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日本之行(1 / 1)

加入書籤

龙舟缓缓行驶在玄武湖上,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折射出点点金光。朱慈烺望着远处的景色,突然说道:“这样吧,滨州和南洋总督衙门的包税,也都改收稻米如何?两处加起来一百万两,你缴八十万石白米就行。”

郑芝龙愣了一下,随即开始盘算起来。台湾马上就要到手了,开垦些良田种稻米倒也不难。再说占城和水真腊那边,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油水。他的眼睛微微眯起,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得让大木头从日本回来后,去水真腊走一趟。”郑芝龙低声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

朱慈烺看着郑芝龙的表情,心中暗笑。这老狐狸,一听到有利可图,立马就开始打算盘了。不过这正合他意,有郑芝龙这样的人才帮忙,很多事情都能事半功倍。

东港町郑氏屋敷内,郑大木正悠然品茶。阳光透过纸窗洒落,在他面前的茶几上投下斑驳光影。茶香袅袅升腾,与庭院里飘来的樱花香气交织在一起。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目光透过庭院望向远方。樱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在为他的计划增添几分诗意。

“五百忠臣的故事,真是越传越玄乎了。”一旁的管家小心翼翼地说道,眼角余光不时打量着主人的神色。

郑大木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玄乎?这才刚刚开始。”

他对自己的身份深信不疑,更确信没有任何日本武士会质疑他的说辞。“五百忠臣”的故事在日本武士圈内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就连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个传奇。

“主人,”管家犹豫了一下,“那些武士们真的会相信吗?毕竟……”

郑大木放下茶杯,瓷器与木桌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为什么不信?丰臣家的五百名忠臣,在大坂城陷落之际,不顾生死护送少主国松公逃亡海外。三十余年后,他们在朝鲜蓬莱岛重整旗鼓,誓要重振丰臣家的荣光。这样的故事,多么符合武士道精神啊。”

管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可是当年的事……”

“当年的事?”郑大木冷笑一声,“当年丰臣秀吉何等风光,座下武士何其之多。在家族覆灭之际,怎么可能没有忠心耿耿的家臣相随?”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庭院里的樱花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

“更何况,参与大坂夏之阵的武士至今尚有不少健在。有些甚至投靠了当年围攻大坂城的藩主,这都是因为德川幕府在大坂夏之阵结束四年后颁布了赦令。”

说到这里,郑大木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这些贪生怕死之辈,有何面目自称武士?”

管家默默低下头,不敢接话。

郑大木继续说道:“若是三十年前来日本散布这样的谣言,必定会被当场戳穿。那时的人们都亲眼目睹了丰臣家的末路,谁会相信有五百忠臣相随?”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但现在不同了。三十多年的太平盛世,改变了太多事情。武士们再也无法靠武力建功立业,只能靠着一颗‘忠心'来讨好主君。”

庭院里传来仆人们的说笑声,郑大木望着窗外,继续道:“上位者也乐见其成,毕竟忠诚的下属总比野心勃勃的家臣更让人安心。于是乎,'忠义'二字在这片土地上被反复歌颂了三十余年。”

“不信也得信,不从也得从。”他的声音带着几分讥讽,“若有人胆敢质疑我的说辞,不等郑家的打手出手,日本武士就会排着队要与其决斗。这是对武士道精神的亵渎,是对忠义二字的挑衅!”

与此同时,在东都城内。

德川家光正在七宝之间会见御三家的三位家主。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榻榻米上,在房间里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位四十二岁的征夷大将军相貌平平,略显虚胖,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疲惫感。他的眼角已经出现了细密的皱纹,眼神中带着几分倦意。若是将他丢在东都城的街道上,恐怕转眼就会淹没在人群之中。

但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将相之风的男人,却掌控着整个日本。

除了幼年时因相貌平庸、体弱多病而差点失去继承权外,他这一生可谓顺风顺水。二十年前就接掌将军之位,与父亲秀忠共治天下。十三年前父亲去世后,更是大权独揽。

然而就在他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之时,“丰臣再兴”的消息却如同一记闷雷,将他从美梦中惊醒。

“诸位叔父,”德川家光的声音有些沙哑,“此事该如何处置?”

纪州藩主德川赖宣立即挺直腰背:“请允许臣率兵讨伐蓬莱岛!”

“大纳言莫要心急,”水户藩主德川赖房打断道,眉头紧皱,“蓬莱岛非我国领土,贸然出兵恐怕会引发与明朝、朝鲜的战事。”

德川家光揉了揉太阳穴,陷入沉思。自从岛原之乱后,他就加强了对西国大名的控制,还颁布了严格的锁国令。本以为能够切断海内外丰臣余党的联系,没想到对方竟在蓬莱岛扎根。

虽说一个海外孤岛掀不起什么风浪,但若是任其发展壮大,终究是个隐患。更令人头疼的是,大明已经派出使团前来问罪,这件事再也无法轻易掩盖了。

“诸位叔父以为,该如何应对明国使团?”德川家光又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

三位德川宗家重臣面面相觑,一时无言。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只有窗外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沉寂。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若是承认有丰臣余党在蓬莱岛作乱,就等于承认幕府治下出了叛党。若是否认,又显得推卸责任。

就在这时,走廊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武士匆匆赶来,在门外跪下:“报!东港奉行马场重利已抵达东都城,正在等候召见。”

德川家光眼前一亮:“快请他进来!”

或许马场重利能带来一些有用的消息。毕竟东港是日本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他应该掌握着更多的情报。

片刻之后,马场重利走进了七宝之间。他的衣服还带着风尘仆仆的痕迹,显然是一路快马加鞭赶来的。

“参见将军阁下。”马场重利跪地行礼,额头几乎贴到了榻榻米上。

德川家光摆了摆手:“免礼。重利啊,你此次前来,可是带来了什么重要消息?”

马场重利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回禀将军阁下,臣确实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说。”

“据臣调查,这个所谓的'五百忠臣'故事,很可能是由东港的郑氏家族散布出去的。”

德川家光眯起眼睛:“郑氏家族?就是那个掌控着对华贸易的郑氏?”

“正是。”马场重利点点头,“而且臣怀疑,郑氏家族与蓬莱岛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

房间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马场重利继续说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