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号交通员(1 / 1)
在意大利租界的一家旅店里,胡明一终于明白了十万火急的原因。
前些日子,他和张队长,刘源在新开河盐坨桥路上,救出的三号领导己叛变,成了地下党的内奸。
那时,胡明一,刘源都怀疑过特务头子林正英,为何轻兵押送被捕的三号领导陈太奇。
刘源的那些话又回响他的耳边:
“这个新来的特务头子是不是让咱们吓傻了,押送重要人物让囚车走这样危险的道路,不是等着挨劫吗?而且他们只派一辆车,四,五个戴着手枪的特务,为什么不派十个,二十几个有步枪,机枪的军警护送呢?
胡明一也有些可疑,但是,他们都没向上级组织反映,是重大的失误。如及时向上级提出了疑问,可能会消除大的隐患,避免了党组织又一次遭到破坏。
胡明一从王新源接到的上级电报来看,他们夫妇肯定暴露了,不能回到李家胡同二号的小卖部,晢住在客房最安全,等侍转移到新的居处。
他向王新源夫妇交待了住这旅馆一些注意的事情,就匆匆离开了那里,回到了警署。
夜色降临了,胡明一来到警署大门口不远时,在一棵粗壮的法国梧桐树后,有个黑色的身影闪了出来。
在金黄色的路灯映照下,他看清了,此人就是省地委的一号交通员,心中不禁一阵疑惑。
晚上七点钟了,一号交通员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刘光明书记派来的,还是另有启图?
在这个非常时期,突然出现的地下党的人员,胡明一都不能太信认。
他继续往前走,可一号交通员快步跟了上来,轻轻呼唤:
“我有重要的事找你”
胡明一只能停下了脚步,假装迟疑的看着他:
“您是谁,我想不起来了”
一号交通员凑过来,对了暗号后,低声地讲叙:
“我是一号交通员,你不记得了,我们在明源里胡同外街上见过一次面。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有指示放在香盒里了,你拿好,我走了”
他说着递过了个香烟盒,快步离开,在街上消失了。
胡明一巡视了周围没发现有什么异常的迹象,就回到了警署宿舍,好友赵学铭没在房间。
他坐在了桌子前小心地撕开了那个烟盒,从中取出了叠好的小纸条,只见一行字迹:
“胡明一,周日早八点半在鼓楼原地点找周大伟,刘光明。
胡明一见到了刘书记的名子,心里踏实了,和一号交通员的接头是可靠的。
几个多月后,转移到秘密工作地方的刘书记又出现了,召集他究竟又有什么行动呢?,
可他不能马上确定这个短信的真伪,也不得不防,只能拼命一博,决定明天去和周大伟见面。
他一定将王新源夫妇及无线电台安全地交给党组织。
胡明一用打火机把纸条消毁,躺到了床上准备睡觉。
这时,警员宿舍的房门响,赵学铭走进屋来,惊奇地告诉他:
“明一兄,我去了李家胡同那的空地夜市,今天那里太热闹了”
胡明一问着:
“是练杂耍的来了,看的人不少”
赵学铭兴奋’:
“不是,刚才我到大空地的夜市溜了一趟,练杂耍的没来,可看了一场好戏”
他详细的讲叙着:
那时,在大夜市旁的街上,开来的几辆军车刚停,就从车厢跳出来十几个背着步枪,拿着手枪的军警和便衣,向李家胡同奔去。
从戒严的李家胡同里被赶出来的居民说,军警把胡同口小卖部的大门给砸开了,看意思要抓人。
过了十几分钟,这批军警也没带出被捆绑,要抓捕的的人员,将小卖铺贴上封条,乘上了军车走了,戒严也撒了。
李家胡同口的邻居小声议论,这小卖部里那对夫妇可能早就跑了,军警扑了空,可谁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罪?”
胡明一听完赵学铭的讲述,如释重负,如果王新源夫妇在劫难逃,那损失就太大了。
他平静地谈道:
“现在市面上太乱了,就是咱这租界清净,近一年,又没什么大案平安无事,这样下去,我们重案组就快解散了”
赵学铭也赞同他的说法:
“你猜得很对,前些日子,我听说,红眼病的意大利警官向署长打小报告,诬告安东尼克处长养闲人,重案组整天悠闲乱逛无事干。署长把他们骂了一顿:这些时间本租界治安好,不出恶性案件是好事啊,是处长领导有方。怎么拿着好事当坏事说,快滚,以后别在我这乱嚷嚷,我不爱听。”
胡明一听笑着夸讲他:
“学铭,你从哪听说的这些事,我老以为你黑白两道上事都精通,洋人道上的事也这么灵通。谁说的,能透露吗”
赵学铭骄傲了:
“最近,我和咱署长的翻译兼秘书挂上了关系。我请他到燕春楼做客,他喝多几杯就告诉说出了警署内的事情”
赵学铭还向胡明一透露:
前些日子,国民党省党部调查科向租界工部局下了协查通告,洋人警务局长当着华人秘书的面,把那份文件撕碎了,扔进了办公室的纸篓里,并讽刺省党部是疯狗。
胡明一听后引起了警觉:
那次,他大胆进入国民党省占部大楼找到了叛徒李淑玉的隐藏地点,会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特务头子们也可能怀疑意租界的警署内,潜伏着中共地下党人员。
可能是意租界警署的不配合,特务头子李春山,齐廷远的也死了,这个重大线索才中断了。
胡明一坚定了信念,只要自己没有明显暴露,就在意租界的警署里继续隐蔽下去。
他们哥俩聊的很晚才睡了觉。
第二天,胡明一下了班后,迂回绕了几条街,发现没有了危险,才快步走进了那家旅馆,见到了王源夫妇。
他见夫妻两人休息得很好,也没觉查到旅馆里有什么异常,就通报了昨天傍晚,遇到一号交通员的事情。
王源夫妇见意用无线电台联系总部上级,证实一下短信的真伪。
十几分钟后,王新源下了阁楼,把电文递给了胡明一。
他仔细阅读:
“确定一号交通员与胡的联系,王,朱于明日十二时到三岔口码头有人接,坐客运船北平号在独流镇客运码头下,找镇上昌盛旅店李光海老板。
胡明一这也放了心,告诉王新源夫妇,明天中午十一点离开旅馆,由他买好船票,并护送到南运河的三岔口码头。
那天,护送的时间到了,胡明一在旅馆的附近,订了两辆黄包车,让王源夫妇坐在一起。
他坐上了第二辆车,将装有无线电台的木箱和重要的物品,放到身边的位子上,一同出发,赶往南运河的三岔口码头。
白天的码头水面上,百船争舸,停靠着几吨至上百,千吨的客货船。
北平号是一艘七多百吨的客运船,在群船中很显眼。
胡明一与王新源夫妇到了码头下了黄包车,直奔码头的客货船检票口。
他惊奇的看见一个熟细的身影。
原来到码头接送的人,又是一号交通员。
他微笑地迎了上来,小声交谈:
“你好,我和他们一起坐船到独流镇,你放心吧后,会有期”
胡明一把装有无线电台的手提木箱,和别的物品交给了王新源夫妻,指着一号交通员,轻声的嘱咐:
“接送你们的人就是这位大哥,我回去了,祝你们一路平安”
胡明一对于关键时刻,都会出现的一号交通员很迷或,觉得他的身份即神秘又不简单,可能也是一名由省市地委和中央特科双重领导的重要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