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忠臣之心(1 / 1)
而对面的曹磊,显然也已经看清了这边簇拥在最前方的元修。
他脸上的焦虑和紧张瞬间被巨大的狂喜所取代,仿佛在沙漠中跋涉了数日的旅人终于看到了一片绿洲。
他根本不顾及什么官仪,也顾不上身后的队伍,只是用马鞭狠狠地抽了一下坐骑,一个人脱离了大部队,发疯似的朝着元修的方向冲了过来。
战马嘶鸣,四蹄翻飞。
曹磊一路狂奔到元修跟前,似乎是想来个漂亮的勒马停下,但因为太过激动和疲惫,手上的力道没控制好,缰绳一拉,人竟然控制不住平衡,直接从高高的马背上“摔”了下来。
“噗通”一声,他整个人狼狈地跌落在地,幸好地上的泥土还算松软,倒也没摔伤。
但他根本顾不上身上的尘土和疼痛,连滚带爬地来到元修马前,扑倒在地,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声音里带着哭腔:
“陛……陛下!臣……臣可算找到您了!!”
元修被他这夸张的举动弄得哭笑不得,赶紧翻身下马,亲自上前去扶他:“行墨,快快平身!这是做什么!”
“陛下!”曹磊被元修扶起,却依旧死死抓着元修的龙袍袖子,上下打量着,仿佛要确认元修是不是缺了根头发。
确认元修安然无恙后,他才带着哭腔,连珠炮似的说道:“您……您可把臣等吓死了!尚书令……尚书令快急疯了!他听闻您和独孤将军就带了区区几十人便出了宫,而且不知所踪,整个人在尚书台里急得团团转,差点就要下令全城戒严了!这不,派我带着几百弟兄们,火速出城接应!臣还以为……还以为……”
他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
元修看着他这副真情流露的焦急模样,心中又是感动又有些歉意。
他拍了拍曹磊的肩膀,温和地说道:“行墨,辛苦你了。你看,朕这不是完好如初嘛。让你和休纂担心了。”
“陛下!”曹磊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但依旧心有余悸,他苦着脸,几乎是在恳求,“您下次……下次可千万别这样了!您是万金之躯,是大魏的支柱,岂能……岂能如此以身犯险!可把臣等吓坏了!”
他话音刚落,一旁的贺拔威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又响了起来。
他驱马凑了过来,带着炫耀的口吻,嗡声嗡气地说道:“曹侍郎,你这可就不知道了!今天痛快得很!我跟陛下还当街诛杀了泼皮呢!”
他生怕曹磊不信,还特意加重了语气,描述道:“陛下一人,面对好几个手持利刃的泼皮,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那么一个人,一杆槊,‘噗’的一下,就把那泼皮头子给捅了个对穿!血都飙出老高!”
贺拔威本意是想夸赞陛下的勇武,好让这位文官开开眼界。
哪知道,他这番话,简直就像是一桶滚油,狠狠地浇在了曹磊那本就快要烧着了的焦虑火焰上。
曹磊听完,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先是难以置信地张大了嘴巴,随即,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
他那文弱的身躯因为极度的震惊和后怕而微微颤抖起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被刺激得不行的曹磊,感觉一股热血直冲脑门。
他不敢,也不能去指责皇帝。
于是,他猛地一扭头,将所有的怒火和后怕,都对准了站在元修身旁,负责护卫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独孤信。
“独孤将军!”曹磊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和愤怒,“这就是你的不是了!陛下乃九五之尊,你怎么能……怎么能让陛下亲身犯险,与泼皮厮杀?!你的职责何在?!若是陛下龙体有半点损伤,你我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啊!”
曹磊这一通劈头盖脸的指责,让原本还带着一丝轻松笑意的独孤信,瞬间一滞。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是啊,从职责上讲,曹磊说得一点都没错。
作为禁军统帅,他的第一要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皇帝的安全,而不是陪着皇帝去冒险,更不是让皇帝亲自上阵杀敌。
今天的一切,虽然结果完美,但过程却充满了无数的变数。
万一……万一真出了什么意外……
想到这里,独孤信的额头上也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心中涌起一阵后怕和愧疚,默默地低下了头,一副甘愿受罚的模样。
“行墨!”元修见状,立刻上前一步,挡在了独孤信和曹磊之间,沉声道,“莫要再怪信之了。此事,与他无关,都是朕,是朕擅自做主,硬要如此的。信之已经多次劝谏,是朕不听。”
他放缓了语气,带着安抚的意味说道:“下次不会这样了,朕保证。我们还是早点进宫吧,休纂也肯定等着急了。”
见到皇帝亲自出面维护,曹磊的火气也消了大半。
但他心里还是憋着一股气,又指着独孤信埋怨了几句:“独孤将军,你也是!陛下年轻气盛,你身为宿将,理应拼死劝谏才是啊!”
独孤信也知道自己理亏,面对曹磊的埋怨,他只是连连点头,甚至主动躬身作揖道:“曹侍郎教训的是。此事,确是末将护卫不周,思虑不全。末将……给曹侍郎赔罪了。”
元修再次拍了拍曹磊的肩膀,笑道:“好了好了,此事就此揭过。咱们回宫!”
说罢,两支队伍合二为一,浩浩荡荡地朝着洛阳城的方向继续前进。
回城的路上,气氛又变得热闹起来。
曹磊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便开始好奇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周围的人,尤其是贺拔威、纥奚达布这些嘴快的,七嘴八舌地就把今天发生在荥阳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给了曹磊听。
当独孤义又有些自豪地,说起陛下如何英明神武地制定计策,然后由他和陛下两人作为诱饵,深入险境,将七百多名叛乱的泼皮家丁引入伏击圈的过程时,曹磊听得是心惊肉跳,眼一黑,差点真的从马上摔了下去。
“什么?!就……就陛下和独孤义将军两个人,去引诱七百乱兵?!”他失声惊呼,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紧接着,张可孤用他那惯有的平稳语调,讲述了陛下如何在高台上公开审判荥阳豪绅吴旭,如何揭露其罪行,引得民心沸腾;又如何趁热打铁,将新军制的优越性深入人心,使得荥阳百姓报名参军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举解决了征兵难题。
听到这里,曹磊的表情又从惊恐转为了狂喜和崇拜。
他抚掌大笑,连连点头,一个劲地对着元修的方向拱手称赞:“陛下真是文武双全!神人之姿啊!此等雷霆手段,釜底抽薪之策,臣……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一来,我大魏强军有望了!哈哈哈哈!”
他的情绪,简直就像是在坐过山车,忽高忽低。
这时,贺拔威又凑了上来,神神秘秘地对曹磊说:“曹侍郎,还有更精彩的呢!你猜怎么着?源泉镇有个姓赵的家主,一眼就看上咱们陛下了,当着几千人的面,非要把他那号称‘荥阳第一美’的闺女许配给陛下,还要倒贴五十头猪和十金的嫁妆呢!”
“啊?!”曹磊听到这,又是一惊,眼睛瞪得溜圆。
皇帝微服私访,竟然还被地方乡绅当场提亲?这可真是闻所未闻的奇事!
贺拔威看着曹磊震惊的表情,得意地哈哈大笑,继续说道:“不过嘛,这门天大的亲事,让陛下转手就赐给咱们的独孤义将军了!过几天,咱们就等着喝义之的喜酒咯!”
“哈哈哈哈哈哈!”曹磊听完,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大笑。
他一边笑,一边在马上对着后面满脸通红的独孤义拱手作揖,大声祝贺:“恭喜义之将军!贺喜义之将军!抱得美人归,真是羡煞旁人啊!哈哈哈哈!”
可怜的独孤义,刚刚才从一波调侃中缓过来,这下又被曹磊这位新来的文官给弄了个大红脸,只能窘迫地连连摆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整个队伍就在这样跌宕起伏、充满欢声笑语的叙述中,一路前行。
当他们快要走到洛阳北门时,远远地,就看到巍峨的城门之下,站着一列队伍。
为首一人,身着朝服,身姿挺拔,在夜色和火把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正是尚书令,李休篆!
他竟然不顾夜深露重,亲自带着自己的亲信,已经早早地在北门等候了。
看到元修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官道的尽头,李休篆那张一直紧绷着的脸,那双写满了焦虑和担忧的眼睛,终于,在那一刻,彻底地舒展开来。
他整个人仿佛都松了一口气,一直挺得笔直的腰杆,也微微地放松了下来。
他知道,他的陛下,大魏的天子,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那颗悬了一整天的心,总算,彻底放下了。
看到李休篆那张写满了关切与疲惫的脸,元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丝孩子做了错事被家长抓包般的不好意思。他甚至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脸上带着些许歉意的笑容。
李休篆快步迎了上来,火把的光芒在他脸上投下跳跃的光影。他没有像曹磊那样激动失态,也没有一句埋怨的话。他的眼神里,只有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发自内心的欣慰。
“臣,参见陛下!恭迎陛下凯旋!”李休篆领着身后的官员,对着元修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休纂,快快平身。”元修亲自上前扶起他,语气温和,“这么晚了,还劳烦你亲自出城相迎。”
李休篆站直了身子,趁着众人不注意,向前凑近了半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飞快地低语道:“陛下,臣的人……已经和慕容绍宗联系上了。”
元修的眼神瞬间一凝,所有的疲惫和轻松都暂时被抛到了脑后。他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晓。然后,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刚刚从惊魂未定中缓过来的曹磊,以及一直侍立在旁的独孤信。
“信之,行墨,”元修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沉稳与威严,“你们二人,一会随朕去书房议事。”
独孤信与曹磊心中一凛,立刻躬身应道:“臣,遵旨!”
一直默默跟在李休篆身后,如同影子般的腾靖,甚至不需要元修再多吩咐一句。他听到“书房议事”四个字,便悄无声息地对皇帝行了一礼,随后转身,快步朝着宫城的方向先行一步,回去提前准备茶水、点心以及议事所需的一切。
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洛阳城,穿过沉寂的街道,最终抵达了皇宫。
一入宫门,元修便让大部分人各自散去休息,只留下了核心的几人。他没有去寝宫,而是直接走向了书房偏殿的浴房。
“腾靖,给朕卸甲。”
“是,陛下。”
随着一阵阵甲叶摩擦的“哗啦”声,那套沾染了尘土与血腥气的沉重盔甲被一件件卸下。
元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的骨头都轻了好几斤。
腾靖手脚麻利地伺候他换上了一身宽松舒适的素色便服,又引他到一旁早已备好的温水旁洗漱。
温热的毛巾拂过脸庞,带走了征尘与疲惫。
元修看着铜镜中那张依旧年轻但眼神却愈发深邃的脸,心中没有丝毫想要进食的欲望。
他的大脑,依旧在高速运转。
“饭先不吃了,”他对腾靖吩咐道,“直接去书房。”
当元修披着一身水汽,踏入灯火通明的书房时,李休篆、独孤信和曹磊早已在此等候。
三人见礼后,元修直接摆了摆手,开门见山地坐到了主位上。
“休纂,先说慕容绍宗的情况。”
“是,陛下。”李休篆从袖中取出一卷用细绳捆扎的帛书,小心翼翼地展开,神情严肃地开始报告。
“臣派去的人,通过之前斛斯椿安插在尔朱兆军中的眼线,辗转找到了慕容绍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