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章 轰炸(二合一)(1 / 1)
建康城东。
经过三天的战前准备和铺天盖地的传单的宣传之后,东府军的正式攻城终于开始。
清晨的寒风之中,号角声响彻城下。城外炮台上,百余门火炮已经全部就位。炮手们经过两天的忙活,将火炮固定在炮台上进行了调试,对射击的目标进行了射击诸元的划定。
因为面对的都是固定的目标,所以对于射击诸元的测算其实是颇为顺利的。每一门火炮由于角度位置的不同,面对射程范围内的数十个目标都已经有了一份长长的射击诸元的固定坐标数据。
这样的行为虽然显得有些呆板。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精确快速的测距和自动化的调整能力的情形下,提前测绘出射击诸元并且记录下来进行按图索骥的进行发射,已经是颇为科学和快速的做法。
这样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操炮手们更为机械的完成瞄准射击的动作。相较于灵活主动而言,东府军炮兵更需要的是这种简单操作的效果。
号角和战鼓在战场上回荡,操炮手们快速的按照战前制定的目标清单进行射击诸元的调试和瞄准。第一波要攻击的目标自然是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工事和箭塔,以及西篱门高耸的城楼。
目标已经进行了分配,为了确保命中精度和瞬间摧毁的能力,火炮以每五门为一组,面对同一目标进行轰击。并且可进行两轮的轰击。任何一个目标,恐怕都难以在这样密集的轰击之下保存下来。
李徽策马立于阵前,目光凝视着城头。李荣策马而来,马上拱手行礼。
“一切准备就绪。请主公下令!”
李徽点点头,沉声道:“开始进攻!”
李荣点头,策马飞驰向前,大声下令。位于高台上的发令手向着天空射出三颗醒目的红色焰火弹。所有火炮操作手迅速行动,将炮弹上膛。炮长大声口诵射击诸元,操作手一边复核一边口中高声重复,高亢的声音在战场上此起彼落的回荡。
“点火,放!”随着最后一道口令的发出,火把点燃了引信,百余门火炮后方发出嗤嗤的声响,冒出绚烂的火花。
然后,震天的轰鸣响彻大地,宛如初春的惊雷,惊醒了沉睡的大地。百余门火炮先后发出震耳的轰鸣和火光,炮弹出膛是发出的刺耳的尖啸声混合着炮火的轰鸣声让人产生极为不适之感。
下一刻,位于里许之外的西篱门城楼城墙上下,火光伴随着浓烟升腾起来,炸裂的烟尘中火光崩裂,四散飞溅的泥土和砂石木屑散落如雨。
西篱门高大的城楼上爆裂起七八朵烟尘火光。这城楼的目标最大,也是轰击的重点目标。城楼是一种象征,是对方城池防御体系重要的一环,往往也是对方指挥中枢所在。轰炸城楼,某种意义上便是摧毁对方的防御指挥体系,物理意义上和精神意义上都有象征性的意义。故而,此番有十门重炮的目标便是城楼。
由于精度的问题,这一轮轰击只有八枚炮弹命中,另外两枚轰到么城楼迎面的夯土城墙上,并没有起到作用。但这轰击上去的八枚炮弹已经足以造成极大的破坏。但见爆炸的火光之中,从城楼廊柱之间,砖石木屑飞溅而出,烟尘如瀑布一般从城门口喷涌而出,其中夹杂着数十名兵将的肢体。城楼之中有数百人在此,八枚炮弹瞬间造成了五六十人的伤亡,造成了大量的损坏。
好在守军在城楼中进行了大量的加固。即便是在城楼内部,也垒砌了大量的工事,加固了廊柱结构。所以虽然被轰中数炮,城楼并未倒塌。
但相较于城楼,两侧城墙上的工事箭塔便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十几座箭塔工事在炮弹的轰击下轰然倒塌。虽是石头垒砌,但怎经得起数枚炮弹的攒射轰击。高高的箭塔倒塌之后,尘土砂石飞扬倾覆,笼罩了城墙上方,波及城头守军,将数以百计的守军砸的头破血流,掩埋在乱石之下。
不过总体而言,城头死亡的人数并不多。在东府军准备进攻之前,大量守军便已经撤离城墙上方,只留下数千人躲在城头工事之后。而东府军的轰击目标只是箭塔和城楼,所以一轮轰击只造成了数百人的伤亡而已。
然而,这只是开始。炮手们有条不紊的清理炮筒,填装炮弹,开始了一发又一发的轰击。一座又一座的箭塔和城头工事在爆炸声中倒塌摧毁,西篱门城楼在挨了四十多发炮弹之后终于也支撑不住了。内部的主要廊柱被炸断之后,顶部整体倾覆倒塌,化为一片废墟。数百兵士被掩埋在废墟之下。雄伟的西篱门双层城楼,此刻变成了一片冒着尘土和烟火的瓦砾堆。
轰炸进行了八轮之后,轰鸣声暂时停止。因为炮管需要降温,炮膛需要对火药残渣进行清理。即便是已经用昂贵的铜合金铸造的火炮,也依旧不能长时间的发射。炮管在数轮轰击之后变得滚烫,必须要浇水降温。而黑火药的问题之一便是残渣的凝结,必须用特制的铁刷进行清理。
一桶桶冰水浇在炮筒上,刺拉拉升腾的蒸汽弥漫在战场之上。兵士们满头大汗的进行着处置,下方兵士抱着炮弹往炮台上送,其余操作手们趁着这机会检查火炮基座的移位和下沉的问题,进行快速的加固和恢复。这些都干系到火炮的射击安全和射击的精度,一旦发生炸膛,整个炮台上的二三十名炮手都有性命之忧。而火炮震动移位之后,会对后续按照固定的射击诸元数据进行轰击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极大的射击误差。
李徽在瞭望塔上举着千里镜观察者城头上的破坏情况。他对轰炸的效果基本满意。第一轮的目标便是城楼和城头上新建的那些箭塔和工事目标。就目前而言,打击效果显著。城头数十座箭塔基本损毁,城楼倒塌,城头工事也遭毁坏,城头基本已经看不见守军的身影。因为在炮击进行到第三轮的时候,城头的守军便慌忙撤下城头,不敢再待在城头上了。
但这些还是不够的,轰炸不可能就此停止。今日李徽给出的炮弹数量额度是一千枚实心弹和三千五百枚开花弹。此刻只消耗了两成,一切才刚刚开始。
西篱门内侧,桓伟和冯该万盖丁仙期等将领缩在高大的城墙之下,浑身灰头土脸。虽然有高大的城墙作为掩体,炮弹对内侧的所有人都构成不了直接的威胁。但是城墙上剧烈的轰炸造成了城头工事的坍塌,泥土瓦砾碎石从城墙上滚滚而下,躲在内侧的兵士也受伤不少。那些堆砌在城墙上的滚木礌石被炸的飞下来不少,造成了城下兵士的死伤。烟尘更是让城池内侧一片混沌,睁不开眼。
好在桓伟躲藏的位置是城门内侧的房舍之中,屋顶上噼里啪啦的落石头木块,但是没有砸中的风险。只是那些烟尘让人呛的无法呼吸,仿佛置身于末日之中一般。
轰炸停歇的时间,烟尘散去。桓伟脸色苍白的用布帕捂着口鼻出了屋子,查看城头和城下的情形。当他看到城头的情形的时候,心中不仅胆寒。
高大的城楼已经倒塌,城墙上的箭塔毁损大半,一些地方还着了火,烈焰滚滚。天空中灰蒙蒙的,全是燃烧的烟雾和爆炸的烟尘。他见到的每一个躲在城墙下方的将领和兵士的眼睛里,都流露出恐惧之色。他们中的许多人何曾见识过这样的战斗场面,何曾见识到重型火器的威力。这对于他们而言,是另一个层面的打击,是他们毕生没有经历的噩梦。以往任何的战斗经验,在此刻都被颠覆,都变得一文不值。
“这可如何是好?东府军的火器实在太凶猛。我们花了一个多月构筑的城头工事全白费了。真是……真是不可思议啊。”丁仙期叹息道。他从西北而来,根本没想到要经历的是这样的战斗。
“丁将军怕了么?我可不怕。任他火器如何凶猛,还能将城墙轰塌不成?最终,他还是要攻城。到那时,还不是得靠血肉之躯来冲?莫看他们现在凶横,我们不过损失了些工事罢了,兵马死伤又不多,并不伤筋动骨。”万盖面露讥诮之色道。
丁仙期冷声道:“万将军,我何曾害怕了?你说的道理难道我不懂么?我只是惊叹于火器这毁天灭地的威力罢了。”
万盖冷笑不语。
桓伟皱眉喝道:“不必争吵,还不赶紧准备防守么?对方攻击已停,应该要发起进攻了。”
冯该忙道:“大将军,对方兵马并没有攻城的行动,可能这轰炸还要继续。外边很不安全,请大将军回屋子里躲避。若敌人进攻,末将等必会立刻知晓,兵马会立刻上城驻守。”
桓伟一听,吓了一跳,本来还打算上城巡视,当下停住脚步不再走动。
半个时辰后,休整完毕的东府军炮火再一次响起。第二轮的炮火依旧对着城墙上的工事进行轰炸。对准的是那些城头加固的沙包工事,以及一些标注的堆放大量滚木礌石的地方。
这一次的轰炸效果并不理想,毕竟想要精准的讲炮弹投送到城墙上方,比之对准那些目标巨大的箭塔城楼更难。东府军的火炮本就误差不小,火药威力的不可控,想要精准命中颇为困难。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数百发炮弹命中城墙上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更多的炮弹落在城墙内外,轰的烟尘滚滚。
第二轮轰击开始后不久,李徽评估认为,此轮炮火打击效果不佳,当缩短炮火打击的时间,快速进行下一轮轰击。
在快速给火炮降温和清理之后,第三轮轰击开始。此轮轰击进行炮火延伸,打击的是城墙内侧的守军营地和大量军备设施。
在过去几天的连续侦查瞭望之中,东府军标定了城墙内侧两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百余个目标。有明显是就近扎营的军事营地,有车辆马匹集中的马厩和停车场,有车马进出的粮草堆积地点和物资仓库,有类似军衙的疑似指挥机构,有通向城门的主干道路,以及青溪外围支流水系的小型桥梁等等。
这当中的一些目标,在平时或许只是普通的民用设施。但是此刻都是为了便于守军守城的军事目标。必须予以摧毁和破坏。
另外,对于大规模的军营的轰炸,必可造成大量的杀伤。在对城墙设施进行轰炸之后,大批守军必是撤离城墙回营远离城墙的,他们定然以为那里距离东府军的火炮阵地三里之遥,必是安全的。殊不知,东府军中的部分火炮的极限距离已经超过了三里,那是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距离。
这一次的轰炸是重头戏,之前的轰炸还有大量实心弹参与,毕竟实心弹对于摧毁建筑物是有用的。但现在,所有的火炮全部使用触炸开花弹这种昂贵的威力巨大的炮弹开始轰炸。并且李徽给出的命令是,一直炸到今日所有准备的炮弹消耗光为止。中间也不再进行火炮的集体冷却和清理,各炮组根据自己火炮的情形进行临时自由的调整,保证轰炸的不间断。
上百门重炮发出龙吟之声,炮弹带着烟雾的轨迹划破天际。城上城下的守城士兵骇然躲避,缩在工事之后不敢动弹,但他们惊愕的发现,那些炮弹从他们头顶上空划过,然后落在了城内各处。
轰轰轰!
城内地面上升腾起了无数爆炸的烟雾和火光,烟尘腾空而起,像是种下了无数个快速长大的蘑菇一般。首要打击的目标便是内侧的临时军营。之前为了便于快速的调兵守城,桓伟将几座卫星城中的兵马全部集中于此,在城墙内侧里许之外的地方建立了庞大的帐篷搭建的营地。此刻,那遍地如坟包一般密密麻麻的帐篷军营,便是打击的目标。
百余枚炮弹落下,密集的帐篷营地里像是炸了锅一般,所有人都从帐篷里奔逃而出。大量的帐篷被掀翻起火,烟火升腾之中,火势四处蔓延,混乱如麻。
“轰轰轰轰!”
大量的炮弹继续落下,在军营之中四处开花。炮弹之中的破片是最好的杀伤性武器,在巨大的爆炸力量的催动之下,杀伤面积达方圆二三十步。那些是连盔甲也无法抵御的破片,它们四散激飞,穿透甲胄,贯入血肉之中。在人群之中爆裂的开花弹,用血肉横飞来形容爆炸的后果可谓是一点也不过分。随着爆炸的气浪,大量的兵士在空中抛飞,大量的残肢断臂随着气浪散落如雨。营地之中烟雾升腾,难以见物,兵士们鬼哭狼嚎无头苍蝇一般的四处乱窜。天空中不时落下的炮弹随机的落在营地各处,造成了大量的死伤。
对营地的轰炸持续了半个时辰,陆续有上千发开花弹落在临时营地的角角落落,将那里轰成一片火海。守军并非没有防御措施,他们挖掘了壕沟作为躲避轰炸的屏障,但这些壕沟都在营地外围。光是冲出营地抵达那里,便要付出大量的伤亡。况且轰炸之时,整个营地里火光烟雾四起,他们很难辨识方向,待到冲出营地钻进壕沟之中,死伤人数已经颇为庞大,而东府军对军营的轰炸已经停止了。
李徽等人在千里镜中全程观察轰炸的情形,他很满意造成的混乱和杀伤。虽然不能确认到底死伤了多少人,但是从对方营地之中的混乱便可知,此番轰炸是成功的。对方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接下来轰炸的目标转为粮草物资堆积的仓库,河流上的桥梁,主干道的道路路面,大量的类似军衙的房舍,以及在射程之内的居民聚集区域。
在解决了心中的迷思之后,对于城廓内部射程之内的居民的聚集区的轰炸将成为必然。不管是否已经被征为军用,还是依旧是百姓的居所,李徽都已经同意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和破坏。
这种轰炸是战略性的和惩戒性的,因为连续三天的传单宣传早已给出了警告,要求百姓们离开居所想办法逃离京城或者躲避到安全之所。有言在先的情形下,若还是当做耳旁风的话,那也无可奈何。而且,这种轰炸将会对整个京城百姓产生极大的震慑性的结果。让他们意识到,必须要想办法逃走保命。这种压迫性的威胁会激化城中百姓和桓玄政权之间的矛盾,桓玄定不会允许百姓离开,那样一来,双方必产生激烈的冲突,会搅乱城中的秩序。
在李徽的进攻京城的计划里,绝不是靠着人力血肉硬拼,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压迫性的攻城。一步步的压迫打击,摧毁守城的工事设施的同时,也将摧毁城中军民的斗志,逼迫城内产生混乱。这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正对东府军而言,粮草充足,时间充裕,就算进攻建康的战事拖延几个月甚至更久,李徽都不在乎。三吴之地一旦拿下,进行连续的压迫式的攻城,将所有徐州造出的炮弹都轰入城中,摧毁所有的一切,李徽都觉得比死拼猛攻要好。
城廓内侧,长达七八里,纵深达两里的大片区域里,炮弹呼啸着落下,此起彼伏,无休无止。几片居民聚集区被轰炸的烟火升腾,有不少百姓惨死在炮火之中。几处仓库位置遭到了集中的轰炸,马厩车辆停放之处也被数十枚炮弹砸中,粮草物资烧的浓烟滚滚,大量的车马被损毁炸死。
通向城门口的主干道上落下了数十枚炮弹,炸出了大大小小的深深浅浅的坑洞。三座从青溪支流通向东篱门方向的桥梁被摧毁。
轰炸陆陆续续不间断的进行着,不时有火炮过热需要降温,需要清理火药残渣。但是炮火一支未停,轰鸣声不断的持续着。
从午后一直持续到了夕阳西下时分,终于,困扰所有守军的轰鸣声才停止了下来。很多人的脑子里依旧萦绕着那轰鸣之声,很久挥之不去。
夕阳照耀之下,城头上下,城廓内部的开阔区域内已经完全是一片狼藉。到处都冒着火光和浓烟,到处都是翻卷的泥土和设施,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残缺的尸体和受伤的兵士。房舍树木在剧烈的燃烧着,城楼倒塌,箭塔坍塌,灰头土脸的兵士们爬在掩体后面惊惶四顾,看着天空,生恐又有那刺耳的尖啸和烟尘的轨迹划过。
这一场轰炸,耗费了东府军一千枚实心弹,包括石弹和铁球实心弹。另外消耗了四千枚开花弹。超出了李徽之前定下的炮弹限额。
但毫无疑问,效果是极为震撼和成功的。虽暂时战果无法统计,但肉眼可见的摧毁了对方大量设施工事,以及杀伤人员的粗略估计也有数千人。这便是重型火器的威力,这便是东府军拥有的力量。
……
青溪河畔,内城东侧区域,以及数万百姓聚居的东长干聚居之地,。大量的百姓和官员们目睹了持续了大半天的攻城过程。
虽然他们距离较远,但是东北风将死亡和硝烟的气息吹向他们,也目睹了大量奔逃而来的百姓和士兵。他们瞠目结舌,感受到了巨大的恐慌。
东府军传单上宣传的不是虚言,他们会将一切夷为平地,京城怕是真的不能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