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要犯逃脱,悬赏三千两,上班时间打瞌睡,下班时间赌博(1 / 1)

加入書籤

看到这一幕。

古人们纷纷驻足围观。议论纷纷。

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

竟让二百余人闯入紫禁城。实在是令人咂舌。有人不禁感慨。

这皇城防卫竟如此松懈。当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瞧瞧那些个当差的。

一个个平日里趾高气扬。

到了关键时刻却是这般模样。

街边茶馆里的食客们你一言我一语。不少人暗自摇头。

老百姓们私下议论。这皇城里的兵将。

怕是都养了一身的闲气啊!

“可不是嘛,连个把门的都不见人影,这哪里是皇城根底下啊!”“诸位可知那些个当差的往日里多威风?谁料今日却是这般模样。”街坊们不由得捧腹大笑。

“这些个官老爷们,平日里耀武扬威,真遇上事儿了,倒是比兔子跑得还快。”“这朝廷的将军们,怎地连二百来号人都对付不了?想来是日子过得太安逸了。”这朝廷的兵将。

真真是让人寒心。

【最为亮眼的就是皇长子绵宁,也就是日后的道光帝。】

【面对天理教的进攻以及宫廷内卫的失守,绵宁拿起火铳亲自率队前往城墙督战,击毙两人。】

【随后下令封锁宫门防止天理教徒里应外合,并指挥京外军队进城平叛。】【事后嘉庆感慨,汉、唐、宋、明未有之事竟出大清朝啊。】

【区区两百神棍在帝国京师搅了个天翻地覆,已经是滑天下之大稽了,然而满清的黑色幽默并没有到底为止。】

【在镇压了天理教起义之后,嘉庆惊讶的发现,参与攻打紫禁城的天理教重要骨干跑了,全身而退。】

【发现惊喜之后嘉庆连发几十道谕旨下令捉拿,并将悬赏金额提到了三千两,相当于县令66年的工资啊。】

【然而直到嘉庆驾崩,这人都没找到。】

【等到嘉庆二十五年,满清官僚体系又给嘉庆上了一课。】

【那年嘉庆爷去皇陵祭祖,按照惯例相关筹备需要各部行印,等到笔帖传到兵部时大家才发现兵部大印丢了。】

【正在祭祖路上的嘉庆得知消息后,像猫见了耗子似的蹦高炸毛了。】

【他当即免掉了兵部满汉尚书以及左右侍郎,并下令严查,经过满清诸工的“不~,屑”努力,事情经过终于水落石出。】

一—“哈哈哈猫见黄瓜笑死我了”一—“道光爷年轻时这么猛的吗?”

一一“火铳扛起来就是干!皇太子亲自下场”一—“紫禁城防护措施:我裂开了”

一—“这不得来个‘皇太子在此,尔等休得放肆’”——“满清每天都在整活”

——“这波操作给嘉庆整无语了”

——“这是何等离谱的朝代啊哈哈哈”——“建议把这事拍成电影”

一—“建议封皇太子为‘紫禁城守护者’”大清位面。

乾隆帝面色铁青。

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放在案几上。茶水溅出几滴。

他死死盯着跪在地上的嘉庆帝。怒气难掩。

“混账!朕日后若将这偌大江山交予你手,你就是这般治理的?”“区区两百名左道之徒,也敢闯入紫禁城?成何体统!”

乾隆帝气得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嘉庆帝额头抵地。“儿臣知罪··”

“知罪?你可知道朕当年是如何治理天下的?”乾隆帝冷笑一声。

“白莲教一起,朕便派大军剿灭。你倒好,让这些乱民都打到皇城根下了!若非朕的皇孙尚有几分胆识···”

说到此处。

乾隆帝略微顿了顿。

“不过,朕倒是没想到绵宁这孩子能有这般魄力。”

“提着火铳上城墙,倒是有几分朕年轻时的风采。”嘉庆帝小心翼翼道。

“是,绵宁确实表现出色···”

“但这不是你推卸责任的借口!”

乾隆帝又怒道。

“那些要犯竟然还让他们给跑了?三千两悬赏都抓不到人?”“朕在位这么多年,可从未有过这等荒唐事!”

“还有兵部印信都能丢失,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这些官员,都是饭桶不成?”嘉庆帝额头渗出冷汗。

“儿臣已经严惩相关官员···”乾隆帝冷哼一声。

“若是朕在位,这些官员的头早就搬家了!你太软弱了!”“朕留下的这些老臣,就这样被你给糟蹋了!”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只余乾隆帝粗重的呼吸声。良久。

他长叹一声。缓缓坐回龙椅。

“罢了,事已至此···你且记住,江山社稷,四海安定,才是为君之道。”

“若再让朕从天幕看到此等丑事,就莫怪朕不念父子之情!”

嘉庆帝连连叩首。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东汉位面。

刘备与诸葛亮观看完天幕内容后。在草庐中陷入沉思。

“孔明啊,这大清朝的事当真令人匪夷所思。”刘备叹了口气。

抚摸着长须。

“区区二百余贼寇,竟敢闯入皇宫,若是在我大汉时期···”诸葛亮轻摇羽扇。

目光深邃。

“主公且看那绵宁太子,倒是个难得的人才。”

“危急关头,亲自持铳督战,又知封锁宫门、调集外援,此等应变之才,确是难得。“可惜,一国之君竟连区区数百贼人都制不住,还让主谋逃脱。”

刘备面露忧色

“悬赏三千两,竟也抓不到人,这···这··”说到此处。

刘备不禁握紧双拳。神情激动。

“主公息怒。”诸葛亮平静道。

“此事倒让我想起当年曹操围困荆州,我军后来居上的往事。”

“绵宁太子在危急时刻展现的担当,倒与主公当年在长坂坡抱阿斗突围时颇为相似。”刘备闻言稍霁。

却又因天幕后续内容而惊诧。

“兵部印玺竟会丢失?这···这简直是···”诸葛亮微微一笑。

“看这嘉庆帝处置兵部众官之果决,倒是让臣想起当年北伐时,主公对待军纪废弛之将领时的雷厉风行。”

“只是这满清朝廷内外,似乎···”“孔明说得是。”

刘备起身踱步关。

“若是让我主政,定当以仁义治国,绝不让这等荒唐事发生。”“绵宁太子倒确实难得,有勇有谋,可堪大用啊。”

“主公所言极是。”诸葛亮颔首。。

“太子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此等才具,若在我军,必成良将。”“只是这清朝内外竟如此疏漏,实在令人担忧啊。”

刘备与诸葛亮相视一笑。

感慨这千年之后的朝廷竟有如此秩事。却也为绵宁太子的表现感到欣慰。

商朝位面。

纣王正在朝歌宫中与费仲饮酒作乐。观罢天幕后陷入沉思。

“哈哈哈!这便是后世的天子?区区两百名贼寇就让紫禁城陷入混乱,实在是可笑!”费仲应道。

“大王说得是。这嘉庆皇帝连区区几个神棍都制服不了,还让主犯给跑了,确实无能。”纣王提起酒樽冷笑。

“朕倒是觉得这事办得不错。皇长子绵宁倒是有几分胆色,但太过仁慈了。”

“若是换作朕,定要将这些叛贼全部抓来,放进炮烙里慢慢炙烤。至于那些禁军,一个个都该剥皮实草!”

费仲谄媚道。

“大王英明!不过那悬赏三千两银子捉拿主犯,倒是小气了些。”纣王放下酒樽。

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三千两?朕若是遇到这等大事,直接拿出九鼎悬赏不就完了?”“再说那丢失兵部大印一事,也太过草率。”

“朕的玉玺从不离身,就算去炮烙几个大臣,也是带在身边的。”费仲连声附和。

“大王说得极是!这满清皇帝当真是无能。大王您要是遇到这种事,定能轻松处置。”纣王站起身来踱步道。

“这后世的君王,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虽然百姓说朕是暴君,可朕的江山至少没让两百个神棍闹得天翻地覆。”

“这嘉庆皇帝,真真是··”说着摇头轻叹。

又饮下一大口酒。

“来人!再取些酒来!朕要与费爱卿共饮,好好笑话笑话这后世的君王!”【事情是这样的,在嘉庆二十四年秋,嘉庆帝例行外出围猎。】

【在猎场,兵部大印被交给兵部书吏他尔图保管。】

【他尔图保管几天后,觉得这个纯银铸造的兵部大印太重,拿着累得慌,就把大印交给了另一个书吏俞辉庭。】

【俞辉庭一个午后感觉困顿,把大印随手往墙上一挂就美美睡去了。】【结果不出意外,一觉睡醒后大印没了。】

【然后最骚的来了,在丢掉兵部大印后这群书吏一顿操作,上下打点,居然使丢掉的大印成功“入库”。】

【直到半年后需要行印之时才发现没了,而且这颗大印至今未找到,成为了一桩历史悬案。】

【调查过程中满清高层还发现,因为兵部嗜赌的人极多,每天下班后各部门的官吏都会来到兵部官衙聚众赌博,场面一度十分震撼。】

【嘉庆帝估计也只能再次叹息,汉、唐、宋、明未有之事竟出大清朝啊!】

【事后负责兵部的满汉尚书及左右侍郎仅仅被处罚降级,不少人在日后还重新获得宠幸。]

一—“上班时间打瞌睡,下班时间赌博,这部门也太摆烂了”——“啊这···国家机密级文物就这么挂墙上了?”

——“职场社交:把锅甩给别人”

一—“这么大的事居然还能平安落地,后台硬啊!”一—“嘉庆:这届官员不行,但是换不起[大哭]”一—“666,这届兵部是来搞笑的吧!”

一—“前面的别跑,这印章该不会是被当了吧?”

——“上班摸鱼我能理解,但你们这也太超纲了吧!”一—“这届官员玩得挺花啊,就是不务正业[doge]”

—一“这么大个印章说没就没,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大宋位面。

仁宗的表情逐渐由惊讶转为无奈。

“赵卿,你且看看,堂堂大清兵部,竟是这般光景!”

“区区一枚印信,经由数人之手,最后竟是挂于墙上,如此草率!”“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帮官员居然还能瞒过半年之久。”

赵普捋着胡须道。

“陛下明鉴。臣观这清朝吏治,确实令人叹息。”

“兵部为军国重地,竟成了赌场。此风之下,朝纲安在?”仁宗摇头感慨。

“当朝虽也有官员犯错,但像这般疏忽大意、玩忽职守者,朕必定严惩不贷。”“这嘉庆皇帝倒是宽宏,降级了事,后来还重新启用。难怪清廷日渐衰败。”

“最令朕震惊的是,他们竟敢篡改库册,掩盖丢印之事。若是在我朝,这可是欺君大罪啊仁宗说到这里。

不禁捶案而起。

“你说这些当官的,怎能如此没有廉耻之心?”赵普附和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记得当年我朝修整军制,每一枚印信都管理得极为严谨。”“这清朝倒好,把兵部印信当做儿戏。”

仁宗叹了口气。望着天幕若有所思。

“朕观这段历史,既觉可笑,又觉可悲。”

“一个朝代的衰败,往往就从这些细微处开始。这清朝啊,怕是气数已尽了。”

大清位面。

皇太极正在乾清宫中阅览天幕内容。看完后气得胡须直颤。

连忙招来多尔衮和范文程商议。“荒唐!简直荒唐至极!”

皇太极猛地一拍御案。茶盏都跳了起来。

“朕费尽心血打下的江山,居然被这群蠢货如此糟践!”“区区一个兵部书吏,也敢如此玩忽职守?”

“把兵部大印当成什么了?手炉暖炉吗?”多尔衮赶紧出言安抚。

“大汗息怒,此事确实令人震惊。”

“但更令臣担忧的是,这些官员竟敢集体包庇,还敢瞒报半年之久。”皇太极冷哼一声。

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更可笑的是这些人居然在衙门内公然聚赌!”

“朕当年带兵打仗,风餐露宿,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衙门里赌博吗?”范文程轻抚长须叹道。

“启禀大汗,此事最令臣不解的是处罚之轻。若在大汗在位时期,这些人怕是早就问斩了“这嘉庆皇帝也是个没用的!”

皇太极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朕看他就是太仁慈了!若是让朕来处置,定要严惩不贷。”“这些人日后居然还能复职,简直是助长了官场歪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