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彩头(1 / 1)
春满楼中,气氛剑拔弩张。
朴义看着林弘毅道:“刚才林公子还没来的时候我已经分析过了,分析的自然是这秦亦的诗词为何是抄袭的,而且分析的有理有据,在场众位兄台也都赞成了我的分析,并且一致认为秦亦的诗词确实是抄袭的,说明我的分析毫无问题,要不我现在再跟林公子讲一下我是如何分析的?”
说完不忘冷笑一声:“也好让林公子知道,那个把林公子吓到闭门不出的秦亦,其实就是一个只会抄袭的冒牌货罢了!我这么分析,其实林公子还应该感谢我呢,因为我分析完了,林公子以后也不用闭门不出了,因为那秦亦不过是个花架子罢了,何至于让林公子吓成这样?哈哈哈…”
“……”
说完之后,朴义一阵大笑,而且他笑声里蕴含的意思太过明显了,充满了对林弘毅的不屑,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非常清楚的听出来。
此话一出,江陵书生们先坐不住了。
“姓朴的,你怎么说话呢?”
“对啊,谁说林公子被吓到了?”
“你会说就说,不会说就闭嘴!”
“……”
刚才林弘毅不在,这些江陵书生或多或少还是忌惮朴义的,现在林弘毅来了,他们仿佛有了主心骨和靠山,自然不会惯着他。
而那些遂州书生自然也要维护朴义,直接就跟江陵书生们对峙起来。
林弘毅摆了摆手,示意江陵书生退下,随后皮笑肉不笑道:“朴公子就不用跟我分析了,因为我根本不信!当初秦公子从江陵返回之日,在下就曾见过秦公子了,对于秦公子的气质和谈吐,在下也是亲眼所见。”
“在下从三岁开始便跟着家父学习认字,读的也都是圣贤书,对于看人,在下一向很准,秦公子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在下一看便知,所以不需要听任何人的分析,在下都能确定,《水调歌头》就是秦公子本人所写!”
“倒是有些人号称是第一才子,我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名不符实,还有人质疑秦公子的才能,在我看来也只是无能狂吠罢了!因为他比不过秦公子,所以才会故意出言诋毁秦公子,实际上,这也只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罢了!”
“……”
虽然林弘毅说的是“有些人”,可是在场众人都非常清楚,林弘毅说的就是朴义,就差指着朴义的鼻子开骂了!
而朴义作为一个文人,还是遂州第一才子,他的嘴上功夫同样了得,都被林弘毅就差指着鼻子开骂了,他怎么能忍?
于是他冷笑一声,回道:“在下倒是觉得,有些人能被抄袭的诗词吓到,说明这人自己也没有什么真本事,枉为读书人!”
“你在说我?”
朴义这么说,说明是准备撕破脸硬刚了,林弘毅自然不会惯他毛病,直接问道。
朴义也不嘘他,毕竟朴义从踏足江陵的那一刻起就是奔着林弘毅来的,现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跟林弘毅好好掰扯掰扯。
“林公子好耳力!”
朴义拱了拱手,不忘挖苦一句。
林弘毅本来冰冷的脸,竟然直接笑了,他是被气笑的:“这么说,朴公子看不上在下,觉得在下连你都不如?”
“到底比不比得上我,那要比过才知道。”
朴义迎上林弘毅的目光,沉声道:“但是只凭林弘毅惧怕秦亦抄袭的诗词这方面来看,林公子确实不如在下!在下起码敢于揭露此事,而林公子则只会闭门不出!”
林弘毅摆了摆手,说道:“现在是你我二人之间的事情,莫要再牵扯秦公子!你就算想诋毁秦公子也要先赢过我,否则你根本没有资格说林公子!”
“好,那就比一场!”
“好,那就比一场!”
“……”
两人针锋相对,谁也不怕谁,春满楼的气氛瞬间被推向了高潮,而人群最后面,秦亦、薛可凝和辛夷三人端坐在桌子旁看戏。
看到林弘毅跟朴义叫板,薛可凝好奇道:“你跟这位林公子认识?”
在薛可凝看来,林弘毅肯定认识秦亦,而且跟秦亦的关系想必很好——如若不然的话,林弘毅犯得着为秦亦出头吗?
谁知秦亦却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道:“其实我也算不上认识林公子,最多只是当初从南楚回江陵的时候,跟他有过一面之缘罢了。”
“一面之缘?”
薛可凝有点不可置信道。
“确实如此。”
秦亦点了点头。
“那这林公子…”
薛可凝沉默片刻,才开口道:“很好。”
“是啊,没想到林公子如此仗义。”
秦亦附和道:“等会我要好好跟他喝一杯!”
“……”
说实话,秦亦自从穿越来之后,大大小小的读书人也见了不少,但是这些读书人里,却没有一个能入秦亦眼的。
古话说文人相轻,这句话用在秦亦之前见过的那些读书人身上,恰如其分,惟独这个林弘毅有些特殊,他在听到秦亦的词后,没有生出半分不敬或者怀疑之心,相反全是敬畏。
这种心态,也怪不得他是江陵第一才子,所以薛可凝评价林弘毅“很好”,他是完全认可的。
……
在秦亦和薛可凝说悄悄话间隙,春满楼大厅里已经为林弘毅和朴义让出了地方。
既然说比试,自然是要比诗词了。
毕竟,这两人都是读书人,而且一个是江陵第一才子,一个号称遂州第一才子,这表面看似是两个人的比试,实际上是江陵和遂州的比试,所以现场的江陵书生和遂州书生都非常亢奋。
他们自然希望自己支持的人获胜,所以赶紧拉了一张长桌出来,林弘毅和朴义分别站在两侧,而他们身前的桌子上早已铺好了宣纸,身旁的书生们也帮他们研好了墨,摆好笔,只等他们奋笔疾书。
而林弘毅和朴义两人相对而立,皆是拿起了桌上的毛笔,仿佛随时都会奋笔疾书。
一旁围观的书生们也在为他们所支持的人加油打气,江陵书生自然希望林弘毅赢,而遂州书生也不希望看到朴义输。
倒是后面圆桌旁看戏的三人比较惬意,按理说他们单纯是在吃瓜,所以谁输谁赢都无所谓的,不过现在薛可凝却有了支持的人选,而一旁的辛夷也开口问道:“你觉得谁会赢?”
等她问完,薛可凝也好奇的看了过来,她心里自然是支持林弘毅的——虽然她不认识林弘毅,但主要还是朴义太讨厌了,毕竟他一直在诋毁秦亦,这是薛可凝最看不惯的。
不过薛可凝说到底是个习武之人,她平时最多只是听听诗词,自己却没有研究,所以她更不清楚林弘毅和朴义谁更厉害一些。
秦亦说道:“大梁有句古话,那就是‘欲寻锦绣文章,必到江陵访学;想觅经世之才,须向江陵求贤’,此非虚言,实乃江陵百年文脉使然。”
“因为自大梁开科取士以来,江陵一府所出进士,竟占天下十之三四,甚至超过江南其余几座城市之和。江陵城中书院林立,书肆比邻,便是贩夫走卒,亦能诵得几句诗文。每逢文会,江畔楼台尽是挥毫泼墨之士,街头巷尾时闻吟诗作对之声,足以见得江陵的文风有多么鼎盛。”
“放眼大梁,就只有京都的才子才有跟江陵才子相比的实力,当然了,大部分时候,江陵才子的才能是要超过京都的,这也是为何江陵才子一向自视甚高的原因。”
“而林公子作为江陵第一才子,更是有傲视群雄的超然实力——”
听到这里,薛可凝喜道:“按你所说,那这朴义自然不是林公子的对手了!”
“……”
大梁文风,江陵最盛,京都次之。
而朴义来自名不见经传的遂州,比之京都才子都不如,又怎么能比得上江陵第一才子林弘毅?
所以薛可凝这么想倒也没有毛病。
秦亦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我刚才说的不过是最基本情况罢了。可是咱们知道的事情,朴义自然也清楚,倘若他明知自己不如林弘毅,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丢人现眼?”
“你的意思是,他比林公子更强?”
薛可凝皱着眉头问道。
秦亦闻言则又摇了摇头。
辛夷见状倒是忍不住道:“你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他们两个到底谁更强啊?”
秦亦笑了笑,这才开口道:“按理来说,肯定是江陵第一才子林弘毅更强才对,可是朴义作为遂州第一才子,自然也不能小觑!而且——”
“而且什么?”
辛夷和薛可凝听到这里,都非常好奇的问道。
“而且林弘毅作为江陵第一才子,早就名声在外了,尤其是周边几个城市的书生,肯定都听过他的大名和作品,对于他的实力,自然非常清楚。”
秦亦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而朴义同样应该很了解林弘毅,而他却又如此坚决的挑战,说明他并不怕林弘毅,起码他觉得,他并不并林弘毅弱。”
“……”
听到这话,薛可凝和辛夷都沉默下来。
作为习武之人,这种情况就像是别人明知她们是三重之境的高手,却依然向她们发起挑战一样。
只能说明,对方来者不善,实力很强!
所以到底是林弘毅赢还是朴义赢,最终花落谁家,鹿死谁手,这都不好说。
接下来她们能做的,唯有拭目以待。
于是乎,三个人谁都不再说话了,而是把目光和全部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人群中间的长桌上。
……
此时,林弘毅和朴义都已经手握毛笔。
林弘毅率先开口,问道:“朴公子,今日你远来是客,以何为题作诗,你说了算!”
朴义却摇了摇头,笑道:“非也非也!林公子作为东道主,出题这种事,在下怎敢越俎代庖?”
“……”
吃瓜群众们闻言,不禁多看了朴义两眼。
这厮…实在太自信了!
其实出题这种事,本不应该参加比试的人自己出才对,毕竟无论谁出题,都存在作弊可能,出题的人出一个自己擅长的,别人怎么玩?
哪怕没有作弊,可是当出题的人赢了,对方也可以说你是因为自己出题赢的,反正是无论输赢都不是那么光彩。
所以做好的方法就是,把出题的任务交给其他第三方来做才好。
不过林弘毅显然是恃才傲物,上来就把出题的任务交给了朴义,说明林弘毅并不觉得会输,而再看朴义呢?他不仅没要,反而还把出题的任务拱手让出,只能说他太自信了!
而林弘毅也不是虚与委蛇之人,听到朴义让他出题,他也没有再继续谦让,而是开口道:“恰逢明日就是上元佳节,而且刚才进门之前,其实我就听说朴公子今日在春满楼中,已经写过一首质量上乘的上元诗了!对了,听说今日春满楼还设了彩头?”
“……”
此话一出,一位身穿青衫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朝着朴义和林弘毅拱了拱手,说道:“林公子,今日凡是进入春满楼之人,都需要交三两银子作为入场费,老夫也听到春满楼外有许多未能进楼的书生才子,对我们春满楼怨声载道了。”
“不过老夫要说一句,那就是这些收来的银子,我们春满楼并非要据为己有,而是要作为今日的彩头,全部送给夺得头魁之人!”
春满楼掌柜顿了一下,然后朝着一旁的小二挥了挥手,那小二便捧着一个账本跑了上来,把账本交给了掌柜。
掌柜的接过账本,翻看两眼,随即道:“老夫看了一下,今日春满楼一共收了八百九十一两银子的入场费,这样,老夫再添一些,正好凑够一千两银子作为今日的彩头,不知各位觉得如何?”
“好,好,好!”
“掌柜大气啊!”
“……”
掌柜话音刚落,人群中便传来叫好声,尤其是刚才还有些虽然进了楼,但是心里不痛快的人,现在看到掌柜的格局,也都释然了,跟着叫起好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