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果然名不虚传(1 / 1)
“久闻郑大人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德川赖房开口道,声音沉稳有力。
郑森微微欠身:“中纳言过誉了。能得见大人,实乃森之幸。”
茶香袅袅升起,仆从们将茶具摆放整齐。一时间,室内只剩下啜饮清茶的声响。
马场重利适时打破沉默:“明国的郑侯与幕府渊源颇深,他父亲当年还曾拜见过台德院,实乃可信之人。”
“家父生前常常提起,”郑森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他一直遗憾未能再见台德院一面,临行前特意嘱咐我去京城祭拜。”
德川赖房与松平信纲交换了个眼神。这位郑大人说话滴水不漏,既表达了诚意,又暗示要去京城。若是能去京城,自然就有机会面见将军。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吧。
“此事需请示将军定夺,”德川赖房缓缓说道,手指轻轻敲击着榻榻米,“不过本官可以代为引荐。”
“多谢中纳言。”郑森微微一笑,随即话锋一转,“说起来,关于蓬莱岛之事,我已查明那些丰臣遗臣并非幕府所派。”
松平信纲立即接话:“不错,他们确是幕府之敌。幕府愿出兵驱逐,只是苦于无船可用。”
“船只之事,郑家可以相助。”郑森说着,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不过蓬莱岛归属……”
“幕府无意占有蓬莱岛。”德川赖房直接表态,声音斩钉截铁。
“那就好办了。”郑森点点头,却又补充道,“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为何?”松平信纲眉头紧锁。
郑森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凝重:“据我所知,那些丰臣遗臣是乘西夷盖伦船登岛的。”
此言一出,室内气氛骤然紧张。德川光圀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欧河九韩卫兰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当真?”德川赖房的声音略显沙哑。
“千真万确。”郑森正色道,“所以此事并不简单。郑家需要调集更多战船,恐怕要等到明年才行。”
“具体何时可以?”松平信纲追问,手中的文书被他捏出了褶皱。
郑森沉吟片刻:“除了战船问题,还需与朝鲜方面协商。毕竟蓬莱岛是朝鲜国土。”
“这个自然。”松平信纲点头,语气却变得强硬,“但幕府不会就此事向朝鲜道歉。”
“而且朝鲜必须保证蓬莱岛不再成为扰乱日本的据点。”德川大人接过话茬,眼里闪烁着几分深意。
“若是如此,恐怕还需更多时日。”郑森平静地说道,“我朝如今局势有变,对朝鲜的影响力已不如前。为确保三方沟通顺畅,不知可否允许郑家在京城设馆,并准许商船出入京城港?”
这个要求着实出人意料。德川赖房和松平信纲都愣住了,连一向沉稳的马场重利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容我详细说明,”郑森转过身来,目光炯炯,“郑家打算开辟一条经日本至新西班牙的航线。我们只运南洋物产和日本漆器,绝不染指贵国金银铜器。”
德川赖房陷入沉思。京城才是日本真正的大市场,三百诸侯常年驻扎京城,消费能力惊人。若能打开京城港,对郑家来说确是天大的商机。更重要的是,这条航线还连接着新大陆。
“此事事关重大,需请示将军定夺。”德川赖房最终说道。
“在下明白。”郑森微微一笑,“不过还请两位大人美言几句。”
谈判就这样在心照不宣中结束了。送走客人后,德川赖房独自留在阵屋内。
“父亲大人,”德川光圀走了进来,“您觉得郑森此人如何?”
德川赖房望着庭院中那株古松,良久才道:“此人城府极深,来意不简单。”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静观其变吧。”德川赖房站起身,“先派人去京城通报此事。至于郑森的真实意图……”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夜幕降临,东港港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郑森站在临时寓所的窗前,望着港内零星的灯火。他知道,一旦能打开京城港,郑家就能建立一条从明珠经京城到新西班牙的贸易航线。这条航线的价值,远超想象。
房间内烛光摇曳,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郑森取出一封密信,仔细阅读起来。信中提到了最新的军情:郑家水师已在东海布防,随时可以出击蓬莱岛。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必须等待最佳时机。
“大人,”一名随从轻声禀报,“马场重利派人来传话,说德川赖房已经派快马去京城了。”
郑森放下信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很好,就按计划行事。”
第二天一早,东港城下町就传开了消息:那位来自大明的使节要在此地逗留一段时间。街市上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来谈判的,有人说他带来了稀奇的南洋货物,还有人说他此行另有所图。
而此时的郑森,正在接见各路商人。他知道,要想打开京城港,光靠外交手段是不够的。必须让各方都看到利益,才能推动这件事。
“大人,”一名商人恭敬地说,“若能打通京城航线,我们愿意投入百万两银子。”
郑森微微点头:“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过,诸位若是有意,不妨先准备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郑森要在这座港口城市周旋。而在遥远的蓬莱岛,另一场暗流涌动的较量也即将展开。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汉阳城内一片萧条,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可罗雀,偶有行人匆匆而过,脸上尽是愁容。这座朝鲜王国的都城,曾经历过无数次战火洗礼,却始终屹立不倒。只是眼下的光景,实在让人提不起半点兴致。
街角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让开!让开!”几匹骏马飞驰而过,马背上的骑士身着京军服饰,正是驻防仁川的天策军将士。他们的马鞍上还沾着泥点,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街边的百姓纷纷躲避,有人跌倒在地,衣服沾满尘土也顾不得拍打。这些年来,每当天策军的将士如此匆忙,必定是有大事发生。
“该不会是倭寇又来了吧?”一个老妇人颤抖着声音问道。
旁边的小贩叹了口气:“前些日子他们才占了蓬莱岛,这次怕是要更进一步了。”
“听说大明那边已经派人来商议收复蓬莱岛的事了。”
“大明?”小贩冷笑一声,“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管我们的事。”
议论声渐渐远去,骑士们已消失在通往庆云宫的方向。庆云宫内,朝鲜国王李倧正在处理政务。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几上,照亮了堆积如山的奏折。
这座原本属于月山大君的府邸,如今却成了权宄之所。想到这里,李倧不禁苦笑。他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