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三波风浪(1 / 1)

加入書籤

刘彻一笑,怒极反笑。

“他们都疯了。”

“一个死人,竟能弄出三种叛乱。”

“一个杨洪,死了还能掀起三波风浪。”

“都想借他立王?”

“都想借律争天?”

“朕若早知如此,当初就该亲手斩了他。”

张汤跪下:“陛下不可再容律署,不可再纵太初门,更不可再留苏婉音。”

“律非王法,律当归帝。”

“复生之流,不死不止。”

刘彻沉声道:“她若死,律就成神了。”

“律若成神,朕的天命,就成了笑话。”

“不能死得快。”

“要她死得慢。”

“慢到天下人厌她,弃她,骂她。”

“慢到复生律变成乱臣之书,妖法之卷。”

“传令...”

“设帝律新局,由朕亲书《太初律纲》。”

“收复律署,重建律学。”

“改复生律为帝律,废旧章,立新法。”

“苏婉音,移入律局为副。”

“她若不从,逐之为民,不得再持法卷。”

“律...从今日起,为朕所用。”

这一诏,传出长安,一昼夜之间,天下震动。

太初门前,第九日。

苏婉音接到御诏,展开一看,轻轻一笑。

“终于来了。”

“他终究还是怕了。”

林照眉头紧皱:“你要走?”

“你若走,律就散了。”

苏婉音摇头:“我不走。”

“我只是...要让他以为我走了。”

她转身,对王启年道:“律印坊准备得如何?”

王启年一身书吏服,手中满是墨痕,道:

“已经印了九百卷复生律副本,分三路送往太学,民坊,北地。”

“但纸墨不够,刻工不够,百姓太多,需求太大。”

“我们还差三千卷。”

苏婉音点头:“那就让百姓自己刻。”

“刻在墙上,刻在门上,刻在衣服上。”

“只要一个字在,复生就在。”

她转身看向林照:“我要进律局。”

“我要让他以为,他收收得住我。”

“我要在他眼皮底下,把复生传遍天下。”

“你守太初门。”

“你不许死。”

林照点头。

“我若死,律不灭。”

“我若活,律更烈。”

苏婉音进了律局。

不是投降。

是潜入。

她以“副律使”之名,入主帝律新局,表面辅佐皇帝修订新法,实则将《复生律》原文一份份地藏入“帝律副卷”中。

她悄悄在每一卷帝律之后,附加一句:“律不为君,律只为人。”

她不是在写法。

她是在写信。

给天下所有曾读过复生律的人。

她在告诉他们:复生还在,律未死。

北地,辽东。

“伪律之祸”已起。

北宗残部伪造复生律,篡改原文,将血统废除改为血统并存,将律不敬帝改为律辅帝权。

他们广发伪卷,收百姓入律宗,自号律君后裔,建复生神庙,立律君神像。

杨洪的名字,被神化。

他的律被歪曲成教。

他的死被编成天命化身。

他的律书,被当成神启之书。

林照闻讯,怒不可遏。

“他们把他变成神?”

“他不是神!”

“他是人!”

“他是一个,用命写律的凡人!”

“他是我的人!”

她亲率律兵北上,誓破伪律神庙,灭伪律宗谱。

她带着真正的律卷,亲自揭下神庙那座伪造的“杨洪像”。

她手起一刀,将那雕像从中劈开,喝道:“他不是神!”

“他是人!”

“他用命写律,不是给你们拜的,是给你们活的!”

“复生律,不是信仰,是法律!”

伪律宗溃散。

长安,东市。

《复生律》副本开始在市井流传。

铁匠铺墙上刻的是律不载血,绸缎庄门帘上绣的是律为人立,米行门前挂着一句律不问贵贱,唯问是非。

孩子们在街头玩泥巴,堆的是律君像,不是皇帝像。

老人们在茶棚下讲的,不再是刘邦斩白蛇的故事,而是杨洪焚谱杀宗支的传说。

苏婉音看着这一切。

皇帝不会容忍。

甘泉殿,夜。

刘彻沐浴更衣,独坐殿中,案前摆着一份密报:

“坊间复生律广传,百姓以律代谱,孩童以律君自号,商贾以律辨债,学子以律为教。”

“帝律无人问,复生成民律。”

“苏婉音居律局,疑有暗谋。”

刘彻沉默良久,忽然低声说:

“杀她。”

“不要惊动朝堂。”

“不要动太初门。”

“只要她死,律就乱。”

他闭上眼,仿佛在听远处的鼓声:

“杨洪啊杨洪...”

“你写了一本书,却写乱了我的天下。

长安,律局。

夜沉如墨,风从宫墙之间穿过,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肃杀之气。

苏婉音坐在律局密室,案前摊开的是《帝律第四卷》,但她的笔,却在偷偷地勾勒《复生律》的边章。

她不是在写一部律书。

她是在伪装...在敌人眼皮底下,把复生的种子,一页页埋入帝权的土壤里。

有人已经觉察到了她在做什么。

自己活不了太久。

可她仍然写。

因为,她必须写。

外头,风起。

王启年冲入密室,神色惊变,手中持密信一封:

“宫中密令已下,要你死。”

苏婉音并不惊讶。

她只是轻轻将笔搁下,整理衣襟:

“终于来了吗?”

“我以为他会再忍几日。”

王启年咬牙:

“我们可以走。”

“太初门外,林照守着,一百律兵在等你。”

“我们还能反。”

苏婉音摇头:

“不能走。”

“一旦走了,这律局就再不会有复生的气息。”

“我不反。”

“我守。”

“我守着这个地方,直到他亲手掀翻我。”

她从袖中取出一枚玉印,黑玉为底,篆刻“复生”二字。

这是杨洪临终前交给她的,她从未示人。

她望着那印:

“律若不能守我,那就让我守律。”

王启年跪下:

“你若死...谁来写下去?”

苏婉音望着他:

“你。”

“你们。”

“所有相信律,不信谱,不信血,不信帝的人。”

“只要你们在,他就没白死。”

她将复生玉印交给王启年:“拿着它,去南馆。”

“从今日起...律不在朝廷。”

“律,在民间。”

“复生,不再是一个人。”

“复生,是一条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