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包罗万象(1 / 1)
“陈近南?”
听到这个名字,王崇微微愣了一下。
因为他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为人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
王崇这才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长安粮荒事件。
当时两帮人吵得不可开交时,咱们的那位陛下似乎提出过一个问题,那就是:
“你认不认识陈近南……”
是了!
就是陈近南!
王崇咬着嘴唇,暗暗点了点头,心里对于陈近南的身份又信了一分。
“难怪在那等时候,陛下会年提出来陈近南的名字,看来陛下也是知道这陈近南的本事的!”
想罢,王崇看着魏叔玉,满意地笑了起来。
有了陈近南这杆大旗,别的不说,至少陛下那里肯定是认可的。
有了这一点也就够了。
至于说儒门以及士族那边,认与不认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得好像是自己以前装孙子的时候,他们就很认可王家似的……
“感谢师兄告诉我师父的名讳,只是不知他老人家现在何处,若是方便的话,还劳烦师兄为我引荐一二,师父他学究天人,若是能得他当面指点一二,那可就够老夫一辈子受用无穷的了。”
这番话看似肉麻,却是王崇的心里话。
说到底,他的底色还是一个读书人,对于能创造出如此学说的大家,他是打从心眼里敬佩的。
只可惜他的期待,换来的却是魏叔玉一道淡淡的叹息声。
王崇脸上立刻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想来也是,能创造出如此厉害学说之人,定然是一个仙风道骨的大儒模样,到了这个程度,就连李世民的征辟都不放在眼里,恐怕也只有羽化登仙了。
“唉,真是可惜了啊,不能当面瞻仰恩师的风采,好在恩师将此等学问留在世上,老夫也只能在有生之年,拼尽全力,将其发扬光大,还望师兄多多提携!”
王崇将姿态放的很低。
因为有句话魏叔玉没有说错,如果真能好好发展这个学问的话,王家或许真能出来一个圣人也说不定。
魏叔玉给王家的这份人情,真的是要比天还大了。
到了这个时候,王崇不由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少年。
以前他只觉得魏叔玉空有一副好皮囊,无非是一个混吃等死的花瓶而已。
可现在,却怎么看怎么顺眼。
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这才是我大唐男儿的人样子。
甚至王崇已经开始起心动念,看看自己家族里面,有没有年龄合适的女子,纵然不能成为魏家的正妻,可哪怕是当个妾室也是不错的选择呢。
不过这种事情,讲究的是一个两厢情愿,还得开展的润物细无声才行。
这是一个技术活,王崇知道不能表现的太过着急。
只能边走边看了。
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王崇有些担心地说道:
“对了,师兄,这‘心学’一词固然是开宗明义,只是老夫担心,若是有心人强行将这个东西与那佛家学说扯上关系,这样岂不前功尽弃了?”
毕竟读书人,最重门户,一个学说,是儒家的,还是道家的,两帮人都会为此争上几百年。
这要是被有心人故意污名化的话,那愿意学此学说的年轻人,怕是要望而却步了。
毕竟王家在这个圈子里面已经很久了,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司空见惯。
文人相争,到了最后,什么君子之风,全特么都拿去喂狗了,实际上什么下三滥的招数,但凡有用,都敢给你使出来。
魏叔玉点了点头。
对于这一点,他还真有过一些考虑。
实际上,王阳明的心学之说,确实是糅合了儒,道,释三家的精华,自成一派的。
尤其是王阳明从禅宗里面,提溜出来了许多东西,这个“心学”的心字与禅宗里面明心见性,其实是一回事。
不过眼下嘛,这个东西确实需要包装一下,否则的话,还真是有些推销不出去了。
毕竟佛家的东西,眼下并不吃香。
甚至因为李家当权的缘故,以及山大士族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的缘故,在眼下这个大唐,道家甚至比儒家还吃香一点。
所以想要让世人能够完全接受,那就必须给里面加一点“佐料”才行。
他看向王崇,神色古怪道:
“‘心学’一词确实容易让人误解,何不如叫做‘科学’如何?”
“科学?”
王崇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
“敢问是哪个‘科’字?如此有什么深意吗?”
魏叔玉轻笑一声,手上沾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
“这个‘科’正是科举的科字,所谓的‘科学’自然也就是科举之学了?王大人,现在可看明白了?”
王崇看着桌上的那个字,瞬间眼前一亮,忍不住一拍大腿,激动道:
“妙!师兄这一招实在是妙啊!”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读书人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嘛!
好了,现在作为科举考试最厉害的祖师级人物,推出了一门叫做“科学”的东西,专门教授的便是科举之学,考试之学,你会怎么办?
自然是会挖空心思地朝这边靠过来,孜孜不倦地认真苦读了。
到了那个时候,随着科举上榜之人不断涌现。
这门学问,一定会毫无疑问的成为世间的显学!
至于说里面教导的内容与科举真的是否有什么关联,那根本不重要。
知行合一嘛!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别说是小小的科举,就算是带兵打仗,都是小儿科了。
王崇是真的把这个道理学明白了,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被人以此诘问。
这个名字,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对天下读书人,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啊!
“科学!嘿,这个好!有了这个,咱们恩师这一门学问,怕是要真的大行于天下了!”
王崇振奋地挥了挥双手,开心地像一个孩子。
魏叔玉在一旁点了点头,实际上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科学一词,既然可以包含“心学”,那自然也能包含“物理”,“生物”,“化学”……
与其将来有一日,让朝廷大臣们神神叨叨地猜忌这个,猜忌那个。
还不如一股脑,直接将这个东西打包。
至于说黑锅嘛,自然是要推到恩师陈近南的身上。
想来,谁也不会去和一个已经仙逝的人计较吧?
眼见连名字的疑虑都解决了,王崇深深吸了口气,然后走到魏叔玉的跟前,极为恭敬地行了一礼。
“师兄在上,从此以后,我王家自会以师兄马首是瞻,王家所有资源,人力,物力,全都可供师兄驱使,稍后我便会以鲜血立下契约,若违此誓,便要我王家族人,世世代代为奴为婢,不得翻身!”
说罢,王崇便叫人拿来纸笔,又用小刀划开手指,蘸着鲜血将誓言写下,又盖了王家族长的印信。
片刻之后,看着手中那触目惊心的文字,魏叔玉心里也不禁感慨道:
“这王崇确实是个人物啊,遇到机会,便敢拿全部身家押了上去,有了这个东西,就是以后王家背叛,他诛杀了王崇都没关系。
这东西,就连大唐官府也都是认可的。”
魏叔玉将东西吹了吹,待字迹干涸,便收入了怀中。
看着王家祠堂里的那些牌位,魏叔玉轻轻松了口气。
“这……王家,终于是拿下来了……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