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坚难的决择(1 / 1)

加入書籤

初秋的八月,光明通讯社的训练班第一批学员结业了,组织者程科长返回了南京,第二批学员准备明年春季招收开班。

金曼玉的密码研究班,还在开展工作,时间一晃,秋去冬来。

临近春节的一个星期日,夜晚的一场大雪把津城装扮得银装素裹,到了早晨,鹅毛似的雪花依然纷纷扬扬,洒落在城市的各个街道上。

胡明一曾几次写信给在沧州的父母一家人,谈了和金曼玉恋爱的事情。

家里回信了,非常同意这门婚事,并邀请金曼玉到老家过春节,见长辈们一面,把婚事定下。

昨天,他将要下班,接到了一个暗号电话,对方短短几句话就让他知道地委有重要任务,急忙来到金刚桥下的交通站,见到了王老板。

原来,今天深夜,胡明一的深保卫行动小组有紧急任务,李敖,郑凯歌也在王记饭铺侍命。

可是,到了后半夜,地委领导又派来交通员,告之取消了他们小组的紧急行动。

天空雪花飘飘,到了后半夜大雪纷飞,街上的积雪已经没过脚面。

夜深路滑,王老板劝胡明一别回家了,就拿来一床厚被褥,让他睡在了后院的小屋里。

小房间里没有取暖的炉子,又是下雪天,很寒冷,胡明一好几次都被冻醒。

天刚亮,胡明一就起床了告别了王老板,李敖和郑凯歌,踏着大雪匆匆向海河边明源里的新家走去。

在前天晚上,胡明一又和金曼玉的父母见了面。

曼玉的父亲叫金英哲,从这个名子来讲,金曼玉的祖辈确时是朝鲜族人。祖父曾追随著名的工程师詹天佑修建铁路,其子女,除了她的父亲在王太太家的绸缎商店当了会计外,都在铁路局工作。

好学向上,尊老爱幼是他们的良好家风。

金曼玉的父亲从南方回到家里,第一次见到有些学识,朝气蓬勃的胡明一时,很是投缘,聊得很开心。

以后,他们两人又多次见面,每回都谈得意犹未尽,一见如故,金曼玉的父亲也夸这个未来的姑爷,是个极积向上品格优良,有勇有才的好青年。

金曼玉见到父亲,如些评价胡明一更是心花怒放,也觉得在近些时间不知为什么,几天见不到这位男友,心里新空荡荡的。

早先,金曼玉的父母和胡明一商议好了,一家人到他的新房去看看,为以后布置婚房做准备。

今天早上,金曼玉更是一马当先带领着父母,来到了这个未来的婚房大院,陪同的还有她的大姐,二姐。

胡明一也和金曼玉的姐姐们见过几次面,都相处很好。

在大雪纷飞时,他要接待女友金曼玉的一家人,也不顾上夜里没睡好的困意,早早回家了。

他扫院子收拾屋里,把取暖的炉子升了火,烧开一壶开水,再灌好暖瓶,又到街上买来了大饼油条和豆浆,等着金曼玉一家人到来。

早晨八点多钟,大雪停了,院外有了人敲门,金曼玉银铃般的声音飘了进来:

“明一,开门,”

胡明一赶忙出了屋,打开了院门,只见金曼玉在前,后面是她的父母和大姐二姐。

她们有说有笑:

“这个院子还不小”

“房屋也挺新,院子清静”

大姐,二姐评论着。

胡明一微笑着向女友的父母一家人问好,并带着她们到各屋参观,最后请她们走进到了自己的卧室。

由于他都有准备,屋里布署得干净整洁,金曼玉一家人都非常欣意,都落坐了。

未来的丈母娘金太太发了话:

“小胡啊,这院子房屋都挺新,环境也不错作婚房没问题。如果婚后你不在家时,曼玉住着自己孤单些,这不是还有两间房吗?,你妹妹也没成亲,让她来津城住在这里,给她找个工作不成问题,也和曼玉做个伴。以后,你妹妹在城里找个婆家,这比可在沧县老家的条件好多了”

胡明一听到未来丈母娘的见意,点了点头:

“伯母,您说得很好,我一定照办,等到了春节,曼玉和我一同回老家订亲时,我向父母说说。老家的人做梦都想来天津卫住,我妹妹会很高兴的这没问题”

他又向金曼玉介绍:

“我妹妹人也老实,不多嘴多舌的,还会武功,我要是有事不在家,你们在一起时,她就是你的保镖了”

金曼玉一听很开心:

“那太好了,我到了你家,一定动员你父母和你妹妹,让她们同意,工作不成问题,在我们电讯局二大伯科长给她找个工作,我会在单位照顾她,”

胡明一也赞扬:

“就这么办”

这时,金太太不同意女儿让胡明一的妹妹出去工作:

“小胡,别听她的,你们婚后,你妹妹刚到津城生地不熟的,先别让她出去工作。你们俩工作又这么忙,让她在家帮助你们看个家,做些家务,就像我一样有什么不好。我们一家人会资助你们,让她的生活过得舒舒服服”

曼玉的父亲金英哲打断了她们母女的争论:

“小胡,她们娘俩的见意也不对,你妹妹来到后想干什么,怎样生活,是人家自己的自由,让你妹妹任意选择不能包办,就这样吧”

金曼玉和母亲也觉得一家之主的提意正确,就不在讨论胡明一妹妹的事情了。

她们一家人也看完了胡明一的新房,愉快地离开了院子,返回了小白楼的家里。

胡明一,金曼玉送走了家人,锁好院子,踏着吱吱作响,白皑皑的积雪,一边商议春节回老家定亲的事情,一边去欣赏津城雪景。

两个恋人手捥手来到海河岸边,冰冻的河流如一条银白色雪的缎带,蜿蜒地镶饰在雪中之城。

从朦胧的雪雾中望见,河上远方的座座钢铁桥梁披上了白纱,留下了虚幻的身影。白色的沿河大道的两边,挂满晶莹雪花的树林,染上银色的欧式楼群,历历在目。

游人们放眼望上去,人世间和津城的都这么纯洁雪白,美丽,像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仿佛新式军阀们杀红了眼的战争和刀光剑影,外国列强张着要吃人,夺走国人美好家园的血盆大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社会影像都消失了。

此刻,胡明一的心情确十分复杂,即有和金曼玉成婚的那种幸福渴望,又有怕让漂亮女友以伤心告终的担悠:

在这其实动乱不断,血雨腥风年代的隐蔽战线上,每个参与者都可在生死博斗中伤残或逝去。他也多次向金曼玉心理上打了预防针,以做警察工作有致残,致命的危险为名,增强她面对心爱的人遭遇突然失踪,甚至被捕入狱,壮烈牺牲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观察来看,胡明一觉得她的心理素质,越来起好,性格坚强了。可到了真正遭受一些致命的打击,女友能不能承受闯过这个人生最伤心痛苦的一关?,

他心里还是没底。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金曼玉一转头,看到胡明一比往常沉默少语,好像有什么心事:

“你又想什么了”

胡明一深情地望了望她:

“过几天就是春节了,我也多请了几假,我们到沧县老家去过节,连把亲事定下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事吗?”

金曼玉温柔地拉起他的手:

“我没有什么,就盼着那天呢。”

胡明一紧握着她柔软,白如玉的小手:

“我也是一样,我爹娘见到你不定多高兴呢,一定夸我找了个漂亮温柔的好媳妇,亲戚,邻居们也会赞美的。按老家的风俗,定了亲这桩婚事就算成了,就差结婚的仪式了”

金曼玉微笑的望着他:

“就是说定亲后,我是你的人了,你心里美滋滋的,一定要打我的坏主意吧”

胡明一也笑了:

“那不叫坏主意,男人要不主动点,那不成清朝宫里的太监了”

金曼玉一听脸就红了,微笑的掐了他胳膊一下:

“你胆子越来越大,什么话都敢说了”

胡明一不以为然:

“你这掐的劲太小”

金曼玉又敲了他后背几下:

“哎,我对你是没则了”

胡明一拉了拉她衣角:

“咱们别处去溜溜,我见到有人回头看咱们呢?”

金曼玉回身看了看,确时有的行人望视着这一对英俊,漂亮的恋人。

他们起身向顺着海河之滨的大道,向金刚桥一带慢步走去。

一路上,欣赏雪景的市民们,三三,两两陆续来到热闹的海河之滨,人群里也夹杂着黄头髮,蓝眼睛的外国人。

当胡明一带领着金曼玉来到了日租界的海河边时,路上的行人确十分稀少了。

忽然,胳膊上戴着红十字袖标的男人们,拉着两辆地板子车,向他们走了过来,车上竟装着露出草席的尸体。

金曼玉看见了车上的死人惊恐了,拉着胡明一躲闪到对面的路边。

确时,她很少独自来到这里,父母从她记事起就警告,千万不要到日租界去,从不带着她到这里来逛街。

以前金曼玉也知道,所在工作的电讯局,要是有什么事情到日租界办理,从不派出女职员,都由经验丰富,老道的中年员工担任。

津城的大多百姓们也晓得:

英,法意等西方人的租界里,私人别墅,银行大商场,宾馆饭店,公园,游乐场赌场等场所特别多。

一些洋人的豪华场所,公园等也挂上“华人与狗不能入内”污辱国人的牌子,可那里租界的治安,各方面还算好一些。

可是日本人占领的日租界内,妓院烟馆,赌场黑社会等等,五毒俱全,环境恶劣。

日本人和汉奸们都心狠手辣,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中国人走进了日租界,只要被他们盯上了,小则清家荡产,大则丢了性命。

一些穿着绫罗绸锻,狐皮大衣的有钱人到了这里,不小心也会被黑社会和日本人诱使去抽大烟,赌钱嫖妓等,最后被榨干最后一个铜板,成了穷光蛋后,被人扒掉衣服光着腚,抛进海河里或岸边的乱草堆里。

国人里,一些漂亮美丽的年青姑娘,误入来了日租界,一旦被日本浪人,日本兵,汉奸和黑社会盯上了,被污辱或卖到妓院是小事,丢了性命也经常发生。

海河的日租界这一段的岸上岸下,河里水面上,常有死人和无名尸体。

由其到了寒风冷冽的冬天,城里的红十字会人员从这里,整车整车拉着死人,到乱死岗掩埋。

今天,胡明一领着躲闪和惧恐的金曼玉快步走入日租界,又去了海河对岸,看一看那漫天大雪覆盖下,望不到边的贫民窟:

在那些低矮的土坯屋,草把子房,小窝棚里住着无数挨冻,受饿的难民和穷人

胡明一有意让金曼玉领略一下津城美丽的雪景下,最残酷血腥,最黑暗的另一面景状,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如果他暴露了身份,失踪或牺牲了,会让金曼玉理解到他是个高尚的人,是一个推翻当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人吃人的社会,让挣扎在死亡和贫困线的亿万普通穷苦大众,翻身得解放过上幸福生的英勇战土。

那时,金曼玉会擦掉了泪水,坚强的走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光明道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