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重启(1 / 1)

加入書籤

退兵徐州之后,李徽对于内政军事的加强一直没有停止。军事上,除了大规模的进行军事扩充和改革之外,对于军事物资的进一步优化生产和调配也是重点。李徽认为需要进行一番整理和改变,以应对新时期的要求。

鉴于在进攻京城时的一系列作战手段的改变,对于改进火器的生产和弹药炮弹火药的需求也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有的火器火药制造和配制生产的作坊联合体似乎已经不合时宜。

大规模火炮攻城被证明是攻坚的绝对有效手段,但是资源的调配却成为问题,导致生产的火药炮弹弹药的不足,甚至出现过断档,效率也严重低下,制约了作战的效果。

这当然是李徽之前奉行全面均衡发展的后遗症。既要为农业提供肥料,为百姓提供娱乐的爆竹烟花,又要为军队提供火药。显然是力有不逮的。

在目前的情形之下,不但需要解决这种分配生产的问题,更需要大力的增加源头的生产规模和效率,以及队整个制造火器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

所以李徽和众人商议决定,成立火器制造局,将冷热兵器分开,单设官职,脱离原先的一揽子兵器盔甲干粮帐篷等军备制造体系,让专门的衙署专门的火器制造人才单独管理制造。

譬如铁器作坊,原来不但要打造冷兵器以及相关防具,还要制造火器零件,铸造火器,搞得乱七八糟。现在分开隶属专门衙署,专精一样事务。这便是精细化的分工,可以让工匠们更熟练更专业,流程更简单和效率。

又比如硝田作坊,原来是生产出来的硝土进行统一分配。农业肥料不足的时候,容易侵占火药配比所需。如今对现有硝田进行用途的划分,分为民用军用。军用硝石产量决不允许用于其他用途,以免关键时候捉襟见肘。若硝石不足的情形下,各自拿出资金开辟新的硝田以保证所需,保证了军事预算绝不会被用于他途。杜绝了其中衍生的一些贪污和走人情以及用权力压制挪用的不良情形。

全新火器司拥有从源头的硝田、冶炼、配制、打造、研发、维修等全流程的制作作坊。以拨付的预算作为资金进行流转。东府军进行统一采购,验收和反馈,不合格的会拒付款项。形成一套较为合理的制造采购使用的流程。

等等这些,都是李徽希望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有着规制的流程,形成较为标准的制式化的制造流程。这对于更高效率的制造供应研发火器当有裨益。

当然,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资金的问题。李徽不可能采取完全的先军政策。这么多年来,即便是最为紧迫的时候,李徽也不希望牺牲徐州社会的发展来搞先军政策。虽然倾斜是必须的,但要在别的方面想办法,而不是让百姓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受李徽委托,谢道韫于四月底开始筹备成立钱庄。此次不光是作为承诺兑现当初四合飞钱庄的一些百姓的资金,更是将钱庄作为融资手段,大量吸收民间资本,以缓解财政压力,完成军备和其他方面大量的资金缺口的一次关键的措施。

而且和当初成立飞钱庄的初衷相同,这也将大大的促进南北徐州青州四郡的交易往来的便捷,有效的解促进经济贸易的流通的问题。

李徽亲自主持召开了恳谈会,向荀康陶定等徐州地方大族,以及目前居住在徐州的吴郡江南大族,以及肥的流油的苻朗等人进行介绍和游说,介绍飞钱庄的效用以及好处。

因为目前情形下,需要大族们的入股支持。否则一旦成立之后,之前四合飞钱庄遗留在外的那些票据都需要兑现,需要一大笔的资金来完成这笔兑现,恐怕一开张便面临倒闭的局面。

谢道韫展开了三寸不烂之舌,将钱庄的好处和妙用,乃至将来的收益。见一些人还似乎不感兴趣的样子,谢道韫使出了杀手锏。

“李郎说过,我大晋的钱币混乱,五铢钱和其他各种钱币通用,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人将大钱熔化铸成小钱以谋利,有的在铜钱掺铁和其他杂质以充好,这些都是弊端。而我徐州一旦钱庄设立之后,将逐步统一钱币的材质和规制,新铸通用宝钱以流通。这将对于整个徐州,乃至整个大晋的钱币规制统一起到极大的作用。将来在我徐州通用的,将是钱庄通用宝钱,由徐州制定本钱庄铸造,任何人都无铸币的权力,唯有我钱庄所有。”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徐州将铸币,而这铸币权将落在钱庄手中,这是何等巨大的利益。这还犹豫什么,若这不参与,简直愚蠢。

当下所有人纷纷表态,表示愿意参股其中。

李徽暗自感叹,即便是徐州之地,即便是荀康等人,还是注重门户私计,这是难以避免的。当然,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别说现在,即便是再过几千年一万年,怕也难以杜绝。

当然,李徽可不能让某几个大族掌控钱庄,哪怕是他们联合在一起也不成。故而李徽宣布,将钱庄股份分为一百份,以徐州衙署的官府身份占据五成五,其余四成五由众大族缴纳钱物进行认领。一百份股权,每份一五千亿钱,无论是铜钱地产房产金银都可作价进行认购,将来钱庄利益,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分红。

此刻便是展现各大族实力的时候。荀氏以现钱和两处淮阴城外的庄田作价,认购八份股权,展现了雄厚的实力。陶氏以现钱实物认领六份股权,江南大族个购置股权三五份不等。最令人诧异的是苻朗,虽然国灭,但作为大秦宗族,这些年来生活豪奢之极。此番直接认领十份,成为除官方大股东之外的第一大股东。

谢道韫则以谢家的名义认领三股,同时在众人的推举之下成为钱庄大掌柜,全权管理钱庄事务。各认领股东家族各出一人,组成股东会。拥有监督查账商议定夺钱庄大事的权力。但整个钱庄的议决大事投票的比例,根据股权大小进行分配。也就是,一百份股权之中,认领的股权大小将决定商议大事时的表决票数。

这其实便是告诉所有人,徐州衙署占据的五十五份股权,将可以决定钱庄的一切事物。其余股东便是联合起来也无法超过半数。除非李徽点头,否则他们没有可能翻天。

当然了,对于这五十五份股权的收益,李徽明确告知,这些股权收益将用于徐州财政之中,用来改善民生,加强军备,增加福利等诸般方面,自己不会取分毫。

最后,众人一致同意李徽提出的钱庄名称,此钱庄随即被命名为徐州银庄,并当场通过了各项章程和规则。

钱庄的筹备工作由谢道韫进行,毕竟谢道韫轻车熟路。有了四合钱庄的经验,许多事情都驾轻就熟。谢道韫也乐于承担此责。一方面自然是四合飞钱庄遗留下来的问题中若不解决,将是对百姓的盘剥和言而无信之举,许多人之所以对李徽恨之入骨,风评不高,便也是因为钱庄之事没有解决。而另一方面则是谢道韫其实乐于参与这些治理上的事务。谢大才女并不遗世而独立,她恰恰是热衷于许多事物,很有兴趣去参与其中的。

到了五月里,筹备完成。徐州银庄坐落于南北城要道的十字路口,三层木石结构的独立楼层和后方作为金库的大院气派无比。高大的门楼古朴端庄,门口石狮蹲坐,气势十足。

门脸宽大,一楼大厅长达五十步。设置了多达十五个存取柜台和票据核验的柜台。二楼为核算记账会议之所,三楼便是大掌柜股东的公房,也是机密票据存储之所。

后院挖掘了面积达三间的超大型密室,距离地面超过二十尺。以夯土青石垒砌周围,坚固无比。保安方面,配备了两百名东府军精锐亲卫,装备火器,日夜巡逻看守。

总之,徐州银庄的总部,比之当初四合飞钱庄更加的气派,设施也更宏大,安保更周密。

五月初八,李徽谢道韫以及各股东大族官员纷纷聚集,剪裁开业。随即铺天盖地的开始在徐州各地进行宣传。而徐州南北各地的各郡分号也同时开始了筹备,以迅速打开局面,完成钱票流通的基本功能。

谢道韫于开业次日便派人前往京城,她答应了兑现承诺,兑付那些之前在四合飞钱庄存了钱的人的本息。当股金全部就位之后,便着手去解决此事。

数日之后,京城百姓和商贾大族络绎不绝的前来兑换。将银庄门口挤得水泄不通。谢道韫命人给他们安排食宿,排队等候。大厅之中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检验票据,进行兑付。不光本金兑付,连利息也全部兑付。

对这些曾经的四合飞钱庄的客户而言,这一天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他们都认为,那些钱已经打水漂了,四合钱庄早已关门大吉,他们闹了几次根本无果。王谢大族都已衰败,李徽又在徐州,根本无处去诉求。他们被家人和朋友以及外人嘲笑埋怨,生了一肚子气,憋了一肚子火,只能自己骂自己蠢,当初信了他们的鬼话,只能自认倒霉。

但没想到现在谢家女郎和李徽居然开始兑付这些钱,而且本息算的一文不差,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对于银庄内部而言,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有些人质疑为何要他们承担前番四合钱庄的损失,这徐州银庄刚一开业,便要兑现这么多本息,这对他们不公平。

谢道韫明明白白的向他们解释了,这笔兑付的钱款当然不会让股东承担,将来经营结算利润的时候,还是会加到利润之中,让他们无需担心。这么一说,众人才没有什么话好讲。但心里还是嘀咕的,因为兑付的金额太大了。

连续四天的兑付,大大小小数千笔旧账全部兑付的清清楚楚,而徐州银庄之中股本现钱从四兆(古代十亿为兆)多钱锐减到了两兆。总共兑付的本息高达二十多亿钱,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这意味着,徐州银庄刚一开张,便已经亏损了二十多亿的钱款,这如何让人能接受。即便谢道韫解释了这些钱将来会加入分配的利润之中,一些人也还是不能接受。

但谢道韫不为所动,对一些言语淡然处之。她只说了一句话:“人无信不立,今日此举,必带来不寻常的后果,诸位拭目以待。”

碍于李徽的面子,出于对谢道韫的尊重,众人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嘀咕的。但很快,谢道韫的话便应验了。

那些从京城前来兑付旧账之人,将沉甸甸的钱攥在手里之后,心中感慨万千。聚集在一起,他们谈及此事,都觉得李徽和谢道韫有信有义,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他们在徐州盘桓多日,见识了徐州的繁华和富庶,也听到了许多他们前所未见的事情,更对整个徐州上下的精神面貌印象深刻。

许多人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决定。他们要将钱存回徐州银庄之中。一则,李徽和谢道韫讲信用,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二则,这些钱他们带回京城之后能否保得住是个大问题。京城过去几年来的乱局,盘剥搜刮的地皮都刮了三层,如今徐州局面稳定,繁华富庶,将这些钱带回京城,不如就地存入银庄,关键时候还能有退路。

数日后,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他们在商议之后,决定将钱重新存入银庄之中。拿着银票在身,更好的携带,更好的在发生危险的时候逃离。况且,还有利息可拿。

于是乎,在他们离开之前,他们将绝大部分钱又重新存入了银庄之中。于是乎又出现了数日时间加班加点存钱入库的场面。

最终统计之后,兑付的这两兆多的钱近七成重新入庄。虽然对银庄而言这并非是利润,但银庄的信誉得到了确立,本金得以存留。本金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不久后各处银庄分号开业,将需要大量的本金进行调配分派,以供流转。

不仅如此,这件事在徐州传开之后,本来徐州的百姓对银庄这个东西也并不感冒,许多百姓根本不相信此事。在得知这件事之后,徐州上下对于银庄的信誉大增。连十年前的钱款,钱庄倒闭之后,李徽和谢道韫都会兑付,而且还是和徐州不相干的京城百姓。那么他们怎么会坑骗徐州自己的百姓。

之前大规模的宣传解释,不如这一次兑付和重新存入的事情来的更有效果。许多百姓开始将家中闲钱存入银庄之中。许多商贾大族也开始行动起来。短短半个月时间,业务竟达万笔,存入钱款高达数兆之多。

对此事,赵墨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将谢道韫坚持兑换当年四合钱庄的旧账之举比作城门立木之举,认为是树立信义之举。谢道韫闻之葫芦而笑,认为赵墨林给的评价也太高了,言过其实了。

而那些没有存入的钱,其实也有一大部分流入了徐州。徐州的商品货物很丰富,物价也低廉。比之如今甚为贫瘠,尚在恢复之中的京城物价低了不少,货物种类品质也好了许多。

所以,许多商贾和百姓便用这失而复得的意外之财开始了大采购。离开徐州时,大包小包的背着,雇了许多船只一船一船的装载着回去京城。最终携带钱款回到京城的数量不足三亿钱而已。

六月里徐州各地的分号开始纷纷建立,钱款存入,银票流通的业务也逐渐被接受。民间资金被吸纳进入银庄之中的数量很庞大,李徽代表徐州衙署向银庄贷了一笔高达两兆的钱款,用于军备改革的专项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极。银庄也正式迎来的正常运转的时刻。

六月底,一个风雨之夜。李徽在钵池山茶庄之中留宿,和谢道韫两人把酒庆贺这个大计划的成功。谢道韫也很高兴,解决了一桩心病,并且能够完成一件利于徐州和百姓的大事,自然也是颇有成就感。所以破天荒的多喝了几杯。

酒后李徽兴致高涨,自然是搂着谢道韫温存亲密。只不过他太过兴奋,索要无度,谢道韫着实难当,苦苦哀求未果,遂大声呼叫小翠前来。

那小翠连忙赶来,却不知如何是好。谢道韫催促连声,小翠方解其意。于是咬牙宽衣迎之。李徽也是酒色上头,兴致正浓之时,心中微有挣扎,却也只是惊鸿一念而已。

是夜风雨交加,滴答到天明之时。那小翠也算是苦尽甘来,终得正果。次日醒来,李徽早已不见,忙起床收拾,到了廊下,见谢道韫正在赏雨。主仆照面,小翠面红耳赤,跪地磕头。谢道韫一笑置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