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祠堂悟道(1 / 1)

加入書籤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魏叔玉与王崇就在王家的祠堂里面,又聊了许多细节性的东西。

比如如何去传播科学,如何营销,如何收徒,甚至于如何潜移默化地将这个东西与矿场学堂那边的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

王崇原以为魏叔玉只是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得靠自己亲自出马。

可是很快,王崇便知道自己错的有些离谱。

因为不管是拿捏人心,还是对于操作层面的具体事务,这个年轻人居然比自己这个统管着全家数百人的一家之主,还要更有经验。

许多自己不曾考虑过的东西,这少年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让他自愧不如。

到了这个时候,王崇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少年的恐怖之处。

因为这少年的许多做法,看似天马行空,可在背后却往往都有着直指人心的效果。

他也终于明白,这些日子以来,他在魏叔玉身上吃的亏,着实不冤。

也就是他王家最近连连倒霉,没了再向着少年挑衅的心思。

不然的话,现在王家是死是活,还真是一个未知数呢。

在见识到了魏叔玉的厉害之后,此刻,王崇心里只想放声大笑。

因为他很清楚,五姓七望那些嚣张跋扈的家伙们,很快就要为自己的嚣张跋扈,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了。

而自己,则可以借助少年的帮助,一跃登上天下士族的最顶峰。

到了那个时候,他王崇也可以堂堂正正地昭告列祖列宗,他们没有做到的时期,他王崇带领着王家,终于做到了!

眼见这边交待完毕,在临走的时候,魏叔玉向王崇要了一份名单。

那份名单上面,是五姓七望家族里面,明明极具才华却被家族刻意打压的边缘人员。

同时也是这一次五姓七望围攻行动里面的炮灰成员。

既然要去上门慰问,魏叔玉当然需要提前摸一个底才行。

不然,明知道对方不可能调转枪头,自己还上赶着去送银子,送温暖,这种蠢事,魏叔玉自然是不会做的。

当知道了魏叔玉的打算之后,王崇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名单。

“师兄,这上面除了记载着你需要的那些边缘子弟以外,还有我王家安插在他们几家的探子,有些事情,你若是不方便去做,便可吩咐他们去做。”

魏叔玉拿着那份名单,有些意外道:

“我去,你们五姓七望之间,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

看来这士族之家,也并非是表面上展现出来的一团和气啊!

王崇一脸苦笑道:

“如今这五姓七望之家,早就不是同气连枝,生死与共的盟友啦,这些年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不知道相互之间,给彼此掺了多少沙子,留了多少暗手……实不相瞒,这偌大的王家,早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若非如此的话,老夫也不会将师弟带到这里谈事……”

魏叔玉闻言,也不禁有些动容。

想不到这些人已经闹到了这个地步。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这世间许多事情,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

难怪教员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呢……

“师兄以后若是有事脱不开身,可派那王仲德来这边传话……”

提到王仲德,王崇脸上也是神色复杂。

“不管那孩子信不信,起初老夫还真是把他当做嫡子一般培养的,只是后来的一些事情,弄得天不遂人愿,我与那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罢了,如今仲德能跟在师兄身边做事,也算是他的一场造化吧,还望师兄转告于他,我王家的大门,永远为其打开。”

魏叔玉点头答应了下来。

实际上,他对于两边的纷争,并没有什么兴趣。

正是知道两人之间存在着隔阂,他才愿意给王仲德一次表现的机会。

王崇的话,他自然会带到,可王仲德听与不听,那可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在知道五姓七望彼此安插卧底的事情之后,魏叔玉也就没有偷偷摸摸地离开,而是在王崇的陪伴下,堂堂正正地从王家正门走了出来。

在他出来的那一刻,聚集在王家大门周围的人群,唰的一下,骤然散开。

这里原本就是朝廷官员的居住地,到处都有打探消息的下人。

很快,魏叔玉拜访王家的这件事情,便以一种极为恐怖的速度,传到了各个官员的府上。

有人错愕,有人大笑,也有人一头雾水。

而刚刚大败而归,从宫里回来的五姓七望其他几家的家主,听到此事之后,则是满脸铁青,咬牙切齿。

据说有的家主,还把从王家娶回来的一名妾室,直接赶回了娘家。

甚至还一把火,将那妾室所居住的房间给点了起来,说是要去去晦气。

一时间,长安城里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颇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人们隐约知道,在这长安城中,接下来,怕是要有好戏看了。

走在大街上,魏叔玉忽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以前那不管是迫于威势,走投无路的裴家,还是收留王玄策,薛仁贵这样的得力下属,魏叔玉依靠的大多数都还是信息差,以及自家老爷子魏征的影响力。

可这一次,就完全不同。

这一次,魏叔玉基本上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力量,与那王家家主较劲。

一路过来,魏叔玉看似一直牢牢占据着上风,实际上内心却一直紧绷着,耗费了极大的心力。

好在运气不错,这块硬骨头终究是啃了下来。

有了王家这样的家族支持,往后里做许多事情,都会变得轻松一些。

一句话,人家王家是暂时失势了,可不是就此没落了。

像这样的大家族,朝野上下,千思万绪,盘根错节,别的东西或许不好说,可是关于小道消息这方面,王家绝对不输于当世任何家族,就算是长孙无忌站在这里,也无法否认掉这一点。

至于说其中原因,那便是因为这些年中,整个大唐的上层人物里面,从王家迎娶的女子数不胜数。

当世之中,如果能娶到一个来自于五姓七望之家的女子为妻,那已经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了。

而相对于五姓七望之中,其他家的横挑鼻子竖挑眼,王家这边算是最好说话的一家。

于是,王家的女子天然就成为了这世上最好的情报收集人员。

这也是魏叔玉在和王崇深入聊天之后,才知道的事情。

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按照王崇提供的名单,魏叔玉带着薛仁贵,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以及价值不菲的红包,一家一家的上门拜访。

那些被打成猪头,无人关心,只能在角落里他,舔舐着伤口的外围子弟,哪里见过这等场面。

当得知魏叔玉来看望自己,而且还亲自为其包扎伤口,送上他们一直想买,却因为囊中羞色,买不起的书籍时,一个个全都感动地痛哭流涕,放声大哭。

这个时代的人们,讲究的多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

眼看着在自己家主口中,那个生性放荡,十恶不赦的小人,居然是如此一位温润如玉的君子时,这些人再也忍不住了。

昔日里,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辈,族老,在利用完他们之后,便任其自生自灭了。

而这个他们口中的恶人,却在他们最需要人关心的时候,不但为他们送来汤药,嘘寒问暖,还送给他们书籍,衣物,甚至在得知有些人家境不好,老母在床时,当场便给了巨额红包,说是这些钱,就当是他给大家伙借的,等到以后金榜高中的时候,再还回来便是了。

两相比较,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那些外围子弟们,纷纷表示自己之前种种冲动,都是受了五姓七望那些族老的蛊惑,他们都愿意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只求魏叔玉可以收留他们读书,他们愿意弃暗投明。

对此,魏叔玉当然故作为难的模样。

只说是彼此双方缘分未到,等到合适的时间,自会有人带领他们,一起来矿场学堂这边研习。

与此同时,在这些人中间,也不知道是谁开始传播起来的,说是王家家主王崇,近几日在祠堂闭关,承蒙历代先祖指引,心有所得,又得灵台方寸山山主托梦授业,终得一部儒学经典。

不日将在王家祠堂前,开门授课,无论官员学子,还是贩夫走卒,皆可来这边听讲,说是要与大家结个善缘。

有心人将这两个信息放到一起,立刻恍然道:

“难不成,那魏县子所说的有缘人,便是这个?”

一时间,众人纷纷私下联络,都约定好到时一定要到那王家祠堂去,碰碰运气。

说不定,还真的能有机会改变命运呢。

魏叔玉和薛仁贵将名单上所列出来的相关人员,全都慰问了一遍。

直到天色今黑,两个人才腰酸背痛地回到了府上。

然而,当他们回来之后,就看到裴淑华与老管家两个人神色慌乱地站在门口,一副十万火急的模样。

“发生了什么事情?”

见状,魏叔玉眉头一皱,疑惑道。

“哎呀,少主啊!不好了,咱们家遭贼了啊!老夫人的一箱金银首饰,原本还放的好好的,可吃完晚饭的时候,竟发现不翼而飞了……”

老管家一脸哭腔,一个劲地说着自己该死。

裴淑华两眼泛红,擦了擦眼角的眼泪说道:

“那东西或许值些银两,可为娘并非是难过与此,而是因为那些首饰,乃是为娘与你爹成亲时,所带的嫁妆,意义非凡,要是……要是那些东西真的找不回来了,为娘……为娘……”

说到最后,裴淑华终于绷不住了,顿时泣不成声起来。

随后,魏叔玉跟着两人,来到了失窃的那个房间,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房门一切完好,不像是从外面直接强闯进来的。

“这个小偷,有点本事呢……”魏叔玉暗暗点头道。

就在这时,一旁的裴淑华发出了一声惊呼,魏叔玉连忙看了过去,只见在原本存放首饰的箱子内盖里面,突然掉出了一个字条。

魏叔玉起身将那个东西捡了起来,瞬间脸色铁青了起来。

因为那道纸条上,没有任何东西,只留着一个极为嚣张潦草的字迹——单天常。

看到这个名字,魏叔玉深深吸了一口,将纸条死死握在了手里。

“单天常?单雄信之子么?好,咱们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