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商议码头生意(一)(1 / 1)

加入書籤

杨为先、王可馨夫妇二人与二叔商议家里生意的时候,刘主簿等人也把码头生意通知了下去。

王家、武家等乡绅豪商得知后,倒没什么太大的意见,整合起来,大家一起分肉吃,倒也没什么。

而且有着杨为先参与,这以后哪怕有什么人闹事、争夺,也有人帮忙顶着。

过了五天,三月初六晚。

晚宴还是选在了,杨家未开张的酒楼。

这样做,也是杨为先想趁着机会,宣传宣传自家酒楼。

此次晚宴的人员,曹县这边还是老样子,杨为先领着核心班子成员刘主簿三人,加上王家、武家八大家族,还有来悦楼吴掌柜等四大豪商。

颍州这边,则是二叔、杨凡、吴姑父,以及王父、张父等颍州几大商贾。

人员到齐,杨为先开场说了几句客气话,便直入主题。

“本州今日邀请诸位前来,是有一桩好事告诉大家。

今年县衙会组织人员把赵王河疏通,设立码头。

希望诸位能多多支持,大力支持码头的建设发展,让曹州商业繁荣昌盛。

来,这杯酒本州敬大家。”

“州尊大人这是折煞我等。”

“我等能得大人看重,荣幸之至。”

“谢州尊大人!”

众人举杯恭维起来,脸上洋溢着笑容,内心倍有面子。

一口饮下后,杨为先用布巾擦了下去嘴,继续说道,“本州希望曹州的商业能公平公正的发展下去,不希望出现一些投机取巧之事。

河运的开通,对曹州各处商业重镇码头兴盛指日可待。

希望大家能多多努力,团结一致。

今晚诸位吃好喝好,多多熟悉认识下。”

说完,杨为先示意了下刘主簿三人,然后在众人的甜言蜜语下离开了宴席。

等众人回到座位后,二叔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让众人各自交谈了起来。

过了一会,随着一道道色香诱人、精致可口的菜肴端上桌。

王导、武安等人,纷纷坐不住了,双眼紧紧盯着饭桌上的菜肴。

“杨员外这是..........”

看着众人的样子,二叔笑了笑,拿起了筷子:“来,诸位先尝尝我家酒楼做的颍州菜。”

“颍州菜?”

“少见少见。”

“杨员外,这真是咱们颍州菜?”

王导、武安等曹县人士,看着眼前的颍州菜,有些懵,都知道比较出名的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可这如今颍州也能排的上?

王父、张父等颍州人,则是完全没想到杨家会弄这出,这自家家乡菜也能算菜系?

“诸位先尝尝试试,就什么都明白了。”

二叔没有当面解释,而是直接动起了筷子,带头品尝了起来。

众人端着疑惑,小心的夹起桌上的白菜、蘑菇、冬瓜、鸡、鸭、鱼、猪、羊等。

没有着急放入口中,而是先让鼻子嗅了嗅,闻着那股香味,默默闭上了眼睛,慢慢放入了嘴中。

“呀!”

“美味!”

“太好了。”

“第一。”

“.........”

众人吃完一口后,顿时兴奋了起来,一个个双眼放光,要不是一旁有二叔在,恨不得端起盘子吃起来。

“来来来,诸位不必客气,想吃什么,后厨还做着呢!”二叔没在意众人的样子,反而挥手示意众人赶紧吃,

“我等吃饱在谈,今日吃好喝好,桌上还有美酒,都不必拘谨,敞开些。”

“谢谢杨员外。”

“我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今日老夫要敞开了吃。”

“哈哈哈!”

“.........”

随着二叔的表态,众人也都放宽了心,不再拘束,敞开了吃喝起来。

“这酒怎么那么香。”

“色清澈若水晶,其香馥郁如幽兰,入口甘冽醇美,余味悠长,久久不散也!”

“真乃美酒也!”

“嘶,烈!”

“太烈了。”

“啊!浑身热也!”

“美酒醇香,佳肴可口,真乃一生之大幸也!”

“.........”

众人吃着喝着,无不满足,有的喜不自胜,喜极而泣。

但一旁的王父、张父二人好似想到了什么,悄悄的和身旁二叔问道:“老弟,这酒怎么和减酒有点像?

难道这......这是去年你家在减店集,创办的那酿酒槽坊产的酒?”

二叔闻言,笑了笑点头:“是,你们猜的没错。”

“可这不对啊!”张父皱起了眉头,“我在亳县生活那么久,减店集产的酒都尝过。

虽说是好,可也没那么烈。

难道又是兴儿出的新点子?”

“是兴儿提了点建议。”二叔抿了一口酒,“酿酒技术稍微改变了下,一点点小进步。

主要还是减店集酿酒传承悠久,老师傅们个个技艺精湛。”

“这......好啊,太好了。”

“老弟,你和兴儿可瞒了我们好苦啊!”

“身为兴儿的岳父,这酒今日才喝着。”

“可怜,可怜.........”

王父、张父二人的吐槽,二叔笑了笑没有回话。

这酿酒一事,要不是自家兴儿提了下,谁也不会想到这件事。

虽说酒这个行业是赚钱,可也不是一般人能参与的进去。

不仅要酿造的酒好,也得要保得住。

说到这,在杨为先刚考中举人之后,就开始考虑自家创办的那酿酒槽坊一事。

在任何时候,酒茶盐铁瓷,都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这如今身为穿越者的一员,来到农业时期的大明,自然要参与一下。

酒这个行业,参与的人多,赚钱的也多,对那些勋贵世家来说,倒是无关紧要。

真正重要的是盐,这个才是暴利。

其它的什么酒盐铁瓷,还有丝绸、染料这些,哪怕再赚钱,也做不到一家垄断。

可盐不一样,这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把生意垄断起来,这才赚的银子才多。

盐是必需品,而其它的则不然。

所以,杨为先此时还是敢参与酒业,酿造出高度数醇香的好酒饮用。

而且酿酒,这个不是主要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工匠,把高度酒精搞出来才是关键。

酒精这东西才是宝贝,消毒、清洁、烹饪、燃料、医疗,多个方面都能用到。

在以后的化学生物医药发展方向上,可是重中之重。

提前布局,借着酿酒赚钱,来掩盖真正的目的。

当杨为先考中进士之后,回到家乡,就开始让杨父、二叔准备创办酿酒槽坊。

非常巧的是,皖徽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大地盛产美酒的地区之一。

什么古井贡酒、宣酒、金种子、口子窖等等.........

这可能与此地属于淮北平原,可孕育出优质小麦,再加上优质地下水以及颗粒饱满、糯性强的优质高梁为原料,得以盛产美酒。

更巧的是,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贡酒,就产自杨为先家乡颍州亳县。

这如今自家在颍州的地位可不一般,自然要利用好资源,好好宣传家乡美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