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分家产(1 / 1)

加入書籤

若是哄一哄女人,称为平妻,不回祖宅,不入宗族,这也没什么人管。

但要想有平妻的身份地位,这就看男子家如何对待了。

第一种做法,那就是看是否为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回来的,然后要入族谱,所出生的孩子可以分得家产。

可这样的女子依然比正妻低,但比妾高,孩子是算庶出,还是嫡出,还是看男子家。

对杨家来说,如今家族不大,作为嫡长孙的杨为先是家族主心骨,开枝散叶的压力都放在他的身上。

有他同意,要平等对待刘筱婉、王可馨、张诗涵三女,那这三女所生孩子都是嫡出。

但三女所生嫡出,也是有不同,依然分为嫡长房某某,嫡二房某某,嫡三房某某这样的划分。

毕竟不管如何一视同仁,这家族真正的掌权人,杨为先的接班人,只能有一位,那只有嫡长房长子。

可以享受如此荣光,与民间世俗不同,那也只是三女与杨为先的感情深厚,有他的支持,才让众长辈同意。

哪怕以后,三女带来的贴身丫环小兰、小琴、小青,还有王丫头、李春桃姐妹花、小梅,都只能成为杨为先的妾。

而这妾,也还有划分,根据出身的不同,相应的分为几种。

如官宦世家所出的女儿,平民白丁的女儿,则是良妾,是可以在官府登记妾书,在家庭有一定地位,可以算半个主子,也有庶妻或平妻的说法,所生孩子为庶子。

可是能不能入族谱,这有着考量,因为入了族谱的庶子,是有机会分得些家产,这就让人不得慎重考虑。

但若是出身是通房丫环、卖身女、戏子、妓女等成为妾,只能是妾婢,比奴婢高些,但比良妾低,所生孩子也可以算为庶出,但能不能有家产,这要看家主的意见。

所以,日后小兰、王丫头等人,若是被杨为先收下,自身的地位和孩子的地位,也都看他如何对待。

若是想改变地位,母凭子贵,这个可能最现实。

不然哪怕杨为先再努力,得到皇上赏赐诰命夫人,更多的也是给刘筱婉三女加身,妾很难轮到。

可在这大明律法没有平妻说法的情况下,给王可馨、张诗涵二女拿到诰命夫人,也要看皇上对杨为先的重视程度了。

但此时哪怕二女没有诰命夫人,在名字写入族谱后,心中无比激动,看向杨为先的眼神都变了更不一样了,火热无比。

虽说这之前承诺给二人平妻的地位,可这几个月杨家变化太大,谁也不能保证,王家和张家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这商贾出身,还是有很多限制。

只有眼见为实,才能让人安心。

随着三女身份确认,小兰、小琴、王丫头等一众丫环,内心也都幻想着未来能得杨为先垂怜,都开始无比讨好着刘筱婉三位主母,等她们给个与自家老爷独处的机会。

祭祖仪式忙完,老爷子把杨父、二叔,还有杨为先、杨乐、杨欢兄弟仨单独留了下来。

老爷子看着面前孩子们,一脸严肃:“老大,老二,如今兴儿成家立业了,有些事,爹要和你们说道说道。”

“是,爹您说。”杨父二人连忙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嗯......”老爷子微微颔首,“这些年咱家变化很大,原本只是一户吃了上顿没下顿,饥一年饱一年的泥腿子。

可自从咱们兴儿懂事后,尽显麒麟之才,短短六年时间,就让咱家成为这太和县第一世家。

哪怕是放眼整个颍州,那也是数一数二,谁都不敢小觑。

俗话说,家大业大,万事更须精打细算。

这如今咱家不比以前了,作为高门大户,有些规矩还是要有的,有些事也要提前安排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些年,你们兄弟二人也接触了不少官宦世家,乡绅豪商,想必爹说的这些话,你们也都明白,爹也不说太多了。

爹今日把你们兄弟二人,还有兴儿、乐乐、欢儿他们三个小辈都留下来,就是要告诉你们咱家日后谁当家,家产是谁管。”

老爷子说完,严肃的看着杨父和二叔,静静等待他俩回话。

杨父此时很淡定,作为老大的他,从小耳濡目染下,也明白老爷子说的无非就是嫡长子继承的问题,他儿子杨为先如此出色,这继承的问题,倒不会有何担心。

但一旁的二叔,表面淡定,可内心却很纠结,虽说杨家如今家业都是自家侄子主导,才能有这样的规模。

可自己也辛苦出力不少,而且自己也有妻儿,也要养活,也要留下些家产。

而一旁的杨为先也如杨父一样淡定,对如今的家业看的很淡,若是想赚钱,还有更好更大的生意,而且未来封侯拜相,更看不上现在这点小钱。

此时第一次参加家里重要会议的杨乐和杨欢,也很淡定,关于家业家产,如今年纪小,还不考虑,而且也相信以后跟着自家大哥杨为先,吃香喝辣肯定少不了。

在这短短的一会功夫,现场六人内心各异,都在不停的思索。

没过多久,二叔看了眼坐在身旁的杨欢,咬了咬牙,转头看着老爷子,郑重的回道:“爹,您老有何安排,孩儿都听您的。”

“爹,我也是。”杨父点了点头跟着回应。

“好。”老爷子满意的笑了笑,“咱们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规矩,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家业家产,还是要交给嫡长子来继承。

等百年之后,这份家产,自然还是传给兴儿,然后再一代一代往后传。

所以爹今日,就把事情定下,咱家现在这些家业,先交到老大手中,等以后老大年纪大了,再传给兴儿。

你们可都同意?”

“同意。”

“同意。”

“同意。”

“同意。”

“不同意。”

一连四声回复相同,但轮到杨为先却说出了不同的回答。

“嗯?”

老爷子和杨父、二叔,还有杨乐、杨欢的目光,瞬间投向了他,不明白作为获得最大利益之人,为何会不同意。

“兴儿你这是......”

没等老爷子说完,杨为先伸手打断了:“爷爷,兴儿不是无故反对,是有些想法想说,还请爷爷恕罪。”

听到自家爱孙这么客气,老爷子没好气笑了笑:“兴儿想说就说,不必和爷爷这么客气。”

“不行的。”杨为先一脸严肃,“爷爷,这现在咱家大了,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这顶撞长辈,反对长辈,也不能冒冒失失,没有礼貌,错就是错,对就是对,这得分清楚。”

“嗯......好好。”老爷子听到自家孙儿说的很有道理,甚是高兴,满意点了点头,“兴儿说的没错,这礼节是不能少。

爷爷这些年听你说了不少,也想了些,觉得有些繁琐没用,还害人的礼节,要摒弃掉。

老大,你记下,倒是立个章程出来,族里讨论下。”

“是。”

“兴儿,刚才你说有想法,也说说吧。”

“好。”杨为先点头应下,斟酌了下开口道,“爷爷,您刚才也说了咱家现在家大业大,所以这负责事情的人也多。

像族里凡叔他们,咱们都是按月给他们开工资和奖金。

但二叔和他们不一样,这些年辛苦不少,但只是年底从爷爷您那支出一些零花用,还要照顾二婶和弟弟妹妹他们。

这等过些年后,欢弟和婷婷大了,二叔是不是也得给他们准备些......”

到这,杨为先停了下,话已经说了很明白,老爷子等人能听出他的意思。

过了会,老爷子点了点头:“嗯......兴儿继续说,你是有什么安排?”

“二叔这么辛苦,又是兴儿我的亲叔,兴儿也要二叔过好日子的,前些年兴儿说过让二叔种上几千亩地,您们应该没忘吧?”

“啊?”

老爷子等人被他的询问,惊了下,过了半天反应过来,大笑了起来。

“咱家兴儿这记性真好。”

“兴儿,二叔我还以为你只是说说呢,哈哈!”

杨为先看气氛变的欢乐些,笑了笑继续说道:“兴儿说过的话,可是誓言,二叔对兴儿的支持,兴儿不会忘。”

说完,停顿了下,他起身向二叔行了一礼,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继续说道,

“这日后二叔参与负责咱家生意,每年都可分得三成利。

等咱家再开荒几年,地多了后,分一千亩给二叔。

爷爷,爹,二叔,你们觉得兴儿这决定可以不?”

他话音刚落,二叔直接抢先伸手反对:“兴儿,你...你你这给二叔太多了,二叔受不起啊!”

“二叔这些年辛苦了,这些不算什么。”杨为先笑了笑安慰道。

“可......”

二叔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别人不知道杨家每年赚多少钱,可他是负责人之一。

对这变蛋、清润霜、香皂每年利润可是门清,那可是有八千多两银子,而这还只是目前这样。

若是过些年,再加上味精和棉布生意做起来,那可能就是五万两利润,甚至是十万两都有可能。

想想这以后,每年可以分三五万两白银,放到周边县,那可真就成首富了,要是辛苦七八年,一州或一府首富,那都是有可能的。

这听到未来有这么大笔巨款砸到自己头上,换谁不迷糊。

“二弟。”没等二叔说话,杨母笑了笑打断,“兴儿的安排,哥没意见,听咱爹的。”

老爷子闻言,也笑了笑,拍了拍手鼓掌:“咱们都是一家人,一起吃苦这些年,该享受的福分,都不能少,就这么决定了,听兴儿安排。”

“好.......听爹的。”二叔呼了口气,跟着笑了起来,看向杨为先的眼神,也变的不一样了,更加喜爱。

“嗯......”老爷子收起笑容,严肃拍了拍他,“老二你能明白就好,以后有些事还是要注意些,都一家人,没必要瞒着。

可不要因为一些事,把关系闹僵,明白不?”

二叔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听出了老爷子话里有话,暗指自己这些年偷偷做的一些小账本,时不时接济媳妇娘家人,摸了摸头,傻笑道:“是,爹,孩儿知道了。”

老爷子摸着胡须,满意道:“好,这说开了就好,这日后咱家有兴儿在,还有乐乐和欢儿,书香传家,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是,谨听爹......爷爷安排。”众人点头应下。

随后,老爷子又说了几句话后,众人便散开了。

杨为先兄弟俩,跟着杨父来到主院东厢房。

待坐下后,杨父严肃的看着自己两个儿子:“乐乐,家产刚才老爷子也说了,日后这都是咱家的,可爹有你和你大哥,这家产......”

杨乐闻言,没有想那么多,傻笑着回道:“爹,你不用说,我虽然小,但我也懂。

哥是老大,以后肯定是哥操家,我好好跟着哥,哥肯定不会亏待我这唯一一个亲弟。”

“哈哈哈,老弟,你说的对,哥肯定不会亏待你的。”杨为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看着自家两个儿子和睦的样子,杨父欣慰地笑了笑:“你们懂事就好,都各忙各的去吧,快过年了。”

说完,三人便分开去忙活事了。

很快,转眼间,这永乐十六年除夕夜也到来了。

之前麦种后,杨家就组织了乡亲们练习不少表演节目,加上数之不尽的烟花炮竹,这晚的四团村甚是热闹。

整条村道,摆了上百桌酒菜,按照每甲每户各自围坐一桌,每吃上一口菜,都激动的流下一滴泪。

看向最中间的主桌,围坐一起的杨为先家人,众人感激不已。

方圆十里八乡,这样与民友好,接地气的世家,也是头一家。

众乡亲们特别庆幸,当初那件变蛋事件,自己站在了杨家这边,不然真就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坐在主桌上的老爷子、老太太、杨父杨母等人,看着身旁刘筱婉三女,更是开心不已,时不时就关心着三女,让其努力来年生多几个大胖娃娃。

趁着这个由头,杨为先在守岁结束后,向三女提议大被同眠,享享齐人之福,可没想到被三女联手掐他的腰间,骂他不要脸。

然后一窝蜂都跑掉了,没一个陪他。

没得办法,这最后他只能厚着脸皮去了刘筱婉的房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