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福尔摩沙岛(1 / 1)
范.迪门听得头大,额头的汗珠越发密集。这位太子说话滴水不漏,每一句都像是精心设计的陷阱,让他完全找不到突破口。
“那依太子殿下之见,我们该如何补偿郑芝龙?”他试探着问道,同时暗自观察朱慈烺的表情。
“总督阁下,”朱慈烺的声音不疾不徐,“关于郑芝龙与贵公司的商业合同,必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重新商议。”
范·迪门眉头微皱,“殿下,这份合同是双方心甘情愿签订的,我不明白为何要重新商议。”
“心甘情愿?”朱慈烺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以武力胁迫签订的合同,也能称之为心甘情愿?”
范·迪门脸色微变,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扯了扯领口,仿佛那里突然变得太紧了。
朱慈烺继续道:“本宫要的很简单——郑氏商船在南洋海域的自由航行权。这一点,想必不算过分吧?”
范·迪门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这位年轻的太子,显然不是个简单人物。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谋划,步步为营。
“说到这里,”朱慈烺忽然话锋一转,“本宫倒是想问问,贵公司最近在台湾的所作所为,是否有些过分了?”
范·迪门身体微微前倾:“殿下说的是福尔摩沙岛?”
“没错,就是台湾。”朱慈烺转身,目光如电,“你们派兵向台湾伯府的村庄收税,这是何道理?那里的百姓可都是我大明子民!”
站在一旁的汤若望察觉到气氛的紧张,连忙上前一步:“总督阁下,台湾岛上现有万户汉民,他们世代生活在那里。”
范·迪门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试图为自己辩解:“恕我直言,福尔摩沙是西洋贸易行的领地。我们在那里建立了完善的统治体系。”
“放肆!”朱慈烺猛地拍案而起,茶盏随之跳动,发出清脆的响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大明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一点,不容任何人质疑!”
殿内气氛瞬间凝固。连守在门外的侍卫都不自觉地绷紧了身体。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在谈判桌上,情绪失控是大忌。
“本宫给你两个选择。”他重新坐下,声音恢复了平静,“要么撤出台湾,要么接受郑家的收购。”
范·迪门额头的汗珠越来越多,他掏出手帕擦拭着:“这个提议……恐怕需要向公司董事会汇报。”
朱慈烺继续施压:“如果你们执意要在台湾建立军事据点,那就别怪本宫下令封锁台湾海峡!到时候,你们在远东的贸易,恐怕就要彻底断绝了。”
范·迪门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禁止通过台湾海峡?这简直就是要他的命!他的胸口剧烈起伏,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这不可能!”范迪门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没有了这条航线,不仅与大明的贸易要断绝,就连与日本的商路也会受到致命打击。西洋贸易行的账面必定会血亏。他的脑海中闪过一幕幕可怕的场景:商船被迫改道,航程延长,成本暴增;股东们愤怒的质问;公司市值的暴跌……
【我倒要看看,这位大明太子能玩出什么花样。】范迪门在心中冷笑,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缓缓坐回椅子,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桌面上的纹路。
这个战略他完全可以考虑实施,切断大明与西方的贸易线。但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对一个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公司来说,无异于自寻死路。范迪门的目光在房间内游移,仿佛在寻找一个不存在的答案。
朱慈烺看着范迪门阴晴不定的脸色,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个老狐狸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迪门总督,”他用温和的语气说道,身体微微前倾,“这世上不缺岛屿,比台湾更大更富庶的地方多的是。何必执着于一个疟疾横行的小岛呢?”
范·迪门眉头微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上的胡须。朱慈烺的话像一块砝码,正在撬动他内心的天平。
“我知道你们占据台湾,不过是为了方便与大明贸易。”朱慈烺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诱惑,“现在我允许你们直接在玉水口设立商馆,这岂不是更好?”
范迪门的瞳孔微微收缩,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玉水口,那可是直通大明腹地的黄金水道!如果能在那里设立商馆……
“而且,大明正在与北方鞑子开战,需要大量西洋火器。”朱慈烺轻描淡写地抛出了最后的诱饵,“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啊。”
范·迪门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看到了金币在阳光下闪烁。作为一个商人,他最关心的永远是利益。为了几个不赚钱的据点与大明翻脸,这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但他依然故作为难:“殿下的提议我会认真考虑。不过在郑芝龙将军到来之前,这些问题都不好定夺。另外,我还需要实地考察明珠商港。”
朱慈烺笑而不语。这老狐狸,明明已经心动,还要装模作样。彼此又寒暄了几句后,范·迪门起身退下,不一会儿黄小宝突然快步走了进来。
“千岁爷,”黄小宝略显急促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默,“郑皇亲已经在景华门外候着了。”
朱慈烺点点头,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郑芝龙昨日就到了南京,得知女儿有喜的消息,这位海上枭雄笑得见牙不见眼。他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就连平日里凌厉的眼神都变得柔和起来。
朱慈烺亲自到文华门迎接,远远就看到郑芝龙那高大的身影。郑芝龙刚要下跪,就被他拦住:“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
“走,先去看看茶姑。”朱慈烺拉着郑芝龙的手,向永春殿走去。他能感觉到郑芝龙手掌的粗糙,那是常年在海上征战留下的痕迹。
永春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由一座大阁和四座小阁组成的建筑群,是后宫的主要建筑。中间的三层大阁是朱慈烺和吴三妹的寝殿,东西北三座小阁分别属于郑茶姑、苏芷芸和费珍娥,南阁则是用来接待皇亲的。
郑茶姑早就在南阁等候多时。她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宫装,却丝毫不显拘束。看到父亲到来,这位海上枭雄的女儿立刻蹦了起来,不顾宫女们的阻拦,飞奔过去抱住了郑芝龙的胳膊。
“爹爹!”她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
郑芝龙看着没有半点宫廷贵妃样子的女儿,不由得皱眉。但当他看到朱慈烺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时,眉头又舒展开来。显然,太子殿下并不介意茶姑这种不拘小节的性子。
“钱还够用吗?”郑芝龙摸了摸女儿的头,语气中满是宠溺,“我又给你存了五万两在通商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