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158人家哪里是肉菜啦分明是爱情菜(1 / 1)
出镜人士一大堆,张锦轩、高韦光却是全场最靓的两个仔,被郑大师、宋哥他们簇拥在C位上。
张锦轩对着镜头说道:“大家好,这里是由广源食品独家赞助拍摄的第十期锅包肉的做菜现场。我和美食品鉴员兼蹩脚向导高韦光光哥,来到了位于文政街的老厨家民间菜馆。托他的福,我们秘密潜入任务失败了,我们被捕了。”
“哈哈。”
高韦光、郑大师他们纷纷大笑。
“我身边这位是老厨家第四代传人,中国烹饪大师,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大师,锅包肉这道菜就是郑大师曾祖父创造的菜式。郑大师,跟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郑大师冲着镜头挥挥手,声音洪亮地说道:“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老厨家……”
“这位是哈尔滨著名文史研究专家宋老师……”
宋哥摆摆手:“文史研究我不著名,研究美食最拿手,一双手捧了无数老菜谱,一张嘴开口就是哈尔滨味道。”
张锦轩打趣道:“那您得尝尝其他地方的菜品好好清清口气了。”
“哈哈。”
几人再次哄笑。
“这四位是郑大师的高徒……”
把六人简单介绍一遍,张锦轩说道:“在做锅包肉之前呢,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道美食的起源,食其味,知其所以然。郑哥,宋哥,您二位谁来给观众朋友们说说?”
宋哥谦让道:“讲锅包肉,没人比郑大师更合适了。郑大师,你来吧。”
“谢谢宋老师和小张。”郑大师道谢一声,绘声绘色地讲起锅包肉的创菜历史:“锅包肉其实是一道爱情菜,它是我太爷爷郑兴文大师特意为太奶奶创制的一道菜品,原身是焦熘肉片。”
“我太奶奶是个俄罗斯人,当年她爱吃焦熘肉片,但又不爱它的咸鲜口味,太爷爷就按照太奶奶的口味,把焦熘肉片改成酸甜味。”
“哈尔滨是座移民城市,当年在这里定居的外国人非常多,外国人喜欢酸甜味,太爷爷为太奶奶做的菜推出后大受欢迎。为了区别两种菜,我太爷爷就把新菜叫做‘锅爆肉’。”
“洋人点菜时对‘锅爆肉’的‘爆’字,发不准音,读成‘包’了,久而久之,锅爆肉就变成锅包肉了。”
“太浪漫了。”高韦光有感而发道。
张锦轩笑道:“世上浪漫的事情又多了一件,如果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正在减肥,请记得给他或者她做一道锅包肉。这绝对是一道既浪漫又美味的热量炸弹菜,另一半含着泪也得吃下去。”
高韦光乐道:“锦轩,你太损了。”
“好啦,咱们闲话不多说,厨师递盐巴—言归正传。”张锦轩抬手向观众展示面前的食材、配料、调味品,“郑大师他们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里脊肉、土豆淀粉,大豆油,香油,葱姜蒜香菜,胡萝卜,白醋,白糖,米醋,味精,老抽,食盐。”
宋哥插话道:“小张今天是要做本色本味的老味道锅包肉啊。”
“宋哥慧眼。”
宋哥神采奕奕地科普道:“现在的锅包肉有很多流派,哈尔滨这边大酸大甜本色本味的老味道锅包肉,辽宁那边放橙汁的叫黄汁锅包肉,放番茄酱的叫红汁锅包肉,内蒙赤峰地区放酱油的咸口锅包肉,延边地区不放葱姜纯肉片挂糖醋汁,还有其他放水果、放罐头的做法。郑大师,好像令曾祖做锅包肉一开始也放水果?”
郑大师点头道:“最早的做法是把配料葱姜蒜换成水果,1922年我爷爷建议把水果改回胡萝卜丝、葱姜丝、蒜片和香菜,并且保留了酸甜味,一直延续至今。”
张锦轩拿起土豆淀粉,边往小盆里倒,边冲高韦光问道:“光哥,身边一堆厨艺大拿看着,你紧张吗?是不是汗流浃背了老铁?”
“挺紧张的,感觉跟高考一样,周围围着一堆监考老师,头上都开始冒汗了。”
“最绝地是,监考老师还是出题人,今天咱俩要是翻车就丢大脸了。”
高韦光笑容阳光,乐观道:“我不怕,反正丢人的是你。”
“你要这样说,那咱们只能互相伤害了。”张锦轩扭头说道:“郑哥,宋哥,光哥有一颗做厨师的心,想学一学锅包肉这道菜,麻烦您二位提点提点他。”
“好啊。”宋哥兴致勃勃道:“小高,我教你做。”
高韦光:“……”
郑大师卷起袖子,“小高,做锅包肉不难,我一步一步教你做,你肯定能学会。”
把郑大师、宋哥安排去教高韦光,作为解说和张锦轩的对照组,这样三人都有镜头,也能让观众有更直观的认识。
张锦轩则和四位郑氏高徒交流更专业的东西。
所以这一期的专业氛围十分浓厚。
土豆淀粉用水泡透沉淀,里脊肉改刀成六七毫米厚的十八片肉片,腌制后改刀配料,调制糖醋汁,肉片挂糊过油,多次复炸,最后卧汁调味。
最后这一步,张锦轩重新换了口锅做。
宋哥眼睛一亮,赞道:“小张做菜很讲究啊,技法特别板正,相当有老派厨师的风格。”
郑大师趁机提点四个徒弟,“原来那口锅里炸了锅包肉,有淀粉残渣,如果继续用这口锅爆香料头,做出来的锅包肉有黑星,影响品相和卖相。”
停顿了一下,他好奇地问道:“小张,你的厨艺是跟谁学的?”
“百家艺,在网上找了一些烹饪大师名厨的做菜视频跟着学,刀功、勺工这些基本靠自己练,没别的捷径能走。”
“天才啊。”
张锦轩努努嘴:“郑哥,天才是你这四位高徒。”
“他们四个确实有天分,但做菜水平、技艺和你没法比,你做菜已经很有想法很有章法了,这道锅包肉做的非常地道,闻闻味道就知道差不了。”
“要出锅了。”
宋哥真挺厉害,眼力过人,反应比郑哥和四个厨师还快,先一步摆好盘子,等着盛装锅包肉。
张锦轩端着炒锅快速离开灶头,把做好的锅包肉装盘。
郑大师等人纷纷围拢过来,顿觉一股白醋的酸味儿冲鼻而来,还没吃就感觉口腔里开始泛酸了。
“这是盘有精髓有灵魂的锅包肉。”宋哥如是说道。
面糊炸得金黄,挂上糖醋汁,搭配着胡萝卜丝、葱姜丝、香菜梗,颜色分明,衬得锅包肉金黄明亮,让人食指大动。
宋哥用筷子夹起一块锅包肉,微微用力,面糊顿时发出细微但分明的咔嚓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