小懂事不争。她不仅主动分担家务,悉心照料弟弟妹妹,更是不争不抢、温婉如水的性格,说好听点是性情温婉,说难听的话就是她是那种即便心中有苦,也选择默默咽下,独自承担的类型。
然而,这一次闺女一家回来,王母在一旁也仔细观察了一番,却也不难察觉出诸多变化。
女婿并未回归以往的老样子,从细节就看得出他是真心对家人好。
自家闺女更是变化很大,身形圆润了很多,虽然有怀着孩子的原因,但是脸上洋溢着那温暖如春、和煦可人的笑容骗不了人,一眼望去,便知她如今的日子定是过得滋润又舒心。
王母在屋里跟王清丽说了会儿话,就又出去张罗了。
他们家正在举办喜宴,身为主家人,需得里里外外都照料得妥妥帖帖,片刻不得离人。
屋外热闹未散,屋内一片安静温馨。
余坤安这一觉,直接睡到了下午的宾客答谢宴都没醒。
下午,宴席结束了。大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主动帮忙,把吃剩下的菜都收拾好,接着又把用过的碗筷、桌椅洗得干干净净,再挨个送回邻居家里。
王清丽也跟着手脚麻利地帮忙收拾完碗筷,待院子里的人渐渐散去,热闹的氛围如退潮般消散,她才又转身走进屋里,去看余坤安。
屋内光线昏暗,余坤安还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鼾声均匀地响着。
王清丽看着他这副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轻轻伸出手推了推他,轻声唤道:“阿安,起来吃点东西再睡,空着肚子睡觉不好。”
余坤安在睡梦中被唤醒,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着已经暗下来的屋子,一时有些恍惚,分不清此刻是何时。
他下意识地唤道:“媳妇儿?”
王清丽笑着应道:“醒了呀,你都睡了一下午了,先起来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不然胃该难受了。”
余坤安打了个哈欠,应道:“好!~”
王清丽关切地问:“身上还有哪里难受不?中午喝了那么多酒。”
余坤安坐起身来,拍了拍胸脯,说:“没有,都好好的!”
余坤安起床后,出门来到堂屋,刚一露面,就看见王清年正冲他挤眉弄眼地坏笑。
王清年打趣道:“姐夫,你中午是不是喝醉了!”
余坤安笑道:“呵呵,我一高兴就喝多了!”
王清年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姐夫,今晚你还想不想喝酒,我陪你整两杯……”
王清年话还没说完,就被王母一个爆栗敲在脑袋上。
王母佯装生气道:“你姐夫才起来,饭都还没吃,喝什么喝,我看是你自己想喝酒了吧!”
王清年揉了揉被拍疼的脑袋,委委屈屈地说:“我不是,我就是想陪姐夫喝。”
他毕竟还是个半大小子,平时爹娘管得严,不能痛痛快快地喝酒。
这会儿想着自家大哥结婚,爹娘管得松些,便想着能蹭几杯过瘾。
这时,余文洲坐在王清年怀里,奶声奶气地说:“小舅舅,酒不好喝,辣辣的,我阿爹不喜欢喝酒!”
王清年被这小家伙逗乐了,笑着说:“哟,你个小家伙,还懂酒不好喝啦!”
余文源在一旁也不甘示弱,大声说道:“小舅舅,我们不是三岁小孩子,我们是喝过酒的!”
童言童语逗得满屋大人哈哈大笑。
王母笑着说道:“哎呦喂,我们阿源怎么这么可爱啊~”
两小子也不知道大人们在笑啥,看着大家开心,也跟着傻乐呵,那模样别提多招人喜欢了。
“阿爹,大舅舅、大舅母给我们红包了!”
“哎哟,那你们两个有没有和舅舅舅母说谢谢啊?”
“说了!”
“还说什么了?”
“我们说,祝舅舅、舅母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两个小家伙还记得昨晚教的吉祥话。
“哎哟,我的乖孙孙,真是外婆的小机灵!让你大舅舅再给你们一个大红包好不好!”王母把两个小家伙搂怀里舍不得放开。
新媳妇宋彩凤原本还有些新妇的羞涩,大家围着孩子说笑逗趣,气氛也渐渐轻松下来。她抿嘴笑着,眼角眉梢都是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