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本非此间人(1 / 1)

加入書籤

傍晚时分,寺中一片安静,叶如棠与皇帝共同用过了晚膳后,回到自己的禅房,倚在榻上随手翻着屋内的一本佛经。

魏嬷嬷轻手轻脚走进来,低声道:“娘娘今日起得早,定是乏了,老奴伺候您褪妆罢。”

叶如棠指尖停在书页边上,“嬷嬷方才去了这么久,有事?”

魏嬷嬷微微叹了口气,“圣上旨意已下,寺中僧众皆遭了杖刑,老奴方才路过时,听到僧人们的惨叫声,心中甚是不忍。”

叶如棠抬起了头,“圣上旨意,四十岁以上,十四岁以下免刑,已是格外开恩了。”

“的确如此。”魏嬷嬷轻轻点头,“受刑者皆为寺中的精壮男子,想来这二十杖的皮肉之伤,很快便能痊愈。“

“多亏了娘娘向圣上进言,否则这佛门圣地,便真的要血流成河了。”

叶如棠将书合上,手指按了按眉心,似是倦意上涌。

魏嬷嬷看着她,“此事如此收场,已是最好的结果了,娘娘不必再为他们忧心,老奴伺候您歇下罢?”

叶如棠思索片刻,“嬷嬷,明日一早,烦您出寺,寻几家附近的药堂,买一些金疮药和接骨膏回来,尽量多买一些。”

魏嬷嬷愣了一下,“娘娘是要,赠这些受刑的僧众?”

“嗯。”

“可是娘娘,此举是否会惹得圣上不悦?“

叶如棠摇了摇头,“寺中清苦,想必储药不多,既然命是我求下来的,这皮肉之伤,我又岂能装作不知?那还真是凉薄之人了。”

“圣心不悦……应当不会。”她心中暗忖,若昭和遇到此事,应该也会如此,沈长昭定不会因此怪罪自己。“嬷嬷去便是了。“

“是,娘娘。“

叶如棠缓缓起身,行至窗前,“嬷嬷,劳您费心,盯着些,药材要新,还要好,以免落人口实。这后宫中,盯着咱们的人可不少。”

魏嬷嬷望着她的背影,这位主子如今行事,是越来越稳了。“娘娘所虑极是,老奴省得的。“

次日天刚亮,魏嬷嬷便带着两个宫婢,乘着马车出了寺门,正午方回。

马车停在大门前,迎上来一个小沙弥,“请问贵人,这是何物?是否要搬入寺中?“

魏嬷嬷道:“车内是奉昭淑容娘娘之命,刚刚购置的伤药,皆是治疗外伤的良药。请交给掌事的僧人,分给受刑的众僧罢。“

小沙弥朝她合十行礼,道了一句:“阿弥陀佛,多谢娘娘慈心。”

魏嬷嬷点了点头,走进寺中。

小沙弥掀开车帘,阳光照进车内,把药罐上的字照得一清二楚,方顺堂,德明堂……,皆是京城有名的药堂。

午后,叶如棠来到太后的禅房中。

进门便行了叩拜大礼,“臣妾谢太后庇护之恩。“

昨日太后必然是在皇帝面前回护了自己,但僭越进言,想必太后也有不满,如今太后是自己的一大助力,万不可失去。

太后端坐椅中,坦然受了她的大礼。

“起来罢,赐坐。“

叶如棠低眉顺目,恭恭敬敬地落座。

“昨日之事,你鲁莽了。”太后手中捻着佛珠,声音轻柔,“你欲行仁义之举本是无错,但万不该如此莽撞。”

叶如棠连忙点头,“是臣妾唐突了,未曾多想,望太后恕罪。”

“你呀,”太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你这性子,当真是叫人疼,也叫人忧。“

“你要切记,后宫妇人,万万不可插手前朝之事,哪怕再如何得宠,也不可乱了分寸。”

叶如棠听着,点头应下:“臣妾记下了。日后若遇事,必来先请太后示下。”

太后手中佛珠一停,“你是个聪明孩子,但年纪太轻,很多事看得还不够通透。凡事定要多想一步,方能长保平安。”

叶如棠这才抬起了头,望着太后的眼中隐隐透出泪光,“太后说的是,臣妾受教。“

“臣妾自幼失怙,幸得太后娘娘垂怜,悉心教导,如沐春风。犹若再生之德。”

“今晨臣妾虔心礼佛于罗汉堂,焚香祝祷,佑太后凤体康泰,福寿绵长。太后慈育之恩,臣妾虽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

太后大悦,拉着她的手又絮絮叨叨说了好一阵子闲话,才让她离开。

两日后,灵山寺外,晨钟刚鸣。

山道上还浮着淡淡的薄雾,远远看去,如烟似霭。

数十名僧众列队于山门之下,长袍灰布,垂手静立,目光虔诚,恭送天家离寺。

队首立着一人,身着深赭色僧袍,眉发皆白,面如满月,双手合十,神色肃穆,眼中却带着超然的慈意。

他便是法慧大师,曾被先帝封为“拈花长老”,执掌禅宗东脉七院,在佛门地位极高。

传言他幼年便入空门,七岁顿悟,十二岁讲经于太学之堂,三十年前便是宫中讲法座上座,如今更被誉为“活佛”。

灵山寺方丈被罚面壁,今晨便由他亲自领着未受杖责的僧众,为皇帝送行。

车队徐徐下山,两侧禁军与内廷列队随行。

叶如棠依旧与皇帝同乘一驾,端端正正地坐在沈长昭身旁。

御驾行至山门,法慧大师忽然移步上前,双手合十,低头念了声,“阿弥陀佛!“随即朗声道:“娘娘既非尘世中人,何苦执着这红尘中事?”

众人皆听得清清楚楚。

叶如棠骤然抬眸,心口一跳,指尖在膝上微微一紧,莫非他,竟已知晓自己是重生之人?

沈长昭眉心微动,“停。”

御驾停下,皇帝掀开车帘,望向法慧,目光闪动。

法慧面含微笑,目光温和,仿佛刚才的话只是随口而说。

半晌后,皇帝问道:“大师方才所言何意?”

法慧微微一笑,“陛下所问的因果,乃天机不可窥探。“

他目光直视车内的叶如棠,“百年红尘,浮生一梦。“

“娘娘身具慧根,心怀慈悲,并非此间中人,却尘缘未尽,身陷因果轮回。老衲斗胆相劝:恩仇俱是劫数,初心方见如来。“

叶如棠抬眼看他,与他目光相接,心中陡然巨震。

她下意识避开了法慧的目光,垂下了眼帘,却感觉那温和的眼神仿佛穿透了她心底最深的秘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