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朱慈烺亲征(1 / 1)
话未说完,朱慈烺已经站了起来,衣袖一挥:“传令下去,准备出兵!”
“殿下,”吴襄迟疑道,“云陵形势不稳,秋粮未收,是否该……”
“等不得了!”朱慈烺断然道,“江陵若失,后患无穷。”
魏藻德捋着胡须问道:“那派谁去?成国公朱纯臣如何?”
“不如调李若琏回来?”李岩提议。
朱慈烺看了看两人,又看了看地图,眼中精光一闪:“不必了,本宫决定亲征!”
“殿下!”三人同时惊呼。
“就这么定了。”朱慈烺沉声道,“陆军出动一个师,加强两个雷霆炮连,几门锈迹斑斑的洋炮。玉水水师主力一并出动。”
“那皇上那边……”魏藻德欲言又止。
朱慈烺淡淡道:“南京就拜托首辅和老丈人了。”
“殿下,此去江陵,恐怕不止是李自成这么简单。”李岩踌躇片刻,还是开口道,“据探子回报,各地流民四处聚集,形势复杂。李自成麾下又有牛金星、宋献策等谋士,不可小觑。”
“李军师说得对。”吴襄也道,“而且江陵地势险要,水网密布,若是陷入拉锯战……”
朱慈烺负手而立,望着地图沉思。片刻后,他转身道:“传令下去,调集粮草辎重,三日内务必准备妥当。另外,让情报司加派人手,密切监视各地动向。”
“遵命!”三人齐声应道。
“对了,”朱慈烺又道,“让水师提前出发,控制要津。另外,派人联系云州、岳阳城等地守将,务必守住城池,等待援军。”
李岩点头:“末将这就去安排。”
“等等,”朱慈烺叫住转身欲走的李岩,“让情报司特别注意左良玉的动向。这老狐狸避战,未必就真是怕了李自成。”
“殿下英明。”李岩恭声道,“末将这就去办。”
待李岩离开后,朱慈烺又与魏藻德、吴襄商议了一番军务细节。夜色渐深,烛火摇曳,三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时而重叠,时而分开。
“殿下,”魏藻德忽道,“若是能说服左良玉出兵……”
朱慈烺摇头:“左良玉此人,利己主义者也。他若是真心为国,也不会在这种时候避战。”
“那要不要派人劝说?”吴襄问道。
“不必了。他若识时务,自然会来投;若是执迷不悟,也就休怪本宫不念旧情了。”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这一战,他要亲自了结与李自成的恩怨。
片刻后,朱慈烺回过神来:“时候不早了,二位也去休息吧。明日还要准备军务。”
“殿下也早些休息。”魏藻德、吴襄告退。
书房内只剩下朱慈烺一人。他走到案前,取出一份地图细细研究。江陵之地,山川纵横,水网密布,确实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但此战关系重大,由不得他不重视。
“李自成啊李自成,”朱慈烺喃喃自语,“这一次,看谁技高一筹。”
武英殿内,丝竹悠扬,歌舞升平。
朱慈烺站在殿外,听着那令人心烦的乐声,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殿下……”魏藻德欲言又止。
朱慈烺抬手制止了他的话语。殿内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新晋的胡妃在献舞。这位混血美人是罗大公进献的胡姬,据说是某个西洋传教士的私生女。朱慈烺本想严查此事,却被崇祯一眼相中,直接封了妃。
“走吧。”朱慈烺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殿门。
身后的魏藻德、吴襄、李岩三人相视一眼。这段时日,崇祯皇帝日渐沉迷声色,几乎将朝政都抛在了脑后。每日里不是在武英殿听曲看舞,就是在御花园里赏花饮酒。
殿内,一名身着轻纱的美人正在翩翩起舞。她的舞姿妖娆,面容精致,一双碧绿的眼眸勾人心魄。崇祯坐在龙椅上,手执酒杯,目不转睛地看着。
“父皇,儿臣有要事禀报。”朱慈烺沉声开口。
崇祯眼皮都未抬一下,随意摆了摆手:“爱妃,你且退下。”
那胡妃盈盈一礼,莲步轻移,转眼便消失在殿外。她经过朱慈烺身边时,身上传来一阵异域的香气,让人心神微醺。
“大春哥来得正好。”崇祯放下酒杯,眯着眼睛说道,“朕的胡妃喜欢东珠,你去寻些大颗的来。”
朱慈烺握紧了拳头。东珠产自东北,如今那片地界都落入清人之手。要寻几百颗上等东珠,怕是得花费数十万两白银。这些银子若是用来养兵,至少能养活一万精兵半年。
“父皇,李自成正率军攻打承天府,意图毁坏天阙陵!”
“哦?”崇祯的语气依旧懒散,“那你还不快去领兵?”
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魏藻德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皇帝对祖陵之事竟如此漫不经心。
“父皇,这是祖宗陵寝,理应由您亲征才是。”朱慈烺强压着怒气说道。
“不去。”崇祯轻笑一声,端起酒杯啜了一口,“朕年事已高,不宜亲征。”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击在朱慈烺心头。他没想到父皇竟会说出如此昏聩之语。殿内的大臣们也都低下了头,不敢直视这一幕。
“大春哥,”崇祯忽然正色道,“你若能平定李自成,朕便让位于你。”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俱是一惊。就连一向沉稳的魏藻德也忍不住失声问道:“皇上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崇祯悠然道,“朕如今只想享乐,这皇位还是交给年轻人的好。明日大朝会上,朕就宣布此事。”
朱慈烺心中思绪万千。他早就等着这一天,但没想到来得如此突然。父皇这些年来虽然昏庸,但对皇位却看得极重。今日为何突然要让位?
“父皇,儿臣其实不想……”
“无需推辞。”崇祯打断道,“你若能平定内乱,这江山交给你最合适。只是……”
“只是什么?”
“朕这些日子花销颇大,一年五十万两银子不够用啊。”崇祯笑眯眯地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心中一阵苦涩。五十万两银子,够养活五万大军了。但为了皇位,这笔钱也只能出。
“儿臣每年能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孝敬父皇。”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又招手唤来了歌姬舞女。丝竹声再起,殿内重又恢复了歌舞升平的景象。
朱慈烺带着三位大臣走出武英殿,春日的阳光照在脸上,却感受不到丝毫温暖。
“殿下,”魏藻德压低声音说道,“皇上此举,恐怕另有深意。”
“本宫知道。”朱慈烺望着远处的宫墙,“父皇这些年来虽然沉迷享乐,但对朝政还是有几分敏锐。他突然要让位,必有蹊跷。”
“那殿下准备如何应对?”吴襄问道。
朱慈烺沉默片刻:“先发兵勤王,护卫天阙陵。至于父皇的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三位大臣躬身应是,随即告退。
朱慈烺独自走在回府的路上,脑中不断回想着父皇方才的种种表现。那看似醉生梦死的神态下,是否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心思?