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忽悠乡老(1 / 1)
“多谢县尊为我曹县河道一事操心,我等老夫代全县百姓甚是感激。”
王导行礼起身之后,跟上前去,面带沉重开口:
吾斗胆一问,不知县尊认为曹县该如何防患洪灾?”
杨为先闻言,没有停下回答,而是若有所思的继续向前走着。
一步二步三步,就这样缓缓走着,跟在身后的王导、王威、郑福等人渐渐皱起眉头。
一行人各怀心事,亦步亦趋,待走到第四十九步,杨为先突然停了下来。
“洪武二年,曹州城治自安陵镇迁至盘石镇建城。”
说完,杨为先又后退了两步。
“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
说完停顿了下,杨为先猛然转身扫视王导、王威、郑福等人。
“短短不到五十年,曹县就发生如此大变化,不都是因黄河水患严重,致地荒人稀,民不聊生才会如此吗?
皇上深感百姓困苦,派本县来此勘察黄河地理,民生情况。
因地制宜施行利民政策,发展曹县,复置曹州,亦或府。
可县衙如今钱粮只能救济百姓,难以去防治这河患,梳理全县灌溉水系。
那这曹县又该何时发展的起来?”
话音刚落,杨为先眼角渐渐流出泪水,弯下了那钢筋铁骨般腰身,向王导、王威、郑福等人深深鞠了一躬。
“县尊这是干啥,这可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县尊这是折煞我等。”
“我等老夫受不起啊,承受不起。”
王导、王威、郑福等人全都被其突如其来的动作给吓到了,面露焦急,甚是恐慌。
反应比较快的王导父子二人,连忙上前要扶起杨为先。
没来及靠前,就被其伸手拦住:
“这一躬,诸位应当受。
为先代全县二万一千三百六十五人,恳请诸位伸出援手救济,借县衙粮食,让为先得以实施利民政策。”
“嗯......”
听到杨为先的请求,王导、王威、郑福三人内心暗笑,这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真是有备而来啊。
其目的在三人的意料之内,暗笑完,三人连忙上前一左一右扶起。
“县尊不必这般,曹县百姓都是我等老夫亲人挚友,怎会看他们穷困而不管呢!”
“是啊,我等祖祖辈辈在曹县生活数百年,怎可置之不理。”
“县尊快快请起,我等老夫定会尽绵薄之力,帮助县尊,帮助乡亲们。”
闻言,低着头的杨为先窃窃笑了下,跟着扶起说道:
“多谢王老,王伯,郑老......鼎力相助,本县定会为诸位立碑记功,让全县百姓牢记诸位的恩德。”
得,进了这小子圈套,看来是跑掉了咯!
这回亏大发了。
拿这立碑宣传,多半是逃不了大出血,捐借不少钱粮。
扶着杨为先的三人,内心苦笑起来,没想到其也会乘势而上,年轻人不简单啊。
“县尊不必如此,这是我等老夫应该做的事,乡亲们更应该记得县尊的恩德才对。”
“我等老夫做的只是微不足道之事,和县尊您无法比。”
.........
“诸位谦虚,此等善举,必须立碑宣传恩德,这事本县已记下。”
杨为先一脸严肃,拱手一一向众人敬告。
“那就依县尊所言,您看这也快到晌午,不如到老夫那尝尝这地道的曹县特色?”
王导想了想,看不能这般被动,笑了笑转移话题,邀请杨为先。
“这......这本县不好去诸位家中作客,不符合要求。”杨为先微笑着,摆了摆手客气拒绝。
“哎呀,县尊不必在意,您这今日穿的是便服,这好不容易来南隅里,怎能不尝尝我这的曹县特色。”
“是啊,是啊,县尊来都来了,这都晌午,再赶回县城就过了饭点,不如直接在这简单吃个便饭。”
“还请县尊赏赏脸,让我等老夫尽一尽这地主之谊。”
.........
这互相谦让,推辞来推辞去,杨为先还是应了下来。
“那这就劳烦诸位了,本县叨扰了。”
“不叨扰不叨扰,县尊能莅临,是我等老夫荣幸,甚是欢喜。”
王导满脸笑意,伸手拉着杨为先往前走。
“来,来县尊请这边走。”
-----------------
南隅里水堌村,王家大院,正厅里。
杨为先和王巡检,与十三名甲长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
“郑甲长、胡甲长、刘甲长......本县有一事想请教下。
南隅里西南边那一大片滩涂之地,有没有可能改善下,春夏种上水稻?
亦或是种上莲藕,套养泥鳅、螃蟹等水产?”
“嗯?”
听到杨为先的提问,郑福等人眉头瞬间皱起,没想到其会问起农业之事。
这跟往常的知县可太不一样了,那些读书人动不动就知乎之也,搞文教,催耕作,提高产量,多交粮。
可这眼前之人,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啊!
郑福思索一会,摸着胡须微笑着问道:“不知县尊为何会有这般想法?”
杨为先向众人拱了拱手,淡淡的说道:
“不瞒诸位,本县小时候是跟着父母在地里辛勤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
因读书识字,看了些杂书,制出这市面上所见到的那变蛋,积累下家资。
才得以不用劳累耕种,用心读书,考取功名。
如今为政一方,自然记得这种地的苦,想着是否能改善乡亲们生活。
看到那滩涂,就觉得是否利用起来,增加这土地利用率。”
听到其透露出一些背景,郑福等人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内心又甚是欢喜,出身农民,这日后对自己等人那是肯定非常友好。
连忙一同起身作揖行礼回应。
“县尊真乃大才也!”
“原来这如此稀罕之物变蛋,是县尊家,我等老夫佩服佩服。”
“县尊如此为小民着想,心系农种,真是我等之福......”
“诸位谬赞,本县身为曹县父母官,这家家户户有多少田,能产多少粮,能不能有创收,都是本县该关心的。
县里日后的工作重心,也是围绕这三点,本县已和刘主簿、黄典史、王巡检等官员商议过。”
说完,杨为先朝身旁之人示意了下。
王巡检看到其暗示,连忙微笑的开口:“郑甲长、胡甲长、刘甲长......
县尊可是非常关心百姓生活情况,诸位对农业一事有何想法点子,都可大胆提出来。
多多讨论,有不错的,都会采纳。
这不如就先聊聊刚才县尊所说那土地利用率,那滩涂是否可以利用起来?”
有着二人接连的解释,郑福等人内心一时不知该如何办了,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县衙班子会有新的做法。
之前有着这开荒分田分粮政策,也只是认为其在收民心。
可这如今却不是这般简单,人家这是要实干啊!
一时不知是高兴还是难过,信息来的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