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人皇(1 / 1)

加入書籤

神农诞生之日,烈山氏部落的谷地突然冒出九眼温泉,泉水中浮着九株稻穗,每粒谷粒都饱满如珠。

他自幼便对草木有着天生的亲和力,三岁时便能说出山间百草的名字,七岁时跟着部落巫祝辨识药材,往往一语中的,连巫祝都自愧不如。

那时人族虽有鱼网捕鱼、八卦测天,却常因误食毒草而丧命,寒冬腊月更是颗粒无收。

神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日,他望着部落周围枯黄的土地,突然指着一株野生谷子道:“此物能吃,若能耕种,冬日便不愁饥寒。”

族人们半信半疑,他便亲自刨土、播种、浇水,日夜守在田边。三个月后,金黄的谷穗压弯了枝头,神农捧着沉甸甸的谷子,在田埂上放声大笑,笑声惊动了方圆百里的生灵——这便是洪荒农耕的开端。

为了让族人分辨可食草木,神农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亲尝百草。

他背着藤编药篓,带着赭石记录,踏上了遍历山川的路途。

在秦岭深处,他尝到一株赤色小草,顿时腹痛如绞,口吐鲜血,幸得身边灵猴献来解毒的猕猴桃,才捡回一条性命——后来这草被命名为“断肠草”。

在云梦泽畔,他尝到一片锯齿状的叶子,汁液苦涩却能止泻,便取名“马齿苋”。

他曾一日之内中毒七十余次,最长一次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后第一句话仍是让随从记录下草药的药性。

三年间,神农的足迹遍布洪荒大地,药篓里的赭石记录写满了厚厚三卷:哪些草能止血,哪些根能退烧,哪些花能安神,哪些果能充饥。

他还发明了耒、耜、犁等农具,教族人翻土、施肥、灌溉,让人族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渐渐走向定居农耕。部落的粮仓堆满了谷物,人们脸上的饥色被笑容取代,连新生儿的哭声都比往日响亮了许多。

更令人称道的是,神农发明了“市”——他规定每逢日中,各部落的人都可带着自己的物产来到指定地点交换,用兽皮换谷物,用陶器换药材。

最初人们常因交换不均而争执,神农便立下规矩:“以物易物,等价交换,欺小夺少者,逐出市集。”

渐渐地,市集成了人族交流的中心,不仅交换物资,还传播消息、交流技艺,人族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当神农将最后一味草药记录在赭石上时,洪荒天地再次降下祥瑞。

大地震动,五谷丰登,无数药草同时开花,散发出治愈万物的清香。天道之眼再次显现,这一次,眼中流淌的不再是金光,而是象征大地的黄芒。

“神农氏,教民耕种,尝百草疗疾,立市集通有无,功绩昭然,册封为人族地皇,与世居火云洞,共享人族香火。”

黄芒落下,神农的身躯被一层土黄色的光晕笼罩,手中的赭石记录化作一本厚重的《神农本草经》,悬浮在火云洞内。

他脚下的土地隆起,与伏羲的居所相连,形成两座相邻的洞府,洞前长出一片稻田,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象征着农耕的繁荣。

女娲再次亲临,送上一柄“神农鼎”,能炼化百草,提纯药性;三清与西方二圣也各有赏赐,或为农具加持,或为药经注解。

神农站在火云洞前,望着下方忙碌耕种的人族,心中充满了欣慰。

然而,当天地祥和、人族兴旺之时,神农却陷入了烦恼。

他年事已高,需选定一位继承人,可族中有两位天骄都极为出色,让他难以抉择。

一位是轩辕,居于轩辕之丘,他不仅精通农耕,更擅长制作兵器,曾发明指南车,在迷雾中为部落指引方向。

他为人宽厚,团结邻邦,将多个分散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强大的联盟。

他还教族人养蚕缫丝,制作衣裳,让人族告别了衣不蔽体的时代。

另一位是蚩尤,居于九黎之地,他勇猛善战,曾带领族人抵御妖族残部的侵袭,保卫了人族的家园。他懂得冶金之术,能铸造锋利的铜器,大大提高了人族的战斗力。

他部落的族人个个彪悍,生产力也极为旺盛,尤其是在狩猎和采集方面,无人能及。两人都有过人之处,都深得部分族人的拥戴。

神农为此彻夜难眠,他召来两位天骄,又召集各族首领,在火云洞前商议。

“人族要想继续壮大,离不开一位强有力的共主。”

神农看着轩辕和蚩尤,声音苍老却有力,“你们二人皆是人族俊杰,我难以抉择。今日便定下规矩,你们各展所长,凭自己的本事争夺人皇之位。”

轩辕闻言,沉稳地拱手道:“愿听地皇安排,我定以人族福祉为重。”

蚩尤则朗声道:“好!我蚩尤光明磊落,定不会输给任何人!”

消息传开,整个人族都沸腾了。轩辕部落的人们加紧耕种,冶炼兵器,制作衣裳,展示着他们的农耕与工艺之强;蚩尤部落的人们则加紧狩猎,操练阵法,铸造铜器,彰显着他们的勇猛与战力之盛。

一时间,人族各地金鼓之声不绝于耳。田野里,是耕种的号子声;作坊里,是打铁的铿锵声;校场上,是操练的呐喊声。

各族首领和百姓们也纷纷站队,支持轩辕的人赞美他的宽厚与智慧,支持蚩尤的人敬佩他的勇猛与果敢。

火云洞前,神农望着下方热闹而有序的景象,捋着胡须微微点头。

他知道,无论最终是谁胜出,只要是为了人族的繁荣,便是最好的结果。而这场争夺,也必将推动人族迈向新的辉煌。

神农宣布让轩辕与蚩尤凭本事争夺人皇之位的第三年,一场决定人族命运的大战在涿鹿之野拉开序幕。

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身着青铜铠甲,手持铜制戈矛,八十一位兄弟个个身高丈余,铜头铁额,能吞沙石。

开战之初,蚩尤请来风伯雨师,霎时间涿鹿上空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轩辕的军队在泥泞中寸步难行。

蚩尤趁机率军冲杀,铜器碰撞的铿锵声与士兵的呐喊声震彻山谷,轩辕的部落联盟损失惨重。

轩辕并未慌乱,他登上指南车,在风雨中稳住阵脚。

这辆由他亲手设计的车子,无论风雨如何肆虐,车身上的木人始终指向南方,为军队指引方向。

他一面派士兵挖掘沟渠疏导雨水,一面召来应龙蓄水反击。

应龙张开巨口,喷出的水流虽不及雨师凶猛,却精准地淹没了蚩尤军队的侧翼,为轩辕争取了喘息之机。

决战之日,蚩尤祭出最后的杀招——他化作一团黑雾,让九黎部落的士兵在雾中隐形冲杀。

轩辕的军队顿时陷入混乱,连最勇猛的战将都分不清敌我。危急关头,轩辕望着天空中旋转的北斗七星,突然灵光一闪,令士兵推出他早已备好的“司南车”。

车顶上的磁石勺在机关带动下转动,始终指向黑雾最浓郁的方向。

“瞄准磁勺所指,放箭!”轩辕一声令下,上万支涂了草药毒液的箭矢破空而去,黑雾中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九黎士兵的隐形术被破。

更关键的是,轩辕早已派人寻访到女神旱魃。

旱魃一现身,周身散发出的灼热气息瞬间蒸干了雨水,驱散了黑雾。

阳光重新照耀涿鹿之野,露出九黎士兵疲惫的面容——他们久居南方潮湿之地,哪里经得起这般酷热,手中的铜器都变得滚烫。

轩辕抓住时机,亲率骑兵冲锋,他手中的轩辕剑(由昆吾山赤金打造)划破长空,一剑斩落蚩尤的青铜头盔。

蚩尤见大势已去,怒吼着冲向轩辕,却被轩辕布下的“八阵图”困住。

这阵法脱胎于伏羲八卦,乾位布盾兵,坤位设弓箭手,坎位掘陷阱,离位放烟火,蚩尤左冲右突,始终无法突破。

当轩辕的剑抵住他咽喉时,这位九黎首领突然仰天大笑:“我败于智谋,非战力!人族若要兴旺,需融我九黎冶金之术!”

轩辕点头应诺,蚩尤便掷出手中的铜斧,以示臣服。战后,轩辕在涿鹿之野召集各族首领,神农亲将人皇冠冕戴在他头上。

天道之眼第三次显现,降下玄黄二色的功德金光:“轩辕氏,败蚩尤而定九州,合部落而兴人族,册封为人族泰皇,与伏羲、神农共居火云洞,享万代香火。”

成为人皇的轩辕,开启了人族史上最辉煌的治世时代。

他命仓颉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仓颉观鸟兽足迹、星辰轨迹,三年间造出三千个字,当第一个“人”字刻在龟甲上时,天降谷雨,百鸟衔来竹简庆贺。

他教族人建造宫殿房屋,取代了简陋的洞穴,还制定了天文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指导农耕时序。

在民生方面,轩辕的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用蚕丝织出轻薄的绸缎,让人族穿上了真正的衣裳;他命隶首发明算数,制定度量衡,让人族的交易更加公平;他还让人根据草木金石的特性,制作出最早的医药方剂,弥补了神农本草的不足。

为了巩固人族疆域,轩辕将天下分为九州,设官员治理,还制定了刑法,规范族人行为。

他亲自巡视四方,将先进的农耕、纺织、冶金技术传遍九州,让原本分散的部落真正融合成一个整体。

晚年时,他采首山之铜,在荆山铸造九鼎,象征九州一统,九鼎上刻满了各地的山川草木、奇珍异兽,成为人族团结的象征。

火云洞内,三皇神像并立:伏羲持八卦定乾坤,神农握稻穗育民生,轩辕执剑守九州。

他们的目光一同望向洪荒大地,看着人族在他们的庇佑下繁衍生息,从蒙昧走向文明。而轩辕战蚩尤的故事,也化作人族血脉中的坚韧与智慧,流传千古。

幽冥地府的轮回殿内,后土娘娘正以元神之力梳理着万千魂灵的轮回轨迹。

十二品功德金莲在她座下缓缓旋转,莲光所及之处,那些躁动的阴魂渐渐平静。

涿鹿之战的胜负尘埃落定的刹那,金莲突然剧烈震颤,轮回殿内的幽冥河水掀起黑色巨浪。

后土指尖凝聚的轮回符文骤然崩碎,她猛地抬头,望向洪荒大地的方向——那里传来一股熟悉的巫族气息正在溃散,带着不甘与决绝。

“蚩尤...”后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挥手间,一面水镜在身前浮现,镜中映出蚩尤掷出铜斧、俯首称臣的画面。

当看到蚩尤脖颈间那道属于轩辕剑的血痕时,她周身的幽冥寒气瞬间暴涨,轮回殿的石柱上凝结出层层白霜。

“糊涂!”后土一掌拍在身前的石案上,案上的轮回簿被震得哗哗作响。

“我巫族的血性,岂能向人族臣服!”

她想起巫妖大战时,十二祖巫率亿万巫族儿女浴血奋战的场景,想起刑天断首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悲壮,眼中渐渐浮起泪光。

蚩尤在人族九黎之地重振巫族余脉,以铜头铁额之躯抵御洪荒凶兽,本是巫族复兴的希望。

可如今,这希望竟败在了人族手中——那个由女娲捏土造出来的、曾被巫族视作蝼蚁的种族。

“没想到...没想到巫族竟会再败一次...”

后土的声音低沉而悲哀,指尖无意识地抚摸着座下金莲的花瓣。

这朵因化轮回而得的功德金莲,此刻却像是在嘲笑她的无力——她能定轮回、安亡魂,却护不住巫族最后的火种。

水镜中,轩辕正在接受各族朝拜,人皇冠冕的金光刺得她眼睛生疼。

她看到九黎部落的巫族子弟被编入人族联盟,看到他们放下铜戈、拿起耒耜,看到他们身上的巫族气息在人族的生活中渐渐淡化。

“罢了...”后土缓缓闭上眼,水镜化作点点墨光消散在空气中。

她知道,巫族的时代已经过去,强行干预只会让残存的族人遭受更大的苦难。

可心头那股悲哀却挥之不去,像是有一把钝刀在反复切割。

轮回殿外,十殿阎罗感受到后土的悲恸,纷纷噤声不敢言语。

幽冥地府的阴风呜咽着,像是在为巫族的再次失利哀悼。

后土望着殿外无尽的黑暗,轻轻叹了口气——或许从她化轮回的那一刻起,巫族的命运就已注定,只是她始终不愿相信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