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抓住太后和长公主这条线(1 / 1)
云泠带着明喜刚在大街露面不久,定安侯府的眼线便火速回禀。
定安侯闻讯,眉头紧锁。
他并不知道那险些置侯府于死地的罪证出自女儿之手。
只当她是上元节走失。眼下年关将近,太后封赏郡主在即,她必须回来。
这是侯府的荣耀,云思默不争气,作茧自缚,她如今这个女儿从前虽然不堪,但还是有几分本事在身上的。
他找了她如此久,册封那天如果她不出面的话,那就是抗旨。
定安侯立刻派出心腹管家带人,在云泠主仆再街上闲逛时截住了她们。
管家表面恭敬,语气却不容置疑:“二小姐让侯爷好找呀,这么些天都去了哪里?
您是不知道,侯爷这几日茶不思饭不想的。因为您遭遇了什么不测呢,如今回来就好。”
云泠没有反抗,顺从地上了马车。
回到熟悉的侯府,定安侯端坐正厅。
他审视着归来的女儿,沉声问:“泠儿,这些日子你让为父好找,是去了哪里?太后的册封大典在即,这个时候若是你不来,那咱们侯府都要跟着陪葬。
可是遇到了什么危险,你告诉爹,是谁人敢拐我的女儿!”
云泠垂下眼帘,按照路上想好的说辞回答:“回父亲,上元那日人多拥挤,女儿不慎与家丁走散,又遇到歹人劫持。
幸得滕王殿下路过相救,才侥幸脱险。因受了惊吓,一直在王府别院休养,未能及时归家,让父亲忧心了。”
定安侯的目光锐利,试图从她脸上找出破绽。
可一听到滕王殿下,心里面畅快了几分,说明滕王殿下对他这个女儿还是上心的。
这条线算是搭上了,只要云泠乖乖的嫁入王府,来日太子落败,他们也有活路。
云泠神情平静,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与后怕。
他最终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回来就好。平安无事便是万幸。
滕王殿下那里,为父自会备礼致谢。你且安心在府里住下,好生休养,年节将至,太后对你的封赏也快下来了。
我这个女婿,我心里是满意的。你平日里也别对他太冷淡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你应当清楚,你是侯府的女儿,懂得审时度势,在必要的时候,在滕王殿下那里为侯府说几句话。”
“是,父亲。”云泠恭敬应下,心中冷笑。一副担心的虚伪样子,不过是怕她走失了,到时候那郡主的封赏落不到侯府头上,不能为侯府挣来荣耀。
她回到自己从前的院落,表面安分,暗中却立刻行动起来。明喜是她唯一可信任的人。
相处了这么久,虽然以前她被所有信任的人都伤害过,但是她觉得明喜不一样。
就从她肯陪着自己逃到山村去居住开始,这个人在她心里面已经算过关了。
她首先要确认的是那份罪证的下落,不然被查出来她府笔迹,死的就是她了。
侯府风平浪静,父亲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去城南庄子,这极不寻常。
罪证是她精心收集、直指侯府与太子勾结外邦、侵吞军饷、私蓄兵甲的铁证。
一旦送达御前,足以掀起滔天巨浪。如今无声无息,定是中途被人截下。
能在京城只手遮天、且有动机和能力保下侯府的,云泠只想到一个人。
太子。
定安侯和太子私自密谋许久,更何况,侯府还有一个镇北大将军,他算是太子和外邦人沟通的桥梁。
太子绝不允许侯府在此时倒台。她需要证据。
接下来的日子,云泠表现得异常乖巧,只在府中静养。
暗地里,她利用对侯府路径的熟悉,避开巡夜家丁,寻找线索。
她重点留意父亲的书房和心腹管家的居所。
一次深夜潜入书房,她发现父亲与太子府幕僚的密信往来虽然谨慎,但提及“漕运新利”和“北边马场”的频率比之前更高。
显然,他们的勾结不仅未断,反而因“平安无事”而更加紧密。
这印证了她的猜测:拦截罪证、保下侯府的,十有八九就是太子。
她想的太过简单,此番已经是打草惊蛇了,今后要寻到什么罪证更加不易。
父亲肯定也猜到了,能够拿到罪证的人,肯定是侯府亲近的人,所以也免不了她自己的嫌疑。
好在之前在父亲心中的形象都比较乖巧,不参与朝堂争斗,所以他暂时还没有怀疑到自己身上。
但今后加大防御,若是她不小心露出了马脚,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她的路比以前更难走了,她现在有些后悔,她为什么当初会铁了心的要走,坏了自己的大计。
今后只能更加小心才行。
同时,滕王府内。
裴肆收到空青的密报:云泠被定安侯府的人带回去了。
他猛地从书案后站起,又颓然坐下。
她宁可回那个冰冷的侯府,也不愿留在自己身边。
明喜的话再次刺痛他。他不敢再去打扰,怕将她推得更远,却又无法放心。
“派人,”裴肆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盯紧侯府,尤其是梧桐院。
我要知道她每日动向,是否安全。
若有任何异动,立刻来报。
记住,绝不能让她发现,也不能让侯府的人察觉。”
“是,王爷。”空青领命退下。自此,侯府梧桐院外,多了几双滕王府暗卫的眼睛,无声无息地融入夜色。
云泠察觉到了府内监视的视线。
一部分来自父亲,他显然并未完全相信她走失的说辞。
另一部分则更为隐蔽,手法专业,她猜测是裴肆的人。
她心中五味杂陈,裴肆的暗中保护让她有一丝暖意,但王府的经历和裴若的阴影犹在,她告诫自己不可心软。
她行事更加谨慎,利用府中下人对她这个“即将成为郡主”的小姐的敬畏,不动声色地打探消息。
在府中就只有她这一个小姐了,这些下人们从来都是见风使舵的,这些日子巴结她都来不及呢。
这日,宫中有旨意传来,太后召见。
云泠知道,这是她必须抓住的另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