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双面交易(1 / 1)

加入書籤

“现在朝鲜已经向鞑靼称臣了。”布鲁斯停下脚步,“不过他们还在维持着与大明的贸易关系。毕竟,朝鲜需要大明的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

范·迪门站起身,又走到阳台上。远处的工厂烟囱正冒着黑烟,船厂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敲打声。工人们正在给一艘新船上漆,深蓝色的船身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这座新兴的商埠虽然现在还很荒凉,但已经能看出它未来的雏形。四通八达的街道已经铺好了青石板,虽然两旁还是稻田菜地,但早晚会建起高大的楼房。

十六铺码头更是气派,十六个泊位足以停靠这个时代最大的商船。码头上的起重机不停地吊运货物,工人们扛着麻袋来来往往。几艘中式帆船正在卸货,甲板上堆满了各色货物。

最让范·迪门担心的,还是对岸那些正在建造的战船。西洋贸易行现在只有不到四十艘战舰,其中能投入实战的更是寥寥无几。如果大明真的开始大规模造船,用不了多久就能建立一支可以与之抗衡的舰队。

“看那些工人的熟练程度。”布鲁斯走到兄长身边,“他们显然已经掌握了欧洲的造船技术。”

范·迪门的目光扫过整个明珠商港。这里分为江东、江西两个镇,光是江西镇就有五十平方公里。虽然现在大部分还是农田,但第一期开发已经开始了。

四横四纵的八条大街已经初具规模。北京街、海城街、天津街、南京街横贯东西,江滨街、西陲街、河南街、益州街纵穿南北。街道两旁种着整齐的法国梧桐,虽然现在还很稚嫩,但假以时日必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这些街道的名字取得颇有深意,一听就知道这里将来必定是繁华之地。每条街道都按照欧洲标准修建,宽阔平整,两侧还预留了下水道的位置。

两座棱堡式炮台正在建设中,一座在吴淞所,一座在金山堡,分别位于吴淞江入海口的两侧。每座炮台都预留了十二门三十六磅巨炮的炮位。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巨大的花岗岩块被吊车一块块运上去。

“那些炮台的设计很专业。”布鲁斯皱着眉头说,“看来他们请的不只是造船工程师。”

范·迪门点点头。这些炮台一旦建成,任何想要从水路进犯明珠的敌人都将付出惨重代价。三十六磅炮的射程足以封锁整个江面,再配合水雷和潜藏的水师战船,就算是最强大的舰队也休想轻易突破。

“看来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大明的实力了。”范·迪门对弟弟说道,“回去后要向公司详细汇报这里的情况。”

布鲁斯点点头:“这次考察确实让人大开眼界。不过哥哥,你觉得朱慈烺为什么要让我们看这些?按理说,这些军事设施应该是机密才对。”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范·迪门冷笑一声,“既要展示实力震慑我们,又要吸引我们投资。这个年轻的皇帝,比我们想象的要狡猾得多。”

“您是说……”布鲁斯若有所思。

“他知道西洋贸易行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范·迪门的目光变得深邃,“与其让我们偷偷打探,不如光明正大地展示给我们看。这样既显示了诚意,又能让我们知道大明不是好欺负的。”

巴达维亚总督府,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斜斜洒在厚重的红木办公桌上。范·迪门正专注地翻阅着一份来自远东的密报,眉头渐渐皱起。

“鞑靼人不是已经败了吗?”他抬起头,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目光投向站在窗边的布鲁斯。

布鲁斯转过身来,阳光在他棕色的眼镜片上折射出一道微光。他缓步走到桌前,端起精致的青花瓷茶杯,茶香袅袅升起。

“那不过是一场小胜而已。”他轻轻摇头,“战局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详细说说。”范·迪门往椅背上靠了靠。

布鲁斯放下茶杯,瓷器与木桌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最近几个月,明国和鞑靼人打了两场大仗。山东那一仗,明军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丢了好几座富庶城池。”

“损失如何?”

“据我所知,至少三万大军折损,军需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布鲁斯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更要命的是,当地的盐场和商埠也落入鞑靼人手中。”

范·迪门的手指停下了敲打的动作:“那另一仗呢?”

“龙阳府之战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布鲁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明国皇太子亲自挂帅,布置了一个相当精妙的伏击。鞑靼的固山贝子率军来犯,结果中了圈套,一战便斩杀了这位亲王,歼敌数千。”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胜仗,”范·迪门若有所思,“为何不趁胜追击?”

布鲁斯苦笑着摇头:“鞑靼摄政王多尔衮不是等闲之辈。他立即率大军南下河南,那里尽是平原,最适合骑兵作战。明军在这方面实在吃亏。”

“所以说到底还是马的问题?”范·迪门站起身,踱步到窗前。

“不仅仅是马。”布鲁斯跟着站起来,“明军的优势在于步兵和炮兵。他们这些年学了不少西方战法,装备也在不断改进。只是骑兵数量太少,难以形成有效的机动力量。”

范·迪门望着窗外繁忙的港口,轮船的桅杆林立,货物装卸不绝:“照你看,明国要多久才能把鞑靼人赶出去?”

“若我们愿意提供足够的火器和雇佣军,”布鲁斯走到范·迪门身边,“三年内就能开始北伐,再用两年就能收复北京。”

“就算有了火器,没有足够的马匹,这仗怎么打?”

布鲁斯嘴角微扬:“打北京用不着那么多马。从天津港登陆,沿运河北上,一路修建棱堡。只要能在野战中击败鞑靼人,再有强大的攻城炮兵,胜算很大。”

范·迪门转身看向布鲁斯,目光深邃:“如果我们不帮他们呢?”

“不帮?”布鲁斯一时语塞,“你不想赚钱了?”

“当然要赚!”范·迪门重新踱步,皮靴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但我在想,如果明国统一了东亚大陆,转而发展海军,咱们还有什么资格在东边的海上耀武扬威?”

布鲁斯眉头紧锁:“你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两面下注。”范·迪门停下脚步,转向布鲁斯,“一边卖武器给明国,一边和鞑靼人交好。让他们两败俱伤,对我们才最有利。”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布鲁斯显得有些困惑。

“不,这是明智之举。”范·迪门走回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地图,“等你从南京回来,就以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特使的身份去趟朝鲜,给鞑靼人送些轻型火炮。”

“太子殿下那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