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谁是凶手(1 / 1)
在意大利租界一幢别墅小洋楼的卧室里,黎元明的大太太叙说了李香玉伙同丈夫,种卖罂粟走私大烟的秘密事情。
胡明一也是半信半疑。
他并没看见那本厚书里的那几朵罂粟花,和写着字迹的纸页,然而,李香玉参与丈夫的走私,种植毒品是完全可能。
大太太手里确时没有镶嵌在厚墙里,那小保箱子的钥匙。
这箱子放着什么重要的物品,和丈夫黎元明神秘失踪的巨款,她可能不知内情。
胡明一仔细观察了房屋内,紧锁着的窗户和一切,也没发现疑点。
面对脸色茫然的大太太,他指着地板,分析着:
“您看,这有男人的皮鞋脚印,肯定是您去南京的这段时间,有人闯进了这个房间。他不像是小偷,没翻动屋里的箱子衣柜窃取物品,是冲着这个小保险箱来的。箱子里一定有什么贵重的财物,您不是有备用钥匙吗,找来试试开锁”
时间不长,大太太进了卧室,从大衣柜上的皮箱里找到了备用钥匙,可是,这串的钥匙哪一个也插不进小保险箱的钥匙孔。
此刻,传来了有人敲一楼的大门声音。
胡明一马上费尽全力将沉重的大床头柜放到原处,挡住了厚墙里的小保险箱,叮嘱大太太和二妹坐在屋内床上别动,别向任何人透露刚才发生的事情。
从大太太卧室走下楼的胡明一,打开了一楼的大门,只见好友警员赵学铭带领不相识的两位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赵学铭向他介绍着:
“胡兄,这是二太太李香玉的大哥李香江,二哥李香山”
这两位中年人分别与胡明一握了手,打着招呼:
“胡警官,你好,麻烦您了,
“胡警官,辛苦了”
胡明一也客气的回应:
“大哥,二哥,您们家里出了这样不幸的事,我也很痛心。你们有什么不明的事情,尽管提出来,只要我知道的一定告之”
大哥李香江,身材较胖些,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戴着一付黑色圆边眼镜,皮肤白晢,目光温和显得十分文雅,像是位教师或政府的文职人员。
二哥李香山虽也穿着白色的西装,可和大哥的气质不一样,他身体较瘦,目光逼人,手腕上戴着一块美国造的汉密尔顿手表。
在民国时期,这种昂贵的美制手表还没进口过,一般都是与在上海美国总领使馆有关系的人,才能佩戴。
胡明一从二姨太李香玉的两位兄长的穿戴,仪容来判断,其家庭背景,地位不同一般。
他凑近赵学铭,小声告诉:
“大太太和她的妹妹己在卧室里,大哥二哥还见吗”
赵学铭眨了眨眼:
“刚才,这哥俩己通知了我,不想见大太太”
“好吧,我去大太太屋里说一下”
胡明一转身进到了大太太的卧室,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大太太也觉得对不起李香玉的一家人,也没出声,就把小洋楼里的备用钥匙交给了他。
胡明一打开了李香玉卧室的屋门时,示意那两位兄长先停在门前。
他和赵学铭先进了屋内,仔细堪查了一番,在门后的棕色地板上,发现了一条印花白毛巾。客厅和卧室的状态和上次来的情景一样,没有可疑之处,就请李香玉的两位兄长走了进来。
两位兄长来到紫檀木的大装饰柜前,看见一个像框里,老妹妹李香玉的美丽照片,都不尽泪水满面。
胡明一和赵学赶忙上前安慰着。
李香玉的大哥从口袋拿出白手绢,擦了擦眼泪,把像框拿到手里:
“胡警官,赵警官,我们家里也有老妹妹的这张照片,直到现在,也没把老妹妹死亡的事告诉父母。他们年纪己到暮年,还有些慢性病,受不了这样的打击。那时,长辈们虽埋怨老妹妹不听话,让家族伤了面子,就和她断绝了关系。可这几年每到了节日,二老都会拿出这同一张照片看上许久,这心里是多么疼爱她”
他擦了擦泪水又说:
“前半年的春节三十晚上,老爹老娘在全家聚会的年夜饭桌上,和全家商量,觉得他们一年比一年老了,想在有生之年原谅老闺女,让我们带她回娘家合家欢乐,可这次带回的只是一张像片了”
在李香玉的卧室里,胡明一听了李香江的讲叙,询问:
“大哥,这些年,李香玉一次也没回过家,你们长兄都没见过她,没到她家去过?”
大哥李香江又回应着:
“我们家二个哥兄,就她一个女孩子,父母十分溺爱她,什么事都让着她,所以她才这样任性。断了父母关系后,她一次也没回娘家。在南京时,她和黎元明结婚后的一段时间,我们都到她家找过她。
二哥李香山也补充说着:
“我也劝过老妹妹,生米己作成熟饭,二老的气儿也消了,就让她亲自向父母认个错,这事就过去了。可她太任性,非要干出些大事业,发了财再回去,好让家人和亲戚朋友高看一眼。果然,我们听到她和黎元明干买卖发了财,在天津意大利租界盖了小洋楼别墅,很是高兴,就连亲戚朋友都很羡慕。以后她和黎元明及一家人搬到了天津,也没告诉我们地址,断了联系,要不是你们去了电报,我们也不知道她出了事”
李香江又接着说道:
“在南京,我们听说她和丈夫黎元明常到甘肃,陝西一带也挺好奇,并不知道黎元明干了违法的买卖。至于我的老妹妹是否参与,我们更不知道,她为什么要上吊,是自杀,还是谋杀?只能靠你们意租界警署快下定论”
赵学铭向两位兄长解释着:
“大哥,二哥,您妹妹李香玉的案子,一开始是我和胡警官堪查现场,办案追查的。在刚才,我也告诉了您们,前些日子,意租界警署又不让我们参与此案的调查了,把此案子交给了由洋警员主持的重案组。洋上司们只让我们负责接待家属的工作,至于案件进展,您们还给向警署上层交涉督促”
此时此刻,赵学铭的解释让李香玉的大哥,二哥全明白了,也认为李香玉有被谋杀的可能,为什么有人要谋杀她?
意租界警署现在还拿不出证据,至于谁是凶手更无从谈起。
大哥李香江不解地问着:
“赵警官,胡警官,租界警署上层为什么要把掌握一手资料情况的你们两人,撒出专案组呢?”
胡明一无奈了:
“警署洋上司们认为案情重大,我们是华人警员不能胜任,其实就是看不起或不相信吧,可我们也一定全力协助您们,把这起命案弄个水落石出。
二哥李香山十分感激:
“那太好了,胡警官说的没错,我在上海的美国总领事馆工作也是这样,重大事情从不让华人职员参与,都是跑跑腿,美国人有了实在办不下去的事才找华人雇员。我己向洋上司请了长假,要在天津呆上一段时间,努力催促警署破案,这是我住宾馆的地址和房间号,有什么事你们到那去找我们两人”
大哥李香江也夸讲:
“胡警官,刚才赵警官己经讲了不少有关这个案子的疑点,我觉得你们两人很有才能,我还是最相信你们”
胡明一,赵学明和李香玉的哥俩,越谈越亲近,便在一起商议加快这起上吊身亡案件的侦破对策:
一,李香玉二哥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华人官员,负责国人赴美签证的一些工作。没有这个出国签证,江南北方一带不管是民国政府的高官军阀,富商学者还是平民等人,想赶赴美国也去不了。
美国在南京的总领事馆还与意大利国津城的总领事馆在政治,经济,外交等等方面有往来。
胡明一见意李香山紧急的去联系意大利总领事馆,说明情况,让他们给意租界工部局或警署的上层,重案组施加压力,尽快破案。
他和赵学铭两人抢在第一警署重案组的前面,掌握李香玉命案的第一手资料,见意要当着李香玉两位兄长的面,重新堪查与命案有关联的这个卧室和小阁楼,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鉴于这起命案情况复杂,要加强与他们四个人的互相联系通报,发现了有关案情的情况,也要严格保密,以免引来大麻烦。
四个人说干就干,在李香玉两位哥长的见证下,胡明一和赵学铭重新开始堪查整个小洋楼,搜查一切可疑的线索,去寻找最后的机会。
谁是凶手(第二集)
在黎元明的小别墅二楼,胡明一和赵学铭将堪查重点放在二姨太李香玉的卧室,
胡明一来到了李香玉睡觉休息的大床,将床垫和床罩一齐翻了起来,没发现什么。
他又蹲下去身子借着从窗户射进来的明亮阳光,仔细查看床下的棕色地板,果然,两个半皮鞋的菱形印迹呈现在眼前:
这和他在大太太屋内,与二姨太太李香玉上吊死亡的阁楼里,所发现的皮鞋印迹,完全一样。
胡明一马上把观察门窗的赵学铭叫了过来:
“你看这有半个菱形皮鞋印,和小阁楼的皮鞋印一样,说明有人在李香玉出事那天晚上,也到过这个卧室,她被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了”
赵学铭完全同意:
“是啊,这太有可能了”
胡明一躲过那两半个皮鞋印迹,就索性钻进了大床底下,并找到了一条印着特殊花图的白毛巾,闻了闻,又递给他:
“你闻闻这手巾上什么味,沾上了药水吧”
赵学铭也放在鼻子前:
“没错,好像是药水或酒精的味”
胡明一也惊异了:
“如果用麻醉药水后捂在人的鼻嘴上,一定可以使人昏迷。毛巾上如果有这种东西,那李香玉可能是被凶手捂昏迷后,挂到了阁楼的房梁上的,是凶手伪造了上吊自杀的现场”
赵学铭点了点头:
“正确,如果这样,谋杀是必定的了”
站在卧室中间的李香玉大哥,二哥也围拢过来看了看床里边的半个鞋印,拿过那条毛巾嗅了嗅,完全同意胡明一和赵学铭的判断:
印有特殊图案的毛巾可能就是罪犯谋杀李香玉的铁证。
胡明一又把从房屋大门后找到的那条毛巾,与床下找到的毛巾依依比对,两条毛巾上的特殊图案一模一样。
他心里萌生了一个推断:
凶犯用这条毛巾擦掉李香玉卧室内地面的鞋印和其的痕迹,可能在慌忙之中,留下了床里边的两个半皮鞋印迹。
赵学铭和李香玉的大哥,二哥对胡明一的推判,也有相同的想法。
胡明一,赵学铭和二太太李香玉的两个兄长,又登上了自杀现场的小阁楼,仔细观察一切。
他们望着李香玉上吊的房梁,和倒在地上的椅子,又一个疑惑摆在面前:
即然是谋杀,那凶手一个人将体重近百斤左右的李香玉吊到房梁上去,他必将身材高大,体强力壮。可当时又是夜晚,阁楼上没有照明灯光,黑暗一片,凶手没有另外一个人协助,能完成吗?
凶手能镇静,完美的伪造了这个上吊自杀的现场,那他和协助的人不可能是一般行凶的罪犯,可能受到特工训练,或是杀人不眨眼,专搞谋害暗杀,绑架抢窃之类重案的老手和团伙。
难道是对黎元明巨额财产垂涎欲滴的天津地方警局,津城青帮,黑社会外,还有更凶恶阴险的势力?
与李香玉关系密切的女佣人王玉琴是罪犯的帮凶吗,她也是为了那笔巨款?
胡明一,赵学铭仔细堪查了小阁楼后,除了可疑的鞋印和两条印有特殊图案的毛巾,确一无所获,就和李香玉的哥俩儿带着一系列疑问,走出了案发现场。
当李香玉的大哥,二哥又听到了胡明一叙说了黎家女佣人王玉琴也被谋杀的情况时,神色更加严峻,也感到指挥这一连串人命案的凶手和幕后人,绝不是等闲之辈。
胡明一收好两条印花毛巾,和赵学铭,李香玉两位兄长又商讨了一阵子,决定分头行动。
他回到了大太太的屋里,向等待多时的姐妹两人介绍刚才一些情况。
赵学铭领着李香山哥俩去那家私人医院的停尸房,探视李香玉的遗体。
此刻,在大太太卧室的姐妹俩见到了胡明一,才松了一口气。
大太太又向胡明一提供了关于女佣人王玉琴的重要线索:
去年,她到工部局的劳务部门找女佣人,是一名叫赵友军的华人职员接待她,并介绍着:
“我这有个理想人选叫王玉琴,是一家鞋店老掌柜的二闺女,她丈夫病死后就回到了娘家。可妯娌们与她有过接,光打架。她在娘家呆不下去了就来当女佣人,她比一做平民家庭的女人懂规举,又勤快”
大太太听后,有了兴趣就和这位女人见了一面,也很满意就签了合同,雇用了王玉琴。
以后的一段时间,女佣人王玉琴在黎家干得很好,可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让大太太觉得这位中年女人不太守妇道。
一个星期天上午,大太太应也信教的闺蜜去到望海楼教堂作礼拜,竟看见在教堂的大长椅上,自家的女佣人王玉琴和那位工部局负责劳务的赵友军坐了一起,好像在俯耳低声说话,关系密切。
她怕王玉琴发现,就赶忙告辞了姐妹们,回到家里,向二太太李香玉讲叙了刚才的所见奇闻。
李香玉不已为然,还批评了她:
“大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都是民国时期了,兴那个女性新生活吗,您还是封建思想,专信什么贞洁立牌坊。人家王姐死了丈夫,有再嫁和谈恋爱的权力,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
大太太也觉理亏,就没当回事了,可是半年前的一天,她去海河边观看渔民在河里放鱼鹰捉鱼,又碰见王玉琴和赵友军在一起。
此刻,胡明一根据大太太的所述,脑子里猛的闪出一个念头,寻找谋杀李香玉的凶手有了希望。
他又问大太太:
“您见过赵友军,他身体强壮吧?”
大太太兴奋的回答:
“胡警官,你猜的太对了。这个赵友军身高有一米八以上,身强体壮,腰挺肩宽,走起路有些军人的作派。我猜他真要跟别人打起架来,好像几个小伙子也不是他的对手”
胡明一听罢,心中涌出怀疑赵友军的直觉,下一步,他要用手中两条特殊花朵图案的白毛巾,和遗留下的男人鞋印,来证明谁是谋杀黎元明二姨太李香玉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